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28份不同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春梢一芽二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花青素含量和各儿茶素组分、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43%,高茶多酚(>25.00%)材料有7份,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高氨基酸(>4.00%)材料有4份,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mg/g,平均为4.50mg/g,高花青素(>10.00mg/g)材料有3份,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关键词: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
  中图分类号:S571.10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12-0014-06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悠久的种茶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叶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遗传资源和基因源。茶树种质资源是开展种质创新、育种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育种成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科技创新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选用。在不同的茶树地方有性群体品种中,芽叶的颜色有浓绿(又称深绿、墨绿)、黄绿、红褐和紫褐色等,其中红紫色芽叶占有很大比例,这是因为茶树叶片中含有多种色素,而不同的色素含量将茶树芽叶分成绿色、黄绿色、浅紫色、中紫色、深紫色和特紫色。个别茶树品种的芽叶全年呈红紫色,称之为紫芽品种。紫芽茶树芽叶中花青素的积累是其“紫色”表征的主要原因,其花青素含量远高于黄绿色芽叶。利用紫色芽叶制成的茶品香气组分丰富,茶汤滋味浓醇。
  紫色芽叶生化成分含量组成的研究不仅能为利用紫色芽叶生产适宜的茶类提供理论指导,也能为茶叶深加工中利用紫色芽叶提制花青素、茶多酚、儿茶素等有效成分提供基础数据。笔者选取芽叶紫色深浅不一的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色芽叶的内含成分组成特征,以期为有效开发利用紫芽茶树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取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以省级和国家级良种“紫娟”和“云抗10号”为对照,其基本信息见表1。试验于2014年3月份进行。
  1.2 试验方法
  1.2.1 蒸青茶样制作春季采摘新梢一芽二叶,按相对稳定的工艺技术制备蒸青茶样,粉碎后待测。
  1.2.2 生化成分的测定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采用国标法GB/T 8305-2002、GB/T 8313-2008和GB/T 8314-2002测定;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采用GB/T8313-2008 HPLC法测定;花青素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3 数据处理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数值型性状的最小值、最大值、变幅、均数差异性检验采用SNK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对比分析
  不同紫芽茶树芽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花青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和2份对照中的水浸出物含量均较高,变幅为48.20%~56.70%,平均为51.83%,以‘香竹箐野茶2号’含量最高、‘隔界大叶4号’和‘帮崴坝子茶’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48.70%)的有26份,低于的有2份;高于‘云抗10号’(CK,51.10%)的有17份,低于的有11份。28份种质材料和2份对照的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大,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说明其含量高低与芽叶的紫色深浅和正常黄绿色无明显的相关性,理论上均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
  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 43%,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23.80%)的有12份,相同的有1份,低于的有15份;高于‘云抗10号’(CK,23.30%)的有12份,相同的有1份,低于的有15份。其中‘隔界大叶1号’、‘香竹箐野茶2号’、‘大卵圆大叶茶2号’、‘右文岗红梗绿叶1号’、‘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津秀野茶1号’和‘义隆茶2号’7份种质资源具有高茶多酚(>25.00%)特性,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指标要求。茶多酚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主要物质,紫色芽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但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不明显。
  氨基酸总量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香竹箐野茶2号’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2.40%)的有18价,相同的有1份,低于的有9份;高于‘云抗10号’(CK,2.10%)的有20份,相同的有2份,低于的有6份。其中‘隔界大叶4号’、‘隔界大叶3号’、‘狗街箐茶2号’和‘帮崴坝子茶’4份种质资源具有高氨基酸(>4.00%)特性。大多数紫色芽叶氨基酸含量高于黄绿色芽叶。
  咖啡碱含量变幅为2.60%~4.90%,平均为4.00%,以‘红芽直立茶5号’和‘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津秀野茶2号’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3.50%)的有24份,低于的有4份;高于‘云抗10号’(CK,4.10%)的有10份,相同的有4份,低于的有14份。所有供试材料的咖啡碱含量都在常规范围(2.00%~5.00%)之内。   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mg/g,平均为4. 50mg/g,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高于‘紫娟’(CK,24.90mg/g)和其它27份种质资源材料,而‘云抗10号’(CK,0.90mg/g)的含量最低。表明紫芽茶树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
  酚氨比变幅为2.90~18.13,平均为9.17,以‘香竹箐野茶2号’最高、‘隔界大叶4号’最低。高于‘紫娟’(CK,9.91)的有12份,低于的有16份;高于‘云抗10号’(CK,11.09)的有9份,低于的有19份。其中‘隔界大叶4号’、‘隔界大叶3号’、‘红芽直立茶2号’、‘香竹箐野茶3号’、‘狗街箐茶2号、‘帮崴坝子茶’和‘孟连大叶茶’7份种质资源具有低酚氨比(<6.00)特性,是具有加工优质茶品特性的优质茶树种质资源。
  2.2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儿茶素组分对比分析
  不同紫芽茶树芽叶中各儿茶素组分ECC、EC、C、简单儿茶素总量、EGCG、ECG、酯型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的测定结果见表3。儿茶素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是显示茶树资源进化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果显示不同种质材料各儿茶素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儿茶素总量变幅为6.52%~16.79%,平均为11.52%,以‘香竹箐野茶2号’含量最高、‘帮崴坝子茶’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10.22%)的有24份,低于的有4份;高于‘云抗10号’(CK,14.59%)的有1份,低于的有27份。
  酯型儿茶素总量变幅为4.83%~12.76%,平均为8.94%,以‘香竹箐野茶2号’含量最高、‘津秀野茶2号’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7.92%)的有22份,低于的有6份;高于‘云抗10号’(CK,11.97%)的有1份,低于的有27份。
  简单儿茶素总量变幅为1.46%~4.03%,平均为2.58%,以‘香竹箐野茶2号’最高、‘帮崴坝子茶’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2.30%)的有22份,低于的有6份;高于‘云抗10号’(CK,2.62%)的有13份,低于的有15份。
  供试种质资源的酯型儿茶素总量均高于简单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是由非酯型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化而形成的。茶品质随着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由表3可见,‘香竹箐野茶2号’、‘右文岗红梗绿叶1号’、‘红芽直立茶4号’、‘红芽直立茶1号’、‘津秀野茶1号’共5个种质资源和‘云抗10号’(CK)的酯型儿茶素含量超过了10.00%。
  EGCG含量变幅为2.03%~9.07%,平均为5.21%,以‘香竹箐野茶1号’含量最高、‘津秀野茶2号’含量最低。高于‘紫娟’(CK,5.61%)的有8份,低于的有20份;所有供试材料和‘紫娟’(CK) EGCG含量均低于‘云抗10号’(CK,9.07%)。EGCG是酯型儿茶素的核心组分,EGCG含量超过7.00%的种质资源视为具有高EGCG特性,包括‘香竹箐野茶1号’、‘香竹箐野茶2号’和‘云抗10号’(CK)。
  2.3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主要生化成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紫芽茶树主要生化成分特征指标均具有一定差异,14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在3.94%~140.00%之间,以花青素最大、水浸出物最小,其余均大于10.00%.其中氨基酸总量、酚氨比、EGCG、ECG、EGC、EC、C共7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超过20.00%。由此可见,云南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优异资源筛选潜力大。
  3 结论与讨论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叶用经济作物,芽叶的色泽与鲜叶的内含成分、适制性和成茶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紫色芽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其内含物质成分亦有其特殊性。不同种质资源产生的紫色芽叶,其紫色深浅和芽叶化学组成也不相同。
  28份供试种质资源中,以‘隔界大叶1号’花青素含量最高,达26.40mg/g,高于‘紫娟’(CK)24.90mg/g,此外,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简单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均高于‘紫娟’(CK),氨基酸总量相同,EGCG含量低于‘紫娟’(CK),可作为特异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筛选、开发和利用。‘香竹箐野茶2号’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EGCG、ECG、EGC、EC含量及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儿茶素总量均较高,说明该紫芽茶树内含物质丰富,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隔界大叶1号’、‘香竹箐野茶2号’、大卵圆大叶茶2号’、‘右文岗红梗绿叶1号’、‘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津秀野茶1号’和‘义隆茶2号’7份种质资源具有高茶多酚(>25.00%)特性,茶多酚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主要物质。
  ‘香竹箐野茶2号’、‘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红芽直立茶3号’、‘义隆茶1号’、‘津秀野茶1号’、‘义隆茶2号’、‘津秀野茶2号’、‘右文岗红梗绿叶1号‘、‘右文岗红梗绿叶3号’、‘香竹箐野茶1号’、‘隔界大叶1号’、‘大卵圆大叶茶2号’12份种质资源具有高酚氨比值(≥10.00)特性,可以考虑作为加工紫红茶的优质资源,‘云抗10号’(CK)酚氨比值达11.09,是加工优质红茶的国家级品种;‘隔界大叶4号’、‘隔界大叶3号’、‘红芽直立茶2号’、‘香竹箐野茶3号’、‘狗街箐茶2号、‘帮崴坝子茶’、‘孟连大叶茶’7份种质资源具有低酚氨比(<6.00)特性,是具有加工优质茶品特性的优质茶树种质资源。EGCG是酯型儿茶素的核心组分,EGCG含量超过7.00%的种质资源视为具有高EGCG特性,包括‘香竹箐野茶1号’、‘香竹箐野茶2号’和‘云抗10号’(CK)。‘隔界大叶4号’、‘隔界大叶3号’、‘狗街箐茶2号’、‘帮崴坝子茶’4份种质资源具有高氨基酸(>4.00%)特性。28份种质资源的水浸出物含量均较高,变幅为48.20%~56.70%,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其中24份种质资源的水浸出物含量> 50.00%,占供试材料的85.71%。水浸出物含量高,表明其内含成分丰富,是加工茶饮品的优质资源。儿茶素是茶树茶多酚的主体成分,赋予茶品浓厚的滋味,使茶品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及适制性有密切关系。本试验中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EGC>EGCG>ECG>EC>简单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表明供试种质资源儿茶素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酯型儿茶素总量高于简单儿茶素总量,但酯型儿茶素总量的变异系数低于简单儿茶素总量,这与审定茶树品种中酯型儿茶素总量和简单儿茶素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但与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酚氨比、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等的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对黄绿色叶的‘云抗10号’(CK)而言,紫色芽叶中的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儿茶素总量、EGCG、酯型儿茶素总量则较黄绿色芽叶低,咖啡碱的含量相近。
  供试28份云南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的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紫色芽叶的化学组成特征和制茶品质的差异,以期为优质茶树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  氟氯吡啶酯是芳香基吡啶甲酸类人工合成激素类除草剂,啶磺草胺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为明确二者复配制剂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田间施用的推荐剂量、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本研究连续2年度设计进行3个试验,全面评价该制剂在冬前、冬后、添加助剂及遇干旱条件下施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冬前和春季施用,对雀麦、播娘蒿、荠菜、
期刊
摘要:羊奶产业链能够有效带动羊奶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是促进奶羊养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省17地市575份奶羊养殖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奶羊养殖场(户)主的养殖年限、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意愿2个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奶羊养殖场(户)主的文化程度、
期刊
摘要:以蓬莱赤霞珠葡萄为试材,比较不同程度的老叶摘除对果实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积累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刚进入转色时摘除果穗周围2片老叶显著增加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积累,提高葡萄酒色度;摘除4片老叶降低葡萄果实成熟度,酚类物质合成减少,不利于葡萄酒颜色。  关键词:摘叶处理;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葡萄酒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3.10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
期刊
摘要:本研究选用快大型肉鸡——科宝500、AA+和罗斯308作为父本,以高产商品代蛋鸡海兰褐、罗曼褐和京红1号作为母本,组成6个杂交组合,测定其杂交后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结果表明:各组合体重在不同周龄表现出不同差异性,科宝500×罗曼褐(KL)组合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AA+和罗曼褐(AL)组合,罗斯308和海兰褐(LH)组合生长最慢。综合指数分析结果表明,KL和AL组合杂交优势最高,其次为科宝5
期刊
摘要:以黄土丘陵典型区——渭南市澄城县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计算其理论潜力,再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影响可开发潜力的因素,分别计算修正系数,按照潜力修正系数测算出澄城县目前现实可开发潜力,为澄城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系数;可开发潜力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
期刊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12SG188(高淀粉含量)和99038(低淀粉含量)为试材,采用石英砂盆栽方法,研究了磷素和水分对玉米自交系根系形态及植株体内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淀粉玉米自交系12SGJ188生长期内植株根系数量、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磷吸收效率均高于低淀粉玉米自交系99038。无论水分胁迫与否,随供磷量的增加,两个玉米自交系植株总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而水分胁迫对990
期刊
摘要:生物质能源具有绿色、清洁、可持续利用的优点,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我国农作物秸秆储量非常丰富,如果能够在健康、高效的政策制度下进行能源化生产和利用,便可以充分发挥秸秆能源的环境价值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从国内外秸秆利用政策出发,对国内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秸秆生产者、秸秆利用者、秸秆能源消费者、秸秆能源市场管理者这四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国内生物质秸秆能源利用政策进行
期刊
摘 要:基于山东省临朐县山楂种植基地农户的调研,选取影响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满意度评价的20项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四分图模型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满意度,揭示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农户对“收货效率”、“提高收入”等的满意度好,对“改变就业方式”、“议价过程”等的满意度不够。据此,提出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升农户参与热情、提高农户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
期刊
究  摘要:分别以大白菜TuMV国家级抗源材料8407和高感TuMV的核心种质材料冠291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为验证TuMV抗性基因TuRBCS01两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mBr4055和BrID10723的检测准确率,对上述两个亲本F2代分離群体的107个单株进行自交构建F2∶3家系,并对每个家系的TuMV抗性进行鉴定,以判断原F2单株的TuMV抗性及基因型,同时利用上述两个标记引物对F2代107
期刊
摘要: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09.7、158.1 kg/hm2;延迟10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平均日增量分别为6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