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瞄準高质量发展摩托车之都二次生长
“逛山城,骑摩托,再品天下第一锅。”这是重庆迎客的口头禅。
在重庆,摩托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历经二十余年成长蜕变,山城摩托车无论在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知名度方面,均可称得上是行业效仿的榜样。但其实,重庆摩托产业发展也曾经历困境。
时光退回1979年,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CJ50于重庆嘉陵厂诞生。而后,重庆逐渐发展成为摩托车产业重镇,形成集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配套、国内外贸易流通等于一体的摩托产业集群,各大摩托车品牌相继崛起。隆鑫、宗申、力帆、银翔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运行效能的摩托车企业脱颖而出。
90世纪初,“重庆造”摩托车已占据全国产销量60%以上,且远销东南亚。重庆被赋予“摩托车之都”的称号,自然当之无愧。
作为重庆摩托车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重庆市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吴冰感慨万分:“重庆开创了我国摩托车规模经营之先河。”
然而,2003年后的重庆摩托车产业却持续走低。2018年,重庆摩托车产量仅为389万辆,是高峰时期的1/3左右。
由盛转衰,原因何在?
业内认为,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除骨干企业外,多数企业综合实力较弱,且以中低档摩托车生产为主,高利润的高端产品较少,价格战、禁摩令、国内外市场消费升级等因素都对当地摩托车产业带来较大影响。
而且,如今的消费者对摩托车的外观设计、品质、驾驶体验等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市场变化,重庆许多摩托车企业未能及时调整。
支柱产业由盛及衰,火辣耿直的重庆人不忍心、也不甘心。于是,在当地政策扶持与先进技术输入双重助力下,重庆爆发洪荒之力,摩托产业浴火重生。
2019年初,重庆将摩托车产业首次纳入“重庆市支柱产业”名目;同年5月,重庆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为促进重庆摩托车企业抢占国内外中高端及利润较高市场,要加快开发投放250cc排量及以上巡航车、赛车及越野车等中高档摩托车产品。
重庆为摩托车产业找准了升级新方向,并不遗余力给予大力支援。重庆摩托车产业开启了二次成长。
以人为本,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其中,科技元素成为产业的源动力。
“近年来,我们在行业部门指导下,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努力推进研发、设计、制造、品控等环节同时升级。”隆鑫通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升级方向确定后,企业开始加大投入技术力量,设立摩托车研究院,成立基础研究所,并与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意大利MV奥古斯塔合作,引进其先进技术,开发出全新系列产品——无极(VOGE)。
宗申则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合作,开发出智能App,开启了摩托车行业中的车联网先河。此外,宗申还通过智能网络建设,对生产线上的每道工序进行监测,对产品各个环节信息进行记录。
力帆则在车机智能化方面发力,开发了智能摩托系统——机车卫士。系统集合了物联网的最新成果,可实现人、摩托车和手机的互联互通。用户下载机车卫士App绑定设备后,即可实现与车辆ECU的连接,并读取到车辆的油量、电压、缸温、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等关键数据,还可实现车辆轨迹查询和防盗功能。
虽然如今的重庆摩托车产业在生产规模、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已被江浙、广东等“后起之秀”相继赶上,但重庆仍然拥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这一会展品牌每年都会吸引众多世界品牌、全国摩托车爱好者,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重庆浓郁的摩托消费文化。这种软实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摩托如今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它对我们而言,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这句出自国内一家知名摩友会负责人的话折射出近年来摩托车市场消费取向的重大变化。
将摩托车创新方向和文化打造融入世界消费圈和新发展格局,重庆就能以独特优势迈上新的上升台阶。
从中国车都到中国光谷科教重镇的生产力转化
1991年5月,中法合资神龙汽车项目落户,武汉开发区破土动工,“中国车都”梦想起航;1995年,湖北可口可乐公司投产;2003年,东风本田成立;同年,东风汽车总部迁至武汉;2004年2月28日,美的武汉工业园奠基;2016年2月,东风雷诺武汉工厂投产……
30年间,重大项目接连落户沌口,2万余家企业陆续聚集,一座座全球顶尖的工厂拔地而起,20万产业工人、大批科技人才纷至沓来。武汉长成了“大车都”。
以武汉沌口为中心,沌阳大道两侧为核心,组成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其中,东风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排头兵,旗下拥有近14万员工。东风汽车在武汉拥有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等整车企业。除了整车企业之外,武汉还聚集了不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德尔福、法雷奥、霍尼韦尔、伟世通等。
2020年7月,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概念车在武汉发布,填补了武汉高端电动汽车的空白。而未来5年,东风公司还将投资460亿元,在汉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以及共享出行等项目,开启东风品牌升级发展新路径。
有了汽车产业基础,武汉还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武汉将“目光”投向了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值占武汉经济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 武汉的东湖开发区一侧,连片的高科技园区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话题热潮,尤其是以半导体产业闻名的中国光谷。
自1988年创建以来,光谷在30余年的创新发展中,从武汉城市版图偏远的一处角落,不断加强研发、孵化企业、培养人才,陆续拿下首批国家高新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等里程碑,已成长为一张武汉甚至中国走向世界科技赛道的通行证。
“在科技创新方面,湖北看武汉、武汉看光谷,光谷的支撑基础厚实、先发优势明显、战略布局集中。”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说。
如今,光谷打造的“芯”产业集群已覆盖存储芯片、红外芯片、AI芯片、5G芯片等特色芯片市场,并将枝叶延伸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包括英特尔、三星、新思科技、应用材料等在内的半导体产业链巨头均在武汉设立了工厂、研发中心或办事处。武汉的存储芯片产业成为我国存储芯片产业有望赶超国外巨头的中坚力量。
据武汉市政府官方信息,光谷的“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自 2019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在应用材料、新思科技、华为、小米、武汉天马等重要产业鏈企业纷纷入局的同时,自身也已形成四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链集群。武汉三大芯片企业――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弘芯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均未中断生产。
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基于科技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而形成的,这恰恰与以“科教重镇”而闻名的武汉不谋而合。武汉拥有80多所大学院校,其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屈指可数。近几年,武汉有5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有近500项省级奖励。利用科教科研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硬实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是武汉在经济发展上亮出的又一把利剑。
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新是发展的密码
“拥有超过300万商事主体”“4.2%的研发投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业者的天堂”“能量满满的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自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深圳在40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一个国际大都市上百年的历程。
数百万企业共同创造了深圳独特的创新现象——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1987年这里出台的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就不会创建华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样解释当初为何选择在深圳创业。企业是创新之母,企业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
1993年,任正非带领尚名不见经传的华为,成功自主研发出交换机,为华为今后在电信领域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1995年,王传福辞职创办比亚迪,开始了打破海外电池企业垄断地位的步伐。
1997年,中兴通讯成立,成为国内以国有资本控股的从事通信系统设备研制的第一家公众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马化腾在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推销QQ的前身OICQ,并拿到了腾讯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第一笔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6年,大疆成立,凭借其在技术、成本、性能、创新等众多关键指标上的优势,如今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超过70%的份额。
制度改革“营养”浇灌的肥沃土壤,不断长出“春笋企业”,一批科技巨子已从深圳走向世界。今天的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79年的1.97亿元升至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超过1万倍;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深投控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85年的深圳企业多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主,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制造、缝纫纺织、机械等行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深圳逐渐建立起大规模生产和装配能力。
1995年,深圳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和目标,深圳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建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2010年后,深圳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基因测序分析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显示技术等多个领域,都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随着中低端企业的大规模外迁,深圳真正开始走向全球创新的前沿。
而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动力正是来源于技术的创新。
一块块显示面板正在机器的操控下缓缓移动……这是深圳光明的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偌大车间里的日常一幕。
10年前,面板产业是韩国、日本等国企业的天下,面对“缺芯少屏”掣肘,TCL华星等国内家电企业从制造向创造“爬坡跃升”,开始向着面板“城墙”冲锋,面板生产线合计投资金额近2000亿元。凭借自主创新,TCL华星先后入选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如今,企业正在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领域不断完善布局,助力深圳打造规模大、竞争力强、技术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
场景转换至深圳的一座“六角大楼”中,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正酝酿着新的梦想。从1995年下海创业,王传福在深圳逐梦已20多个春秋。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王传福如此感叹到。
从生产电池到制造电动车,再到推出“云轨”列车,以及2020年年初转产口罩,针对行业痛点、人民所盼、市场需求,改革创新已成为比亚迪的企业“基因”。
40多年来,深圳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闯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和深圳品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被寄予的期望更高、赋予的课题更重、面临的机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