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南。向南。向南。
银鹰一路轰鸣,犁开茫茫云海,飞离大陆上空,跨越琼洲海峡,掠过海南全境,抵达北纬16.8度、东经112.3度,稳稳降落在西沙群岛主岛——永兴岛。
这是阳春三月,我随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工作组,赴西沙群岛开展服务基层官兵工作,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神秘而又神圣的祖国海岛。
何为海岛?
当我们满怀激情驾舰跨海,是谁为我们做最后的给养保障?海岛,它是祖国送别我们的温暖拥抱。
当我们满身征尘远航归来,是谁扑入我们热切期盼的眼帘?海岛,它是亲人迎接我们的首位使者。
海岛,它是大海热烈召唤人类,伸出的一枝橄榄叶。
海岛,它是人类深情凝望大海,流下的一滴相思泪。
在我国辽阔的海洋里,6500多个岛屿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撒落在万顷碧波之中,镶嵌在我们神圣的版图之上。其中,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构成完整的南中国海岛屿链,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最多,共有岛礁沙滩40多个,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数字很小,意义重大,意味深长。它挟大洋之势,亿万年孕育出无尽的宝藏,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它依大陆之利,天然构成人类走向海洋的“桥头堡”,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前景;它乘陆海相联之便,慷慨捧献不沉的“航空母舰”,把祖国领土领空领海的安全屏障向前延伸。
碧水银沙,鸥鸟翔集,椰风飘香。这天正午时光,一脚踏上永兴岛坚实的土地,浓浓的热带风情便扑面而来,锦鳞游泳、岸芷汀兰的原生态风貌里,揉和进诸多现代元素,更加显现出它迷人的风姿。但见,机场各种设施簇新,表明它“新贵”的骄人身份,岛内公路整齐平坦,电瓶车载人环游惬意风光,两侧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依次映入眼帘,图书馆、美食街、咖啡店、KTV厅氤氲浪漫情怀,宛若人间仙境,真是度假天堂。
昔日荒芜小岛的华丽变身,大多缘于它的又一次新生。2012年盛夏,经国务院批准,三沙市在永兴岛成立,永兴岛由此成为共和国年龄最小、位置最南,陆地面积最小、海洋国土最大的城市,迎来发展繁荣的春天。航班、游轮、汽艇来往穿梭,闭路电视、互联网络、移动电话纷纷落户,苍茫海天不再难以逾越,时尚服饰、新鲜食品、时髦话题不再遥不可及,天涯海角搭乘现代化的高速列车,迅速融入中国、联通世界。
茫茫大海捧出一颗璀璨的明珠,朗朗蓝天盛开一朵娇艳的奇葩。这一巨大变化令人欣慰,备感甜蜜。然而,一个更加强烈的声音,越來越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这不是我梦中的西沙!这不是最美的西沙!作为一名军人,有一种情结始终牵动着我最活跃的神经:这里是古往今来消灭驱赶入侵者的海战场,这里是中华民族走向深蓝的出发地,这里是热血勇士冶炼思想筋骨的淬火炉。是的,西沙是一个美女子,更是一个伟男儿;西沙是一片似水柔情,更是一块铮铮铁骨;西沙需要四处飘着艳艳彩旗,更应该高高扬着猎猎战旗。
“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站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我的心头不由吟唱着5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途经西沙群岛时留下的诗句,往事不朽历历在眼前。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辈就在这片名为“涨海”的疆域里打渔,汉代时期就绘制出海疆图,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在这里耕海、航行、生产,开辟出与大洋诸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西沙群岛作为重要的“海上驿站”,向渔人游人敞开温暖的怀抱,给冰冷的历史留下温情的一頁。时针指向18世纪初,西方列强经历了大航海时代洗礼,一个个从衰落走向强盛,在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驱使下,一场海上扩张争霸战愈演愈烈,到海外争夺殖民地成为他们不可遏制的野心。很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通往太平洋的航线,处在航线交汇点上的西沙群岛厄运当头,一股股匪贼强盗窜入一座座海岛,一队队侵略者肆意掠夺瓜分宝贵财富,苦难的海岛发出沉重的呻吟……
空间不能储存时间,遗迹却能让罪恶昭彰。在驻岛官兵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永兴岛西侧的制高点上,赫然看到日本兵当年修建的三层炮楼立于其间,那形似刺刀又如锤头的建筑物格外刺目,那段耻辱历史让人锥心般疼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机入侵我南海诸岛,于1930年3月20日占领西沙群岛,驱赶渔民,构筑工事,大量盗采磷矿等物质,使岛礁资源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座炮楼就是侵略者留下的罪证,更是刻在中国人心头的警钟。让人倍感振奋的是,与炮楼相邻处矗立着“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在烈日下熠熠生辉,述说着光彩照人的历史时刻——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驱赶走侵略者,将永兴岛重新拥抱在怀,1946年11月29日上午,军民欢腾,鸣炮升旗,树碑立志,把对祖宗江山的敬畏和捍卫,把对海岛海洋的热爱和钟情,庄严地宣示于碧海长天之间。
惊涛拍岸、绿影婆娑,一块石碑、一座炮楼就这样寂寂无声却轰轰烈烈地对峙着,印照着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见证着世界大势的此长彼消。
“西沙无小事,直通中南海。”共和国诞生之初,西沙群岛的每一寸国土、每一滴海水,都记挂在共和国领袖的心中,毛泽东主席以他浓烈的家国情怀和特有的远见卓识,殷殷嘱托海军官兵“爱舰爱岛爱海洋”,提出要把沿海岛屿建成“不沉的航空母舰”;周恩来总理对海岛防务、供电、交通、吃水、生活等,无一不用心思量,亲自为补给船命名“琼沙一号”,下令海军巡逻西沙并亲自视察巡逻军舰,要求加强军事设施建设、巩固生产基地。人民海军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进驻西沙,全面展开海防工程建设,沉寂了千万年的岛屿红旗招展,炮声隆隆,人欢马叫,车船如织……伴随着共和国艰难而伟大的成长,“南海钢铁长城”破水而出,1990年底,一架矫健的战鹰飞抵永兴岛,次年5月西沙机场胜利竣工,“南海诸岛工程纪念碑”随之在永兴岛落成,石碑正面的花岗岩上,铭刻着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记述了中国军民携手共建岛屿的事迹,背面的彩瓷上镶嵌着“中国南海诸岛全图”。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人以这种特殊形式,完成了对祖宗祖地的一次神圣祭奠。 共和国将帅们,无不钟情于这片海疆,永兴岛“将军林”里的阵阵椰风,就是他们从心底吟唱的恋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来到西沙群岛,马不停蹄地视察慰问永兴、琛航、珊瑚三岛官兵,一个坑道一个坑道地走,一座碉堡一座碉堡地进,一片菜地一片菜地地看。离别永兴岛时,他用从北京中南海带来的泥土,种植了一棵椰子树,替他永远站立和注视着这片热土。此后,每位来西沙看望军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总部首长以及部队军职以上、地方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在这里亲手栽下一棵椰子树,表达对西沙宝岛的深情厚谊和对守岛官兵的殷切厚望。
将军列阵,兵锋所向。站在这一排排、一列列的“将军林”椰树下,我在思考:为什么这块弹丸之地,竟让领袖统帅们如此牵肠挂肚?为什么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文章,被收录到小学课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反复背诵?
那是因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郑和留给国人的这番警言,对于600多年后的今天之中国,仍然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那是因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得到了世界”,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像当代这样,中国“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依存关系如此紧密,海洋利益上升为国家战略,牵动经济命脉,联动安全基石,触动千秋大业。
那是因为,“从人类开始利用海洋以来,一个大的历史教训就是囿于陆上战略的一方最终必败”,背海则衰、向海则盛,中华民族只有打通走向深蓝的路径,才能慰抚历史教训的惨痛,才能创造崭新的辉煌,走向伟大的复兴。
放眼全球大海大洋,何曾有过真正的风平浪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70余年间,局部战争和各类军事冲突频繁发生,仅海上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就有200余次,几乎所有的濒海国家都被卷入到海洋和海岛的争端争战之中,而我们祖国岛屿的躯体上,同样布满了觊觎贼眼和谮言罪恶。
听无边涛声如诉如歌,忆血色深蓝惊心动魄。这天上午,我们一行乘直升机降落琛航岛,前来拜谒祖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实地拜读那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43年前的1月17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国人民喜气洋洋迎接“祖宗节”春节之际,西沙这片遥远的海疆上,“祖宗海”保卫战轰轰烈烈打响,这就是人民海军首次对外作战——西沙海战。
此战,我军取得完全胜利,把被敌占领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重新拥入祖国怀抱里,把海洋意识深深镌刻在古老农耕民族的心灵照壁上,“把入侵者消灭在遥远的大洋之上”成为响彻海天的钢铁誓言。
此战,我军18名官兵壮烈牺牲,那些生长于黄土地黑土地紅土地的子弟,把身躯捐献到万顷碧波汹涌之中,把名字刻入到天涯海角墓碑之上,在无数个后来者泪水盈盈的仰视中获得永生。
“狂风卷海啸,高浪蹴天悬。”时光转换,时代变迁,对于西沙军人来说,牺牲何止在战场,奉献的歌谣一代一代传唱。
这里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沙子能焐熟鸡蛋,空气一捏一把水、捏干一把盐。单说说风吧,吹在身上有一种湿漉漉、黏乎乎的感觉。这时,你千万不要被其温柔所迷惑,它能穿墙透壁,使钢筋水泥化成碎块,能够穿透肌肉筋骨,对身体造成极大损害。更有那每年20多次的台风路过,飓风卷起浪飞千丈,炸雷劈开银河倒悬,天翻地覆、无坚不摧,时间停滞、日月无光。
这里缺淡水、缺泥土、缺绿色、缺人气,过去除了几个主岛上生长着少量原生态沙质植物外,其他小岛全是白茫茫一片,寸草不长、孤寂无声,连动物都很少有。郑和下西洋时,曾在东岛留下几头牛,即使没有天敌与之争斗,牛儿也很难繁衍,幸亏后人上岛时不断补充,才使其没有绝种。20世纪90年代,上级专门给驻守在中建南岛的分队配备了一只德国护卫犬“亚光”。“亚光”身躯高大结实,四肢轻捷灵便,皮毛棕黑闪亮,那双红宝石一般的双眼傲视小岛,从里到外透露着威猛和高贵。初来乍到,它天天巡视小岛,坐卧立叫、匍伏追击、格斗撕咬,无不精通娴熟,片刻不得轻闲。然而,新鲜劲一过,它忍受不了湿热气候,战胜不了孤寂无聊,无精打采,不吃不喝,骨瘦如柴,皮毛斑脱……再过几天,它一步三晃来到海边,全力跃上礁石,仰天惨烈长啸,纵身跳入滚滚波涛之中。
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沙群岛生存生活和训练执勤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咸涩的苦水换成了净化水,罐头干菜退出了餐桌,官兵吃上六菜一汤,各类设施设备逐渐健全,民航包机、大型舰艇让交通补给越来越便利,4G网络更是把世界引进海岛。但即使这样,海岛的根本特性也无法改变,这里仍旧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孤舟,仍旧是远离红尘的一片孤寂。與之相映衬,社会上的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情感生活花样百出,海岛官兵同样是新时代的青年,同样有着强烈的情感渴望,他们常年驻守在弹丸之地,和一望无际的大海相伴,与滚滚红尘的生活隔绝,喜怒哀乐无法与亲人分享分担,绿油油脆生生的青春只能安放一隅一角……在花红柳绿的当代社会里,与同龄人繁华喧哗的生活相比,海岛官兵的牺牲奉献是多么的巨大,又是多么的伟大!
艰难艰苦、单调单一的环境里,是顺势沉沦,还是逆势昂扬?先听听海岛官兵最爱唱的歌曲《抗风桐》吧——
小岛上有片美丽的绿色,抗风桐的名字你可曾听说,它就像我们亲爱的战友,肩并肩一同守望着祖国。
心海中有片美丽的绿色,抗风桐的故事随海风传播,它是我青春最美的记忆,守岛的岁月心贴着祖国。
它的身躯抗击着狂风暴雨,它的叶片遮挡着炎炎炙热,狂风折断枝干落地又生根,烈日似火对它也无可奈何。
年复一年天天都是平凡生活,为了什么你这样坚定执着,莫非你心中也有美丽梦想,有梦的心永远不寂寞。
抗风桐,天边的树,痴情爱恋脚下土地,我多像你,抗风桐,心中的歌,乐守天涯生机勃勃,你多像我……
在我所到的各个小岛上,满眼都是这首歌里所赞美的抗风桐。它是西沙特有的树,高大挺拔、生命顽强,植根贫瘠岛礁,密密匝匝、挤挤挨挨地排在一起,筑起一道厚实的绿色屏障。台风来时,即使大风狂浪把它一时压倒,它也不会死去,过后不久,那压弯了的树枝就会挺立起来,要不了几天,就会更加旺盛地向四方伸展。 我们的守岛官兵,就是那一排排、一列列的抗风桐啊!他们头顶风与火,根扎白沙滩,克服和忍受常人难以承担的种种生活困难和情感煎熬,像钢钉一样伫立在祖国海疆,保卫着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海岛官兵们说,青春就要有青春的色彩,守岛就要爱岛建岛美化岛。为了让沉睡的不毛之地拥有春的亮丽、夏的蓬勃、秋的收获、冬的韵味,从人民海军开赴西沙起,就持续开展起“保卫西沙、建设西沙”活動,建设“海上花园”成为一代代官兵的逐梦之旅。从那以后,官兵们探家归队带上岛的最重要的土特产,就是家乡的一包泥土、一捧种子、一捆树苗,经过官兵的脊背运输,西北的黄土、中原的黏土、东北的黑土、岭南的红土,新疆的白菜、山东的大葱、广西的辣椒、江西的南瓜,一点点地在各个岛屿集合,白沙滩上泛起了“五色土”,孕育着“百家菜”,生长起“千家苗”……日积月累,天地为之感动,各个小岛陆续盖上了土层、钻出了新绿、收获了花红,就连曾经没有一寸土、没有一棵草的“南海戈壁”中建岛,也形成了300多平方米的人造地,岛屿中心地带的土层已达1米多厚,岛上种活了50多种树木。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军地各级科技扶持下,西沙群岛掀起建设“花园式小岛”热潮,引进20多种林木、30多种花卉在各个小岛安家落户,绿化面积达到90%以上。
那是什么花?在西沙的几天里,它无时不闯入我的眼睛,无论路边墙头,不拘草坡石隙,远远看去,一枝枝,一簇簇,一片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热烈奔放地燃烧,无拘无束地怒放……经不住心里一阵扑腾,我不由得俯身细观:这是一株藤状灌木,粗壮的枝茎上伸展出柔韧的蔓条,蔓条上密密实实地挤满了星星般的花朵,每个花朵由三片花瓣组成,花蕊在其中间热情而静美地微笑着。
刹那间,一种纯粹在眼前流动,一种感动在心头浸漫,一种希望在天地升腾。
“它叫三角梅,是我们最喜爱的花!”官兵们争着向我介绍,三角梅极为耐湿耐瘠耐盐碱,常常是越干旱长势越好、花开得越艳,它有一根根坚忍不拔的根,任你刮什么风、下什么雨,它都牢牢抓住泥土毫不畏惧,哪怕是台风也拿它没有办法。它不是岛上原有的植物,是官兵们从岛外移植过来的,它抗虫害耐毒性很强,生命力和繁衍力更是卓尔不凡,没过几年就遍布各个小岛,春夏秋冬好像都是它的花期,哪个地方似乎都能组成花阵,枝枝热情绚丽,处处繁花似锦,煊妍了整个海岛。
“最有限的营养,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三角梅啊,你知道战士们为什么这般喜欢你吗?你分明就是战士自己啊!没有牡丹的富貴,没有兰花的名份,没有玫瑰的娇嫩,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在最偏远的角落里,只要有一撮泥土、一缕阳光、一滴雨水,就能顽强地向下扎根,就能旺盛地向上拔节,用火一样的热情和铁一般的坚贞,丰满着一年四季的妩媚,充沛着天地之间的阳刚。三角梅啊,战士们分明就是你啊!把自己的根从故土移植到海岛,把青春年华绽放成三瓣,一瓣献给脚下的小岛,一瓣寄给故乡的亲人,一瓣留给心中的恋人,芳香四溢、风华超俗,悄无声息却蓬勃热烈地生长开花!
生长是青春永恒的色彩,开花是流年最好的表达。在西沙群岛,在连队、在哨所,我看到一排排学习书籍,我听到一堂堂精彩讲座,我得知一个个考上军事院校、实现学历升级、掌握过硬技能的故事,这里是官兵学知识得进步的军营校园;我看到一支支军乐队、仪仗队、合唱队、锣鼓队、演出队正在排练,我听说一场场“放怀西沙”歌咏赛、“美在西沙”创作会、“感动西沙”故事会定期举行,这里是官兵创造美享受美的文化乐园。
“上岛就是上前线,守岛就是守阵地。”在西沙群岛的每一天,我看到我听到我了解到的,给我留下更多更深更强印象的,还得说是这里火热的训练和战斗氛围。烈日炎炎的沙滩上,波涛滚滚的大海中,官兵们或后倒侧摔、负重奔跑,或手持匕首、凶狠格斗,或紧急拉动、武装泅渡,常年开展深夜间、大风浪、抗饥渴、耐酷暑和孤岛生存训练,“一兵多用”催生复合型战斗员,导弹真打、炮弹实打、子弹常打提升实战化能力,舰艇常态化对重点海区重点巡逻,年处理海空目标上千批次,及时驱赶外国侵渔侵权船只……“天涯武状元”“金银千里眼”“尖刀第一兵”“中建一根钉”“岛礁太阳花”——听听这些动人的称呼吧!它是我们的海岛战士打擂比武赢来的、处置特殊情况获得的,他们警惕的双眼在岛礁上时时闪烁,他们打赢的凯歌在波涛中处处回荡。
告别西沙群岛这天,我们一行早早地起床洗漱,着装整齐地赶往石岛,到这个西沙群岛的最高点上,观看盛名已久的西沙日出。还未踏上这片大礁盘,远远地就看到“老龙头”——老龙头是西沙群岛的标志物,是上万年前形成的一块貌似龙头的大礁石,虽经海浪不停地拍打侵蚀,它始终屹立在海天,昂首向东方。借着淡淡的晨曦,老龙头侧面的岩壁上,鲜红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惊涛拍岸、风起云涌间,显得尤为壮观。
“那是一位老班长刻下的!”官兵们说,在离开西沙的最后一年,老班长心事重重,他舍不得他浇灌的那些一草一木,他挂念着他守卫了几年的这片万里海疆,本来不是石匠的他,选择用“石刻”这种难以磨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训练执勤、吃饭睡觉,他让战友用粗绳把自己吊在悬崖上,全身紧贴峭壁,双脚紧踏支点,双手紧握钢钎,一点一滴地打凿着,一笔一画地雕琢着,风浪摧残着他的容颜,钢钎震裂了他的虎口,他更加用力地推进这项伟大的工程……当“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完整问世时,他和他的战友们欢呼跳跃、相拥而泣,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战友作了交接,向海岛作了告别。从那以后,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在入伍上岛、退伍离岛和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之际,都用红漆去描写这4个字,使它始终鲜红如血。
“太阳要出来了!”官兵们高呼起来,只见海天相融处,一丝橘黄色的光弱弱地渗出云层,一缕缕,一抹抹,一片片,慢慢地,慢慢地,这光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纵纵、一纵纵地向外冒,刹那间,一下子就点燃了整个海面!一轮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它跳出了海面,它冲破了云霞,它战胜了黑暗,它亮照了世界!
太阳,在你无与伦比光华的照耀下,嘹亮的军号响起来了,火红的军旗升起来了,一队队官兵列队前行,一架架战机升空巡航,一艘艘军舰挺进深海!
太阳,在你无与伦比光华的照耀下,一代代西沙官兵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精神之花,向着海天,倾情怒放!她是战火硝烟锤炼的赤胆忠心,她是艰苦环境磨砺的铁骨钢筋,她是开新图强蕴涵的浪漫情怀,她是为一个伟大民族复兴护航的征途上,驭惊风、逐流云、劈狂澜的猎猎军旗。
哦!西沙最美军旗红!
银鹰一路轰鸣,犁开茫茫云海,飞离大陆上空,跨越琼洲海峡,掠过海南全境,抵达北纬16.8度、东经112.3度,稳稳降落在西沙群岛主岛——永兴岛。
这是阳春三月,我随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工作组,赴西沙群岛开展服务基层官兵工作,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神秘而又神圣的祖国海岛。
何为海岛?
当我们满怀激情驾舰跨海,是谁为我们做最后的给养保障?海岛,它是祖国送别我们的温暖拥抱。
当我们满身征尘远航归来,是谁扑入我们热切期盼的眼帘?海岛,它是亲人迎接我们的首位使者。
海岛,它是大海热烈召唤人类,伸出的一枝橄榄叶。
海岛,它是人类深情凝望大海,流下的一滴相思泪。
在我国辽阔的海洋里,6500多个岛屿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撒落在万顷碧波之中,镶嵌在我们神圣的版图之上。其中,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构成完整的南中国海岛屿链,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最多,共有岛礁沙滩40多个,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数字很小,意义重大,意味深长。它挟大洋之势,亿万年孕育出无尽的宝藏,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它依大陆之利,天然构成人类走向海洋的“桥头堡”,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前景;它乘陆海相联之便,慷慨捧献不沉的“航空母舰”,把祖国领土领空领海的安全屏障向前延伸。
碧水银沙,鸥鸟翔集,椰风飘香。这天正午时光,一脚踏上永兴岛坚实的土地,浓浓的热带风情便扑面而来,锦鳞游泳、岸芷汀兰的原生态风貌里,揉和进诸多现代元素,更加显现出它迷人的风姿。但见,机场各种设施簇新,表明它“新贵”的骄人身份,岛内公路整齐平坦,电瓶车载人环游惬意风光,两侧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依次映入眼帘,图书馆、美食街、咖啡店、KTV厅氤氲浪漫情怀,宛若人间仙境,真是度假天堂。
昔日荒芜小岛的华丽变身,大多缘于它的又一次新生。2012年盛夏,经国务院批准,三沙市在永兴岛成立,永兴岛由此成为共和国年龄最小、位置最南,陆地面积最小、海洋国土最大的城市,迎来发展繁荣的春天。航班、游轮、汽艇来往穿梭,闭路电视、互联网络、移动电话纷纷落户,苍茫海天不再难以逾越,时尚服饰、新鲜食品、时髦话题不再遥不可及,天涯海角搭乘现代化的高速列车,迅速融入中国、联通世界。
茫茫大海捧出一颗璀璨的明珠,朗朗蓝天盛开一朵娇艳的奇葩。这一巨大变化令人欣慰,备感甜蜜。然而,一个更加强烈的声音,越來越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这不是我梦中的西沙!这不是最美的西沙!作为一名军人,有一种情结始终牵动着我最活跃的神经:这里是古往今来消灭驱赶入侵者的海战场,这里是中华民族走向深蓝的出发地,这里是热血勇士冶炼思想筋骨的淬火炉。是的,西沙是一个美女子,更是一个伟男儿;西沙是一片似水柔情,更是一块铮铮铁骨;西沙需要四处飘着艳艳彩旗,更应该高高扬着猎猎战旗。
“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站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我的心头不由吟唱着5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途经西沙群岛时留下的诗句,往事不朽历历在眼前。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辈就在这片名为“涨海”的疆域里打渔,汉代时期就绘制出海疆图,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在这里耕海、航行、生产,开辟出与大洋诸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西沙群岛作为重要的“海上驿站”,向渔人游人敞开温暖的怀抱,给冰冷的历史留下温情的一頁。时针指向18世纪初,西方列强经历了大航海时代洗礼,一个个从衰落走向强盛,在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驱使下,一场海上扩张争霸战愈演愈烈,到海外争夺殖民地成为他们不可遏制的野心。很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通往太平洋的航线,处在航线交汇点上的西沙群岛厄运当头,一股股匪贼强盗窜入一座座海岛,一队队侵略者肆意掠夺瓜分宝贵财富,苦难的海岛发出沉重的呻吟……
空间不能储存时间,遗迹却能让罪恶昭彰。在驻岛官兵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永兴岛西侧的制高点上,赫然看到日本兵当年修建的三层炮楼立于其间,那形似刺刀又如锤头的建筑物格外刺目,那段耻辱历史让人锥心般疼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机入侵我南海诸岛,于1930年3月20日占领西沙群岛,驱赶渔民,构筑工事,大量盗采磷矿等物质,使岛礁资源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座炮楼就是侵略者留下的罪证,更是刻在中国人心头的警钟。让人倍感振奋的是,与炮楼相邻处矗立着“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在烈日下熠熠生辉,述说着光彩照人的历史时刻——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驱赶走侵略者,将永兴岛重新拥抱在怀,1946年11月29日上午,军民欢腾,鸣炮升旗,树碑立志,把对祖宗江山的敬畏和捍卫,把对海岛海洋的热爱和钟情,庄严地宣示于碧海长天之间。
惊涛拍岸、绿影婆娑,一块石碑、一座炮楼就这样寂寂无声却轰轰烈烈地对峙着,印照着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见证着世界大势的此长彼消。
“西沙无小事,直通中南海。”共和国诞生之初,西沙群岛的每一寸国土、每一滴海水,都记挂在共和国领袖的心中,毛泽东主席以他浓烈的家国情怀和特有的远见卓识,殷殷嘱托海军官兵“爱舰爱岛爱海洋”,提出要把沿海岛屿建成“不沉的航空母舰”;周恩来总理对海岛防务、供电、交通、吃水、生活等,无一不用心思量,亲自为补给船命名“琼沙一号”,下令海军巡逻西沙并亲自视察巡逻军舰,要求加强军事设施建设、巩固生产基地。人民海军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进驻西沙,全面展开海防工程建设,沉寂了千万年的岛屿红旗招展,炮声隆隆,人欢马叫,车船如织……伴随着共和国艰难而伟大的成长,“南海钢铁长城”破水而出,1990年底,一架矫健的战鹰飞抵永兴岛,次年5月西沙机场胜利竣工,“南海诸岛工程纪念碑”随之在永兴岛落成,石碑正面的花岗岩上,铭刻着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记述了中国军民携手共建岛屿的事迹,背面的彩瓷上镶嵌着“中国南海诸岛全图”。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人以这种特殊形式,完成了对祖宗祖地的一次神圣祭奠。 共和国将帅们,无不钟情于这片海疆,永兴岛“将军林”里的阵阵椰风,就是他们从心底吟唱的恋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来到西沙群岛,马不停蹄地视察慰问永兴、琛航、珊瑚三岛官兵,一个坑道一个坑道地走,一座碉堡一座碉堡地进,一片菜地一片菜地地看。离别永兴岛时,他用从北京中南海带来的泥土,种植了一棵椰子树,替他永远站立和注视着这片热土。此后,每位来西沙看望军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总部首长以及部队军职以上、地方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在这里亲手栽下一棵椰子树,表达对西沙宝岛的深情厚谊和对守岛官兵的殷切厚望。
将军列阵,兵锋所向。站在这一排排、一列列的“将军林”椰树下,我在思考:为什么这块弹丸之地,竟让领袖统帅们如此牵肠挂肚?为什么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文章,被收录到小学课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反复背诵?
那是因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郑和留给国人的这番警言,对于600多年后的今天之中国,仍然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那是因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得到了世界”,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像当代这样,中国“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依存关系如此紧密,海洋利益上升为国家战略,牵动经济命脉,联动安全基石,触动千秋大业。
那是因为,“从人类开始利用海洋以来,一个大的历史教训就是囿于陆上战略的一方最终必败”,背海则衰、向海则盛,中华民族只有打通走向深蓝的路径,才能慰抚历史教训的惨痛,才能创造崭新的辉煌,走向伟大的复兴。
放眼全球大海大洋,何曾有过真正的风平浪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70余年间,局部战争和各类军事冲突频繁发生,仅海上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就有200余次,几乎所有的濒海国家都被卷入到海洋和海岛的争端争战之中,而我们祖国岛屿的躯体上,同样布满了觊觎贼眼和谮言罪恶。
听无边涛声如诉如歌,忆血色深蓝惊心动魄。这天上午,我们一行乘直升机降落琛航岛,前来拜谒祖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实地拜读那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43年前的1月17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国人民喜气洋洋迎接“祖宗节”春节之际,西沙这片遥远的海疆上,“祖宗海”保卫战轰轰烈烈打响,这就是人民海军首次对外作战——西沙海战。
此战,我军取得完全胜利,把被敌占领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重新拥入祖国怀抱里,把海洋意识深深镌刻在古老农耕民族的心灵照壁上,“把入侵者消灭在遥远的大洋之上”成为响彻海天的钢铁誓言。
此战,我军18名官兵壮烈牺牲,那些生长于黄土地黑土地紅土地的子弟,把身躯捐献到万顷碧波汹涌之中,把名字刻入到天涯海角墓碑之上,在无数个后来者泪水盈盈的仰视中获得永生。
“狂风卷海啸,高浪蹴天悬。”时光转换,时代变迁,对于西沙军人来说,牺牲何止在战场,奉献的歌谣一代一代传唱。
这里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沙子能焐熟鸡蛋,空气一捏一把水、捏干一把盐。单说说风吧,吹在身上有一种湿漉漉、黏乎乎的感觉。这时,你千万不要被其温柔所迷惑,它能穿墙透壁,使钢筋水泥化成碎块,能够穿透肌肉筋骨,对身体造成极大损害。更有那每年20多次的台风路过,飓风卷起浪飞千丈,炸雷劈开银河倒悬,天翻地覆、无坚不摧,时间停滞、日月无光。
这里缺淡水、缺泥土、缺绿色、缺人气,过去除了几个主岛上生长着少量原生态沙质植物外,其他小岛全是白茫茫一片,寸草不长、孤寂无声,连动物都很少有。郑和下西洋时,曾在东岛留下几头牛,即使没有天敌与之争斗,牛儿也很难繁衍,幸亏后人上岛时不断补充,才使其没有绝种。20世纪90年代,上级专门给驻守在中建南岛的分队配备了一只德国护卫犬“亚光”。“亚光”身躯高大结实,四肢轻捷灵便,皮毛棕黑闪亮,那双红宝石一般的双眼傲视小岛,从里到外透露着威猛和高贵。初来乍到,它天天巡视小岛,坐卧立叫、匍伏追击、格斗撕咬,无不精通娴熟,片刻不得轻闲。然而,新鲜劲一过,它忍受不了湿热气候,战胜不了孤寂无聊,无精打采,不吃不喝,骨瘦如柴,皮毛斑脱……再过几天,它一步三晃来到海边,全力跃上礁石,仰天惨烈长啸,纵身跳入滚滚波涛之中。
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沙群岛生存生活和训练执勤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咸涩的苦水换成了净化水,罐头干菜退出了餐桌,官兵吃上六菜一汤,各类设施设备逐渐健全,民航包机、大型舰艇让交通补给越来越便利,4G网络更是把世界引进海岛。但即使这样,海岛的根本特性也无法改变,这里仍旧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孤舟,仍旧是远离红尘的一片孤寂。與之相映衬,社会上的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情感生活花样百出,海岛官兵同样是新时代的青年,同样有着强烈的情感渴望,他们常年驻守在弹丸之地,和一望无际的大海相伴,与滚滚红尘的生活隔绝,喜怒哀乐无法与亲人分享分担,绿油油脆生生的青春只能安放一隅一角……在花红柳绿的当代社会里,与同龄人繁华喧哗的生活相比,海岛官兵的牺牲奉献是多么的巨大,又是多么的伟大!
艰难艰苦、单调单一的环境里,是顺势沉沦,还是逆势昂扬?先听听海岛官兵最爱唱的歌曲《抗风桐》吧——
小岛上有片美丽的绿色,抗风桐的名字你可曾听说,它就像我们亲爱的战友,肩并肩一同守望着祖国。
心海中有片美丽的绿色,抗风桐的故事随海风传播,它是我青春最美的记忆,守岛的岁月心贴着祖国。
它的身躯抗击着狂风暴雨,它的叶片遮挡着炎炎炙热,狂风折断枝干落地又生根,烈日似火对它也无可奈何。
年复一年天天都是平凡生活,为了什么你这样坚定执着,莫非你心中也有美丽梦想,有梦的心永远不寂寞。
抗风桐,天边的树,痴情爱恋脚下土地,我多像你,抗风桐,心中的歌,乐守天涯生机勃勃,你多像我……
在我所到的各个小岛上,满眼都是这首歌里所赞美的抗风桐。它是西沙特有的树,高大挺拔、生命顽强,植根贫瘠岛礁,密密匝匝、挤挤挨挨地排在一起,筑起一道厚实的绿色屏障。台风来时,即使大风狂浪把它一时压倒,它也不会死去,过后不久,那压弯了的树枝就会挺立起来,要不了几天,就会更加旺盛地向四方伸展。 我们的守岛官兵,就是那一排排、一列列的抗风桐啊!他们头顶风与火,根扎白沙滩,克服和忍受常人难以承担的种种生活困难和情感煎熬,像钢钉一样伫立在祖国海疆,保卫着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海岛官兵们说,青春就要有青春的色彩,守岛就要爱岛建岛美化岛。为了让沉睡的不毛之地拥有春的亮丽、夏的蓬勃、秋的收获、冬的韵味,从人民海军开赴西沙起,就持续开展起“保卫西沙、建设西沙”活動,建设“海上花园”成为一代代官兵的逐梦之旅。从那以后,官兵们探家归队带上岛的最重要的土特产,就是家乡的一包泥土、一捧种子、一捆树苗,经过官兵的脊背运输,西北的黄土、中原的黏土、东北的黑土、岭南的红土,新疆的白菜、山东的大葱、广西的辣椒、江西的南瓜,一点点地在各个岛屿集合,白沙滩上泛起了“五色土”,孕育着“百家菜”,生长起“千家苗”……日积月累,天地为之感动,各个小岛陆续盖上了土层、钻出了新绿、收获了花红,就连曾经没有一寸土、没有一棵草的“南海戈壁”中建岛,也形成了300多平方米的人造地,岛屿中心地带的土层已达1米多厚,岛上种活了50多种树木。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军地各级科技扶持下,西沙群岛掀起建设“花园式小岛”热潮,引进20多种林木、30多种花卉在各个小岛安家落户,绿化面积达到90%以上。
那是什么花?在西沙的几天里,它无时不闯入我的眼睛,无论路边墙头,不拘草坡石隙,远远看去,一枝枝,一簇簇,一片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热烈奔放地燃烧,无拘无束地怒放……经不住心里一阵扑腾,我不由得俯身细观:这是一株藤状灌木,粗壮的枝茎上伸展出柔韧的蔓条,蔓条上密密实实地挤满了星星般的花朵,每个花朵由三片花瓣组成,花蕊在其中间热情而静美地微笑着。
刹那间,一种纯粹在眼前流动,一种感动在心头浸漫,一种希望在天地升腾。
“它叫三角梅,是我们最喜爱的花!”官兵们争着向我介绍,三角梅极为耐湿耐瘠耐盐碱,常常是越干旱长势越好、花开得越艳,它有一根根坚忍不拔的根,任你刮什么风、下什么雨,它都牢牢抓住泥土毫不畏惧,哪怕是台风也拿它没有办法。它不是岛上原有的植物,是官兵们从岛外移植过来的,它抗虫害耐毒性很强,生命力和繁衍力更是卓尔不凡,没过几年就遍布各个小岛,春夏秋冬好像都是它的花期,哪个地方似乎都能组成花阵,枝枝热情绚丽,处处繁花似锦,煊妍了整个海岛。
“最有限的营养,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三角梅啊,你知道战士们为什么这般喜欢你吗?你分明就是战士自己啊!没有牡丹的富貴,没有兰花的名份,没有玫瑰的娇嫩,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在最偏远的角落里,只要有一撮泥土、一缕阳光、一滴雨水,就能顽强地向下扎根,就能旺盛地向上拔节,用火一样的热情和铁一般的坚贞,丰满着一年四季的妩媚,充沛着天地之间的阳刚。三角梅啊,战士们分明就是你啊!把自己的根从故土移植到海岛,把青春年华绽放成三瓣,一瓣献给脚下的小岛,一瓣寄给故乡的亲人,一瓣留给心中的恋人,芳香四溢、风华超俗,悄无声息却蓬勃热烈地生长开花!
生长是青春永恒的色彩,开花是流年最好的表达。在西沙群岛,在连队、在哨所,我看到一排排学习书籍,我听到一堂堂精彩讲座,我得知一个个考上军事院校、实现学历升级、掌握过硬技能的故事,这里是官兵学知识得进步的军营校园;我看到一支支军乐队、仪仗队、合唱队、锣鼓队、演出队正在排练,我听说一场场“放怀西沙”歌咏赛、“美在西沙”创作会、“感动西沙”故事会定期举行,这里是官兵创造美享受美的文化乐园。
“上岛就是上前线,守岛就是守阵地。”在西沙群岛的每一天,我看到我听到我了解到的,给我留下更多更深更强印象的,还得说是这里火热的训练和战斗氛围。烈日炎炎的沙滩上,波涛滚滚的大海中,官兵们或后倒侧摔、负重奔跑,或手持匕首、凶狠格斗,或紧急拉动、武装泅渡,常年开展深夜间、大风浪、抗饥渴、耐酷暑和孤岛生存训练,“一兵多用”催生复合型战斗员,导弹真打、炮弹实打、子弹常打提升实战化能力,舰艇常态化对重点海区重点巡逻,年处理海空目标上千批次,及时驱赶外国侵渔侵权船只……“天涯武状元”“金银千里眼”“尖刀第一兵”“中建一根钉”“岛礁太阳花”——听听这些动人的称呼吧!它是我们的海岛战士打擂比武赢来的、处置特殊情况获得的,他们警惕的双眼在岛礁上时时闪烁,他们打赢的凯歌在波涛中处处回荡。
告别西沙群岛这天,我们一行早早地起床洗漱,着装整齐地赶往石岛,到这个西沙群岛的最高点上,观看盛名已久的西沙日出。还未踏上这片大礁盘,远远地就看到“老龙头”——老龙头是西沙群岛的标志物,是上万年前形成的一块貌似龙头的大礁石,虽经海浪不停地拍打侵蚀,它始终屹立在海天,昂首向东方。借着淡淡的晨曦,老龙头侧面的岩壁上,鲜红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惊涛拍岸、风起云涌间,显得尤为壮观。
“那是一位老班长刻下的!”官兵们说,在离开西沙的最后一年,老班长心事重重,他舍不得他浇灌的那些一草一木,他挂念着他守卫了几年的这片万里海疆,本来不是石匠的他,选择用“石刻”这种难以磨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训练执勤、吃饭睡觉,他让战友用粗绳把自己吊在悬崖上,全身紧贴峭壁,双脚紧踏支点,双手紧握钢钎,一点一滴地打凿着,一笔一画地雕琢着,风浪摧残着他的容颜,钢钎震裂了他的虎口,他更加用力地推进这项伟大的工程……当“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完整问世时,他和他的战友们欢呼跳跃、相拥而泣,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战友作了交接,向海岛作了告别。从那以后,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在入伍上岛、退伍离岛和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之际,都用红漆去描写这4个字,使它始终鲜红如血。
“太阳要出来了!”官兵们高呼起来,只见海天相融处,一丝橘黄色的光弱弱地渗出云层,一缕缕,一抹抹,一片片,慢慢地,慢慢地,这光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纵纵、一纵纵地向外冒,刹那间,一下子就点燃了整个海面!一轮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它跳出了海面,它冲破了云霞,它战胜了黑暗,它亮照了世界!
太阳,在你无与伦比光华的照耀下,嘹亮的军号响起来了,火红的军旗升起来了,一队队官兵列队前行,一架架战机升空巡航,一艘艘军舰挺进深海!
太阳,在你无与伦比光华的照耀下,一代代西沙官兵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精神之花,向着海天,倾情怒放!她是战火硝烟锤炼的赤胆忠心,她是艰苦环境磨砺的铁骨钢筋,她是开新图强蕴涵的浪漫情怀,她是为一个伟大民族复兴护航的征途上,驭惊风、逐流云、劈狂澜的猎猎军旗。
哦!西沙最美军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