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多、记忆点多是先天性问题,财政理论与学生的生活表面上也有较大距离,因此学生领会难、教师教授难一直是较大的问题。对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尤其是转型的大背景下,理论课程与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要,对此本文分析当前财政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对财政学专业发展和财政学课程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转型;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财政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财政学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既不同于数学、物理等计算类课程,又不同于会计、国贸等实务性课程,一方面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易理解,一方面难以实际应用、较难考核掌握情况。因此,以往的财政学课程主要考核点是学生对基础概念是否理解,能否掌握财政收支的分类、结构、规模等,给学生一种需要大量记忆也只需要背诵的感觉,在课程过后往往没有理解财政学蕴含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让学生将财政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进行一些适当的应用,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在讨论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之前,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财政学的学科属性问题。目前财政学专业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这是因为财政学早期的研究方法是源于经济学,即使到了现代,仍然是主要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财政问题,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学是一门包含管理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特别是在财政问题被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之后,经济学理论似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无论涉及多少交叉学科,财政学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因此无法成为独立的学科,尚需依附于经济学。这种争议对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只延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分析财政问题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财政学的发展处于一个转折期,既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个契机,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探讨、开放式的讨论,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将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财政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定位带来的课程属性转变、财政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在两个隔离的空间、现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当前的财政现象和分析财政问题。
二、转型背景对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
除了财政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之外,高校的应用型转型趋势也对课堂教学有较大影响。“转型”是当前的大趋势,应用型意味着课程应当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相联结,但是走出象牙塔不意味着推倒象牙塔,高校教授基础知识的义务不可推卸。因此,对于财政学课程来说,“转型”更多的是将理论有所应用,让学生能够用书本上的理论应用于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并非不可做到。财政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经濟学、政治学的一些基础方法,虽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但是大部分理论对于公共团体的运营也有所帮助,小部分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日常交往、社团生活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总共十几年的灌输式教育之后,无法直接转换角色,部分学生仍然认为记住知识点是最终要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学生缺乏自信,每当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开展开放性讨论时,总会首先去网上找别人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去思考,但更主要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但却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财政学这样一个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十分重要的学科和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即使初出茅庐观点幼稚,也要有观点,不能只是看着书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不能独立思考、不会独立表达,这样的学生没有能力成为合格的财税工作者。
因此,转型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且会表达,能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大到毕业后能够参政议政时提出合理的观点,小到参与团体活动时用所学知识提高团体的合作程度和工作效率。
三、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对于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说,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尝试教学改革:
首先,贯穿始终的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是一个“老”方法,但是对于财政学有不同的意义:财政本身就含有公共事务由公共部门完成的内容,因此有效的分组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提高效率,也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分工合作来理解财政学中的公共物品等概念的方法。例如分组作业,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作业,获得一样的成绩,但是在完成作业时各人的付出必然不可能完全均等,甚至有同学会不参与作业完成,但是因为分组名单已经上交,因此同本组其他同学获得同样的成绩,这便是财政学中“搭便车”现象的直接体现;又或者,在小组讨论时,每位同学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如何达成一致,便又涉及西方财政中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
其次,案例模拟。仿照法律课程中“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财政问题,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财政问题涉及支出、收入、预算、体制等,将所有内容设置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一个故事开始,让学生全程参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模拟奥运会申报,让学生从资金来源、开支规模和项目等方面设计方案,通过讨论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理论与财政实际的关系。
第三,财政实务体验。利用国家推广实践教学的契机,构建财政学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布置财政部门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真实体验财政工作的操作过程,这对于学生学习财政知识、尤其是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知识有较大帮助。一方面,在课本上看都的永远都不如实际操作的更好,另一方面,真实工作的模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严谨性、公开性的重要,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上提出的方法处于尝试阶段,虽然有了初步的效果,但仍然需要完善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授课中多思考,从理念而非形式上进行教学改革,才是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改革。
吉林工商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改课题。
课题名称:转型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审批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课题编号:JG01724。
作者简介:宋铮,女,1985年11月,汉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单位:吉林工商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制度经济、财政税收。
关键词:高校转型;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财政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财政学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既不同于数学、物理等计算类课程,又不同于会计、国贸等实务性课程,一方面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易理解,一方面难以实际应用、较难考核掌握情况。因此,以往的财政学课程主要考核点是学生对基础概念是否理解,能否掌握财政收支的分类、结构、规模等,给学生一种需要大量记忆也只需要背诵的感觉,在课程过后往往没有理解财政学蕴含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让学生将财政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进行一些适当的应用,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在讨论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之前,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财政学的学科属性问题。目前财政学专业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这是因为财政学早期的研究方法是源于经济学,即使到了现代,仍然是主要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财政问题,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学是一门包含管理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特别是在财政问题被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之后,经济学理论似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无论涉及多少交叉学科,财政学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因此无法成为独立的学科,尚需依附于经济学。这种争议对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只延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分析财政问题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财政学的发展处于一个转折期,既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个契机,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探讨、开放式的讨论,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将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财政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定位带来的课程属性转变、财政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在两个隔离的空间、现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当前的财政现象和分析财政问题。
二、转型背景对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
除了财政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之外,高校的应用型转型趋势也对课堂教学有较大影响。“转型”是当前的大趋势,应用型意味着课程应当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相联结,但是走出象牙塔不意味着推倒象牙塔,高校教授基础知识的义务不可推卸。因此,对于财政学课程来说,“转型”更多的是将理论有所应用,让学生能够用书本上的理论应用于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并非不可做到。财政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经濟学、政治学的一些基础方法,虽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但是大部分理论对于公共团体的运营也有所帮助,小部分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日常交往、社团生活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总共十几年的灌输式教育之后,无法直接转换角色,部分学生仍然认为记住知识点是最终要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学生缺乏自信,每当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开展开放性讨论时,总会首先去网上找别人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去思考,但更主要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但却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财政学这样一个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十分重要的学科和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即使初出茅庐观点幼稚,也要有观点,不能只是看着书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不能独立思考、不会独立表达,这样的学生没有能力成为合格的财税工作者。
因此,转型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且会表达,能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大到毕业后能够参政议政时提出合理的观点,小到参与团体活动时用所学知识提高团体的合作程度和工作效率。
三、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对于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说,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尝试教学改革:
首先,贯穿始终的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是一个“老”方法,但是对于财政学有不同的意义:财政本身就含有公共事务由公共部门完成的内容,因此有效的分组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提高效率,也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分工合作来理解财政学中的公共物品等概念的方法。例如分组作业,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作业,获得一样的成绩,但是在完成作业时各人的付出必然不可能完全均等,甚至有同学会不参与作业完成,但是因为分组名单已经上交,因此同本组其他同学获得同样的成绩,这便是财政学中“搭便车”现象的直接体现;又或者,在小组讨论时,每位同学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如何达成一致,便又涉及西方财政中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
其次,案例模拟。仿照法律课程中“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财政问题,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财政问题涉及支出、收入、预算、体制等,将所有内容设置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一个故事开始,让学生全程参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模拟奥运会申报,让学生从资金来源、开支规模和项目等方面设计方案,通过讨论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理论与财政实际的关系。
第三,财政实务体验。利用国家推广实践教学的契机,构建财政学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布置财政部门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真实体验财政工作的操作过程,这对于学生学习财政知识、尤其是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知识有较大帮助。一方面,在课本上看都的永远都不如实际操作的更好,另一方面,真实工作的模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严谨性、公开性的重要,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上提出的方法处于尝试阶段,虽然有了初步的效果,但仍然需要完善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授课中多思考,从理念而非形式上进行教学改革,才是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改革。
吉林工商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改课题。
课题名称:转型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审批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课题编号:JG01724。
作者简介:宋铮,女,1985年11月,汉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单位:吉林工商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制度经济、财政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