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为艺术合法化问题的论争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卫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尤其是其中的血腥暴力的行为艺术既具有反传统的现代性精神与精英意识,又具有批判集权与权威的大众意识,由于前卫艺术概念的模糊性,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中国艺术批评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争论的焦点进行归纳,并对双方的论据对比分析,试图证明中国前卫艺术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大众应该给予这些边缘艺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行为艺术;争论;合法化
  前卫艺术是一种迷恋意义观念的艺术形态。它不拘泥于传统的架上绘画,综合利用各种方法,表达创造者的情感。近年来多次出现的以自虐和伤害为表现形式的血腥的行为艺术以日常性、事件性和参与性体现艺术社会的民主原则,这种意向和性质,在欧美发达国家始终是对收藏机制、美术馆、博物馆展览的反动,是对资本与权力合谋下的资本主义市场意识形态最直接的疏离和嘲弄。
  1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困境
  前卫原本是一种异质精神,它随着时代、种族、阶级、性别的差异而凸显着不同面相。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它就已出现。一些原来属于绘画专业领域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优秀画家,如北京的徐冰、汪建伟、王晋、赵半狄,广州的徐坦,山东的高氏兄弟等都介入了行为艺术。对他们而言,由于架上风格论的教条和艺术的法则,已经不能完全承载他们的艺术诉求,与此对应的一支“城市游击队”——80年代学成,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自由艺术家,如张洹、马六明、张大力、王惠敏等,大都以身体为创作媒介,结合现实语境来探讨社会、经济、政治、心理诸多紧要的、临界的问题。
  80年代,行为艺术进入中国。最开始的行为艺术总是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出现,挑战国人精神的承受极限和撞击国人的感官,让大众敬而远之不能接受。在大多数人看来,行为艺术不过是一种小团体性质的行为,是社会非主流的意识。如今,这种曾经前卫的、小众的、先锋的、充满哲学意义的艺术形式,已经蔓延到各个圈子,融合了各个领域特色,以变幻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文艺圈、娱乐圈、公益事业、宗教领域等都借以行为艺术这把利剑在第一时间宣传了理念吸引到眼球,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其表现形式,大都与血腥、裸体、暴力相关,所以引起不少人的反感。
  事实上,包括行为艺术在内的当代艺术。在本土面临着合法化存在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在行为艺术与全权意识形态及其展览机制之间,构成了疏离与压制的现代性话语紧张。另一方面,关涉到行为艺术自身从策略到语言的自我完善问题。我们并不能要求或幻想行为艺术能像唐诗、交响乐或京剧、芭蕾舞那样精湛、深邃,灵光而微妙地成为另一种经典艺术形态。而且任何所谓经典之原始都要受到权威的质疑和受到主流的排挤,在夹缝中慢慢找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其中必然充斥着对抗与妥协、真理与虚妄。既然行为艺术近几年在中国以群体或个体的形式发生和存在着,作品不断产生,作品在产生和完成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学术现象或者反映出的艺术问题,显然是不容批评界回避不谈的。
  2关于行为艺术的争论
  关于该领域艺术的争论主要集中点是针对于在2000年前后举办的几个展览,包括“后感性”展、栗宪庭策划的“对伤害的迷恋”等等。无法接受这些展览中过分血腥暴力的表现形式的批评家们纷纷发表文章来“讨伐”这些艺术家。栗宪庭、冯博一等批评家通过肯定该类型行为艺术意义的论证来反驳这些否定的言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对于进行自虐和伤害行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给予了有力支持:
  (1)批评家抨击血腥化行为艺术的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是这类艺术触及了人类的道德底限,艺术通过激发热烈奔放的情绪而达到个体主观的内心自由,而道德价值的问题却要用善与恶、对与错这样的伦理概念来判定,伦理观念的核心不是自由而是自律,是以对个体主观的束缚为前提的——来驳斥他们的观点。
  (2)大量批评者认为行为艺术家是想通过此种方式达到自己利益或者更高地位的实现。而鲁虹在文中就用艺术家在创作该类艺术作品时是否出于对于功利的要求来判定该行为艺术的价值好坏。我认为讨论这些艺术家自身出于对什么的追求做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也没有人去讨论鲁本斯的杰作是不是为了迎合王宫贵族的趣味。作者认为行为艺术的价值好坏更多的是它对观者以及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3血腥前卫艺术在中国的意义
  我认为虽然不乏大批艺术家打着行为艺术家的噱头哗众取宠,但行为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是应该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一席之地的。
  (1)行为艺术的日常性、事件性和参与性驱动着新的公共艺术“空间文本”的形成。任何行为,如果不谋求现实的功利目的,在艺术家给定一个特定的艺术语境里,符合艺术基本规则,它就可以被视作行为艺术。不同的是行为艺术家对“现代性”话语从不抱有“未遂理想”的祈向,他们只是用个人方式表达了社会质询性质的警示与关照。赵挪用了公益广告模式,来轻松、幽默地表达社会危象,如下岗、假冒伪劣商品、毒品、环境保护等。艺术家“有机知识分子”(葛兰西)的批判角色,在此“转喻”为“半个社会学家”或平凡的社会工作者。公众可以是行为艺术的旁观者或鉴赏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如果他认可行为艺术的规则的话。公众有权选择观看或规避行为艺术的现场。一般公众对行为艺术不理解,这并不奇怪,即使是对许多经典艺术,又能说公众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呢?但不能否认的是行为艺术这一形式所体现的前所未有的民主意识和反权威的勇气。
  (2)对于前卫艺术批判最多的就是其暴力与血腥性,实际上行为艺术中的暴力化倾向,只是借用了暴力的符号,而并不含有社会学中对暴力所下的定义,它的表现形式也因此属于个人的身体实验,而缺少各学科中对暴力的主要特征“侵犯”的呈现而使暴力问题成了一种假设。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大多可能掩藏在美丽的表象下,而这些看似血腥的前卫艺术远没有现实来得残酷。并且既然是现象就有形成现象的根源和原因,为什么不去先做符合学术准则的理性分析和研究呢?退一步讲,既然我们都有令人信服的道德意识,那又何来如此多的暴力事件?既然和平是我们的理想,那现实中的战争和冲突为何又屡屡出现?缩小和转移这样的事实无助于我们对现实和艺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贾方舟.批评的时代:20世纪末中国美术批评文萃(卷一)[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2] 鲁虹.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3] 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4] 高氏兄弟.艺术生态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5] 邱志杰.重要的是现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邹建平.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7] 萧元.做壹年—谢德庆行为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贺万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9] 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10] 尹吉男.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阑尾炎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选我院小儿外科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儿96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实施整体护理干
所谓的乡土地理,是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乡土地理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相关地理知识,接触到更加具体有感情的地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
摘要: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其不但有助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为群众文化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下面本文就对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重要性  0引言  乡镇文化站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的提高。建设发展乡镇文化站的目的在于对公共文化生活和服务进行提升。那么在乡
摘要:会理陶作为西南地区民窑高温釉陶的重要代表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会理陶的最大特色是其釉料以会理当地的天然矿石为主要发色原料,釉色烧成稳定,光洁度高,色彩浑厚素雅。由于历史的变迁,会理陶逐渐势微,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陶瓷类型,会理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保护、调查和研究会理陶迫在眉睫。  关键词:会理陶;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产业现状  四川会理陶历史悠久,自宋末元初建窑烧制以来,五六百年窑
时滞微分方程的非振动解的分类及各类非振动解的存在准则是泛函微分方程振动理论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一类高阶中立型非线性微分方程正解的分类研究.可提供在Banach空间中,用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