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统一意志的思想方法和构成了一个科学而又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体系,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意义,而且具有正确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方法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观点,生发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方法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创造性的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力的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和改进民生、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实际行动,融入改进党的作风、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治国理政诸要素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行动方向。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方法论意义。
二、统一意志的思想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强调统一全党的意志,确保全党看齐中央、紧跟核心,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为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新要求新特征新情况作出科学的研判。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对我国发展的具体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他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2]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对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的科学判断深刻彰显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气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习近平总书记以各个领域重大问题为导向,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正是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目标任务,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三是坚持“五大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注重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这五大思维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战略思维把全局,用历史思维观大势,用辩证思维抓根本,用创新思维促发展,用法治思维求善治。“五大思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是团结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统一意志的思想方法。
三、总揽全局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工作方法:一是坚持调查研究,重视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3]调查研究是为了做出某些决策,对实际国情进行实地、深入的收集和分析数据,除了必须要做到以实践为基础收集真实材的调查料之外,还必须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对客观实际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一直坚持的优良工作作风,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从调研中发现新情况,从调研中总结新经验,从调研中认知发展规律,从调研中悟出新思想、产生新理论、形成新措施、谋划新战略。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他从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是实事求是的结果。二是坚持抓铁有痕,真抓实干。习近平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4]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总体工作方法。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后,于2013年11月到山东考察时提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曾作出这样一个重要批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以抓铁有痕的干劲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三是坚持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紧密联系 5000 多年中華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史来思考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历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时间以胸怀天下、复兴的历史担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创造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新业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241 页.
[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2-11-17.
[3]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 335页.
[4]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网,2013-04-28.
作者简介
杨恒梅(1983-),女,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认识论。
(作者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意义,而且具有正确的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方法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观点,生发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方法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创造性的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力的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和改进民生、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实际行动,融入改进党的作风、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治国理政诸要素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行动方向。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方法论意义。
二、统一意志的思想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强调统一全党的意志,确保全党看齐中央、紧跟核心,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为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新要求新特征新情况作出科学的研判。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对我国发展的具体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他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2]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对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的科学判断深刻彰显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气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习近平总书记以各个领域重大问题为导向,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正是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目标任务,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三是坚持“五大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注重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这五大思维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战略思维把全局,用历史思维观大势,用辩证思维抓根本,用创新思维促发展,用法治思维求善治。“五大思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是团结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统一意志的思想方法。
三、总揽全局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工作方法:一是坚持调查研究,重视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3]调查研究是为了做出某些决策,对实际国情进行实地、深入的收集和分析数据,除了必须要做到以实践为基础收集真实材的调查料之外,还必须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对客观实际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一直坚持的优良工作作风,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从调研中发现新情况,从调研中总结新经验,从调研中认知发展规律,从调研中悟出新思想、产生新理论、形成新措施、谋划新战略。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他从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是实事求是的结果。二是坚持抓铁有痕,真抓实干。习近平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4]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总体工作方法。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后,于2013年11月到山东考察时提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曾作出这样一个重要批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以抓铁有痕的干劲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三是坚持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紧密联系 5000 多年中華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史来思考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历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时间以胸怀天下、复兴的历史担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创造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新业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241 页.
[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2-11-17.
[3]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 335页.
[4]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网,2013-04-28.
作者简介
杨恒梅(1983-),女,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认识论。
(作者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