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得以快速提高觉悟的基础。有人曾打比方说,传授知识是给学生“猎物”,培养能力是给学生“猎枪”。“猎物”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只会给了“猎枪”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猎物”,才可无尽享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交给学生“猎枪”。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指导学生预学,变“学会”为“会学”,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个性活泼、好胜心强、渴求自立,喜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懂自学,习惯于“专心听老师讲”。为使学生“学会”变“会学”,指导预学是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
1.兴趣话诱预学。赞可夫说过:“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预学前,我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风趣幽默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见梅欲滴口水”状,造成“要知故事如何,且后课文分解”的心理。如学习“重视交往。学会交往”一框时,我先讲了“狼孩”的故事,再问为什么一个十几个岁的“狼孩”重新回到人群中时,不适应社会生活呢?要知原因所在,请看课文便知。这样,就增强了学生预学的诱惑力。
2.给提纲引预学。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要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提供路标和向导。阅读提纲通常以设问或点拨的形式,紧扣重点要点,纲目明确,多层次多角度引发,如讲授“我国政体”一课时,我设置了如下思考提纲: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一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由于指示性提纲的作用,在预学后,教师只花了少量时间的讲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3.教方法助预学。预学时,我总要求学生眼手、脑等各种器官关用,手里要拿笔,边看边想边用不同符号或不同色彩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划圈点;易懂的粗读快读,新内容细读慢读,前后知识联起来想一想,问题反过来想一想,读完后把课文要点、脉络写下来,并记下“不懂”或“不太懂”的问题,以待老师讲解时点拨。
二、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讲解,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讨论讲解法,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预学积极性。讨论讲解是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也就是师生共同、共同讲解相结合,首先针对学生在预学中不能解决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那些在讨论中仍不能解决或解决不深不透的则由教师讲解启发。如在学习“诚信”这一框时,为了解决“老实不吃亏”这一难点,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某一天轮到你团队值岗,偏巧自己班上有一位同学犯了校规,又无他人看见,你如何处理这件事?”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隐瞒事实,保住班级红旗。也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今天是我们一个班一个同学一件事,而明天他们班可能是几个同学几件事,假如大家都同样想,一样做,长此下去,班纪校风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通过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讲解,本框的难点就自然解决了。
讨论讲解是先提问讨论后讲解,是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对知识主动积极地去掌握,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是搞好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同,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共同学习的年幼朋友,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年长同志,相互之间保持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其次力求课堂教学气氛的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它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毫无师道尊严,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老师展开讨论,才会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如在一堂课上讲到“国防”方面关于先进武器时,我一时把俄罗斯研制的白扬导弹误说成美国时,班上一位陈姓同学在下面坐着说:“老师,你错了。”当时我没有直接指责他的不礼貌行为,而是表扬了他,“你知识面很宽”,他非常高兴。由于我们之间没有那种师道尊严,发扬了教学民主,使他找回了自信,因而他从此自动自觉地预学,总想在讨论中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找出老师的“毛病”,成绩也就大幅度提高。
四、采用问题教学法,质疑释疑,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质疑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探索、发现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习惯于教师讲得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少,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决地抛弃“注人式”,采用问题教学法,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主动探求。如在学习“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破除迷信”一框时,有同学提出:“既然法轮功是伪科学,是迷信.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去相信它,是不是说明科学不一定能战胜迷信?”许多同学对此也都议论纷纷。后经讨论与分析,同学们对“科学必然战胜迷信”这一客观真理就有较深刻的认识。再如在讲环境问题时,一位平时关心时政的同学提出:富阳市政府为什么要推出“重奖举报污染源”?我列举了几件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严重危害的事例,同学们意识到了重奖举报污染源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养成质疑习惯,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技术。
总之,政治课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还有待于深人研究,在新的探索中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之必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泰宁县第三中学)
一、指导学生预学,变“学会”为“会学”,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个性活泼、好胜心强、渴求自立,喜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懂自学,习惯于“专心听老师讲”。为使学生“学会”变“会学”,指导预学是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
1.兴趣话诱预学。赞可夫说过:“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预学前,我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风趣幽默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见梅欲滴口水”状,造成“要知故事如何,且后课文分解”的心理。如学习“重视交往。学会交往”一框时,我先讲了“狼孩”的故事,再问为什么一个十几个岁的“狼孩”重新回到人群中时,不适应社会生活呢?要知原因所在,请看课文便知。这样,就增强了学生预学的诱惑力。
2.给提纲引预学。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要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提供路标和向导。阅读提纲通常以设问或点拨的形式,紧扣重点要点,纲目明确,多层次多角度引发,如讲授“我国政体”一课时,我设置了如下思考提纲: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一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由于指示性提纲的作用,在预学后,教师只花了少量时间的讲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3.教方法助预学。预学时,我总要求学生眼手、脑等各种器官关用,手里要拿笔,边看边想边用不同符号或不同色彩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划圈点;易懂的粗读快读,新内容细读慢读,前后知识联起来想一想,问题反过来想一想,读完后把课文要点、脉络写下来,并记下“不懂”或“不太懂”的问题,以待老师讲解时点拨。
二、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讲解,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讨论讲解法,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预学积极性。讨论讲解是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也就是师生共同、共同讲解相结合,首先针对学生在预学中不能解决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那些在讨论中仍不能解决或解决不深不透的则由教师讲解启发。如在学习“诚信”这一框时,为了解决“老实不吃亏”这一难点,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某一天轮到你团队值岗,偏巧自己班上有一位同学犯了校规,又无他人看见,你如何处理这件事?”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隐瞒事实,保住班级红旗。也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今天是我们一个班一个同学一件事,而明天他们班可能是几个同学几件事,假如大家都同样想,一样做,长此下去,班纪校风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通过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讲解,本框的难点就自然解决了。
讨论讲解是先提问讨论后讲解,是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对知识主动积极地去掌握,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是搞好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同,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共同学习的年幼朋友,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年长同志,相互之间保持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其次力求课堂教学气氛的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它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毫无师道尊严,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老师展开讨论,才会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如在一堂课上讲到“国防”方面关于先进武器时,我一时把俄罗斯研制的白扬导弹误说成美国时,班上一位陈姓同学在下面坐着说:“老师,你错了。”当时我没有直接指责他的不礼貌行为,而是表扬了他,“你知识面很宽”,他非常高兴。由于我们之间没有那种师道尊严,发扬了教学民主,使他找回了自信,因而他从此自动自觉地预学,总想在讨论中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找出老师的“毛病”,成绩也就大幅度提高。
四、采用问题教学法,质疑释疑,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质疑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探索、发现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习惯于教师讲得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少,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决地抛弃“注人式”,采用问题教学法,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主动探求。如在学习“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破除迷信”一框时,有同学提出:“既然法轮功是伪科学,是迷信.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去相信它,是不是说明科学不一定能战胜迷信?”许多同学对此也都议论纷纷。后经讨论与分析,同学们对“科学必然战胜迷信”这一客观真理就有较深刻的认识。再如在讲环境问题时,一位平时关心时政的同学提出:富阳市政府为什么要推出“重奖举报污染源”?我列举了几件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严重危害的事例,同学们意识到了重奖举报污染源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养成质疑习惯,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技术。
总之,政治课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还有待于深人研究,在新的探索中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之必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泰宁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