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春霞,湖南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扶持,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问题仍就突出,农村文化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和供给效率低下,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政府职能、供给体制、内生机制、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交流与传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借此建立责任分明和功能完备的农村文化供给体系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建设;政府职能;供给体系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历程中,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既可以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营造乡风文明的和谐农村。因此,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供给机制不合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自身文化服务职能,创新供给机制,以此保障农村居民文化发展基本需求。
1.1 转变“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的执政理念
文化职能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自身是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服务体系的主体建设者,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落实政府公共责任,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并驾齐驱。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他抓物质文明的能力和成果,还要看他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然而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严重的“重经济, 轻文化”的现象, 把经济当做考核的硬指标, 文化当做考核的软指标,这严重影响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任何时候国家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思想文化建设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建设的一时发展,这就要求党和人民必须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的思想,摆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政府文化部门在制定农村文化发展纲要过程中,一定要像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那样具体,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 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 纳入到财政预算, 纳入到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之中, 从而建立起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国初期,为大力发展经济,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局面,政府在部署上采取了“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在促进城市文化高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却使农村文化体系越来越边缘化。城市优先发展有利于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城乡严重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国家制度、政策、机制和体制之中,做到“三个公平,三个倾斜”:即城镇和乡村公平,尽量向乡村倾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公平,尽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富裕农民和贫困农民公平,尽量向贫困农民倾斜。要着力于加强面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使农民群众普遍受益公共文化服务。
1.2 改革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决策机制
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了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的“越位”,造成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的失衡。根据马克思主义供需平衡理论中论述的,供給来源于需求,而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农村文化服务的对象,尊重农民的文化意愿,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为此,必须大力改革我国“自上而下”、“强制”、“单向”输入的供给模式,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运行模式,加之历史沿袭的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使得具有特殊性的文化产品始终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供给为核心,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导向”的客观规律,供给模式无法反映农民自身对文化的真实需求,造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在公共文化供给的渠道上,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新机制。这是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未达到供大于求的局面,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充足的文化产品,完全满足农民各方的需要。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从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因为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真诚倾听农民真实呼声,制定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文化方针政策,并切实加以实施,才能使农民真真切切地享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
1.3 完善农村文化事业财政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充足的资金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政府与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在资金上给予文化极大的支持,即文化发展采取了多渠道融资手段,使文化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模式。在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严重紧缺,政府虽对文化事业有所投入,但对农村文化的扶持力度还较弱,农村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致使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发展。基于西方国家和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政府和社会必须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机制。
第一,平衡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的必要投入。目前我国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平衡,主要问题在城乡、地区、文化项目投入不平衡,公共文化支出偏向城市和一些大型文化项目,忽略偏远贫穷的山区农村的基础文化建设。因此,应该重点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投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具体比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差距不能过分拉大,要逐步实现和谐文化的理念内涵。政府在财政上必须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结构,建立以基础设施为主导、大型文化项目为辅的农村文化支出模式。 第二,建立专职文化资金管理机构。各级政府建立专职负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部门或是组织,直接负责文化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确保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在文化资金筹集和支出上实现专款专用。区、乡镇则应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资金需求,同时有效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并对供需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规划,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
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过多注重“送文化”,而忽视“种文化”,以致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缺少内生机制的培育,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竞争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单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育成长在农村,对农村各方面非常熟悉,了解农村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农民,在外部积极的帮助和指导下,将“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完善农村文化机构建设, 培育大批文化专业人才
第一,加强农村文化机构领导班子建设。政府应大力提拔为官清廉、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既有经济头脑,能带领农民群众安乐致富,又有长远目光,能纵观农村大局的高素质人员选入领导班子之中。积极鼓励相关领域的机关干部、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通过外选的形式物色优秀人员来填补农村内部管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同时加强农村内部优秀人员的培育和深造,加快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建设的步伐。曾崇碧指出“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需增加相应编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待遇”。[1]
第二,培育文化专业人才,强化农民参与意识。农村文化要谋求长远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专业文化队伍,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村文化整体水平。为了改变当前农村文化队伍层次不齐和文化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专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活动能力的文化员、协管员,以及具有一定维修技能的广播、电视维护员,专职负责农村文化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同时,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乡土特色,直接抑制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应强化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对积极从事农村文化活动的人员给予鼓励以及奖励。在农村,由于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农民具有很强的荣誉感,对荣誉的认可度很高。一旦农民体会到,从事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还能让自己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营造文化生活的氛围。陈坚良认为“要明确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2]
3.壮大农村公共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的壮大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扩建,既可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又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壮大,实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当前,农村文化部门结构单一,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模较小,非文化企业很难进入文化产业从事专业经营,这大大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转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念,加快改革文化管理体制,通过制度创新与完善,放宽企业准入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激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从事文化事业。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法制建设相对落后,文化市场常常出现无法可依,一些文化项目的投资、税收、招标严重缺乏法律保障,这极易导致经营管理的混乱与经营不正规现象。对此,应大力完善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执行、从严执行。同时,政府应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园建设,对符合标准的文化产业园和基地,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对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基地的统筹规划上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此外,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一些小型的设施和设备,可采取乡村经济组织或是农民自办文艺团体自行建设和购买,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例如,一些团体的演奏乐器,可由文艺团体通过文艺演出筹集资金购买,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予补贴。像农村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项目的建造,则可采用公办民助的方式。
第二,鼓励社会参与,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首先,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像计划经济由国家行政指令所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功能,充分利用其固有的特殊性、传统性和民族性,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其次,壮大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企业及组织。企业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竞争主体,因为企业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產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具备着比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更多的优势,所以企业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产业发展行列之中,承担一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和高效运转。
4.加强农村文化传播与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的多重风格融入到整个农村文化建设中,其内容丰富、纯朴,传统文化、原始气息浓厚,这些都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市场发展和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魅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优势,一旦受到重视,得到开发和利用,极有可能形成巨大的产业优势,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要在“文化下乡”的同时,推进“文化进城”,坚持优秀文化“走出去”、先进文化“引进来”,走“内生与外供”相统一的路子,[3]让农村文化走进城市,与城市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同时让城市文化融入农村,引导农村文化走向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
第一,农村优秀文化“走出去“。农村优秀文化“走出去”和国家积极扶持企业“走出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文化领域出现了浮躁的气息,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搁置一旁,随之被消费文化,媚俗文化等笼罩,严重影响了文化健康的发展。而城市现代化建设也致使大批历史文化遗址被摧毁。相反,中国农村由于远离现代化建设已成了一个保留历史痕迹最丰富也是最深刻的地方,拥有了许多不可替代的历史灿烂文化。像一些文化遗址由于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相关法律条文的形式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像一些崇尚节俭、谨慎消费、重积累轻消费、先积累后消费的理念也积极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农民。这些优秀文化应积极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不断弘扬和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和正能量。
第二,先进文化“引进来”。文化不能盲目引进,而必须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加以引进。“以我为主”,就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引进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杜绝盲目吸收,全盘吸收。“为我所用”,就是要积极引进、吸收和借鉴那些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他们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造福农村文化建设中,实现真正的为我所用。农村最多的是劳动力和土地,找准市场,引进一些企业,由政府牵头,进行文化产业加工,有旅游资源地区积极开发旅游胜地,把传统文化产品加工改造推向市场。同时,国家给予补贴,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下乡,给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新观念。(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78-81
[2]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2007(1):98-100
[3]疏仁华.论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文化的建设境遇[J].农业高等教育, 2006(3).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扶持,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问题仍就突出,农村文化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和供给效率低下,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政府职能、供给体制、内生机制、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交流与传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借此建立责任分明和功能完备的农村文化供给体系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建设;政府职能;供给体系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历程中,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既可以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营造乡风文明的和谐农村。因此,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供给机制不合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自身文化服务职能,创新供给机制,以此保障农村居民文化发展基本需求。
1.1 转变“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的执政理念
文化职能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自身是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服务体系的主体建设者,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落实政府公共责任,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并驾齐驱。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他抓物质文明的能力和成果,还要看他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然而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严重的“重经济, 轻文化”的现象, 把经济当做考核的硬指标, 文化当做考核的软指标,这严重影响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任何时候国家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思想文化建设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建设的一时发展,这就要求党和人民必须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的思想,摆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政府文化部门在制定农村文化发展纲要过程中,一定要像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那样具体,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 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 纳入到财政预算, 纳入到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之中, 从而建立起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国初期,为大力发展经济,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局面,政府在部署上采取了“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在促进城市文化高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却使农村文化体系越来越边缘化。城市优先发展有利于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城乡严重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国家制度、政策、机制和体制之中,做到“三个公平,三个倾斜”:即城镇和乡村公平,尽量向乡村倾斜;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公平,尽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富裕农民和贫困农民公平,尽量向贫困农民倾斜。要着力于加强面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使农民群众普遍受益公共文化服务。
1.2 改革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决策机制
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了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的“越位”,造成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的失衡。根据马克思主义供需平衡理论中论述的,供給来源于需求,而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农村文化服务的对象,尊重农民的文化意愿,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为此,必须大力改革我国“自上而下”、“强制”、“单向”输入的供给模式,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运行模式,加之历史沿袭的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使得具有特殊性的文化产品始终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供给为核心,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导向”的客观规律,供给模式无法反映农民自身对文化的真实需求,造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在公共文化供给的渠道上,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新机制。这是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未达到供大于求的局面,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充足的文化产品,完全满足农民各方的需要。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从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因为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真诚倾听农民真实呼声,制定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文化方针政策,并切实加以实施,才能使农民真真切切地享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
1.3 完善农村文化事业财政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充足的资金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政府与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在资金上给予文化极大的支持,即文化发展采取了多渠道融资手段,使文化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模式。在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严重紧缺,政府虽对文化事业有所投入,但对农村文化的扶持力度还较弱,农村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致使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发展。基于西方国家和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政府和社会必须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机制。
第一,平衡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的必要投入。目前我国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平衡,主要问题在城乡、地区、文化项目投入不平衡,公共文化支出偏向城市和一些大型文化项目,忽略偏远贫穷的山区农村的基础文化建设。因此,应该重点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投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具体比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差距不能过分拉大,要逐步实现和谐文化的理念内涵。政府在财政上必须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结构,建立以基础设施为主导、大型文化项目为辅的农村文化支出模式。 第二,建立专职文化资金管理机构。各级政府建立专职负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部门或是组织,直接负责文化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确保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在文化资金筹集和支出上实现专款专用。区、乡镇则应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资金需求,同时有效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并对供需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规划,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
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过多注重“送文化”,而忽视“种文化”,以致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缺少内生机制的培育,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竞争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单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育成长在农村,对农村各方面非常熟悉,了解农村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农民,在外部积极的帮助和指导下,将“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完善农村文化机构建设, 培育大批文化专业人才
第一,加强农村文化机构领导班子建设。政府应大力提拔为官清廉、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既有经济头脑,能带领农民群众安乐致富,又有长远目光,能纵观农村大局的高素质人员选入领导班子之中。积极鼓励相关领域的机关干部、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通过外选的形式物色优秀人员来填补农村内部管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同时加强农村内部优秀人员的培育和深造,加快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建设的步伐。曾崇碧指出“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需增加相应编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待遇”。[1]
第二,培育文化专业人才,强化农民参与意识。农村文化要谋求长远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专业文化队伍,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村文化整体水平。为了改变当前农村文化队伍层次不齐和文化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专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活动能力的文化员、协管员,以及具有一定维修技能的广播、电视维护员,专职负责农村文化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同时,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乡土特色,直接抑制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应强化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对积极从事农村文化活动的人员给予鼓励以及奖励。在农村,由于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农民具有很强的荣誉感,对荣誉的认可度很高。一旦农民体会到,从事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还能让自己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营造文化生活的氛围。陈坚良认为“要明确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2]
3.壮大农村公共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的壮大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扩建,既可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又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壮大,实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当前,农村文化部门结构单一,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模较小,非文化企业很难进入文化产业从事专业经营,这大大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转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念,加快改革文化管理体制,通过制度创新与完善,放宽企业准入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激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从事文化事业。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法制建设相对落后,文化市场常常出现无法可依,一些文化项目的投资、税收、招标严重缺乏法律保障,这极易导致经营管理的混乱与经营不正规现象。对此,应大力完善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执行、从严执行。同时,政府应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园建设,对符合标准的文化产业园和基地,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对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基地的统筹规划上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此外,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一些小型的设施和设备,可采取乡村经济组织或是农民自办文艺团体自行建设和购买,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例如,一些团体的演奏乐器,可由文艺团体通过文艺演出筹集资金购买,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予补贴。像农村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项目的建造,则可采用公办民助的方式。
第二,鼓励社会参与,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首先,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文化建设中。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像计划经济由国家行政指令所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功能,充分利用其固有的特殊性、传统性和民族性,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其次,壮大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企业及组织。企业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竞争主体,因为企业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產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具备着比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更多的优势,所以企业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产业发展行列之中,承担一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和高效运转。
4.加强农村文化传播与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的多重风格融入到整个农村文化建设中,其内容丰富、纯朴,传统文化、原始气息浓厚,这些都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市场发展和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魅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优势,一旦受到重视,得到开发和利用,极有可能形成巨大的产业优势,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要在“文化下乡”的同时,推进“文化进城”,坚持优秀文化“走出去”、先进文化“引进来”,走“内生与外供”相统一的路子,[3]让农村文化走进城市,与城市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同时让城市文化融入农村,引导农村文化走向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
第一,农村优秀文化“走出去“。农村优秀文化“走出去”和国家积极扶持企业“走出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文化领域出现了浮躁的气息,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搁置一旁,随之被消费文化,媚俗文化等笼罩,严重影响了文化健康的发展。而城市现代化建设也致使大批历史文化遗址被摧毁。相反,中国农村由于远离现代化建设已成了一个保留历史痕迹最丰富也是最深刻的地方,拥有了许多不可替代的历史灿烂文化。像一些文化遗址由于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相关法律条文的形式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像一些崇尚节俭、谨慎消费、重积累轻消费、先积累后消费的理念也积极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农民。这些优秀文化应积极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不断弘扬和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和正能量。
第二,先进文化“引进来”。文化不能盲目引进,而必须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加以引进。“以我为主”,就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引进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杜绝盲目吸收,全盘吸收。“为我所用”,就是要积极引进、吸收和借鉴那些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他们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造福农村文化建设中,实现真正的为我所用。农村最多的是劳动力和土地,找准市场,引进一些企业,由政府牵头,进行文化产业加工,有旅游资源地区积极开发旅游胜地,把传统文化产品加工改造推向市场。同时,国家给予补贴,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下乡,给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新观念。(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78-81
[2]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2007(1):98-100
[3]疏仁华.论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文化的建设境遇[J].农业高等教育, 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