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多媒体悄悄走入课堂,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有被打破的趋势。先进的教育技术使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更加宽广,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这么多益处,我们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掀起了做课件的热潮。但是,这能否像想象中的那样“获益匪浅”呢?
为了对课件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笔者也尝试着用课件上了一节研究课——《天山景物记》。整节课分五个阶段:导入新课、明确问题后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讨论、练习和作文。目的在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课件的辅助作用。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本来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内容,学生在感受、欣赏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初步完成了本文的教学内容。但课后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文章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无法替代的。在短时间内教给学生那么多的内容,学生能否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真正掌握?
我并不是否认课件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为了更完美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必须正确把握语言文学学习的特点,摆正多媒体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合理利用,要明确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教学本身。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是作家用语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消极地服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其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更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发觉和把握作品情志的创造思维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摆正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将课件作为教学全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教师成了制作课件、展示课件的机器。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将受到局限,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课件的真正作用,而且冲淡了教学内容,学生只是在“玩”中渡过课堂时间,这样便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也抹杀了做课件的真正目的,而现在的课件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试想,我们学习《沁园春·雪》,展示的雪景再壮美,也不可能纵横四海,囊括于内。学《荷塘月色》,纵然是翻出老照片或是将当年的荷塘整个搬来,给人的也只能是景致而不是神韵。
我们说,文学的功夫在“悟”。这种神秘的“感悟”从何而来?我想,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是动画,它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一般来说,学生通过情境创设都能够进入作品,但他们都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早已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杂某个框框内,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又没有胆量冲破“老师”的这个框框。而课件恰恰又是老师的独创,这样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某一范围内,不敢冲破“牢笼”,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就根本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就像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只能向低处流一样,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其他的选择。这样的课件能否完成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课堂教學,师生间的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若课上没有了奔腾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那原本具有无穷魅力、无限张力的文学语言一下子就会萎缩,学生也就没有了语文课上的个性,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各方面能力都要全方位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
(迁安职教中心)
为了对课件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笔者也尝试着用课件上了一节研究课——《天山景物记》。整节课分五个阶段:导入新课、明确问题后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讨论、练习和作文。目的在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课件的辅助作用。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本来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内容,学生在感受、欣赏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初步完成了本文的教学内容。但课后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文章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无法替代的。在短时间内教给学生那么多的内容,学生能否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真正掌握?
我并不是否认课件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为了更完美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必须正确把握语言文学学习的特点,摆正多媒体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合理利用,要明确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教学本身。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是作家用语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消极地服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其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更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发觉和把握作品情志的创造思维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摆正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将课件作为教学全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教师成了制作课件、展示课件的机器。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将受到局限,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课件的真正作用,而且冲淡了教学内容,学生只是在“玩”中渡过课堂时间,这样便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也抹杀了做课件的真正目的,而现在的课件模式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试想,我们学习《沁园春·雪》,展示的雪景再壮美,也不可能纵横四海,囊括于内。学《荷塘月色》,纵然是翻出老照片或是将当年的荷塘整个搬来,给人的也只能是景致而不是神韵。
我们说,文学的功夫在“悟”。这种神秘的“感悟”从何而来?我想,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是动画,它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一般来说,学生通过情境创设都能够进入作品,但他们都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早已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杂某个框框内,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又没有胆量冲破“老师”的这个框框。而课件恰恰又是老师的独创,这样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某一范围内,不敢冲破“牢笼”,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就根本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就像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只能向低处流一样,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其他的选择。这样的课件能否完成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课堂教學,师生间的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若课上没有了奔腾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那原本具有无穷魅力、无限张力的文学语言一下子就会萎缩,学生也就没有了语文课上的个性,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各方面能力都要全方位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
(迁安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