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思想落后或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学困生,他们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差生更差,当他们离校后,甚至会严重危害社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感受到转化教育学困生的重要性。转化教育学困生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灵活变通,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摸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摸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实践证明,学困生有这样的心态:自卑自暴失落冷漠逆反。又有这么的心态:我并非一无是处。就转化而言,前者有教育转化的障碍,是转化的不利因素,后者是转化教育的契机,是转化的有利条件。
根据我的班主任经验,个人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在他们身上发现“是处”,肯定他的“是处”。这就是“闪光点”,一经发现,并让它有机会在学生群体中得以闪耀,那么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将受到震惊,失落心态将受到冲淡,冷漠的心境将得到温暖。学困生违犯了校规,假设我们先肯定他的“是处”,让“闪光点”闪一闪,然后再明确指出违反校规的现象,提出要求他改正缺点的希望,那么受教育者的“怨气”必定消失,“暴戾”必定衰减,“逆反心理”必定缓解。2010届初三,我班体育生周智,纪律散漫,上课睡觉,顶撞科任,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很大。学年初举办级组篮球赛,我委任他担任体育委员,这次可发挥了他的特长,他积极认真组织篮球赛,最终我班获得冠军,为班争得了荣誉。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他笑了,他在同学们中的形象改变了,也尝到“甜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努力了,体育训练更加拼搏了。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以全校第一名的体育术科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体育班。
二、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一般人对学困生比较冷淡,甚至歧视。学困生和老师的感情比较疏远,老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信任、关爱,少一些责备,用无私的爱感化他们,用真诚的心打动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才能毫不隐瞒。教师也就能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012年我班学生吴天,成绩倒数、经常打架、顶撞老师,可谓“五毒俱全”。对于这样的学生,要使他痛改前非,千万不能采取“硬措施”,要用爱心调动他的积极性。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的性格及家庭情况,并不时找他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帮他剖析自暴自弃的因果。一次,我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他为了逃避作业,说练习册丢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买了一本,并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会把作业做好的”,他按时完成了作业。我抓住这次契机,及时鼓励他,慢慢地他按时交作业了,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
三、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在心灵深处也闪烁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作为转化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2011年我班学生李婷,她的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在她出世时就抛弃了她们。身世的凄凉造成了她性格的孤僻,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很少与人交流,无心向学,成绩一塌糊涂,她为了满足虚荣心,骗外婆说学校收钱,一个学期向家里要了一千多元挥霍。这样的孩子,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又怕她想不开。正在我为难之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她一反往日的冷漠,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运动场上她遥遥领先,观众席上同学们呐喊助威,最终她得了第一名,为班争了光。运动会后,我对运动员进行了表彰,特别表扬了李婷,大家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能看出她特别受鼓舞。事后我又与李婷作了多次深谈,告诉她人人都有长处,只要扬长避短,谁都可以做个优秀的人,当你为班集体做出贡献时,同学们会尊重你。从那以后,李婷变得乐观开朗了,成绩有很大起色,在与她家长的沟通中,我得知她再没向家里乱要钱,次年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四、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学困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指责与嘲笑,他们的内心敏感,甚至对周围人有敌意,对关心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对抗的心理。
如何才能消除学困生对抗逆反的心理呢?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尤其尊重他们的人格。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师生相处时,真诚的理解信任是获取彼此好感的“催化剂”,是师生沟通的“灵丹妙药”。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学困生,其自尊心很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希望别人给以真诚的关怀、尊重和信任。要转化教育学困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后悔,使他们从痛苦和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上进的动力,增强其自信心。
五、做好学困生的家访帮扶工作
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常与家长联系,进而了解学困生全貌,尤其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进行有效教育。
2008年我班学生李明理,上课行为随便,课余常上网,与同学交往时敏感易怒。通过家访我了解这些表象的实质,李明理三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不久前,母亲再婚,再一次受到了打击。了解情况后,我对李明理的经历深表同情,放学后,把他请到办公室,从他的爱好、优点谈,在交流中我发现他渴望关爱,却难以接受新的家庭,又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很难与母亲沟通。
知道他的根源后,我告诉他应理解母亲,听了我的开导后,他有些触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明显转变。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只有智慧才能点醒智慧,只有爱才能哺育爱。”学困生需要更多的爱,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转化教育这一群体,不仅是“大众教育”的发展需要,更是实现教育和谐的必由之路。
一、摸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摸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实践证明,学困生有这样的心态:自卑自暴失落冷漠逆反。又有这么的心态:我并非一无是处。就转化而言,前者有教育转化的障碍,是转化的不利因素,后者是转化教育的契机,是转化的有利条件。
根据我的班主任经验,个人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在他们身上发现“是处”,肯定他的“是处”。这就是“闪光点”,一经发现,并让它有机会在学生群体中得以闪耀,那么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将受到震惊,失落心态将受到冲淡,冷漠的心境将得到温暖。学困生违犯了校规,假设我们先肯定他的“是处”,让“闪光点”闪一闪,然后再明确指出违反校规的现象,提出要求他改正缺点的希望,那么受教育者的“怨气”必定消失,“暴戾”必定衰减,“逆反心理”必定缓解。2010届初三,我班体育生周智,纪律散漫,上课睡觉,顶撞科任,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很大。学年初举办级组篮球赛,我委任他担任体育委员,这次可发挥了他的特长,他积极认真组织篮球赛,最终我班获得冠军,为班争得了荣誉。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他笑了,他在同学们中的形象改变了,也尝到“甜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努力了,体育训练更加拼搏了。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以全校第一名的体育术科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体育班。
二、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一般人对学困生比较冷淡,甚至歧视。学困生和老师的感情比较疏远,老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信任、关爱,少一些责备,用无私的爱感化他们,用真诚的心打动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才能毫不隐瞒。教师也就能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012年我班学生吴天,成绩倒数、经常打架、顶撞老师,可谓“五毒俱全”。对于这样的学生,要使他痛改前非,千万不能采取“硬措施”,要用爱心调动他的积极性。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的性格及家庭情况,并不时找他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帮他剖析自暴自弃的因果。一次,我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他为了逃避作业,说练习册丢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买了一本,并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会把作业做好的”,他按时完成了作业。我抓住这次契机,及时鼓励他,慢慢地他按时交作业了,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
三、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在心灵深处也闪烁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作为转化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2011年我班学生李婷,她的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在她出世时就抛弃了她们。身世的凄凉造成了她性格的孤僻,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很少与人交流,无心向学,成绩一塌糊涂,她为了满足虚荣心,骗外婆说学校收钱,一个学期向家里要了一千多元挥霍。这样的孩子,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又怕她想不开。正在我为难之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她一反往日的冷漠,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运动场上她遥遥领先,观众席上同学们呐喊助威,最终她得了第一名,为班争了光。运动会后,我对运动员进行了表彰,特别表扬了李婷,大家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能看出她特别受鼓舞。事后我又与李婷作了多次深谈,告诉她人人都有长处,只要扬长避短,谁都可以做个优秀的人,当你为班集体做出贡献时,同学们会尊重你。从那以后,李婷变得乐观开朗了,成绩有很大起色,在与她家长的沟通中,我得知她再没向家里乱要钱,次年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四、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学困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指责与嘲笑,他们的内心敏感,甚至对周围人有敌意,对关心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对抗的心理。
如何才能消除学困生对抗逆反的心理呢?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尤其尊重他们的人格。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师生相处时,真诚的理解信任是获取彼此好感的“催化剂”,是师生沟通的“灵丹妙药”。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学困生,其自尊心很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希望别人给以真诚的关怀、尊重和信任。要转化教育学困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后悔,使他们从痛苦和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上进的动力,增强其自信心。
五、做好学困生的家访帮扶工作
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常与家长联系,进而了解学困生全貌,尤其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进行有效教育。
2008年我班学生李明理,上课行为随便,课余常上网,与同学交往时敏感易怒。通过家访我了解这些表象的实质,李明理三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不久前,母亲再婚,再一次受到了打击。了解情况后,我对李明理的经历深表同情,放学后,把他请到办公室,从他的爱好、优点谈,在交流中我发现他渴望关爱,却难以接受新的家庭,又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很难与母亲沟通。
知道他的根源后,我告诉他应理解母亲,听了我的开导后,他有些触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明显转变。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只有智慧才能点醒智慧,只有爱才能哺育爱。”学困生需要更多的爱,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转化教育这一群体,不仅是“大众教育”的发展需要,更是实现教育和谐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