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型外贸企业;金融危机;竞争力;对策
随着九十年代国家放开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小企业在我国产品年出口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其数量更是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中小型外贸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及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缓解当前的压力,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并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已经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亟待解决的生存之道。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陈旧理念阻碍管理精细化
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短视眼前利益,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在企业经营中,任人唯亲,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用人机制容易导致人才流失,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另外,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单纯地把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产品研发、精细化生产、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上投入甚少,长期的低价销售使企业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
(二)高通胀率引发资金链断裂
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资金是其运营的生命力,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带来致命打击。随着金融危机的大面积蔓延,再加上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进一步提升了融资成本。加上危机到来之时,国外买家拖欠货款、拒收货物、破产等外来风险造成企业经营“透支”,进一步束缚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出口成本急增导致破产潮
劳动力成本增加及原材料价格飙升,给原本依赖价格优势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严重打击,让企业无法掌控态势,亏损面大。加上欧美市场消费信心遭受重挫,致使大量的单子无法消化,产能过剩直接引发价格战,导致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或倒闭。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重心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印度、墨西哥、东南亚、南美等新兴经济體,因其拥有劳动力年轻、低廉且供给充足,文化地缘优势,加上近20年来实施的经济改革释放的商业活力等优势,导致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
(四)国际贸易壁垒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反倾销调、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有愈演愈烈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大幅度增长,加上我国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其成为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性关税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这与我们的外贸市场过于集中,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外贸结构也不太合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国际贸易壁垒提高了国际市场准入障碍,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纠纷。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应采取的对策
(一)注重复合型人才储备
随着产业调整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人才供给不足和相对滞后条件下,具有高智商、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更加难得,对特定人才的需求增加使人才的稀缺程度增加。
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全局意识,从人才储备角度出发吸引各类人才,特别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工作轮换,使员工在不同工种中获取多种技能,同时也挖掘了各职位最合适的人才;要注重培养具有对业务工作全面了解能力和对全局性问题高度分析判断能力的管理队伍。要学习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规避贸易壁垒,摊薄企业出口风险,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积极寻求融资渠道
由于中小企业需适应更高的发展速度,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可以加强与大型外贸企业的专业合作与横向联合,依附其强大的资本优势,通过代理加强业务往来以获取效益。其次,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加强银企沟通,充分利用贸易融资业务,灵活运用贸易融资手段,缩短流转周期,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再次,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和权益融资。最后,在其外部融资环境欠佳,融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内源融资方式,缓解资金需求。通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优化自身内外部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内源融资的优势,为将来开展外源融资奠定基础。
(三)改变产品结构、创造竞争优势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多是,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致使我国产品发达国家的外包产品也多转向此类国家。所以,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改变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思想,而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及创新为企业灵魂,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且实用价值高的制成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出口。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四)通过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来推进产业升级
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很难与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竞争。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人民币的升值也导致了进口原料的成本降低,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于目前有利的时机,把那些低效率以及高成本、高污染的产品淘汰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升级、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逐步完成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转化。
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和专利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产品的品牌和技术含量来增强企业议价能力,加快培育以技术、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建立产品、技术、资本输出结合的外贸新体系。
(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盛行,单一的销售市场使我国中小企业特别容易受到销售市场所在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将出口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削弱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中小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改变以往出口过于依赖美欧市场的局面,增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运作空间和层次,积极开拓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的市场渠道,利用当地的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积极争取企业的最佳效益。
当然,开拓国际市场归根结底靠的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作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体,同时也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体,更要放眼未来,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创建出口品牌、加强创新、优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宇航.外贸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今日财富,2010,(7).
[2]宋林飞.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贸易实务,2009,(5).
[3]吴庆念.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渠道和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2,(1).
[4]李楠.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出口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4).
【关键词】中小型外贸企业;金融危机;竞争力;对策
随着九十年代国家放开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小企业在我国产品年出口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其数量更是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中小型外贸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及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缓解当前的压力,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并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已经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亟待解决的生存之道。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陈旧理念阻碍管理精细化
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短视眼前利益,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在企业经营中,任人唯亲,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用人机制容易导致人才流失,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另外,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单纯地把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产品研发、精细化生产、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上投入甚少,长期的低价销售使企业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
(二)高通胀率引发资金链断裂
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资金是其运营的生命力,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带来致命打击。随着金融危机的大面积蔓延,再加上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进一步提升了融资成本。加上危机到来之时,国外买家拖欠货款、拒收货物、破产等外来风险造成企业经营“透支”,进一步束缚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出口成本急增导致破产潮
劳动力成本增加及原材料价格飙升,给原本依赖价格优势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严重打击,让企业无法掌控态势,亏损面大。加上欧美市场消费信心遭受重挫,致使大量的单子无法消化,产能过剩直接引发价格战,导致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或倒闭。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重心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印度、墨西哥、东南亚、南美等新兴经济體,因其拥有劳动力年轻、低廉且供给充足,文化地缘优势,加上近20年来实施的经济改革释放的商业活力等优势,导致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
(四)国际贸易壁垒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反倾销调、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有愈演愈烈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大幅度增长,加上我国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其成为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性关税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这与我们的外贸市场过于集中,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外贸结构也不太合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国际贸易壁垒提高了国际市场准入障碍,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纠纷。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应采取的对策
(一)注重复合型人才储备
随着产业调整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人才供给不足和相对滞后条件下,具有高智商、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更加难得,对特定人才的需求增加使人才的稀缺程度增加。
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全局意识,从人才储备角度出发吸引各类人才,特别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工作轮换,使员工在不同工种中获取多种技能,同时也挖掘了各职位最合适的人才;要注重培养具有对业务工作全面了解能力和对全局性问题高度分析判断能力的管理队伍。要学习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规避贸易壁垒,摊薄企业出口风险,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积极寻求融资渠道
由于中小企业需适应更高的发展速度,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可以加强与大型外贸企业的专业合作与横向联合,依附其强大的资本优势,通过代理加强业务往来以获取效益。其次,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加强银企沟通,充分利用贸易融资业务,灵活运用贸易融资手段,缩短流转周期,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再次,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和权益融资。最后,在其外部融资环境欠佳,融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内源融资方式,缓解资金需求。通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优化自身内外部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内源融资的优势,为将来开展外源融资奠定基础。
(三)改变产品结构、创造竞争优势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多是,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致使我国产品发达国家的外包产品也多转向此类国家。所以,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改变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思想,而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及创新为企业灵魂,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且实用价值高的制成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出口。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四)通过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来推进产业升级
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很难与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竞争。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人民币的升值也导致了进口原料的成本降低,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于目前有利的时机,把那些低效率以及高成本、高污染的产品淘汰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升级、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逐步完成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转化。
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和专利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产品的品牌和技术含量来增强企业议价能力,加快培育以技术、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建立产品、技术、资本输出结合的外贸新体系。
(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盛行,单一的销售市场使我国中小企业特别容易受到销售市场所在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将出口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削弱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中小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改变以往出口过于依赖美欧市场的局面,增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运作空间和层次,积极开拓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的市场渠道,利用当地的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积极争取企业的最佳效益。
当然,开拓国际市场归根结底靠的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作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体,同时也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体,更要放眼未来,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创建出口品牌、加强创新、优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宇航.外贸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今日财富,2010,(7).
[2]宋林飞.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贸易实务,2009,(5).
[3]吴庆念.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渠道和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2,(1).
[4]李楠.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出口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