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中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借用历史故事,利用多媒体,组织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几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历史,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兴趣; 问题情境; 历史故事; 多媒体; 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被认为是副科,加上初中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听课时不易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该如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设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激发求知欲,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讲《重庆谈判》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接着又问学生,毛泽东要不要去重庆谈判?这些问题情境设置如同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之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既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二、借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很好地进行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同时还积累了语文知识,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文时,我播放了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对他们野蛮的侵略行径极为痛恨,有些同学悲愤得流下了眼泪,他们不解地问:“老师,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为什么就无法抵挡他们的入侵,甚至让他们为所欲为呢?”我进行小结,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态为动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四、组织实践活动,保持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要学生参与进来,多搞活动课。历史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由于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对于有争论的历史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课堂辩论。比如: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增强了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这样也教育了学生在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起历史事件的进行评价时,应本着客观真实、一分为二的标准,体现历史教学任务中的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了。再如:《西安事变》发生后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事件?关于这个问题学生对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的态度很愤怒,一冲动之下决定杀了蒋介石,但通过讨论发现杀了蒋介石只会挑起内战,对日本有利,所以又决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样就很顺利的进行了课本内容的传授,学生也更容易掌握。讨论学习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处理事件的一些方法,同时也从一些伟人身上学习到了一些品质。
五、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兴趣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有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就让学生来扮演,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各位帝王。学生通过平时看电视等课外积累,可以将其演的很逼真,加深他们对每一位有作为皇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加深印象。尤其是学生看了《汉武大帝》、《康熙微服私访记》,《武则天》等等影片后,不仅仅对他们在朝时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还知道当时有哪些宰相,甚至当时人的衣着服饰文化也有所了解。历史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去学,由苦学到乐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开发他们的智力。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7-05
关键词:兴趣; 问题情境; 历史故事; 多媒体; 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被认为是副科,加上初中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听课时不易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该如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设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激发求知欲,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讲《重庆谈判》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接着又问学生,毛泽东要不要去重庆谈判?这些问题情境设置如同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之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既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二、借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很好地进行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同时还积累了语文知识,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文时,我播放了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对他们野蛮的侵略行径极为痛恨,有些同学悲愤得流下了眼泪,他们不解地问:“老师,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为什么就无法抵挡他们的入侵,甚至让他们为所欲为呢?”我进行小结,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态为动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四、组织实践活动,保持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要学生参与进来,多搞活动课。历史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由于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对于有争论的历史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课堂辩论。比如: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增强了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这样也教育了学生在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起历史事件的进行评价时,应本着客观真实、一分为二的标准,体现历史教学任务中的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了。再如:《西安事变》发生后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事件?关于这个问题学生对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的态度很愤怒,一冲动之下决定杀了蒋介石,但通过讨论发现杀了蒋介石只会挑起内战,对日本有利,所以又决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样就很顺利的进行了课本内容的传授,学生也更容易掌握。讨论学习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处理事件的一些方法,同时也从一些伟人身上学习到了一些品质。
五、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兴趣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有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就让学生来扮演,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各位帝王。学生通过平时看电视等课外积累,可以将其演的很逼真,加深他们对每一位有作为皇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加深印象。尤其是学生看了《汉武大帝》、《康熙微服私访记》,《武则天》等等影片后,不仅仅对他们在朝时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还知道当时有哪些宰相,甚至当时人的衣着服饰文化也有所了解。历史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去学,由苦学到乐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开发他们的智力。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