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目的地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旅游是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地区多赢的一种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农业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1-0007-02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为人们从事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场所,而且它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形式,其发展必然会带动农业及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1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
  
  1.1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
  乡村旅游通过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产品生产(如观光农业的生产者等),为农村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从旅游业中直接获利。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表明,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为社会带来5个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有效地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参与到第三产业发展中去,促进农业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农业人口的比例,增加了从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业结构日趋合理。
  1.2 促进了城乡交流,通过主人与客人的相互交往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调整改变,提高乡村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与发展
  乡村旅游凸显了市场经济沟通城乡社会的神奇力量,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的樊篱,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它把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带到农村,也让城市人体验到农民的淳朴、善良、好客。而且随着乡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物质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要满足旅游者在旅行期间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求,就必须在乡村建立起设施齐全的多功能村镇,这对于在乡村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分有利。
  1.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实现农村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原始、自然、真实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背景和基础,“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发展乡村旅游激发了居民整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意识到生态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实现资源增值,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1.4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带来市场,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乡村大农业的综合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带来了大量的旅游者,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旅游者的购物需求。这不仅对旅游者是一大吸引,也给乡村的农副产品带来了广阔的销路,为农副产品及加工工业带来了市场,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动力。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同时带动了大农业的其他四个方面——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乡村可以大力发展副业,进行多元化种植、养殖,促进大农业朝着更科学的、立体的、综合的方向发展。
  1.5 通过乡村旅游的高水平开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旅游业是集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产业,伴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在城乡之间的汇融,起到加速农村市场发育和拓展的作用,从而促进乡村城镇化。
  1.6 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工作正在逐渐丧失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功能,面临消亡的境地,致使当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保护和抢救乡村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拯救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乡村传统文化起到恢复和保护作用。
  1.7 可以缓解乡村农业资金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
  第一,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开发乡村地区的良好的环境资源、空间资源以及各种无形资产(传统民族风俗、节庆活动等),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第二,随着外部投资者进入乡村市场,当地农民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主动摒弃了 “以农为本,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观念,并认真学习现代农业技术,逐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第三,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他们在乡村游览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及技术,促进了乡村地区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2 农业的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农业的发展水平限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
  
  2.1 农业为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依托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的旅游休闲功能。乡村地区丰富而多样的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种植、栽培到养殖、狩猎及渔业、副业;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到农村考察、学习、务农到娱乐、疗养、度假;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2 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
  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也是最主要的产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乡村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了乡村的交通便利状况及农民的住宿条件,决定了乡村的可进入性和能为乡村旅游者提供的住宿条件,最终影响到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区发展初期的发展速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必然会带来乡村地区便利的交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舒适的住宿条件,这将为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提供强大的动力。
  2.3 提供多种旅游产品的资源组合配置,使旅游产品呈多样化,旅游活动呈多样性
  乡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农业生态文化景观风格各异,而乡村旅游资源多样的景观风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乡村旅游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烧烤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乐趣。
  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的大力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
  
  3 农业与乡村旅游良性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乡村旅游要先规划后发展,建成乡村旅游基地
  乡村旅游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构建城乡一体的旅游网络。在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互相沟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等因素,使乡村旅游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用地结构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乡村旅游还应与现代高科技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结合起来,改变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普通观光的基本层次和满足物质需求的旅游层面上,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丰富和提高旅游活动的层次,即科技示范户与旅游经营者相结合的道路,使科技示范基地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推广、传播。
  3.2 保持乡村文化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发展乡村旅游要让当地居民意识到,只有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原有的乡村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的内涵,才能够吸引旅游者,提高经济收入,使居民主动地承担起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的责任,让他们从旅游者的重视中找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信心,潜移默化地认识到乡村生活和文化的价值,实现乡村文化的主体保护。
  3.3 加强社区参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两者的双赢
  将农业、农民和乡村旅游发展高度结合起来,提高以乡村产业生态化和产业多功能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乡村旅游开发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同步进行,在发展时不能也不可能舍弃任何一方,在朝着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展的同时,实现两者的双赢。
  3.4 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乡村地区来讲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要专门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组负责当地乡村旅游工作,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法规要点,进行先期发展指导,并伴随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进行法规的修正,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参考文献:
  [1]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
  [2]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
  [3]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3):78-82.
  [4]陈绍友.发展乡村旅游与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64-67.
  
  [作者简介]赵赞(1976—),女,汉族,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民族旅游等。
其他文献
[摘 要]高速公路逐渐成为区域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但两者的高低峰流量经常叠加,产生拥堵、道路损坏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等不利后果。本文通过探讨高速公路上货物运输的可变收费模式,在成本和交通量的基础上,运用分时段、分路段和分载重量等方式调整费率,调节客货运输高峰,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货运;可变费率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
目的研究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14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按1∶1分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者归为观
为了对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及耐久性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加固的试验梁和未加固的对照梁在氯离子侵蚀下的耐久性试验,对比分析了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裂
介绍了12m激光滚珠丝杠副动态行程测量仪的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及工艺。
聚合物水泥砂浆宜采用氯丁胶乳水泥砂浆和聚丙烯酸酯乳液水泥砂浆。由于其结构致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且耐磨、抗裂、抗酸碱腐蚀性能优异,宜用于防腐蚀整体面层和块材面层的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