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目标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成绩显而易见,但是毛病也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挤,效率越来越低下,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逃离城市成为一些先知先觉的一种别样选择。
各种城市病开始发作,已经从“路堵天天有”转变成“处处堵”。尽管GDP年年上升,房价更是一路飙涨,收入跑不过房价涨幅,生活质量自然下降,作为普通百姓,心情能好才怪?还谈幸福感?这些则属于心堵。
林林总总,各种中国现代病百出,这些问题看起来千头万绪,但是我以为所有症状表现为一个字—堵,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聚、结、燥”而成“病”。
当下各种问题,政府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心堵。国八条、国五条、车牌拍卖、限行、禁止择校、就近入学等等,各类政策,五花八门,恐怕政府自己都数不过来。如同一个病人,身上贴满各种膏药而找不到一剂良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的实质就是“堵”与“禁”。但是,堵不住百姓希望良好教育资源的心,也堵不住百姓希望财富积累的心,假离婚、阴阳合同等乱象就又出来了,演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纵观上述“病和治”的方法,不难看出有点像“鲧禹治水”的故事,“堵”必然要失败的,而病是表象,其“心”是根本,只有理解了百姓的心,才能找到问题解决之道。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各种不同行业的,但其本质是同源的。
我略为知晓中西治疗之差别,中医讲系统论、辩证论以及相似论,而西医则研究科学实证,讲究手术治病,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者治病,前者治人。针对当下城市归于“堵”与“结”的状况,解决之方向自然是“疏和散”,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百姓的心理和经济状况是“静而平”的话,当下之心则是“悬而燥”。如果说当初政府以主导搅动市场活力为主来引导百姓是对的,那么习惯成自然的政府手段和指导方法,现在也该变化了,应该转化为以内因要素来滋润人心为上。只有站在百姓的立场看问题,就不会这么复杂,百姓无非一为子女之教育、二为工作之便利、三为生活之品质。
一直以来,政府的政策每事必谈“集聚效应”,什么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旅游区等功能性单一的区块性规划盛行。而城市一旦变大,交通及时间成本就转化为负面因素,必然只有通过公共利益分配的手法才能让时空便利化和均匀化,人为生硬地设立工业区和商业区与居住区,必然导致工作和居住的分离,最终结果自然是城市交通的钟摆效应。交通之堵正在于原来规划产生的后遗症,只有协调生活、工作、娱乐、商业的配比才能化解,既要散又要揉。
教育的集聚则导致年轻父母为争抢教育资源而买学区房,问题不在房价而在教育资源,对资源的配置要散开均匀些。只有做到这样,中小学教育就近入学就能顺势而为。就近入学,那么接送带来的交通问题也会相应减少。只有教育、工作、居住、商业环境合理配套才能为区域居民减少交通流量提供可靠保障,规模问题和系统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协调,才能使得流动减少,慢生活的理想才可能得以实现。
城市化过大造成的系统性紊乱,已经使得部分人逃离城市,尽管只能是少数,但也可以一叶知秋,郊区化慢生活已经在一些城市逐步演绎,最具有范例的当数杭州的良渚文化村。如果杭州的其他城郊村镇环境优雅,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不缺乏,那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当然,这种文化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活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绝不能作为又一个无限变大的居住区来规划,如果工作机会无法放大,那么进出的交通流量必然会再次添堵,并伤及美丽乡村的未来。
城市化不是目的,城镇化也不是目的,百姓教育、工作和生活的优化才是目的所在。谁愿意早出晚归于添堵不堪的城市丛林?谁不期望孩子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呢?解决这种负面现象,政府必须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察。只有将公共资源散而化之,百姓生活才能通而不痛。
各种城市病开始发作,已经从“路堵天天有”转变成“处处堵”。尽管GDP年年上升,房价更是一路飙涨,收入跑不过房价涨幅,生活质量自然下降,作为普通百姓,心情能好才怪?还谈幸福感?这些则属于心堵。
林林总总,各种中国现代病百出,这些问题看起来千头万绪,但是我以为所有症状表现为一个字—堵,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聚、结、燥”而成“病”。
当下各种问题,政府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心堵。国八条、国五条、车牌拍卖、限行、禁止择校、就近入学等等,各类政策,五花八门,恐怕政府自己都数不过来。如同一个病人,身上贴满各种膏药而找不到一剂良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的实质就是“堵”与“禁”。但是,堵不住百姓希望良好教育资源的心,也堵不住百姓希望财富积累的心,假离婚、阴阳合同等乱象就又出来了,演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纵观上述“病和治”的方法,不难看出有点像“鲧禹治水”的故事,“堵”必然要失败的,而病是表象,其“心”是根本,只有理解了百姓的心,才能找到问题解决之道。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各种不同行业的,但其本质是同源的。
我略为知晓中西治疗之差别,中医讲系统论、辩证论以及相似论,而西医则研究科学实证,讲究手术治病,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者治病,前者治人。针对当下城市归于“堵”与“结”的状况,解决之方向自然是“疏和散”,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百姓的心理和经济状况是“静而平”的话,当下之心则是“悬而燥”。如果说当初政府以主导搅动市场活力为主来引导百姓是对的,那么习惯成自然的政府手段和指导方法,现在也该变化了,应该转化为以内因要素来滋润人心为上。只有站在百姓的立场看问题,就不会这么复杂,百姓无非一为子女之教育、二为工作之便利、三为生活之品质。
一直以来,政府的政策每事必谈“集聚效应”,什么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旅游区等功能性单一的区块性规划盛行。而城市一旦变大,交通及时间成本就转化为负面因素,必然只有通过公共利益分配的手法才能让时空便利化和均匀化,人为生硬地设立工业区和商业区与居住区,必然导致工作和居住的分离,最终结果自然是城市交通的钟摆效应。交通之堵正在于原来规划产生的后遗症,只有协调生活、工作、娱乐、商业的配比才能化解,既要散又要揉。
教育的集聚则导致年轻父母为争抢教育资源而买学区房,问题不在房价而在教育资源,对资源的配置要散开均匀些。只有做到这样,中小学教育就近入学就能顺势而为。就近入学,那么接送带来的交通问题也会相应减少。只有教育、工作、居住、商业环境合理配套才能为区域居民减少交通流量提供可靠保障,规模问题和系统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协调,才能使得流动减少,慢生活的理想才可能得以实现。
城市化过大造成的系统性紊乱,已经使得部分人逃离城市,尽管只能是少数,但也可以一叶知秋,郊区化慢生活已经在一些城市逐步演绎,最具有范例的当数杭州的良渚文化村。如果杭州的其他城郊村镇环境优雅,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不缺乏,那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当然,这种文化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活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绝不能作为又一个无限变大的居住区来规划,如果工作机会无法放大,那么进出的交通流量必然会再次添堵,并伤及美丽乡村的未来。
城市化不是目的,城镇化也不是目的,百姓教育、工作和生活的优化才是目的所在。谁愿意早出晚归于添堵不堪的城市丛林?谁不期望孩子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呢?解决这种负面现象,政府必须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察。只有将公共资源散而化之,百姓生活才能通而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