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语文学习层面谈学生语感的培养认知和方法,旨在阐释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的观点,更扎实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口比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学习;语感训练;语言实践能力
语感是语言文字作用人的视听感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映像于人的大脑记忆系统,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对于学生说来,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为阅读文章和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轻视乃至忽视语感的培养的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以至于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将语文学习学成了“死记硬背”的情形,在语文卷面考试时可拿高分,在阅读和作文能力上教条化,缺乏相应的语感和分析与创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基本理念,以及“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课程目标①,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的莹然含义。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其一,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将书面的语言文字鲜活生动可感起来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优势也在语感上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不会有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才能了解得更真切。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枯黄的叶子在秋风中簌簌飘落的景象;还会想到寂寞的游子流落他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景;甚至产生人生无常的感受等等意味。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阐述:“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其二,训练学生诵读,让学生从感性上、整体上去感知和消化吸收材料,在语感积累上“水滴石穿”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也。
训练学生诵读需要从老师的范读做起。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把老师作为模仿标本,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朗读。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如《雷电颂》中的铿锵有力、悲壮慷慨语调;《海燕》的激情澎湃,乐观向上;《金黄的大斗笠》的活泼动人都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技巧更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以指点。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五方面,教师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点拨要注意在这些能力上的积淀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加上反复训练,就可以读出《海燕》的勇敢,《孔乙己》的迂腐,胡适对母亲的深切回忆,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之意蕴。
诵读是朗读的融会贯通。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让我们充分吸收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并借鉴于语言表达及写作当中。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正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记住这些丰富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关键词、重点语句入手,结合联想和想象,记住文本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多挤点时间读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与伟大作家交朋友,多记记日记,多用心品味作品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其三,发挥课堂教学对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积极培养
在课文教读中训练学生语感的分析能力。语文教读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课堂上老师的引导点拨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认真揣摸之后,才能体会出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在写作的训练中培养语感的运用能力。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以文本和其他名著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如《小石潭记》,从因声见潭,到潭中鱼乐,潭上溪曲,最后写到心境,由近及远,情景交融,不断变换观察点;在观察基础上,把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把对象比较细腻地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抄写篇章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增强鉴别能力;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能锻炼想象思维,拓展思路;日记等形式能让我们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
其四,多给学生提供语文课外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感的培养,除了需要对语文知识的積累和通过反复诵读积累、在生活中领悟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从而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采访师友、即兴演讲、讲新闻故事、成语接龙等活动。
以上便是我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一点浅薄认识,希望专家们多多批评指正。
【关键词】语文学习;语感训练;语言实践能力
语感是语言文字作用人的视听感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映像于人的大脑记忆系统,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对于学生说来,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为阅读文章和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轻视乃至忽视语感的培养的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以至于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将语文学习学成了“死记硬背”的情形,在语文卷面考试时可拿高分,在阅读和作文能力上教条化,缺乏相应的语感和分析与创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基本理念,以及“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课程目标①,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的莹然含义。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其一,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将书面的语言文字鲜活生动可感起来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优势也在语感上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是不会有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才能了解得更真切。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枯黄的叶子在秋风中簌簌飘落的景象;还会想到寂寞的游子流落他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景;甚至产生人生无常的感受等等意味。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阐述:“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其二,训练学生诵读,让学生从感性上、整体上去感知和消化吸收材料,在语感积累上“水滴石穿”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也。
训练学生诵读需要从老师的范读做起。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把老师作为模仿标本,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朗读。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如《雷电颂》中的铿锵有力、悲壮慷慨语调;《海燕》的激情澎湃,乐观向上;《金黄的大斗笠》的活泼动人都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技巧更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以指点。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五方面,教师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点拨要注意在这些能力上的积淀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加上反复训练,就可以读出《海燕》的勇敢,《孔乙己》的迂腐,胡适对母亲的深切回忆,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之意蕴。
诵读是朗读的融会贯通。中国的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流传到今天,让我们充分吸收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并借鉴于语言表达及写作当中。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正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记住这些丰富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关键词、重点语句入手,结合联想和想象,记住文本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多挤点时间读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与伟大作家交朋友,多记记日记,多用心品味作品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其三,发挥课堂教学对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积极培养
在课文教读中训练学生语感的分析能力。语文教读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课堂上老师的引导点拨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认真揣摸之后,才能体会出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在写作的训练中培养语感的运用能力。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以文本和其他名著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如《小石潭记》,从因声见潭,到潭中鱼乐,潭上溪曲,最后写到心境,由近及远,情景交融,不断变换观察点;在观察基础上,把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把对象比较细腻地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抄写篇章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增强鉴别能力;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能锻炼想象思维,拓展思路;日记等形式能让我们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
其四,多给学生提供语文课外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感的培养,除了需要对语文知识的積累和通过反复诵读积累、在生活中领悟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从而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采访师友、即兴演讲、讲新闻故事、成语接龙等活动。
以上便是我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一点浅薄认识,希望专家们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