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陕西的户县、上海的金山和吉林的东丰,曾一度被称为全国的三大农民画之乡。殊不知,位于井冈山脚下的万安县,也是历史悠久的农民画之乡。2014年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将万安县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借助于这股强劲的东风,万安县把“农民画”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全力打造。眼下,在万安的大地上,从民间到政府,从农民到画家,投身于农民画产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关键词:历史流变;现状;发展对策;
一、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流变
农民画作为由农民创作的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农耕生产、田园风
光及当地诸多传统习俗等的绘画作品,其初始时期主要以农民为创作主体,内容上展示的是农民和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变迁,更是广大农民在特定历史中的“心灵历程”。依据这一视角,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
1、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让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下到全县各公社、各大队,进行文艺大宣传,并培训当地农民作者。那个时候的农民画创作,完全是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农民画作者自我创作意图不明显,大多数是在行政力量的驱动下,根据领导意志进行农民画宣传。而且创作构思简单,或参照绘画材料“依葫芦画瓢”,或简单构图,也不讲究章法,一切都为了突出政治主题;另一方面,创作技法上,没有自觉意识,揉合了壁画和年画的民间艺术。
成形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农民画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善、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日趋强化,万安农民画渐渐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1975年,万安县文化馆举办了首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到了八十年代,万安县农民画的创作队伍达到100多人,并有24位作者加盟中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有8位作者成为研究会的理事,1人当选为顾问。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农民画优秀作品,有近百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市(当时称井冈山地区)、省、全国级民间艺术类展览,或在各级报刊发表。此后,万安农民画一枝独秀,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影响,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发展足迹。1985年,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首届农民画展;1987年,有10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1988年,万安县和永丰县农民画联展在全地区各县进行巡展……这一历史时期的万安农民画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创作技法,都已基本成形。
3、成熟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农民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民画逐步走上了与民间美术相结合、与专业美术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方面,农民画保持农民画家特有的风格和特色,既有自身的民间历史积淀,画出了农村生活情节和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和农民的未来理想;一方面,许多农民画作者接受了专业美术家的指导,也有一些曾有乡村生活体验的专业画家参与到农民画的创作,从而让农民画创作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
1998年,万安县有5幅农民画精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肖小银和刘玉凤的作品被选做此次展览的宣传折页,江西电视台对刘玉凤的作品《车出黄金千万担》进行了专门介绍和评析,一时引起轰动。2001年,万安县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结果一幅作品摘得二等奖,三幅作品摘得三等奖,还有一幅作品荣获优秀奖。2002年,万安县有三幅农民画作入选参加“中国·秀洲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展览结束后全部入选《中国首届农民画艺术节获奖作品集》一书。值得庆祝的是,经梁书中国画艺术馆的策划和县文化管理部门的配合,2011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推出了《江西万安农民画集》,收录了农民画家许明汉、陈贵松、陈上智、李香山、罗昭勇、匡奕律、罗万安、刘平生、肖小银、匡小兵等八位画家的88幅农民画作品。
二、万安农民画的发展现状
万安农民画虽然曾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是眼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近十多年,万安农民画一度停滞不前,主要表现为三大不足:
1、作者队伍青黄不接。
当下,万安县农民画作者不多,骨干作者也就近十位。而且就现有的骨干作者而言,有的文化素质薄弱,创作上一直难有突破;还有的年事已高,创作精力不够旺盛。至于年轻的作者,更是廖廖无几,急需培训“第三梯队”。
2、缺乏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万安农民画虽然出过名作,但数量上偏少。并且只在省内较有知名度,尚未出现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没有名作,就出不了名家;没有名家,就产生不了集聚效应,也就不可能获得更多关注和扶持。在市场上也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3、市场的知名度还不够。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农民画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万安农民画,更是缺少强有力地炒作。没有知名度,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吸引力。唯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才有可能做大农民画产业。
三、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对策
针对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拓展市场产业为方向,以挖掘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底蕴为内容,以繁荣万安文化为目标,全方位建立农民画培训创作、市场开拓的科学机制,实现万安农民画事业的跨越发展。
1、建设一座平台,夯实基础。由县政府牵头,多渠道引资建设田北农民画村,建设一座平台,融农民画培训、写生、创作、交流和销售于一体。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首要创作基地,充分发挥画村集中培训、写生、创作的复合功能,彰显集中管理效益,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培训、采风、写生和展览活动。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每个文化站都要设立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和培训教室,在全县选择2至3个风景优美、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村,将其定为农民画作者创作采风基地,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
2、注册一个商标,创建品牌。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对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源流、艺术风格、文化蕴含、表现技法和发展走向等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理论上提炼其艺术价值。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各类民间绘画团体和各流派民间美术作者的联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提升万安家民画的时代品位,丰富万安农民画的“红土”情韵,力争与吉林东丰的“黑土”、陕西户县的“黄土”构成农民画三色系列。同时,组织作者广泛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非遗的申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万安农民画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培训一支队伍,打造名家。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龙头,以中小学校为阵地,多元启动、多路并进,不断扩大作者和后备人才的培训范围和规模,构筑起覆盖全县、辐射城乡的培训体系。通过聘请名家到万安开办讲座或选派优秀代表赴高校深造等方式,稳定现有的农民画作者队伍,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创作水平;鼓励“师傅带徒弟”,或自行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农民画作者;聘请赣南师院编写农民画培训教材,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集中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全县中小学校美术课堂增添农民画教学内容;利用寒暑假,整合劳动力就业技术培训资金、移民技术培训资金、教师培训资金等,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中小学生、高考落榜生或是社会青年集中进行培训,在拥有农民画骨干作者的高陂镇、枧头镇、罗塘乡等地先行试点,再逐步全面铺开。选拔优秀美术教师,并聘请全县知名农民画家担任顾问或客座教师,在县职业学校开设农民画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毕业后选拔2至3名优秀生到田北农民画村工作,为万安农民画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人才保证。
4、成立一家公司,开拓市场。以田北农民画村为法人,成立“农民画销售公司”,负责全县农民画作品的组织、定购及销售工作,实施“自、联、展、贸、推”的“五销一体”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县农民画协会成立“农民画艺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农民画的鉴赏和评估,规范农民画市场,防止压级、压价、恶性竞销。加强农民画市场体系建设,在田北农民画村和县城分别设立农民画专业市场,集中展销万安农民画作品。组织各有关部门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加大市场研发和开拓力度。逐步扩大销售网络,争取在国内各大涉外宾馆、机场、旅游景点及县内主要宾馆、商场和超市,设立销售窗口。健全农民画营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素质高、能力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农民画经纪人队伍。要通过扶持壮大一批万安农民画销售经纪人、与国外友人建立联系,扩大万安农民画销售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联系,广泛举办商业性展览,鼓励农民画作者到县外、国外举办个人画展,销售农民画作品。广泛开展与省内外各农民画团体,以及上海金山、陕西户县等地农民画民间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关键词:历史流变;现状;发展对策;
一、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流变
农民画作为由农民创作的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农耕生产、田园风
光及当地诸多传统习俗等的绘画作品,其初始时期主要以农民为创作主体,内容上展示的是农民和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变迁,更是广大农民在特定历史中的“心灵历程”。依据这一视角,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
1、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让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下到全县各公社、各大队,进行文艺大宣传,并培训当地农民作者。那个时候的农民画创作,完全是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农民画作者自我创作意图不明显,大多数是在行政力量的驱动下,根据领导意志进行农民画宣传。而且创作构思简单,或参照绘画材料“依葫芦画瓢”,或简单构图,也不讲究章法,一切都为了突出政治主题;另一方面,创作技法上,没有自觉意识,揉合了壁画和年画的民间艺术。
成形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农民画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善、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日趋强化,万安农民画渐渐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1975年,万安县文化馆举办了首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到了八十年代,万安县农民画的创作队伍达到100多人,并有24位作者加盟中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有8位作者成为研究会的理事,1人当选为顾问。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农民画优秀作品,有近百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市(当时称井冈山地区)、省、全国级民间艺术类展览,或在各级报刊发表。此后,万安农民画一枝独秀,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影响,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发展足迹。1985年,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首届农民画展;1987年,有10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1988年,万安县和永丰县农民画联展在全地区各县进行巡展……这一历史时期的万安农民画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创作技法,都已基本成形。
3、成熟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农民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民画逐步走上了与民间美术相结合、与专业美术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方面,农民画保持农民画家特有的风格和特色,既有自身的民间历史积淀,画出了农村生活情节和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和农民的未来理想;一方面,许多农民画作者接受了专业美术家的指导,也有一些曾有乡村生活体验的专业画家参与到农民画的创作,从而让农民画创作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
1998年,万安县有5幅农民画精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肖小银和刘玉凤的作品被选做此次展览的宣传折页,江西电视台对刘玉凤的作品《车出黄金千万担》进行了专门介绍和评析,一时引起轰动。2001年,万安县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结果一幅作品摘得二等奖,三幅作品摘得三等奖,还有一幅作品荣获优秀奖。2002年,万安县有三幅农民画作入选参加“中国·秀洲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展览结束后全部入选《中国首届农民画艺术节获奖作品集》一书。值得庆祝的是,经梁书中国画艺术馆的策划和县文化管理部门的配合,2011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推出了《江西万安农民画集》,收录了农民画家许明汉、陈贵松、陈上智、李香山、罗昭勇、匡奕律、罗万安、刘平生、肖小银、匡小兵等八位画家的88幅农民画作品。
二、万安农民画的发展现状
万安农民画虽然曾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是眼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近十多年,万安农民画一度停滞不前,主要表现为三大不足:
1、作者队伍青黄不接。
当下,万安县农民画作者不多,骨干作者也就近十位。而且就现有的骨干作者而言,有的文化素质薄弱,创作上一直难有突破;还有的年事已高,创作精力不够旺盛。至于年轻的作者,更是廖廖无几,急需培训“第三梯队”。
2、缺乏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万安农民画虽然出过名作,但数量上偏少。并且只在省内较有知名度,尚未出现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没有名作,就出不了名家;没有名家,就产生不了集聚效应,也就不可能获得更多关注和扶持。在市场上也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3、市场的知名度还不够。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农民画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万安农民画,更是缺少强有力地炒作。没有知名度,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吸引力。唯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才有可能做大农民画产业。
三、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对策
针对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拓展市场产业为方向,以挖掘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底蕴为内容,以繁荣万安文化为目标,全方位建立农民画培训创作、市场开拓的科学机制,实现万安农民画事业的跨越发展。
1、建设一座平台,夯实基础。由县政府牵头,多渠道引资建设田北农民画村,建设一座平台,融农民画培训、写生、创作、交流和销售于一体。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首要创作基地,充分发挥画村集中培训、写生、创作的复合功能,彰显集中管理效益,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培训、采风、写生和展览活动。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每个文化站都要设立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和培训教室,在全县选择2至3个风景优美、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村,将其定为农民画作者创作采风基地,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
2、注册一个商标,创建品牌。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对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源流、艺术风格、文化蕴含、表现技法和发展走向等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理论上提炼其艺术价值。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各类民间绘画团体和各流派民间美术作者的联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提升万安家民画的时代品位,丰富万安农民画的“红土”情韵,力争与吉林东丰的“黑土”、陕西户县的“黄土”构成农民画三色系列。同时,组织作者广泛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非遗的申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万安农民画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培训一支队伍,打造名家。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龙头,以中小学校为阵地,多元启动、多路并进,不断扩大作者和后备人才的培训范围和规模,构筑起覆盖全县、辐射城乡的培训体系。通过聘请名家到万安开办讲座或选派优秀代表赴高校深造等方式,稳定现有的农民画作者队伍,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创作水平;鼓励“师傅带徒弟”,或自行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农民画作者;聘请赣南师院编写农民画培训教材,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集中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全县中小学校美术课堂增添农民画教学内容;利用寒暑假,整合劳动力就业技术培训资金、移民技术培训资金、教师培训资金等,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中小学生、高考落榜生或是社会青年集中进行培训,在拥有农民画骨干作者的高陂镇、枧头镇、罗塘乡等地先行试点,再逐步全面铺开。选拔优秀美术教师,并聘请全县知名农民画家担任顾问或客座教师,在县职业学校开设农民画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毕业后选拔2至3名优秀生到田北农民画村工作,为万安农民画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人才保证。
4、成立一家公司,开拓市场。以田北农民画村为法人,成立“农民画销售公司”,负责全县农民画作品的组织、定购及销售工作,实施“自、联、展、贸、推”的“五销一体”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县农民画协会成立“农民画艺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农民画的鉴赏和评估,规范农民画市场,防止压级、压价、恶性竞销。加强农民画市场体系建设,在田北农民画村和县城分别设立农民画专业市场,集中展销万安农民画作品。组织各有关部门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加大市场研发和开拓力度。逐步扩大销售网络,争取在国内各大涉外宾馆、机场、旅游景点及县内主要宾馆、商场和超市,设立销售窗口。健全农民画营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素质高、能力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农民画经纪人队伍。要通过扶持壮大一批万安农民画销售经纪人、与国外友人建立联系,扩大万安农民画销售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联系,广泛举办商业性展览,鼓励农民画作者到县外、国外举办个人画展,销售农民画作品。广泛开展与省内外各农民画团体,以及上海金山、陕西户县等地农民画民间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