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球反恐或将到来?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喋血,世界悲恸。
  继今年年初位于巴黎的《沙尔利周刊》总部遭遇恐怖袭击之后,此次恐怖袭击是巴黎近来遭遇的又一起伤亡极为惨重、影响极为恶劣的恐袭事件,给原本严峻的全球反恐形势再次敲响警钟。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17日,叙利亚阿勒颇,俄罗斯战机对当地反对派控制区域进行了空袭。

  不可否认,在“9·11”之后的十多年里,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国际反恐合作的顺利进行,削弱了某些合作机制的效力,甚至直接影响着各国的安全战略和对外战略的制定。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恐怖主义,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场共同的战争,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毒瘤。法国严峻的反恐形势,可以说,是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国际社会需要齐心协力,抛却一己之私。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做到标本兼治。
11月16日,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被红、白、蓝三色灯光照亮,并显示巴黎城徽和拉丁语箴言“漂浮而不沉没”。

  来自全球的声援
  “我的同胞,在我发言的时刻,巴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有很多人伤亡。我们做出如下决定,动员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抵制恐怖主义者的行动,保证所有相关街区的安全。我同时要求增援巴黎地区的军事力量,以保证其他地区不会再出现恐怖袭击。我刚刚召集部长会议,决定很快即将做出:法国进入紧急状态,一些地区将被关闭,部分道路禁行,大巴黎地区将会进行搜查,紧急状态的命令将在整个地区执行。我的第二个决定,即关闭边境,以确保任何破坏分子不能进入法国,造成今晚袭击的恐怖主义分子也不能逃离法国。”
  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奥朗德“明显在颤抖”地紧急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恐怖分子也许想要使我们感到恐惧,而的确现在有充足的理由感到害怕。但就算面临恐惧,法国是个知道如何自我防卫的国家,知道要如何运用自己的武力,再度击败恐怖分子。”
  尽管奥朗德呼吁法国民众,相信安全部门正在努力保护人民、对抗恐怖行动。但美国知名学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毫不客气地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西方情报体系的失败,“自从‘9·11’之后,反恐一直都是各国首要关注的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次事件中,有消息显示法国事前已经得到情报并做了一些准备,但由于情报不够准确,仍然没能预防此次大规模的枪击爆炸事件,“这一点值得反思”。
  此外,申根区国家的人员能够自由流动且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欧洲国家警力难以对可疑的恐怖分子实施定点监控,特别是赴叙利亚参战的欧洲籍恐怖分子陆续回到欧洲,给欧洲的安保带来巨大挑战。因此,申根制度存在的安全隐患已经被多次提起,但此前都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张军表示,欧洲当前的共同边境政策实际上给了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欧洲国家可能会重新审视制度上的缺陷,在这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短时间内势必会对法国旅游造成重大的影响。”
  张军还强调,本次事件将会使得欧洲国家重新审视难民政策,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一问题,“不难发现,难民中有很多是年轻人,他们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很容易被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洗脑”。
  随着世界多处地标建筑亮起法国红白蓝三色,国际社会也在第一时间强烈谴责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并表示要加强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英国首相卡梅伦14日发表声明,称这次袭击是“法国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暴力行为”,也是“欧洲十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声明说,英国将和法国以及全世界的盟友一道,“加倍努力铲除有毒的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欧盟28国领导人和欧盟三大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这是恐怖主义分子向整个欧盟发起的袭击,“我们将以坚定的决心和一切必要手段共同面对恐怖主义威胁”。
  埃及总统府的声明说,恐怖主义没有国界,也与宗教无关,它残害无辜平民,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威胁。埃方认为此次恐怖袭击不会削弱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意志,相反,它会更加坚定各国战胜恐怖主义的决心,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叙利亚政府也在事件发生后表示,叙利亚人民比任何人都了解恐怖主义的丑恶,也更能了解在巴黎发生了什么,恐怖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安全与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时指出,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9·11”事件以来,没有国家发生影响力如此巨大的恐怖事件。不仅仅是美国人,世界各地民众都在摆脱恐怖主义带来的阴影,在自身安全与行动自由之间开始进行新的选择与调整。不难发现,很多乘客在接受车站、机场安检时的耐心和配合程度有所下降,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安检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安全必需。尽管还有一些国家的反恐部门会提出一些反恐口号,但是警惕性和应变速度都在下降。一旦不幸发生恐怖事件,恐怖主义威胁意识淡化的危害就会显现。
  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就在14日表态说,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向世人显示出“各国协调打击恐怖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对此,张军也说,单独一个欧洲国家早已无力应对防范恐怖主义的问题,加强欧洲内部,以及国际社会对防范恐怖主义的协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反恐的“双重标准”
  而作为法国历来的盟友,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他表示,此次恐怖袭击不只针对巴黎的无辜平民,而是对全人类普世价值的攻击。法国是美国最老的盟友,美国将随时准备向法国政府和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表明美国将同法国一道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立场。
  “年初的《沙尔利周刊》事件时,美国就给予法国更多支持。美国无疑会坚决站在法国这一边,但现在还未有具体的措施。”张军表示,目前正处于美国总统大选阶段,发生此次恐怖袭击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等还是以谴责和祈祷为主,并没有具体的反恐方案,主要还是依赖奥巴马,“相比之下,共和党人提出了较多具体的措施,要求进一步扩大美国对‘伊斯兰国’的武装力量,比如派遣更多部队进入。”
  正如美国民主党11月15日在艾奥瓦州举行第二场党内初选辩论,在巴黎遭遇恐怖袭击后,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反恐战争这一话题上。
  报道称,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必须加强情报搜集工作,她的对手桑德斯则说,美国目前每年6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用在国际反恐作战上的比例太小,他认为美国为了维持核武力,虚掷太多资源。
  三位参与辩论的民主党候选人,都对“伊斯兰势力”等字眼避而不谈。希拉里说,美国对抗的是从事激进武装活动的势力,她不认为它们可以和“伊斯兰”画上等号。
  相反,好几名共和党候选人则质疑希拉里的说法。杰布·布什在推特上说,美国对抗的正是“激进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另一名候选人则说,假如美国连敌人是谁都含糊其词,这场仗要怎么打?
  在张军看来,目前美国两党和媒体普遍认为,奥巴马在接下来的一年多任期内不会进一步采取军事措施,例如派出地面部队进入“伊斯兰国”,“奥巴马刚上任不久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很想要在任期内保留这个‘总统遗产’。另一方面,美国自身也担心,一旦加强反恐,会将恐怖主义引向美国本土,针对美国公民。”
  事实上,对于恐怖主义,全球还没有一致的定义,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部门的看法、定义也不尽相同。尽管恐怖主义的认定标准难以统一,但一个负责任、讲法治的国家至少应该坚持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美国对于恐怖主义的认定一直坚持所谓的“美国标准”,即以“美国标准”作为“国际标准”,在国际社会推行其“美国标准”。
  美国对自己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国家或者组织发动攻击,对自己有利的“友好国家”的恐怖行为则采取庇护、支持的态度。
  如美国无视巴以冲突根源,一味偏袒以色列,指责巴没有约束“恐怖分子”,无视以色列对巴激进组织发起的“定点清除”行动;在前南斯拉夫政府军镇压科索沃民族解放军之前,美国政府也承认科索沃民族解放军为恐怖势力,然而,为了本国在东欧的利益,美国把前南政府的行动视为对人权的侵犯。
  在反恐斗争中,美国长期以来都采取实用主义政策和“双重标准”的霸权主义做法,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偏袒一方,打击另一方,从而使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复杂。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1日,波斯尼亚萨拉热窝,美国海军和波斯尼亚警察部队共同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此次军演的目的是提高协调和反应力来应对任何恐怖威胁。

  最近十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遭受了恐怖主义的威胁,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人权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双重标准”,这客观上构成了恐怖主义威胁升级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也增加了国际反恐合作的难度。
  张军认为,作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美国,应该扮演起领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奥巴马口中的“Leading Behind(在背后领导)”,以正义方式行正义之事,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一视同仁,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反恐斗争的最终胜利。
  “不管是现任总统还是接下来的新总统,必须要作出认真的反思,基于安全政策,中东的反恐战略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不是还要有选择的采取多重标准,双重标准来应对恐怖袭击,支持一派,打另外一派,为自己的地区战略提供服务,这个是美国必须要考虑的,美国不可能置身于恐怖袭击事件之外,它必须承担起一个大国这样的作用。”张军表示。
  全球反恐需进一步“纯洁目标”
  从中东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到非洲乍得和喀麦隆;从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到欧洲法国、德国和英国,包括“伊斯兰国”、“基地”、塔利班和“博科圣地”在内的恐怖组织活动频繁,恐怖主义威胁笼罩全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从去年9月开始就对叙利亚、伊拉克的“伊斯兰国”目标进行轮番轰炸。9月30日,俄罗斯也加入战团,开始对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分子实施空袭。
  问题是全球反恐为何“越反越恐”?尽管国际社会都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也能够意识到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关乎各国的共同利益,但共同的利益并不能保证合作一定实现。由于各国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存在分歧,各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程度不同,可用于投入到反恐中的资源存在差异, 以及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国家可能会选择不合作或者不积极合作。那些没有提供反恐合作的国家照样可以通过“搭便车”来享有安全收益。这就导致国际反恐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直接影响了反恐的效果。
  张军指出,在一些国家看来,美国才是“伊斯兰国”崛起的始作俑者,却能多次躲避恐袭,而它的欧洲盟国却接连遭殃。“但美国仍希望是整合盟友的力量来打击恐怖主义,因此,周边国家和欧洲盟国也都表现得像温吞水,在反恐上不够积极,不愿意多参与。”
  另一方面,就打击IS来说,最希望出兵的自然是伊朗,这样一可以名正言顺地保护自己的小兄弟阿萨德,二可以借打击IS立威,再来可以扩张自己在伊拉克的势力范围,还可以借着打击IS跟美国提点要求。
11月1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在举行会议前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默哀。

  “但是,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又非常微妙。至于伊朗最终能否如愿,还要看美国态度。”张军进一步分析,“又比如,俄罗斯在打击叙利亚IS的力度上,相比美国表现得更加积极,但与美国存在巨大分歧。不过,这次恐怖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尽管目前双方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事件上,关系还比较僵,但是欧洲和俄罗斯关系跟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不太一样,保障俄罗斯的稳定,对欧洲国家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随着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国际反恐合作共识迅速淡化。“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是另外一个人眼中的自由战士”这一冷战时期的论断,又重新被很多人拾起来。而一些大国以反恐之名,夹带私货,行一己之私。
  张军告诉记者,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现在既有战斗力、又和IS真正开打的只有连国家都不是的库尔德人一家在孤军奋战。
  “作为北约国家中唯一一个与‘伊斯兰国’交界的国家,美国当然是希望土耳其能提供更多的军事基地和军事情报。但实际的情况是,美国每天都催土耳其从地面出兵攻打IS,但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只是虚与委蛇,鲜有动作,原因是土耳其的最高利益只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库尔德人做大,土耳其希望的是二者两败俱伤。”张军说,各国之间各怀鬼胎,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从目前来看,国际反恐合作在多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着,有普遍性合作、 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等。联合国是普遍性反恐合作最具代表性的组织,然而在面对恐怖主义问题时,成员国首先考虑的是独立和主权,不一定是安全。除此之外,联合国和其专门机构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对恐怖主义实施强制性措施,导致联合国在任何一个有关反恐的国际协议的制定和执行中,总是存在大量争议,几乎在大部分问题上都不能达成一致。
  既然普遍性的反恐合作困难重重,很多国家将国际反恐合作的眼光转到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尝试在多边合作中来解决恐怖主义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但是由于一个组织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要执行一个共同的反恐行动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把大部分的反恐合作交给了双边合作或者是多边框架下的双边合作中去。
  因此,集体行动困境一直困扰着国家间的反恐合作,至今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有媒体称,在接下来一个月中,聚集全球多国领导人的G20峰会、APEC领导人峰会和巴黎气候大会预计将采取更加严格的安保措施。而这些大会都或将聚焦反恐。
  但张军坦言,他并不指望G20峰会各国之间能达成多少“有牙齿”的共识,“顶多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声明”。
  面对极端恐怖主义的威胁,大国间除了携手合作对付之外,别无他法。在采访的最后,张军反复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取得更大范围的共识,展开更为有力的国际合作,加大对“伊斯兰国”的全面打击,切断恐怖分子的资金和武器来源以及人员募集渠道。那些有能力、而且已经直接参与中东反恐的大国,比如美国,应该做出更大贡献,与愿意打击伊斯兰国的各方通力合作,强化反恐手段和措施。
  “有时候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政府的权力,被迫屈从民主的呼声,反恐很难达成共识。”张军也呼吁各地人们在祈祷的同时,能分出一部分力量来呼吁所在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其他文献
过去几个月,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都在猜测今年夏天能否前往东京观看奥运会。但随着东京奥组委宣布禁止海外观众入场,这种希望彻底破灭了。许多已经预购机票和比赛门票的观众有了新的烦恼:他们不确知能否获得退款,什么时候才能拿到。  莫妮卡·特里斯是来自美国丹佛州的一位奥运迷,早在2019年夏天,就已经购买了东京奥运会的门票。她说:“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把我们的钱扣了快两年,我担心得过好几个月才能收到退款。毫
看完电影《火星救援》有人评论:我对理工学神重燃敬仰之情!电影中,独处火星的宇航员必须要靠自己渊博的知识活命,最后还要靠渊博的知识加勇气回到地球。  每隔两年,中国会诞生新的“两院院士”,戴上“院士”头衔的学者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理工学神,技术的进步、科学的突破、社会的发展,由他们引领。就像火星上的飞行员一样,院士们要用学识解决现实问题和科学问题,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  201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
有一种投资者,综观全球汇市、债券及股市情势,将资金投入回报率最佳的市场中,他们手中的资本,被称为“热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大规模热钱在快进快出之间,往往将市场搅动得天翻地覆。  对热钱来说,中国曾经是投资的良好地点。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了35%,强劲货币和上涨的资产价格构成了对投资者的绝对吸引力。自2006年至去年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金额倍增至4万亿美元。这些资金除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欧洲杯上名声大噪的希克,便是这样的典型。在他打入惊世神仙球后,众多媒体挖掘他的背景,发现在他身上蕴含着某种无法言明又不可忽视的因果。  2017年,希克本有机会加盟尤文图斯,但由于心脏问题没能通过体检,转会交易被迫取消。之后,希克以“队史标王”的身份转投罗马,但58次出场仅打入8球,沦为红狼球迷口诛笔伐的“水货”。之后他租借莱比锡,老东家罗马拒绝留人,而莱比锡又不想将其买断,希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开始普遍采用导学案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在初中文言文课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科学设计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样的导学案进行预习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预习;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改后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01年语文新课改要求学校教学方式能够采用“师生受到自主合作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口语教学的研究开始了较有深度的探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使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沦为形式。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已成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评价观察点;亲子教育;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绘制评价表,辅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朗读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国家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第一副主席韦迪在一夜之间被总局解职了。顿时,“韦迪离任”成为眼下中国体坛最受关注的话题。从高调上岗,到闪电走人,许多人心有疑问:被称为“韦举国”的足球掌门人,为什么会以这种不太体面的方式黯然下课?  “韦举国”离职众说纷纭  1月16日上午,一切都如往常一样平静,中国足协没有任何人知道东玖大厦会再次发生“人事地震”。足管中心“一把手”韦迪也像往常那样处理
庆祝进球众望所归的加冕  2020年12月18日,国际足联线上颁奖典礼,莱万多夫斯基荣获年度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由于金球奖因新冠疫情取消,这次世界足球先生的归属格外受人关注,莱万当选是众望所归。  上赛季,莱万用近乎完美的表现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新高。他在德甲联赛中攻入34球,第五次荣膺德甲最佳射手,拜仁慕尼黑也获得德甲八连冠;欧冠联赛,莱万10次出场,攻入15球,占据欧冠射手榜首位。如果不是比赛场
炭火盆是我的伙伴儿,我的世界。有了它,我家小屋一片温馨,一片暖意。炭火盆燃烧着岁月的时光,也燃烧着我串串的记忆,燃烧着我一个又一个连续的梦。  早晨,炭火盆烧的是绚丽的朝霞;夜晚,炭火盆烧的是闪亮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清晨醒来,第一片清音,是往盆里填炭火的噼啪声。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老天爷就翻脸了,刮起“大烟泡”嘎嘎地冷,人被冻得像猫咬似的出不了屋。这时,家里的大人把炭火盆拿出来了,到灶膛里扒出红
如果有一天,你失明了,你会怎么办?  在德国汉堡的一座码头边,一艘艘巨轮缓缓而行,享誉世界的红灯区纸醉金迷。在熙熙攘攘的热闹声不远处坐落着一家特别的体验中心“黑暗中对话”,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全黑密闭的空间内体验90分钟视障人士的生活。  领队的视障小姐姐身材娇小,站在门口一边对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分发盲杖,语气欢快地强调“就算人摔了,也请死死地握紧盲杖”。我们对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却也觉得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