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性生活质量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为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荆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80例女性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0例和剖宫产组4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女性产后6周和24周性生活质量、盆底肌力评分、UVJ-M及尿道旋转角度,比较两组女性产后6周POP及SUI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女性产后6周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女性产后6周盆底肌力评分、UVJ-M及尿道旋转角度分别为(4.14±1.34)分、(5.42±2.67)mm和(24.21±6.42)度,阴道分娩组女性产后6周盆底肌力评分、UVJ-M及尿道旋转角度分别为(3.21±1.12)分、(10.46±2.81)mm和(34.56±7.56)度,两组各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女性产后6周POP及SUI发生率为12.5%、10.0%,阴道分娩组产后6周POP及SUI发生率为35.0%、2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女性产后24周性生活质量、盆底肌力评分、UVJ-M及尿道旋转角度与阴道分娩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均会对女性产后性生活质量和盆底结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阴道分娩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更严重,但这种不良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