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掀起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从院校拓展到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与社会。论文通过对国外学徒制的基本模式及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之间的区别,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Abstract】At pres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set off the climax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kind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ands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enterprises, and enables students to truly integrate into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basic mode and the status quo of foreign studies of apprenticeship,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practical strategy.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Key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4-0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自1991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来,先后出台了许多重要的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法律性文件。教育部也推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从宏观层面为高职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发展契机。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战略。之后,国家教育部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些对推进校企一体化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需求以及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意义重大。
  从理论研究层面看,理论界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讨论以及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开放办学的研讨很多,基本厘清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从现实操作层面看,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不一,基础建设和办学质量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正在逐步开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逐渐展开,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都为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近几年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在有些国家,也称为“新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能传授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随着中国经济“十三五”转型升级时期的到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受到极大的挑战。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兴起和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主导,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从理论重于实践,到理论与实践并行,但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对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于是“现代學徒制”应运而生[1]。
  3 “现代学徒制”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一些职业院校开始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在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中采用“师带徒”的形式,旨在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之后,将一大批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列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由此,国家“现代学徒制”的推进和开展更加广泛,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现代学徒制”和“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在知网上分别对2011年至2014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可以发现这四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分别为20、30、58、121,对2015年至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发现这两年半的论文发表数量分别为371、563、165,从数量上看,研究呈逐漸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越来越多,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从研究领域来看,2014年之前的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外“现代学徒制”比较,“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整合,“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等,例如王子南、冯水莲(2013)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方面,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整合的主要思路。窦芳霞(2013)以无锡机电高职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为例,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建构、课堂教学创新和评价体系几方面进行了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的探索。2014年之后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范围包括“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现代学徒制”对学生成长的个案研究,“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双师队伍建设,企业师傅队伍建设等。   4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操作方案
  4.1专家引领模式
  专家引领模式的实质是实现理论、经验对实践的指导。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各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项目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等。在日常工作中,委员会要注意收集有关学生评价反馈信息,还要调查企业培训、学生就业和社会反响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更新和修改教材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点,优化专业课程,促进人才培养[2]。
  4.2 核心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反映社会、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开发以职业化和项目化为特征,结合企业标准,引入职业资格证书,重视能体现企业岗位技能的核心课程。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岗位的一般性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教学整合形成核心课程。对课程的设计需要不断反思、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并通过具体实施,检查所设计的课程是否使学生达到了工作任务中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否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关系到课程门类的开设、课程内容的确定,关系到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关系到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劣成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产品生产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设置(删、并、调、补),所以说,课程改革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外在细微纽带。教学组织的结构化,“现代学徒制”是通过统一规范的课程框架来实现的,如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英国的“学徒制框架”及澳大利亚的“培训包”等。以德国为例,企业培训遵循的是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则依据框架教学计划。它们分别是由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各州教育与文化事务部组织政府、雇主协会、工会、学校等代表,通过复杂的程序协商制定的。其中,职业培训条例对培训职业的名称、培训的时间长度、培训所要教授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时间进度安排以及考试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框架教学计划则按培训学年划分,对学习范围、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4.3 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加,编写出适应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材,确保“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依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突出教材创新性、职业性和工作过程性。在以往的学徒制中,教学与生产合一,教学的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学方式以模仿和试误为主,师傅的个人能力和师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徒培训的质量,其教学组织处于“非结构化”状态。而“现代学徒制”则特别强调教学组织的结构化,这是由教学场所和教学师资的多元性以及对教学质量的高要求决定的。首先,在教学场所上,“现代学徒制”通常包括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了第三方培训机构,如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将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能够“零距离”对接,从而为他們顺利地走入社会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责任心的综合发展。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新形勢下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静然.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2】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于2011年1月29日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新世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关注“三农”问题后,其主题首次聚焦水利问
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图整合正式系统与非正式系统的力量共同为严峻的养老工作服务,但从目前实施结果看,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系统与以社区为主的正式系统无法实现有效整合
3月10日,为改善“极端严重的全面交通壅塞”状况,悉尼市议会公布了最严厉的措施,计划赶车出城,让“汽车让位自行车”。
提到统计,往往使人想到的是无权无利,工作清苦,有的统计工作者甚至悔不当初。可是,张大庆同志在统计战线一干就是30多年;他从入统计部门的那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统计工作中
在这个人民生活越变越好的时代,许多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投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使用中,暖通空调就是其中之一。空调在夏天来讲,可是每家每户办公室必备的基本设施。能够调节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该院教育管理中的精细管理实践,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做出了有益尝试.
春光里,篱笆旁边一株柳,是春煦里的好温柔。篱笆柳上,最宜燕剪花,春燕从畦边的荠菜花上匆匆掠过,蒲公英花也笑灿了脸。邻居的阿伯修了一道绿篱,院落里植几株垂柳,恰是迎春花开时节,一朵朵鲜嫩似梦,如同孩童轻声慢语地说笑着,阿伯脚下的土地软软湿湿的,他像站在棉花云朵里似的。  春天的水汽已经入了篱笆柳的黑黢黢的老骨,化作了柳丝里无尽的音符,以无形出有形,像书画家把心里的舒畅搬到宣纸上一般,意到笔成。北归的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西和县林业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紧紧围绕省市县的总体安排部署,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
搜集了2012-2019年新宁县畜禽产业相关数据,从产值稳步增长、结构日趋均衡、产业产能趋于萎缩、产业效率日益增长和发展绿色养殖模式5个方面介绍了该县畜禽产业的发展现状,分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稳定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高校稳定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