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米的故事

来源 :孔子学院(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天,上完课的我被新来注册的学生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经意间的扭头一瞥,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似乎在默默地等待我完成工作。那一眼,让我如此意外而惊喜:马米!
  我快步奔了过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兴奋地问道:“马米,你怎么来了?你好吗?”马米也紧紧拉住了我的手,眼睛放着异彩,却面带羞涩地说:“你好,老师(她用中文问候我)!听说你又回来上课了,我来看看你。(她用卢语对我说,同时把目光急切地投向别的同学,希望他们替她为我翻译)。”
  看着一大堆需要注册的学生在等着我,我只好让她先等等。在我忙着手头工作的时候,她悄悄离去的背影还是进入了我的眼帘。我觉得很是歉意,甚至有些内疚。
  马米,是我们孔院马萨卡教学点职业汉语培训第三期的一名学员,是我所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学员。这并非因为她汉语学习好,而是因为她是一位坚强乐观、阳光向上、自强不息的女性。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她独自拉扯大了几个女儿;在奔五的年龄,又勇敢地跨入了学习新技术——竹子加工技术的培训中心,与一帮一心想要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人一起,专心致志地学习竹子加工技术,力图跟上时代的脚步,渴望用技术改交生活。
  她没有进过学堂,不会英语,只会卢旺达语和很少的一点儿法语。她坐在课堂里,两眼总是炯炯有神,跟随着我移动的身影、移动的教棍。尽管汉语的发音,汉字的书写对于她来说更为困难,但是,她却从来不放弃:课后腼腆地向我寻求帮助,回家便一遍一遍的练习“写”汉字(与其说是“写”汉字,不如说是在“画”汉字)。学习太极时,那一招一式,左旋右转,让很多学员望而生畏,她却努力坚持,并一丝不苟。
  三个月培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短暂的接触,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时刻让人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言谈举止总浸透着对中国人持有的一份特殊情感,对中国怀有的向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她多次带着美好的憧景对我说,如果有机会能去中国看看就好啦。
  马米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去年回国休假时,她头裹鲜亮头巾,身着整洁合身长裙,肩挎一个颇具卢旺达民族特色的花布布包,款步走进教室的身影,时常掠过我的脑海,让我那么急切地想与大家分享她的故事,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马米的故事》。
  返回卢旺达之后,由于工作变动之故,我离开了马萨卡教学点。后来听竹编组的专家们说,由于家庭和身体原因,培训结束后,她也很少去了。于是,对于马米的情况,我知道的就很少了。
  也许是因为与竹编组有缘,又一次的工作调整,我重新回到了马萨卡教学点,再次走进了竹编组职业汉语培训的教室。每次进教室,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看看那个马米每次就座的座位,脑海里却总是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总有一丝失望,乃至伤感涌上心头。
  没承想,那天她突然坐在了教室里,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真是太意外了!只是一眼,她又悄然离去,又太遗憾了!
  工作完成了之后,我收拾好东西,很失落地离开了教室,向楼下走去,不想却看见马米朝楼上走来,原来她怕我分心,便到楼下去等我了。善良的人处处都在为别人着想,让我感动不已。
  一番交谈,得知她生病了,生活于她来说变得更不容易了。从她的身体和已失去光芒的眼睛,我也能猜出几分严重性,所以,我没去细问,省得让她更伤心。但,她对汉语课和太极的念念不忘,多少让我有点不能自已,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决定找个时间去她家里看看她,给予一点我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许能让她在艰难困苦的时刻感受到一丝温暖,心里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2018年3月27日,我准备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结,特意包蒸了两笼饺子,带着三个现在的学生一起,向马米的家走去。
  马米的家离培训中心并不远,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从篱笆门往里一看,大大的园子里,有一个小小的土房子。园子里,在灿烂阳光下勃勃生长的绿色生命,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马米闻声赶紧从屋里掀帘而出,兴奋地与大家打招呼,高兴地把我们迎进家里。马米的家不大,家里除了一张茶桌、三条长凳外,也没有什么家什,但马米对生活的热爱和寄予的希望,却在四壁空空的墙上挂着的几张画里,热烈地展现了出来。
  家常在愉快的聊天中拉開了,从生活到技术培训,到汉语学习,到学唱汉语歌,到学打太极,到马米说等她的病好了,就来上课,欢声笑语连连不断。谈笑中,我把准备的礼物神神秘秘地一一拿了出来:饺子、中国结。当看到如此心仪的礼物时,马米的脸上乐开了花。接过饺子,她闻了又闻,然后立马起身去厨房拿来叉子,让大家品尝分享。
  我给他们讲解了饺子的来历和中国人吃饺子的传统习俗、中国结的颜色及其含义。当知道了红色在中国人眼中的含义时,马米很高兴地说:也许我们心灵相通,她并不知道我今天要去,但她穿的衣服的颜色与我的衣服一样,都是红色。其实,她穿的是一件白色的T恤衫,只是胸前印有一个红色的图案和几个红色的数字。
  当看到中国结时,王也同学说他家里也有中国结,是去年七八月他去中国接受技术培训时,从中国带回来的。他还向马米、卢风和王文讲起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并把手机里存储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这让马米和另外两个同学想去中国看看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闲聊时,马米的两个朋友正好过来看她,马米自豪地向她们介绍了我们,朋友们说很为马米高兴和自豪,如果可以她们以后要和马米一起去上汉语课。马米也请她们品尝了中国饺子。
  随后,我们参观了马米的房子和园子,我原以为她是去厨房拿的叉子,其实不然,马米家没有厨房,她只在屋后用三块石头垒了个煮饭的灶,有点类似我们野炊时的那种。她家共有四间屋,除了我们坐的那个客饭厅外,还有两个小屋作了卧室,另一个是杂物间。马米的园子很大,也很干净,除了几棵香蕉和长势不错的豆角外,就是树和草。园子里还拴着两只小羊羔,据介绍这是卢政府帮助上了年龄的妇女谋生的方式。马米看着小羊羔,双眼充满了希望。
  告别了马米,告别了那个虽不富有却很整洁干净的大园子,满园的生机和活力久久地闪现在我的眼前。
其他文献
摘要:马廷锡,学者称心庵,与刊、应鳌、李渭并称黔中王门后学“理学三先生”。心庵为学自始追随阳明心性之学,尤以静坐为其功夫,其历学有三:一曰“师事朗州蒋信,讲学于桃冈精舍数年”;二曰“与清平刊、应鳌等为性命交”;三曰“于渔矾构栖云亭,静坐其中三十余年,有悠然自得之趣”。然渔矾期间,心庵又以三事为其业志:一是教人功夫以静坐澄心而体认天理;二是讲学不辍而有“悠然自得之趣”;三是著《渔矾集》《警愚录》,读
期刊
雪吟,一个有着如诗般中文名字的土耳其姑娘。作为土耳其晔迪特派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晔迪特派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在读硕士生,雪吟十分关注有关中国的新闻。她发现这些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土耳其做生意的人、旅游的人中中国人的比例越来越多,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了解到了中国,因此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越来越多,学习中文的人也越来越多。  五年前,她与中文结缘。当时,她在安卡拉大学汉学系开
期刊
提到功夫,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仅仅只是存在于影视剧中。回想童年,自己身披床单,手拿一根木棍,就觉得自己是侠女转世,要去闯江湖行侠仗义,想想也真是好玩。那时不曾想到自己长大后的某一天真的会手拿刀枪棍棒,执教于非洲!  也许是冥冥注定,自己与功夫总有说不清的缘分,这些缘分从填报高考志愿时已经初露端倪,只是自己从未察觉。刚步入大学就与功夫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年少的自己,有些许惊喜也有些许惊吓,不过随着时
期刊
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今年我收到的第一个微信春节祝福来自娜塔莎奶奶(Natalia Holubtsova),这位乌克兰奶奶是我们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自从学习中文,她就爱上了中国文化。今年在她家度过的中国春节让我记忆犹新。  娜塔莎奶奶不仅在家里各处摆放了中国台历、熊猫和小狗玩偶等具有中国元素的饰品,还贴上了自己亲手书写的“福”字,浓浓的中国年昧装点着这个温馨的乌克兰人家。娜塔莎
期刊
她,  是一位德国姑娘,  却漂洋过海来中国云南支教。  她,  是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学生,  在话剧团演过《甄嫘传》里的安贵人。  让我们随着她的娓娓诉说,  一起了解那段令人动容的汉语故事。  看完视频,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的主角是谁。没错!她就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学生Ribana Zorn,中文名叫“李版纳”。  甜美乖巧的李版纳,在视频中讲了一段云南傈僳族的语言。而今天的
期刊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 -meine Reise - Ergebnisse)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到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很多人都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路。不,
期刊
“我认为,一家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开设分公司之后,分公司就是它所在国家的企业。”金星勲校长说。虽然他在有些词语的表达上还不熟练,说汉语的时候语速比较慢,但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的态度是很坚定的。他继续说,“比如,现代汽车在美国开设了工厂进行生产,那么,美国现代就是美国的企业。”  针对校长的观点,我回答道,“一家跨国公司虽然在多个国家有分公司,但是,公司总部所在地决定了它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比如,现代
期刊
摘要:干春松先生把依附于皇权体制存在的儒家称为“制度化儒家”,据此,便可将儒家生存史分为前制度化、制度化与后制度化三个阶段。前制度化儒家有学派传承和“准宗教性”的鲁国诸生团体两种生存方式。靠这两种方式,儒家才能够在没有任何政治权力依附和支持的条件下,保存自己的火种,在诸子争鸣中成为显学。在前制度化时期,儒家也关注现实,积极入世,并在汉代最终成为大一统国家的精神支柱。对儒家前制度化历史的探讨表明,从
期刊
大家好。我叫刘笑嫣:刘备的刘、微笑的笑、姹紫嫣红的嫣。我的英文名是Katie Rose Dionne。我是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大一新生。这是我学习汉语的第五个年头。去年我得到了一个美国国务院的奖学金让我在北京第八十中学学习中文一年。我非常开心今天有机会来到这儿跟你们分享我所眷恋的中国回忆。  我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周末和我的好朋友高意强在胡同里骑了自行车。当时夕阳渐渐暗淡,反照在老胡同和新高楼上,忙碌的北
期刊
我叫塞尔,来自莫桑比克,2012年大学毕业的我听说在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学校蒙德拉内大学开设了汉语班,对此我充满了好奇,就去了解了一下,没想到汉语会改变我的一生。  我学过很多种语言,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会学习汉语。像我们国家很多其他孩子一样,我小时候就看过很多中國的影片,也喜欢李小龙、李连杰、成龙,却从未对汉语产生过兴趣。那时对我们来说,“中国人的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语言,他们写字就像在画画儿一样,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