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短情长 言简意丰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 文 阅 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機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经 典 解 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作家梁实秋在听完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后所作的文章。梁实秋先生有“一代散文大师”的美誉。关于散文,他曾说过:“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他的这段文学创作观含义丰富,笔者对此的理解主要是“文短情长”“言简意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梁实秋先生散文创作观的具体实践。这篇貌似“平淡无奇”的写人叙事散文并不长,但是简洁而有力量。
  一、“言”与“不言”之间的兴味
  文章开篇“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一句就十分耐人寻味。梁任公先生就是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政治可以说是先生的主要活动领域,但此时竟“不谈政治,专心学术”,缘何如此?开篇这一句只见结果,未表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寻味的空间。
  接下来,作者把梁任公先生和“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做比较,以突出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深远影响。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个“结果”颇耐人寻味,可作者却并未多言。
  看梁任公先生“书法很是秀丽”的文章和听他的演讲“趣味相差很多”,就好像“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这个鲜明的对比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引人遐思。梁任公先生演讲前那“极简短的开场白”也是够短,在一“没”一“有”之间,先生身上的谦逊、自负等特点就凸显了出来。这样的开场白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再接下来,经他朗诵和解释的古诗《箜篌引》,“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这番讲课效果再次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再看梁任公先生因讲《桃花扇》唱词“高皇帝,在九天,不管……”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杜氏“收蓟北”时,他“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这强烈的投入感及其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惊诧之余不由掩卷沉思。
  梁任公缘何情感强烈如此?夫子教导我们做学问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里“知其所以然”的部分就是作者留给读者可以继续探索的部分,就是梁实秋先生“言简意丰”创作观的表现。对此,笔者仅以梁任公先生讲《桃花扇》为例来作一下分析。关于《桃花扇》的唱词梁实秋先生省略很多,这里不妨把唱词多摘录一些:“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由此可知,《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倾诉的是作家深沉痛彻的家国情怀。因此,讲课时,梁任公先生的家国情怀、民族情结、忠君爱国、失志失意等诸多复杂情感在此交织撞击,先生可不是要痛哭一场?对作家而言,单此处就可写出“鸿篇巨制”,可作者却简短点拨,并未深言,让读者去体悟这“言”与“不言”之间的“兴味”,深切感受到梁氏讲课的感染力。   梁实秋先生这篇文章“文短情长”“意在言外”,非深读不可知。这样的创作理念让人联想到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1932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之雄伟,让人为之观叹,是因为它展示的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即八分之一部分,冰山还有八分之七在海里面,我们看不到它,却可以通过想象去挖掘它的雄伟和蕴藏的力量。梁实秋的散文可以说“十分简洁”,但“简洁”并不等于“简单”,“简短”更不等于“单薄”,这背后透露出的不仅是作者的创作观,还有作者的选材观。
  二、饱满而节制的情味
  这篇文章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从文章的表达方式来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比如“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等这些句子都是“直抒胸臆”,可以明显读出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欣赏、爱戴之情。但是读者若细细品味的话,即可发现,情感如果仅仅停留在“直接表达”上,未免回味不够。
  所以,作者采用大量的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比如“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这样正面侧面相互印证,直接间接互相结合,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情感就“饱满”而“立体”了,作者的情感才像有了“根基”。这“根基”越深入,情感就越强烈。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情感是基于那次演讲,更是基于历史,基于学术,基于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就是说梁任公先生对梁实秋灵魂上的影响才是最强烈的。就全文来说,这些抒情的句子“颇有分量”,占比不少,但是从梁任公先生的影响广度上看,比如作者说的“不少人”,还是从影响长度上看,比如对作者的影响至少“二十余年”,这样真挚、久远、强烈的情感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还是显得相当“克制”了。
  梁实秋先生在《论散文》中说:“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 好一个“适当”!“适当”必得有所“节制”,而放纵的、泛滥的、喷涌的、激越的通常是“失当”的。“节制”在创作行文上可以说益处颇多,比如使文章的阅读效果深远,通常读者初读“平平无奇”,再读“颇费思量”,深读“掩卷长叹”“余韵悠长”,乃至“不能自已”,这就是“节制”的力量。
  三、独特而真实的趣味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对人物独特性格的发掘和表现上,这种趣味性建立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不因作者一人之爱而刻画“完美”之人,而是基于真实、基于个性,塑造出一个受人爱戴的活生生的“这个人”。就拿外貌来说吧,每每读到梁实秋对梁任公先生“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的长袍”的描写时,读者总是会心一笑,顿生趣味。无论如何,“短小”都不是形容人外貌的褒义词,再加上“秃头顶”,是不是还透露出几分“诙谐搞笑”?且“肥大的长袍”怕也有几分不太合体吧?这样的外貌并不“美观”,似乎不符合读者的期待。
  我们如果观察梁任公先生的照片,尤其是年轻时候的照片,就会发现梁任公先生脸部轮廓分明,剑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鼻梁高且挺拔,可谓相貌堂堂、英武帅气。通过照片,我们还会联想到他可能身材高大、壮硕挺拔。你看,那描写是不是可以不这么“短小”,不这么“秃头顶”?当然不能,因为那样就不真实了。还有“广东话”,梁任公先生上课讲的是广东话,就是粤语,还是标准的广东话,那得多难懂!教师上课讲“方言”也不能算得上是“优点”吧,但梁实秋对此并无避讳,原因就在于这是梁任公先生的“特点”。正因其独特,所以人物就鲜活,就格外动人,就不是那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物。再比如“敲打秃头”,读起来也是趣味浓厚,很有画面感,读者读到此处怕也恨不得去敲一敲自己的头顶。这篇短小的文章却有带人“入戏”的魅力,原因或许也在于这种真实的趣味性。再加上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通俗,多用白描,不夸张失真,不添油加醋,寻常笔墨反倒引人入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梁任公形象,他专心学术,热爱文学,学识渊博,爱国敬业,开朗热忱,还有“热心肠”。梁实秋先生评价其“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一场演讲,时隔数十余年仍然让学生感念、神往,深切怀念并诉诸文字,世上这样的传奇并不多见。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短小精悍,言简意丰,恰如春雨入城,润物无声。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学生的身体的发展是终身的,也是不可马虎的,高中的体育课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体育课的作用,融入游戏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本文将围绕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这个课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游戏;意义与方法;探究  体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要求,高中生面对的升学压力很大,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游戏有很多
期刊
摘 要:足球是一项趣味性的运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足球运动,营造足球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的固有形态,探索校本化教学策略,营造一个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和环境。本文主要从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策略和固有形态进行分析,为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高中体育田径训练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田径的教育,所以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来符合田径比赛的。就目前的运动实践来说,田徑运动更加注重对于学生速度和力量的测试,这时就需要运动员拥有较强的肌肉力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体能因素,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术,同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本文就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方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趋势,又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本文探析学校在探索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合于教学内容、管理机制、形式途径之中,贯穿到高中教育的全过程,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涯辅导。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层面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并探索生涯规划教
期刊
摘 要:遗传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充分利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是做好遗传题的关键。  关键词:科学思维;遗传题;解题思路;逆向思维;组合  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中,孟德尔对两大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利用了假说演绎法、统计学方法、归纳与概括,充分体现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给我们以启迪。遗传题作为
期刊
立德树人,思政先行。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这不仅对思政课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未来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的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
期刊
名师介绍  李光成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湖北省特级教师。  同学们,高考考场是你们拼搏的战场,更是你们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已经具备了应对高考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现在,只要相信自己,正确认识高考,你们就一定能够考好。  首先,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遴选人才。因此,高考试题不会太简单,也不会太难,而是有明显的层次性。在三十多
期刊
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就五四运动纪念与研究的相关问题,与著名历史学家刘桂生教授作了多次访谈。刘桂生教授长期致力于思想史研究,在新文化运动史、五四运动史方面的成果尤为丰硕,是这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学家。刘教授此前所发表的相关论著不仅惠及国内学术界,有些还被翻译成英文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为国际学界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兹将多次访谈的主要内容择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这些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成长发展必备的素养。高中体育教师应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首先要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其次从培养三方面素养着手优化教学工作,适当在教学中添加课堂小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改进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
期刊
真题再现  (2021新高考八省市联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