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问题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2013年末,顺德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占15.31%[1]。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要求顺德在未来需要投放更多资源用于养老服务,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居民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照顾服务。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居家养老服务……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据此,“社区居家养老”应该包括“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两部分。
  2.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始于2006年,其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经营管理”。政府不直接开办养老机构,而是引入国内外有成功经验的社工机构来承办,政府通过向老年人补贴的方式购买服务。
  社区养老方面,目前顺德10个镇街已全部建成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深入到村基层的社工服务站点达到了96个,提供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2]。另外,顺德已在三个镇街建成了长者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托管服务[3]。
  居家养老方面,政府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对老年人资助额度上。从2014年起,20类受资助老人每月可以得到534元(全额)或267元(半额)的资助。截至2013年末,全区约有1700名老人接受资助[4]。
  虽然顺德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许多努力,并投放了大量资源。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覆盖面窄、未能满足老人需求等问题。为了更好了解顺德区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本项目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3.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项目组以顺德地区60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为对象,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3份。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顺德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调查顺德老年人养老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调查顺德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对现有服务的评价。
  3.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分析543份问卷,发现被调查对象存在以下特点:一是以女性为主,女性占52.3%;二是以中低龄老人为主,70~79岁占比34.99%,60~69占比49.99%;三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没上过学的占34.07%,小学及以下学历占43.83%;四是无配偶的比例较高,丧偶的占到30.39%;五是月收入较低,1000元以下占34.25%,1000~2000元占33.52%。
  3.2不同因素对养老方式决策的影响
  根据调查的结果,顺德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调查中仅有3.29%愿意选择养老院,高达92.14%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居家养老。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顺德老年人做出上述的养老方式决策呢?根据学界已有的研究,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主要受年龄、身体状况、收入、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3.2.1年龄对养老方式决策无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會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但顺德的老年人始终更喜欢居家养老。从调查结果看,三个年龄组别的老年人都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超过90%)。
  表1:被调查对象年龄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
  年龄
  选择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其它(%)合计(%)
  60~69岁9211376263150100
  70~79岁9255319426000100
  80岁及以上9125500375000100
  说明:社区养老指的是白天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日托中心等社区中心接受服务,晚上返家的养老模式
  3.2.2身体状况对养老方式决策无显著影响
  一般认为,身体情况较差的老年人,由于需要更多的照料,会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身体状况对顺德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决策没明显影响。
  表2:被调查对象身体情况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
  身体状况
  选择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其它(%)合计(%)
  变差9150261523065100
  变好9130000435435100
  基本不变9407435158000100
  时好时坏8900500500100100
  3.2.3家庭状况对养老方式决策有显著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状况对养老方式决策有显著影响。有配偶且同住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明显高于丧偶老人、有配偶但分居的老人。丧偶或分居会减少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这可能是导致这部分老人更少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
  3.2.4收入对养老方式决策无显著影响
  一般认为,收入的高低将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收入越低越倾向于社会养老(费用更少),收入高的老年人则希望获得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即机构养老。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收入对顺德老年人养老方式决策没有显著影响。除了3000~4000元组别,其它收入组别居家养老的比例都在90%以上。
  3.3顺德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分别询问了老年人对该项服务的需求程度、服务供给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明显与老年人的需求不一致。在生活照料需求方面,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买菜、家居维修和做饭等服务,但它们的供给情况最差。在医疗保健类方面,老年人需要较专业医疗保健服务,但其供给情况也较差。在精神慰藉类服务方面,老年人对心理咨询服务需求最大,政府供给也较多,但是老年人的实际使用情况却较差。   3.4顺德老年人对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价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使用情况:使用过的占58.07%,这表明顺德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还不够高。
  而在使用过服务的人群中,认为“费用过高”和“费用较高”的分别占13.90%和37.29%。这显示,服务收费较高,老年人难以承担。
  在使用过服务的被调查对象中,认为服务质量“一般”的高达67.18%,这显示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还有待改善。
  3.5小结
  从调查的结果看,反映出三个问题:
  第一,顺德老年人非常重视家庭,更倾向于不离开家庭的社区居家养老。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变差或者收入增加,都未能促使顺德老年人转向机构养老。只有在丧偶或者分居,即家庭关系出现问题时,他们才会选择机构养老。据此,顺德未来养老服务资源应更多的放在社区居家养老,而机构养老应针对丧偶和分居老人。
  第二,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在种类、数量上未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未来顺德应该增加基本生活照料和专业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另外,调查还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使用心理咨询服务,政府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
  第三,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较窄,服务的收费较高,质量不高。需要加大投入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
  4.完善顺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4.1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扩大受资助老人的覆盖面
  顺德老年人重视家庭,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目前顺德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财政支持仍然以机构养老服务为主。2013年顺德政府出台了《顺德区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扶持办法》,对民办养老院新增床位资助金额最高达到1.5万元/床[5]。相反,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助十分有限,目前全区仅有1700名老人能够得到补贴,不到户籍老人的1%。因此,顺德政府应该调整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扩大受资助老人覆盖面。
  4.2调整现有服务种类,增加基本生活服务和专业医疗保健服务
  调查的结果显示,顺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老年人的需求有不一致的地方。在生活照料服务方面,未来应加大买菜、家居维修和做饭等生活照料服务的供給。这些服务的专业性不强,可由家政公司或者社工机构提供,政府通过对老年人补贴来购买服务。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顺德老年人对专业医疗保健(推拿、上门就医和专业护理)服务有强烈需求。政府可考虑充分利用社区医院资源,为本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保健服务。另外,调查还发现顺德老年人有心理咨询方面的需求,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使用这一服务,政府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
  4.3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调查的结果显示,顺德老年人对本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价不高。因此,为了保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质量,顺德政府应当定期对机构的工作进行评估,并为机构订立短、中、长期的工作目标,实现对机构的目标管理。为了保持评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可以考虑把评估的工作交由周边地区或本地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
  5.结语
  随着顺德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照顾数量庞大的老年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问卷调查发现顺德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顺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存在投入不足、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顺德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顺德的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佛山市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委托项目《顺德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研究》(2013-SDZYKY046)
  参考文献:
  [1] 2013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28)[2014-08-07]
  [2] 顺德试水社工服务3年仍处初步[EB/OL].(2014-03-17)[2014-08-07]
  [3] 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EB/OL].(2014-06-18)[2014-08-07]
  [4] 全额资助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534元[EB/OL].(2013-12-12)[2014-08-07]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的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开天辟地的一页。在这个社会重要转型期内,人们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旧在物质方面的丰富性及各种社会思aa潮的涌现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理,现代国民性格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扭曲,塑造现代国民性格迫在眉睫,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国
期刊
摘 要:国画即为丹青,是我国传统主要绘画形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于西方绘画对于色彩与光的依赖,国画不重其表,力求通过简单线条突出“神”的表达。本文从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国画的艺术特点。希望能够帮助提高社会对国画的关注,促进国画文化的更好传承。  关键词: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1.表现形式  国画主要是借助于特殊工具材料,选取不同风格的题材,以大胆的构图
期刊
摘 要:平面设计如今在群众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色彩元素作为视觉沟通的重要语言,其本身就蕴含中独特的魅力,色彩不同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观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色彩元素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从平面设计的色彩元素的重要性着手,并对色彩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独特魅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平面设计;色彩美学;色彩元素  一、引言  色彩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所占地位极重,不仅能够起到先声夺人之
期刊
摘 要:几何作为不同时期被反复运用的设计元素是具有图形力量的,设计师们根据不同的灵感,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表现几何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服饰品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部分,如何将几何元素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是研究的关键。本文结合服装、首饰和鞋三个部分从设计要点、视觉风格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总结运用几何元素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前景。  关键词:几何元素;形式美感;服饰品  1.几何造型的背景概述  几何纹样从新时
期刊
播音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而不是简单的念字出声。每一篇稿件的播出,都是播音员的创作。  播音在电视节目中最为常见,也是最能给观众带来良好效果的窗口,播音创作属于人们的高级精神活动,影响着观众们的情感。在具体的播音创造过程中,一定不能单纯的从观众们的生理感知出发,这会使得更高级的情感和想象活动难以开展,达不到最终效果。因此,在播音创造过程中,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比较重要,同时也跟感知离不开。从细分上看,播
期刊
摘 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在我国企业文化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并指出企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重点分析日本经济学家的斋藤优的技术转移周期理论和NR關系论,并通过具体行业实例将其各个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本文还通过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最后,对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进行展望,分析我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技术转移周期理论;跨国企业;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与
期刊
摘 要:在一直以国画为主流的中国,漫画很少站上历史的舞台,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20世纪那个阶段给予漫画这么大的空间去施展属于漫画自己的话语权。在特定某个阶段去解读漫画存在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很有意义的。有学者所说:“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再现,其中必然要表达一定时空下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1]。”  关键词:新中国;建设高潮;漫画运动  一、新中国漫画的背景  新中国漫画运动已经把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阐释发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不同国家文化下滨海旅游城市的代表性人文景观,并将其进行了比较总结,为滨海旅游城市的人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同文化视角;滨海旅游城市;人文景观;比较  1.中国人眼中的滨海旅游城市人文景观(以三亚为例)  中国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旅游产业发达,旅游胜地众多,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有青岛、威海、三亚等,尤其三亚是许多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三亚地处中国海南岛
期刊
摘 要:随中国多元化经济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已成为如今我国经济结构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合作顺流条件和国内外大企业冲击背景下,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局限性,仍存在企业规模尚小,融资合作能力不高,产业结构不集中,企业中坚品牌文化产品不足,管理机制和员工水平尚待提高等诸多弊端,致使中小型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大潮中步履艰难。因此沿走自主创新之习,不断强化融资服務系统,力抓企业核心技术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