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差生生命的崛起(上)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可以在学习上游刃有余时,他能轻易感觉到通往成功的大道就躺在他的脚下。事实上,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我还是没能淬炼出这种能力。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彻底成了一个数学颓废者。正如一切偏科生所体会到的:颓废并非无能,而是怯懦。
  至今,我仍记得来自数学老师的那一顿臭骂。那一次,他让我上黑板解答一道高考几何题,我站在黑板前足足愣了十多分钟。寒冰在即,孤独可怕……忽然,从我身后摔过来一块抹布,接着是一阵严厉的吼声:“你这小子来这里只是为了混日子吗?!”因为这件事情,我的母亲被“请”到学校。母亲虽然在老师跟前对我耳提面命,但她的心里却从未否认过我的能力。为时四十多分钟的谈话并没有消减母亲对我的信心。那个晚上,她把我叫到她的房间里,对我说:“听着!我只给你一个忠告,其他的怎么办那就得看你自己了。务必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懂得掌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是一个考验,是比高考本身还要严酷的考验,同时是你个人力量的真正证明!”最后,当母亲说出一句“别忘了你是谁”时,那一刻,我知道,它意味着我的母亲依然对她的儿子抱有强烈的期待,她相信儿子一定可以靠着她所赋予他的两条腿,在数学上重新站立起来。
  如果一个人不是很严重的损害过自己的信心,那他一定会为《圣经》上的一句话所振奋起来——“上帝欲要考验你,必先使你恐惧”。借着这句话,我开始了自己读书生涯里最为艰难的一次崛起。
  高三上学期,我像幽灵一样出没在学校路灯下……那个冬天是我生命中的低潮期。我并不畏惧寒冷的折磨,太阳虽然很暖和,可我感受不到自己面前的阳光。在每天十多个小时“狂补”数学之后,我病倒了。当我病好之后,母亲决定带我去拜访一位“特别”的老师。那位老先生曾把我当“弱智”观察了一段时间,最后他说:“不!你的脑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我。”这一番话,对我来说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种新生。在那个完美的日子里,我的生命碰到了第一缕阳光。
  “孩子,这些知识的果子是老天爷为你撒落的,所以,现在我们来尝一下它的味道!”在一个春色布满晴空的下午,我开始了课余补习生活。
  没有“教训”,不需要任何服从,我的补习生活是飞快而有节奏的。在他面前,我居然解答出了许多我以前未能解答的题目。这与我历来的学习状况完全相反,因为在这里,在这样的处境中,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甚至觉得,除了我母亲,他在我高考岁月中的出现,抵得上那张我引以为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所给我最好的东西莫过于上述的事情,那就是我根本无须学习什么方法,只要充满耐心和爱,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那个魔幻的世界中去。
  整个淬炼的过程,我体验得很刻骨。那就像是一个因愚昧而患上了“恐惧症”的病人,经过了长期的治疗后的康复。该怎样来感谢这个长久的病痛呢?数学,从一个仇人变成了一个爱人——谁知道我最后竟能做到!
其他文献
在快速、高压、重负的高考阅卷背景下,作文在观点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语言是决定作文分数高低的标尺。阅卷老师可能一时难以对考生的个性特点是否鲜明,文章结构是否严谨进行细致量化,直观判断大部分来自作文的语言表达。因此,文采是主旨腾飞的有力之翼,可谓飞扬文采时时舞,自在主旨恰恰啼。  ◎问题∕剖析:就文采而言,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语言平淡如白开水,不加雕饰,“素颜”上阵;二是过于追求
【热用立意】形式与内涵  【素材现背】2016年春节前,网上盛传的重庆市某小学布置的“一个月不碰手机和电脑”作业令许多成年人大呼“做不到”,何况是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该作业既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情况,也漠视了孩子的利益诉求,缺乏社会基础,最終只会流于形式。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说:“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我们的生活一旦被形式主义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