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压分“黑白”意义各不同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研究的广泛开展,特别是通过在自然人群中进行的几项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人们对动态血压、尤其是日间与夜间血压及其比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1、日间血压与夜间血压对未接受治疗者,日间与夜间血压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相似;对接受降压治疗者,夜间血压预测心血管事件作用更佳;
2、夜间与日间血压比值该比值可独立预测死亡危险;舒张压比值预测价值较差;
3、单纯夜间高血压该类患者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血管功能损伤;可能是高血压的一种较早期表现。24小时动态血压及日间与夜间的血压节律具有强大的心脑血管事件预测能力,因此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以及诊室血压虽然正常,但存在难以解释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者均应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尤其应密切关注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状态。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50岁以上男性每年要做“两检”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我国该病发病率也在明显增加,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十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检是最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1次这类检查,特别是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老年男性,PSA做1次120~130元,而直肠指检只需要几块钱。PSA只需要抽少量血就可做出诊断。直肠指检比PSA还要简单,而且没有创伤,医生用食指便可查出前列腺大小、硬度,有无结节、粘连等,准确率达50%以上。很多患者PSA值在正常范围内,但直肠指检却查出了病灶,因此两种检查一个也不能少。
来源:《健康时报》
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可预测
糖尿病可以使人的平均寿命减少1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的Yang等近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可以通过一个“全因(all-cause)风险评分”来确定。该评分系统需要综合分析临床常用指标和部分生化指标。该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1995年~2005年香港758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51年。研究者统计了所有患者的死亡率,并分析了其临床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19例患者死亡,每年该人群死亡率为18.69/1000人。患者基线时的年龄、性别、外周动脉疾病、癌症病史、胰岛素应用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体质指数、随机检测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均为所有原因死亡的预测因子。研究者用这些预测因子制订了针对所有原因死亡率的风险评分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上述人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70)。研究者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来考察该方法预测各种原因死亡时的有效性,发现该风险评分用于预测循环和呼吸系统原因死亡时,ROC下面积均为0.85。
研究者认为,该风险评分可预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死亡率,但是在临床推广前还应进一步评估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重视ACS患者高血糖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指出,尽管有研究证实1/4~1/2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的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同时高血糖与病死率息息相关,但医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该陈述建议对于所有怀疑或确诊ACS者均应检查血糖,无论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对于血糖高于10.0mmol/L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降至5.5~7.8mmol/L;对于非特护病房的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对于有高血糖表现但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继续复查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如确诊为糖尿病,应为其制订合适的非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方案。
来源:《国际循环》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研究的广泛开展,特别是通过在自然人群中进行的几项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人们对动态血压、尤其是日间与夜间血压及其比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1、日间血压与夜间血压对未接受治疗者,日间与夜间血压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相似;对接受降压治疗者,夜间血压预测心血管事件作用更佳;
2、夜间与日间血压比值该比值可独立预测死亡危险;舒张压比值预测价值较差;
3、单纯夜间高血压该类患者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血管功能损伤;可能是高血压的一种较早期表现。24小时动态血压及日间与夜间的血压节律具有强大的心脑血管事件预测能力,因此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以及诊室血压虽然正常,但存在难以解释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者均应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尤其应密切关注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状态。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50岁以上男性每年要做“两检”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我国该病发病率也在明显增加,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十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检是最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1次这类检查,特别是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老年男性,PSA做1次120~130元,而直肠指检只需要几块钱。PSA只需要抽少量血就可做出诊断。直肠指检比PSA还要简单,而且没有创伤,医生用食指便可查出前列腺大小、硬度,有无结节、粘连等,准确率达50%以上。很多患者PSA值在正常范围内,但直肠指检却查出了病灶,因此两种检查一个也不能少。
来源:《健康时报》
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可预测
糖尿病可以使人的平均寿命减少1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的Yang等近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可以通过一个“全因(all-cause)风险评分”来确定。该评分系统需要综合分析临床常用指标和部分生化指标。该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1995年~2005年香港758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51年。研究者统计了所有患者的死亡率,并分析了其临床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19例患者死亡,每年该人群死亡率为18.69/1000人。患者基线时的年龄、性别、外周动脉疾病、癌症病史、胰岛素应用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体质指数、随机检测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均为所有原因死亡的预测因子。研究者用这些预测因子制订了针对所有原因死亡率的风险评分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上述人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70)。研究者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来考察该方法预测各种原因死亡时的有效性,发现该风险评分用于预测循环和呼吸系统原因死亡时,ROC下面积均为0.85。
研究者认为,该风险评分可预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死亡率,但是在临床推广前还应进一步评估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重视ACS患者高血糖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指出,尽管有研究证实1/4~1/2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的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同时高血糖与病死率息息相关,但医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该陈述建议对于所有怀疑或确诊ACS者均应检查血糖,无论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对于血糖高于10.0mmol/L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降至5.5~7.8mmol/L;对于非特护病房的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对于有高血糖表现但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继续复查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如确诊为糖尿病,应为其制订合适的非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方案。
来源:《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