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当前的教育形势,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求教师教学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迫使我们如何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我想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把握课堂关,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教学方法的体系就是运用“激趣、启思、导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1.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校也肩负着培养祖国人才的重任。而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小学应该注重从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课堂中难以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为了赶进度、赶教学任务量,再加上教学成绩考核的压力,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整个课堂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形成了一种不良的依赖性。学生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思维离不开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真正发挥语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应借助语文教学平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情境,给学生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组课文,写的是关于西部的文章,在小学生眼里,"西部"是遥远而陌生的,如果没有任何辅助情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创设积极的情境。比如,学完这一组课文,可以借助多媒体或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关于西部的风光,让学生领略西部的独特美景。学生从文到图到境,漸渐地走进西部。然后让学生谈一下自己"走进西部"的感受,并展开自己的遐想,给西部未来绘一个蓝图。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思维也激活了,创造力的种子也就在无限的遐想中埋下了。
  2.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
  一堂语文课下来,要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要看教师这节课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好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地提示、点拨、启发、引导。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讨,使他们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一小部分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如果发现他们一旦有一点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一堂课,就是要让优、中、差生相结合起来,使优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差生学有收获,学有进步。
  3.小学语文教学应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时,除了对所传授的知识点了解透彻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传授时要讲究艺术。首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各种情境,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其次,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肯想、敢想。再次,要注意不同层面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所教学的班级,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我在设计问题,课堂四人小组的安排上都动了脑筋,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掉队。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上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从而,课堂上就有质量的保证了。
  4.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学会倾听学生讲话,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聆听自己的倾诉。但许多时候,我们老师缺少一种真诚的耐心。我们早已习惯滔滔不绝地讲,疾言厉色地训,不习惯倾听学生诉说,往往不喜欢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许多学生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不肯轻易坦诚自己的心迹,那种近乎绝望的或游移的眼神令你窒息。其实,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是一个长者智者,更多的应是一个友者,做一个学生忠诚的倾听者,给学生一个表情达意畅所欲言的机会。这不仅是一份理解,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一种期望。它或许是点燃了那即将熄灭的智慧之灯,或许是唤醒了那沉睡已久的心田。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多一些肯定性的笑靥,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让学生与自己共享他们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到真正的爱,真正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真诚理解热爱,在人格上彼此的平等尊重。爱的倾听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产生一种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5.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以上只是我抓教学质量的一点感受,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认真总结,认真研究,我个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的“塞”进学生的脑袋,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新课程注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过去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实现新课程的理念谈粗漏的见解。  【关键词】 主动性;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研究目的:通过过表达或抑制离体培养的眼眶成纤维细胞miR-146a的表达,探讨miR-146a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IL-6和IL-8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设实验组和对照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课程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一、整合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参与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认真
【摘 要】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