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方法和策略符合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总结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合作准备,分组,学习任务的确定,评价机制和学生个体”五个问题的分析,从“教师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方法,任务实施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问题 策略
从古自今,不少学者提倡合作学习。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闻。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话都暗示了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和智慧。随着江苏省教育新政的深入实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效益,愈来愈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教师把它作为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并结合任务型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校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一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然而,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还是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本人在我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观察材料,在观察材料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合作学习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课堂合作学习一些启示。
一、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课前准备不充分。(1)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问题不充分。教师预设的合作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框架体系中,能否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问题和质疑,教师恩呢股份合理的加以引导和分解到合作学习的任务中,这些都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2)学生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交流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那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只能是被动应付,甚至只能当“听众”和“看客”
问题二:分组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更要关注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如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责任扩散。通俗的说就是组内出现个别学生出现包揽或逃避任务的情况。(2)小组成员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虽有合作的愿望,但行为表现差强人意。
问题三:合作学习安排不合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认清学习任务,或者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任务或要求,就匆忙组织实施合作学习。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全程跟踪,不关注学生讨论些什么,合作到了何种程度,思想上交流到了什么层面,学生是否明确通过这次合作达到何种目标,导致这种合作学习知识为了合作而合作,“费时低效”,智慧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
问题四:合作学习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何学校策略和学校方式,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许多老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有失偏颇:如在评价中只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注重按成绩排队,区分强弱胜负。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取得分数上的成功,而大部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未能得到正确合理的评判。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体制由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改进策略
(一)教师要形成正确的合作意识
1.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对教学法的系统学习。教师要认识到新时期教学任务的特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从重新认识教学规律,熟悉新教材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勤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并且从新认识传统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站在一定高度区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2.正确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在课堂中无意识地扮演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或是观看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建议者、协助者、合作交流者及反馈者,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布置和实施合适的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要考虑到是否需要合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可能性,要考虑到合作任务是否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尤其是后者,小组成员要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和探究,因而这个任务难度要适宜。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就要遵循学生想法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精心选择合作任务。在这个区域内,学生才能有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地把握时机。恰当地把握时间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时间要求,尤其是在学生在对合作学习实施的操作流程还不熟悉的情况下,要尽量给学生一些讨论和询问的时间。当然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无法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会出现学生趁机说闲话的现象,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调控时间的长短。
(三)指导合作的技巧。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起的固定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这种合作小组的建立既使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此时,对小组内部成员的合理明确的分工会减小小组学习中出现“争抢”和“搭顺车”等不良现象。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要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合作的基本技能。其次,要掌握正确、合理的方法。在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后,第一阶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要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最后,全班汇报交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小组汇报情况后,教师适当的分析、总结,使得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 运用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
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有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有学者认为,合作学习宜坚持多元化评估。在评价标准上,以集体表现为基础,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相结合,学习能力与合作技巧相统一。
1. 把奖励小组成绩与重视学生个体的评价相结合。合作学习把“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对小组记分、评判,利于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同时,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对合作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2. 把合作过程的评价与合作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思维、能力、手段、方式和技能的综合体。只有首先对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做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准确评价好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倾向,才能对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方面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估。过程评价可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或奖励等。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学生期中、期末成绩来体现。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来完成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
3. 把多纬度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应只仅仅从某各方面对学生给予评价,比如哪个小组完成最快评价为好,而要从多方面、多纬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合作技能、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尽量使用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醋发展的主旨。所以在评价或点评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总之,合作学习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往、相互尊重、和谐配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环境;作为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慧萍,蔡明德,罗毅编 2005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冬梅 2007 合作学习组织效率低下归因 现代小学教育,2007,(6)
[3]余文森 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育研究,2004,(11)
[4]陈向明 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问题 策略
从古自今,不少学者提倡合作学习。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闻。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话都暗示了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和智慧。随着江苏省教育新政的深入实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效益,愈来愈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教师把它作为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并结合任务型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校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一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然而,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还是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本人在我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观察材料,在观察材料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合作学习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课堂合作学习一些启示。
一、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课前准备不充分。(1)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问题不充分。教师预设的合作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框架体系中,能否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问题和质疑,教师恩呢股份合理的加以引导和分解到合作学习的任务中,这些都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2)学生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交流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那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只能是被动应付,甚至只能当“听众”和“看客”
问题二:分组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更要关注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如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责任扩散。通俗的说就是组内出现个别学生出现包揽或逃避任务的情况。(2)小组成员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虽有合作的愿望,但行为表现差强人意。
问题三:合作学习安排不合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认清学习任务,或者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任务或要求,就匆忙组织实施合作学习。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全程跟踪,不关注学生讨论些什么,合作到了何种程度,思想上交流到了什么层面,学生是否明确通过这次合作达到何种目标,导致这种合作学习知识为了合作而合作,“费时低效”,智慧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
问题四:合作学习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何学校策略和学校方式,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许多老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有失偏颇:如在评价中只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注重按成绩排队,区分强弱胜负。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取得分数上的成功,而大部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未能得到正确合理的评判。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体制由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改进策略
(一)教师要形成正确的合作意识
1.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对教学法的系统学习。教师要认识到新时期教学任务的特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从重新认识教学规律,熟悉新教材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勤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并且从新认识传统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站在一定高度区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2.正确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在课堂中无意识地扮演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或是观看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建议者、协助者、合作交流者及反馈者,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布置和实施合适的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要考虑到是否需要合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可能性,要考虑到合作任务是否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尤其是后者,小组成员要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和探究,因而这个任务难度要适宜。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就要遵循学生想法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精心选择合作任务。在这个区域内,学生才能有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地把握时机。恰当地把握时间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时间要求,尤其是在学生在对合作学习实施的操作流程还不熟悉的情况下,要尽量给学生一些讨论和询问的时间。当然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无法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会出现学生趁机说闲话的现象,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调控时间的长短。
(三)指导合作的技巧。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起的固定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这种合作小组的建立既使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此时,对小组内部成员的合理明确的分工会减小小组学习中出现“争抢”和“搭顺车”等不良现象。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要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合作的基本技能。其次,要掌握正确、合理的方法。在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后,第一阶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要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最后,全班汇报交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小组汇报情况后,教师适当的分析、总结,使得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 运用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
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有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有学者认为,合作学习宜坚持多元化评估。在评价标准上,以集体表现为基础,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相结合,学习能力与合作技巧相统一。
1. 把奖励小组成绩与重视学生个体的评价相结合。合作学习把“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对小组记分、评判,利于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同时,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对合作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2. 把合作过程的评价与合作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思维、能力、手段、方式和技能的综合体。只有首先对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做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准确评价好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倾向,才能对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方面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估。过程评价可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或奖励等。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学生期中、期末成绩来体现。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来完成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
3. 把多纬度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应只仅仅从某各方面对学生给予评价,比如哪个小组完成最快评价为好,而要从多方面、多纬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合作技能、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尽量使用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醋发展的主旨。所以在评价或点评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总之,合作学习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往、相互尊重、和谐配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环境;作为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慧萍,蔡明德,罗毅编 2005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冬梅 2007 合作学习组织效率低下归因 现代小学教育,2007,(6)
[3]余文森 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育研究,2004,(11)
[4]陈向明 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