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异双官能团光偶联剂—(全氟代叠氮基苯甲酰胺基)乙基-1,3-二硫代丙酸磺基丁二酸亚胺酯(SFAD),将碳酸酐酶(CA)接枝在无活性官能团的聚甲基戊烯(PMP)膜式氧合器表面,以对硝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生物活性材料研究室,中山大学心血管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血透中心,中山大学药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异双官能团光偶联剂—(全氟代叠氮基苯甲酰胺基)乙基-1,3-二硫代丙酸磺基丁二酸亚胺酯(SFAD),将碳酸酐酶(CA)接枝在无活性官能团的聚甲基戊烯(PMP)膜式氧合器表面,以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为底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接枝CA的活性、浓度、重复利用性、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SFAD能将酶成功地接枝在无活性官能团的聚合物表面;共价接枝的CACI(Covalently immobilized CA)具有催化活性,其在PMP表面的接枝量随SFA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到0.414 U/m2,为单分子层理论接枝量的87.4%。CACI比物理吸附的CAPA(Physically adsorbed CA)具有更好的重复利用性。1次洗涤后,PMP表面CAPA活性为0,而9次洗涤后CACI仍保留约59%的活性。37℃下CACI比CA溶液表现出更好的储存稳定性:16 d内,CA溶液失去约90%的活性,而CACI只失去约60%的活性。
其他文献
在二乙二醇溶剂体系中利用微波介电加热分解醋酸铜前体,进一步还原得到Cu2O和Cu纳米粒子以及Cu/Cu2O核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吸收光
在环境条件下采用简单的线性聚胺作为仿生结构导向剂,快速可控合成了聚合物杂化的SiO2纳米粒子。采用TEM、EDX、FT-IR、TGA等测试技术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形态、结构和组成
建立了尿样中可卡因(COC)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EME)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尿样中可卡因和爱冈宁甲基酯,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用量、试样pH值以及萃取时间等因
以处理过的纳米TiO2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流动注射技术进行微量碲的分离富集,探讨了溶液的pH值、试样流速、试样体积、洗脱液浓度和用量以及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制备了谷胱甘肽添加质量分数为1.52%的纺丝乳液,通过丝束上油过程将谷胱甘肽均匀附着在纤维表面以实现对醋酸纤维丝束的表面改性。对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物理性能、表面形态、常
(S)-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经3位和3,3′位的羰基化、硼氯化钠还原以及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发生Williamson成醚反应,得到3位、3.3′位的单取代和双取代硅氧烷衍生物4和7,
合成了4个新的中氮茚偶氮类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的紫外光谱
以聚丙烯酸钠为配合剂,研究了Hg(Ⅱ)、Cu(Ⅱ)和Cd(Ⅱ)混合溶液配合-超滤分离行为。考察了pH值和负载比LR对混合体系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H=5适宜分离;当LR从0.01增大至2时,金属离
研究了一种合成查耳酮的绿色催化体系。以Pd(OAc)2为催化剂,在[bmim][PF6]-H2O体系中,通过苯甲酰氯和苯乙烯基硼酸的偶联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3种查耳酮化合物。[bmim][PF6]-H2O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