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学段的学生喜欢数学计算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8356341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理解算理更简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的问题情境不仅是顺应学习内容的需要,还要具备有趣、真实、富有挑战性的特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呈现的情景大部分来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只要教师用好用活,把孩子带入情境中,激发孩子的兴趣、激活思维,这样的计算教学就有趣多了,对运算算理的理解也会更有效更直接。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我创设了大量“分一分”的游戏情景,所分的“物”有教科书里的,也有同学们现成有的,或是老师自己准备,通过“物”的变化,再结合游戏规则的变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是教科书呈现的猴子分“桃子”、小兔分“萝卜”、小狗分“骨头”,这样的问题情境本身就很有趣,我只是把它们以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的讲出来,孩子们就已经很兴奋了。从一个一个的分,再到几个几个的分,最后归总到“分得一样多”“平均分”;接着“分苹果”“分糖果”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到商场挑选包装纸漂亮的硬糖,以实际分糖果的形式教学,先是用12颗糖果,再到24颗,最后是50颗。以糖果的五彩斑斓和糖果颗数的变化为趣味的载体,吸引孩子们在一个个的游戏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平均分的实际应用;有了这些游戏的基础,到最后“分香蕉”环节,直接用孩子们的铅笔以及教师的粉笔,这些随手可得的简单物体作载体,小结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以及除法的计算结果。这个单元的每一课时都是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体系的,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注意铺垫和衔接,可以运用语言的语气语调制造气氛,把握节奏的紧凑,使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把孩子们觉得比较抽象的除法的意义、除法计算的算理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渗透,能更简单直接的理解。
  二、呈现运算方法多样化,让运算方式更趣味
  对于一个简单算式的教学,如果平铺直叙的呈现,肯定让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深入挖掘这个算式的内涵,以不同的面貌多样呈现,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北师大版教科书在这方面很系统的梳理了对于一个算式的多种算法,包括学具的多样化。例如,在一年级“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材以小棒为主要的学具,鼓励学生借助小棒探索计算方法,同时还以计数器、数线为辅助学具。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的呈现,给简单的算式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选择和探索的趣味。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或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个特点,增大运算方式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十年的变化”中,主要是通过算式“87+139=”让学生理解多位数加法计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本人先是增加了一个估算抢答的环节,用富于挑战的抢答成功调动孩子的注意力,然后鼓励他们用画图、画线、列式的多种方法找出准确得数,比一比看谁用的方法最多、最合理,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探索的过程,从中得出列竖式计算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三位数计算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不仅让孩子们积累计算经验,也让孩子们在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尤其是数线的探索,十分有挑战性,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在尝试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三、计算练习中透出灵动,让运算过程更好玩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方法,形成计算能力,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练习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大量练习。许多学生觉得计算是枯燥的,主要原因就是重复机械计算的后果。首先,对每一个练习,教师都要明确练习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然后以此为设计练习内容的依据,使练习的内容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練习内容的选取和设计是有技巧的,需要教师反复揣摩。比如,在练习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会把“25×4=”和“24×5=”故意放在一起,再比如在练习多位数的加减计算时,即要考虑末尾有零的数,还要有中间有零的数;即要考虑得数有凑整的情况,还要有进位退位和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情况,最后还要对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反复练习。另外,在一年级的计算练习中,偶尔出现一两道二年级的题目,或是在二年级的教学中出现三年级的内容,让一部分“跳一跳才有果子吃”的学生挑战自己,激发思维,使平淡的练习闪耀思维的灵动。在计算练习中,练习过程的多样化,也是极其好玩的,包括练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练习实施的比赛性,练习结果的评价等。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计算比赛的方式,先明确比赛规则,约束孩子们的好动,然后从每组中指定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完成的代表在黑板板演,接着允许各小组讨论或允许有订正机会等,最后教师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格式的规范性、书写的工整情况等给予评分。具体的操作教师可以视计算教学的内容灵活调整,把练习的目标渗透有比赛规则和评讲中,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里自发的掌握有关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四、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让运算效果更有意义
  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有关的计算内容转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的现实情境。对低学段的学生而言,运用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场景作教学情景,都是容易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课上,小豪同学和子圣同学讲话,但子圣同学没理他。这时,我会即时出一题:在10分钟内,小豪做了9道计算题,子圣做了18道计算题,子圣同学比小豪多做了几道题?孩子们听到熟悉的名字,分散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计算。同时,这样的即时性对孩子们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了教学效率,给予了算式“18-11=”丰富的内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教师用心工作,拥有一颗童心,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趣味性的氛围中学会数学计算,对数学的学习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自会喜欢数学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在教育流行语排行榜中榜上有名,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分为四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本文就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加以浅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我国新一轮课改将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教育课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个人终身发展
期刊
一、战胜自己,攻坚克难,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罗斯福也说过“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认识的指导;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写作不可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克服恐惧写作的心理,去进行创作,正所谓“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树立自信心,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是中华的美德。所以请相信
期刊
一、兴趣导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导(图片、问题、影音片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学《草原》一
期刊
摘要:教育重在于“发现、唤醒”,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作为教师,要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潜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唤醒。通过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和不断地唤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关键词:发现 潜质 唤醒 审美 创新 体验 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以往“你教我学”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写照和传承,是先贤圣者为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凝练简约的文字、独具匠心的布局、深邃含蓄的思想、诙谐幽默的情趣、价值观念的认同,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词理解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为主,连词成句”的原则和方法。  何
期刊
摘要:以空间图形为素材的轨迹问题,初看像 “立几”,其实是“解几”,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新颖性、综合性与交汇性,所以倍受高考命题者的亲睐。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且对创新能力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高,所以学生往往会望题兴叹,百思不得其解。本文旨在探索该题型规律,为学生拨云见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 交汇 核心素养 立几 解几   本文旨在探讨在空间背景下动点轨迹的处理方法。一方面,空
期刊
经典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辭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解读古诗词,传承古诗词,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一、以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
期刊
一、信息技术给力历史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具有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如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唾手可得,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历史事件过程发生过以后,它无法像物理、化学实验可重复数次,再能让我们去经历与体验。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了解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之一。为可以再现历史,
期刊
我相信每个语文老师在从教的每个阶段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该怎么上?怎样才能上好?我也不例外,一直立足于课堂实践去追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语文课。  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对语文课程的本质、本体和本色的思考与探索也进入一个新的平台。其标识之一,便是当下在小语界大弘其道的语用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用,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呢?  一、树立“语用”意识 
期刊
例题作为编者和教师精心设置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所以例题教学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巩固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例题教学不应就题论题,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而应在教师引导下揭示数学思维过程,使之成为学生的“再创造”之源泉。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发展了学生的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