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与嗅沟深度的研究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测试组)及无嗅觉减退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100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1年后测试组来院随访,再次行T&T嗅觉功能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并与测试组初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测试组T&T嗅觉识别阈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P<0.05);男女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05)。对照组男女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1,P>0.05)。测试组左右两侧嗅球体积分别为(38.14±4.31)、(38.72±4.22)mm3,平均嗅球体积为(38.47±4.27)mm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1.65±6.30)、(51.98±6.34)、(51.81±6.3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33、4.267、4.249,P值均<0.01)。测试组与对照组左右两侧嗅沟深度及平均嗅沟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01、0.948、0.927,P值均>0.05)。测试组及对照组嗅觉识别阈与嗅球体积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8、–0.512,P值均<0.05);与嗅沟深度无关(r值分别为–0.152,–0.174,P值均>0.05)。测试组嗅觉识别阈及嗅球体积与嗅觉障碍的持续时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1,0.139,P值均>0.05)。1年后复查,测试组24例嗅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左右两侧嗅球体积及平均嗅球体积略有增大,但与初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94、0.914、0.942、0.931,P值均>0.05),其余76例嗅觉功能和嗅球体积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减小,嗅沟深度不变;嗅觉功能与嗅球体积具有相关性,与嗅沟深度无关。嗅觉识别阈及嗅球体积与嗅觉障碍的持续时间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根据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影像学分型,术中识别并保护外侧纹体动脉(LLA)对预防脑梗死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74例,共89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A型(前外侧型)52个,B型(后上型)28个和C型(内下型)9个。采用不同的分离技巧,术中皆成功分辨并保护LLA,动脉瘤夹闭86个,微动脉瘤电凝后包裹3个。随访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符合入组条件(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将患者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其中低
目的观察核素治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残留患者的疗效评价及再手术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首诊在外院治疗后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残留,并曾接受核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Ⅰ期13例,Ⅲ期3例,Ⅳ期4例。因颈部仍有肿瘤残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再次手术,再手术时切除残留甲状腺肿瘤5例,颈淋巴清扫15例(20侧)。同时对比20例患者在外院行核素治疗前后CT影像学上的肿瘤变化,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内耳半规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7例OSAHS患者进行冷热试验和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其中男67例,女10例;年龄21~57岁,平均37.8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8.2年。以双耳冷热刺激诱发眼震慢相速度(slow phase velocity,SPV)值、单侧半规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