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摒弃原有教育机制中的“应试”倾向,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应试”倾向的影响,政治教学呈现出沉闷、被动的局面,极难实现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实施创新教育,搞活政治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就该问题谈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教育实践探索
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摒弃原有教育机制中的“应试”倾向,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应试”倾向的影响,政治教学呈现出沉闷、被动的局面,极难实现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实施创新教育,搞活政治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就该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创新教育要有民主观
多年来,“应试教育”用一个“标准”把学生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标准”的奴隶。部分教育凭借自己的“权威”,采用专制、蛮横的手段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这是由于教师缺乏民主观念导致的。教师应当明白:没有不同意见,就没有辩驳,没有辩驳,真理就不可能发展。
二、创新教育要有发展观
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使自身素质能力与时代同步。二是要发展地看待学生。我们应抛弃否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批判片面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人为分等,否认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形而上学。应正确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成才之路。三是要重视“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教师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教育要有实践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过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要求教师不要老是采用说教式的老办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生动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环境,调动学生形象思维,使之感受到如同身临其境;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师还应当具备实践观。
教师在思想上树立这三观,就能在思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产生新感觉、新思路,从而形成新方案,为实施创新教育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课堂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阵地,一堂什么样的课,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脉相承的。要通过思想政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作好以下几点:
一、唤起主动,造就和谐
要激起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性: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调整课堂气氛,控制课堂节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空间让位于学生,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问题。三是遵循认识的规律性。教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从现象(材料)中探求、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把好三关:一是启动关。这一关教师要注意三个字:“新”、“奇”、“趣”。以新的内容或新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这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开端。二是伸缩关。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后,便会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个性的发展由此开始。教师不宜在此时扼杀这种发展,而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使之向目标靠近。三是激励关。这一关大多出现在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环节上。由于问题难度增大或涉及到个人愿袒露的敏感话题,学生则大多不愿发言,此时则需要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和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
二、注重美育,因材施教
中学生中出现的恶作剧、逃学、暴力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积情绪引起,而通过审美可以缓解这些消极情绪。
实施美育,不仅要教师具有审美能力,还应有营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艺术美。实施美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展现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良好人格形象。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懂得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耻辱。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并考虑问题的可操作性。立足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讨论“本想怎样做”;立足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结合法律、法规讨论“必须怎样做”;立足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结合道德要求,讨论“应该怎样做”。并加以对照和区分,这样学生很容易辨别存在于自身的真伪、善恶、美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完善人格。
三、强调纪律,确保实施
强调纪律并不是要求绝对服从和死一般的沉寂。纪律本身是为了确保其一程序正常运行而制定的规范,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纪律作保证是必然的。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与严谨的教学秩序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纪律的保障。教师在课前对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好充分预测,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必须将这些措施给学生讲解清楚,最好形成一些必要的制度。这样才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创新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奋斗才能有成效。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教育实践探索
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摒弃原有教育机制中的“应试”倾向,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应试”倾向的影响,政治教学呈现出沉闷、被动的局面,极难实现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实施创新教育,搞活政治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就该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创新教育要有民主观
多年来,“应试教育”用一个“标准”把学生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标准”的奴隶。部分教育凭借自己的“权威”,采用专制、蛮横的手段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这是由于教师缺乏民主观念导致的。教师应当明白:没有不同意见,就没有辩驳,没有辩驳,真理就不可能发展。
二、创新教育要有发展观
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使自身素质能力与时代同步。二是要发展地看待学生。我们应抛弃否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批判片面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人为分等,否认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形而上学。应正确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成才之路。三是要重视“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教师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教育要有实践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过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要求教师不要老是采用说教式的老办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生动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环境,调动学生形象思维,使之感受到如同身临其境;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师还应当具备实践观。
教师在思想上树立这三观,就能在思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产生新感觉、新思路,从而形成新方案,为实施创新教育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课堂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阵地,一堂什么样的课,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脉相承的。要通过思想政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作好以下几点:
一、唤起主动,造就和谐
要激起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性: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调整课堂气氛,控制课堂节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空间让位于学生,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问题。三是遵循认识的规律性。教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从现象(材料)中探求、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把好三关:一是启动关。这一关教师要注意三个字:“新”、“奇”、“趣”。以新的内容或新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这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开端。二是伸缩关。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后,便会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个性的发展由此开始。教师不宜在此时扼杀这种发展,而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使之向目标靠近。三是激励关。这一关大多出现在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环节上。由于问题难度增大或涉及到个人愿袒露的敏感话题,学生则大多不愿发言,此时则需要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和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
二、注重美育,因材施教
中学生中出现的恶作剧、逃学、暴力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积情绪引起,而通过审美可以缓解这些消极情绪。
实施美育,不仅要教师具有审美能力,还应有营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艺术美。实施美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展现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良好人格形象。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懂得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耻辱。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并考虑问题的可操作性。立足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讨论“本想怎样做”;立足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结合法律、法规讨论“必须怎样做”;立足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结合道德要求,讨论“应该怎样做”。并加以对照和区分,这样学生很容易辨别存在于自身的真伪、善恶、美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完善人格。
三、强调纪律,确保实施
强调纪律并不是要求绝对服从和死一般的沉寂。纪律本身是为了确保其一程序正常运行而制定的规范,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纪律作保证是必然的。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与严谨的教学秩序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纪律的保障。教师在课前对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好充分预测,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必须将这些措施给学生讲解清楚,最好形成一些必要的制度。这样才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创新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奋斗才能有成效。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