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岛论坛正成为工商业界领袖、港航领域代表、文化教育团体等广泛参与的新平台,将进一步拓展东亚海洋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内涵,为东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建设开辟新渠道。
9月7日,以“东亚联通、丝路共赢”为主题的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如期开幕。来自中日韩、东盟及欧美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等500多位嘉宾齐聚西海岸,共商东亚海洋合作发展,促进各国在海洋、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沟通交流,深化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等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向海而兴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致辞说:“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全球海洋治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年6月,国家海洋局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的设想,致力于推动联合国制定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上合作。他建议,通过构建地区蓝色伙伴关系、推动蓝色产业发展、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框架下的合作。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表示,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和海洋盐业五大海洋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今年恰逢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建立2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合作交流,特别是海洋领域的交流,必将掀开新的光辉一页。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对海内外各位来宾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青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已与东盟国家及日韩的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15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去年首届黄岛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深化区域融合、推动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信今年的盛会,将继续为此作出贡献。
致辞过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徐林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区,支撑青岛中心城市建设》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青岛是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西海岸新区可以围绕活力新区、实力新区、魅力新区的建设,打造成为青岛未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的战略支撑点。
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2017)》,对过去一年东亚海洋合作交流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了关于下一阶段发展的新倡议。
共话海洋前景
在当天的论坛主旨演讲阶段,五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科学家围绕“东亚联通丝路共赢”主题,结合各自的实践领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今年7月,8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凭借近20分钟的英文流利演讲霎时走红网络。此次黄岛论坛上,这位正在青岛研发海水稻的“杂交水稻之父”以“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世界有9.5亿公顷的盐碱地,亚洲有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有1亿公顷的盐碱地,其中有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发展海水稻,开发利用盐碱地,有利于保障世界和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了题为《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洋》的主旨演讲。他说,海洋是大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组成,更是世界文明的组成。“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海洋合作的新时代,在这个基础上,文化的传播应该遵循文明互建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完全有理由在合作共赢中迎接东亚海洋共同的未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前副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威廉,韦伯斯特在题为《海上钻井装备:中国的机遇》的演讲中表示,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枯竭,海上油气的开发将成为以后的重点。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海洋工程的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使传统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机。同时,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参与份额越来越多,在国际格局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尼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安瓦尔,纳苏蒂安在题为《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下之崛起》的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围绕“从物质时代到生命时代”的主题,以生命科学、基因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全新挑战和机会为背景。表示中国在胰岛素合成、人类基因、水稻基因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而未来,基因科学将从生命的至高点布局未来的产业形态。
板块精彩纷呈
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家海洋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执行。以“一主、两展、五会”八个板块活动呈现。其中,东亚商品展、“一带一路”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已于9月6日开展,展览持续至9月10日。而“五会”板块:东亚工商领袖峰会、东亚港口联盟大会、青岛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会议、东亚海洋文化教育合作论坛、东亚海洋高峰论坛,也在9月7日8日陆续举行。以突出国际化、海洋文化、经贸交流、本地特色为内容,包含对话交流、项目合作、商品展示、人文交流等形式。
9月7日下午,由《商周刊》社参与策划的东亚工商领袖峰会板块迎来了400位东亚各国工商界领袖人物、知名专家学者,通过“高峰聚焦”“高端对话”“颁牌仪式”三大环节,探讨了国际合作新方向、共话实体经济发展新趋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陆忠伟、法国圣戈班集团世固瑞特亚太区总裁顾盟睿、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等国内外重要嘉宾,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徐林,中国光大国际总经理王天义,泰国开泰集团总经理、常务董事吴惠兰,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柴永森作为议题嘉宾,围绕实体经济在全球背景下的回归,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成为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闫希军为张军、卢朋、王天义、柴永森等18位“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特约专家”颁牌。专家们将发挥各自研究领域里的专长,在促进东亚地区海洋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出谋划策,助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平台建设以山东省青岛市为核心,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2016年,新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启动了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成为青岛市以及西海岸新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与东盟地区工商、港口、船舶海工及海洋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让青岛具有深入融入“一带一路”的天然优势和条件。而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以海洋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西海岸更是与这一国家战略高度匹配。三年来,新区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7%以上的增长速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8%提高到30.2%。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66亿元,增长21.3%,增速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黄岛论坛正成为工商业界领袖、港航领域代表、文化教育团体等广泛参与的新平台,将进一步拓展东亚海洋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内涵,为东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建设开辟新渠道。
9月7日,以“东亚联通、丝路共赢”为主题的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如期开幕。来自中日韩、东盟及欧美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等500多位嘉宾齐聚西海岸,共商东亚海洋合作发展,促进各国在海洋、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沟通交流,深化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等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向海而兴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致辞说:“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全球海洋治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年6月,国家海洋局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的设想,致力于推动联合国制定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上合作。他建议,通过构建地区蓝色伙伴关系、推动蓝色产业发展、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框架下的合作。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表示,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和海洋盐业五大海洋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今年恰逢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建立2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合作交流,特别是海洋领域的交流,必将掀开新的光辉一页。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对海内外各位来宾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青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已与东盟国家及日韩的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15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去年首届黄岛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深化区域融合、推动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信今年的盛会,将继续为此作出贡献。
致辞过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徐林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区,支撑青岛中心城市建设》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青岛是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西海岸新区可以围绕活力新区、实力新区、魅力新区的建设,打造成为青岛未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的战略支撑点。
会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2017)》,对过去一年东亚海洋合作交流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了关于下一阶段发展的新倡议。
共话海洋前景
在当天的论坛主旨演讲阶段,五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科学家围绕“东亚联通丝路共赢”主题,结合各自的实践领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今年7月,8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凭借近20分钟的英文流利演讲霎时走红网络。此次黄岛论坛上,这位正在青岛研发海水稻的“杂交水稻之父”以“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世界有9.5亿公顷的盐碱地,亚洲有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有1亿公顷的盐碱地,其中有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发展海水稻,开发利用盐碱地,有利于保障世界和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了题为《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洋》的主旨演讲。他说,海洋是大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组成,更是世界文明的组成。“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海洋合作的新时代,在这个基础上,文化的传播应该遵循文明互建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完全有理由在合作共赢中迎接东亚海洋共同的未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前副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威廉,韦伯斯特在题为《海上钻井装备:中国的机遇》的演讲中表示,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枯竭,海上油气的开发将成为以后的重点。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海洋工程的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使传统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机。同时,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参与份额越来越多,在国际格局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尼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安瓦尔,纳苏蒂安在题为《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下之崛起》的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围绕“从物质时代到生命时代”的主题,以生命科学、基因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全新挑战和机会为背景。表示中国在胰岛素合成、人类基因、水稻基因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而未来,基因科学将从生命的至高点布局未来的产业形态。
板块精彩纷呈
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家海洋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执行。以“一主、两展、五会”八个板块活动呈现。其中,东亚商品展、“一带一路”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已于9月6日开展,展览持续至9月10日。而“五会”板块:东亚工商领袖峰会、东亚港口联盟大会、青岛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会议、东亚海洋文化教育合作论坛、东亚海洋高峰论坛,也在9月7日8日陆续举行。以突出国际化、海洋文化、经贸交流、本地特色为内容,包含对话交流、项目合作、商品展示、人文交流等形式。
9月7日下午,由《商周刊》社参与策划的东亚工商领袖峰会板块迎来了400位东亚各国工商界领袖人物、知名专家学者,通过“高峰聚焦”“高端对话”“颁牌仪式”三大环节,探讨了国际合作新方向、共话实体经济发展新趋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陆忠伟、法国圣戈班集团世固瑞特亚太区总裁顾盟睿、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等国内外重要嘉宾,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徐林,中国光大国际总经理王天义,泰国开泰集团总经理、常务董事吴惠兰,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柴永森作为议题嘉宾,围绕实体经济在全球背景下的回归,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成为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闫希军为张军、卢朋、王天义、柴永森等18位“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特约专家”颁牌。专家们将发挥各自研究领域里的专长,在促进东亚地区海洋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出谋划策,助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平台建设以山东省青岛市为核心,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2016年,新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启动了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成为青岛市以及西海岸新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与东盟地区工商、港口、船舶海工及海洋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让青岛具有深入融入“一带一路”的天然优势和条件。而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以海洋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西海岸更是与这一国家战略高度匹配。三年来,新区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7%以上的增长速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8%提高到30.2%。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66亿元,增长21.3%,增速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黄岛论坛正成为工商业界领袖、港航领域代表、文化教育团体等广泛参与的新平台,将进一步拓展东亚海洋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内涵,为东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建设开辟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