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宽容,还是更感恩?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慈善事业因此更为规模化、体系化的同时,一些既符合传统道德又包容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机制亟待完善。但更重要的是,慈善终究是一种给予,自立自强才是一个社会成员最宝贵的东西
  
  最近一则关于慈善捐助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楚天都市报》报道说,因为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组织者宣布,将不再给这5名贫困大学生继续提供资助。
  去年8月,襄樊市的19位女企业家响应襄樊市总工会的号召,承诺向22名贫困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4年内向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来,2/3的受助大学生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因此,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一些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
  在一个关于“如何看待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网友调查中,一向以同情弱者著称的网络民意这一次站在了企业家们那一边。超过20万人的受调查者中,83.18%支持“应该取消,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只有8.78%的人选择“不应该取消,既然主动资助别人,主观上就不应图回报”,还有8.03%的人认为也许事情没那么简单。
  几乎与此同时,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一企业共同设立了一个“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5年注资100万元,用以帮助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在捐赠仪式上,慈善总会明确表示,受助者需签订一份“道德协议”,具体内容还在酝酿,但很可能包括受助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以回捐的方式“偿还助学金”,以“续薪传火”,帮助其他生活困难的学生;如果受捐助者没能力回捐资金,可以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劳务和爱心“回捐”,如帮助孤寡老人、做义工等。
  事实上,取消受助资格也好,签订要求“回捐”的“道德协议”也罢,都体现了目前慈善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中的一个普遍话题:接受别人无私帮助的人视之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之心。在慈善事业方面,典型案例是2006年深圳歌手丛飞去世后,其生前资助的百名学生全部失声;今年8月,重庆万州一名学生放弃学业,拿着别人捐给他的善款去做生意,结果捐助人诉诸法庭要求偿还;而在社会新闻里,见义勇为的好人牺牲,被救者悄然消失的事情屡见不鲜;在职场上,类似“我劳神劳力苦心培养他多年,终于成长起来了,一转脸就冲着高薪跑了”的抱怨更是此起彼伏。
  这确实是一个道德难题,中国人有两个好传统,一个是“施恩不图报”,一个是“知恩不忘报”,前者要求的是帮助人的人,后者要求的是被帮助的人。但如果受帮助者真的没有任何表示,施恩之人大多心里会很不舒服; 如果老想着受了别人帮助自己一定要报恩,对受帮助者也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压力,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和谐。所以我理解,祖先留下这两句道德训诫,其实都针对的是个人的道德操守,而非某种社会秩序规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慎独,既要感恩,也要宽容。
  当然,每个人不只活在自己内心,他更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现在,慈善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即在个人行为之外,更由政府和一些NGO组织,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帮助更多社会中的弱者。在慈善事业因此更为规模化、体系化的同时,一些既符合传统道德又包容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机制亟待完善。而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论是真金白银的捐助,还是深夜里的三省乎己,给身边的人或遥远的人多一些温暖的色彩。
  更重要的是,慈善终究是一种给予,自立自强才是一个社会成员最宝贵的东西。我曾受邀为一家基金会担任一笔助学基金的评审委员,某跨国公司计划连续5年在西部20所大学资助10名入学贫困大学生,这200名大学生将每年获得1万元资助,一直到他们大学毕业。最近该助学项目正在进行第二年的资格评审,我和其他评审委员都非常仔细地研究那些大学新生的申报材料,从材料上看,他们的家庭已经不是贫困,而要算是赤贫了,应该都非常需要资助,但僧多粥少,因此我自己定了一些原则,包括:
  第一,不认真填报申请表的肯定不选,尤其是那些相互抄袭“受助理由”和“成材计划”的学生(在去年和今年,这种情况都有发生,有的人甚至抄得连母亲患了什么病和家庭有多少兄弟姐妹都不改),我认为他们一不诚实,二不珍惜这次受好心人相助的机会;
  第二,声称自己大学毕业后想接着读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的基本不选,我把这看作是只顾个人发展,忘记了对赤贫家庭的紧迫责任;
  第三,因有哥哥或姐姐也在读大学而无力承担学费的基本不选,在我看来,大学生已经可以勤工俭学,不应该再成为家里的负担。
  当然,这样的标准肯定有些求全责备。但天底下需要帮助的人太多,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没有资格去依赖,去等待。
其他文献
我们还不能肯定地宣布,对民生的关注,是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一个狂飙突进时代后价值观的回归,但至少,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包括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在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共识    如果不是五一有个黄金周的长假,现在鲜有人还记得5月1日这一天还有个“国际劳动节”的名字;如果不是我被逼得捧着脑袋苦思冥想这期社论写什么,我也不会想着这个属于庶民的节日。  这是很可悲的。包括本刊在内的商业财经类媒体,关注的都是大公司、大人
期刊
柑桔根结线虫能潜入柑桔须根内侵害柑桔根系皮层,使被害根表面形成瘤状物,引起根部形成大小不同的根瘤,须根结成饼团状,阻碍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使吸收根减少.
正义在孙中界身上回归,但那不过是个案,权力者仍然习惯于发号施令,“选择性”地赐予庶民胡萝卜或者大棒。    一个叫孙中界的司机“断指反钓”迫使某国际大都市的政府道歉后,我又听到人们在欢呼庶民的胜利了。欢呼还没拉出长音,该国际大都市的政府又宣布,公民不能穿着睡衣上街。我仿佛听到那欢呼如好逑的公鸭被不耐聒噪的主人切断喉管。撒娇,也得看老板乐不乐意听。  我不是说孙中界在撒娇。就像“剖胸验肺”的河南农民
有关政府部门的过度介入给“周老虎”变成尾大不掉的麻烦。让一个依靠信任赢得社会认同乃至合法性基础的组织承认错误依然是困难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不让个人的错误转化为组织的错误    一只假老虎带来的社会关注,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像其他新闻一样成为易碎品,尽管其间发生了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风波和汶川大地震,但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后,还是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这不
不被投资拉动的“成功经验”所局限,而是借全球金融危机,以明确的政策信号和对内松绑,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化危为机”,这才是中国30年来真正的成功经验所在——借危机倒逼内部变革    前几日,《商务周刊》杂志收到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来的一份保持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号召国内船舶企业正确认识当前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努力保持当前生产经营形势稳定,并加快转变船舶工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刚刚呈现复苏迹象,进入到第三季度,所谓的“V型”反转就遇到了阻力。中国经济或许并没有什么危机,但经过这番烈火烹油之后,危机看上去真的要来了    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回了趟冀北老家,看到村头那条建国初期修建的灌溉引水渠正在施工,这条水渠从太行山里的水库一直延伸到下游的几个县,估计蜿蜒上百公里,但是因为年久失修以及上游来水日渐减少,这些年几乎算是废弃了。但现在,工人们正把大量的建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