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和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安徽省西北部的人口大县,常住人口162.7万。“太和”是个让人产生美好联想的地名,“太平、和谐”,似乎正契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寓意。
2009年2月中旬,从上海到合肥,经阜阳,随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马长城处长一行,记者第一次来到太和。这是个典型的内地县城,闹市区高楼不多,但商铺林立,并非双休日和节假日,街上的车流和人流还是将本来就不宽的马路堵得满满的。
吸引记者的自然不是太和的名字,太和的景,而是太和出了个“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见到检察长的那天,正好是他作为安徽省检察系统代表进京领奖载誉而归的当日。从清晨阜阳下火车,便马不停蹄地到会接受各级媒体采访的他,疲倦中不失精神气,激情洋溢地介绍着北京开会的情况,介绍着该院近年来的工作情况。
能成为全国先进,没有两下子是不可能的。
“您觉得亮点在哪里?”这是个问得并不到位的问题。
“我们把握‘两个围绕’:围绕高检院工作部署,大力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围绕服务大局的需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案件。以办案带动预防。”检察长赵亚东回答得却驾轻就熟。
办案带动预防?此刻,记者的思路显然有些钻“冷门”,这不,放着大案要案不采访,偏偏对预防感兴趣。当记者一头扎到预防和反贪等部门采访后,还是感受到这一冷门题材的积极意义。
主动退赔2000万元
太和县是全国四大医药购销集散地之一,它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主要制药厂家生产的各种药品,全国各地的药商和医疗卫生机构纷纷到这里购药,可谓“买全国卖全国”,医药带动的经济占太和县经济比例高达60%,带动了近10万人就业。
华源医药有限公司是太和县的支柱型国有企业。2005年4月,太和县人民检察院接到该企业职工举报,称公司的一些销售员有严重的挪用公款行为,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华源公司有3000多名职工,为当地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岗位,如果真的出现严重的经济犯罪现象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后果不堪设想。举报信引起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初步调查后,4名检察官组成的专案组正式进驻华源公司,开始了现场办案。打头的是司法会计出身的城关检察室主任徐继军。
“进驻后,我们对每个销售员的每一笔业务都进行了核查,发现由于财务制度上的漏洞,半年都不跟业务员对一次账,造成该企业大量应收款不能及时到账,货发出去后有去无回的很多,一些销售员甚至拿着企业的药品销售款,作为资金投入,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徐继军是位女检察官,斯文加英气,她特意赶来跟记者介绍起这一后来形成9件有罪判决的挪用公款案。
办案是一方面,预防是另一方面。在打击的同时,检察官们认为还要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这叫双管齐下。
徐继军说,在办案过程中,他们没有忘记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因为很多销售员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本来并不认为挪用单位的资金用用也是犯罪,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
就这样,该专案组不仅通过查办数起挪用公款案为华源公司直接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更是通过警示教育,使2500万元被有关人员占用的公款得到了主动退赔。
与此同时,在专案组建议和指导下,华源公司吸取教训,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销售制度和财务结算制度。
因为资金流得到良性循环,国企华源公司在揪出了销售“蛀虫”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悉,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量是以前的三四倍,职工的福利也上去了三分之一。
而这无疑有检察官们为企业保驾护航的辛劳。
“侦防一体化”
以前,在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和侦查部门一般都是“各自为政”的,侦查部门抓案子,预防部门则注重平时的精耕细作,二者缺乏衔接和配合。
如何将两部门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合力,改变以往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浅的现状?为此,太和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实践探索,开创性地制定了一套“侦防一体化”工作细则。
所谓的侦防一体化,就是预防人员带着明确的预防目标参与职务犯罪侦查,预防和侦查分工合作,各有侧重。
在侦查阶段以侦查部门为主,预防部门及时掌握发案原因和作案手段等信息。
在案后预防阶段以预防部门为主,根据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剖析犯罪动因,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切实使自侦工作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警示一面的作用。
2008年,太和县人民检察院相继查办了县水务局原局长王某某等3人受贿40余万元案、县国土局原副局长李某某受贿案等一批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在该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与此同时,针对县水务局和国土局开展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便成为检察机关的一个重点。
比如沙颍河治理工程是安徽省的重点工程,总投资5个多亿元,其中太和县境内段工程由县水务局负责。为了监管好这块资金投入,县检察院会同县纪委,在工程上马之初,即展开了预防工作。如把好沿线拆迁关,让拆迁安置工作没有猫腻;不定期查账,根据工程进度,跟踪检查。
再比如,水务局负责的农村饮水工程是由国家投资的支农惠农工程。但由于资金投入大,设备采购量大,工期长,很容易出现漏洞。为了保证这笔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不出现人为的偏差,太和县人民检察院预防科提前介入了预防工作。检察官们不仅对职能部门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廉政宣传,加强法制教育,还对原材料、设备采购过程进行了监管,并参与对招投标制度的规范。
“能不能具体说说招投标制度?”记者曾经采访过上海一些重大工程中的预防工作,对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程序也略知一二,但依然感兴趣基层涉农工程的招标过程。
接待记者采访的预防科副科长李健,刚才还一个劲地表示,预防工作都是平常工作,没有像办案那样有故事,有说头,但一涉及具体业务,便也进入了状态,介绍起来很是专业:“第一,必须公开发布招投标信息;第二,对参与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如有16家单位来参与投标,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资格审查;第三,标的公开,公开竞价,公开招标,以合理最低价中标;第四,中标单位须公示三天,没有异议才能正式签订合同。”
无疑,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对“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的出现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遏制作用。同时,有检察官参与的招投标也更让职能部门和投标方感到放心,有安全感。
据了解,近年来,除上述水利工程外,太和县检察院预防人员还先后对城建、交通、卫生、土地、教育、药品食品监督、金融等部门的招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共计59次,将预防工作的触角深入到经济活动的最关键环节。
“四表管三圈”
在太和县,由于检察院是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其职能范围是放大的,凡县里碰到疑难棘手问题,工作组成员中必定会有检察人员参与。而这种品牌效应反映在预防工作中,则是预防人员和反贪人员深入基层,宣讲廉政和警示教育的忙碌身影。
目前为止,太和检察院已与县国税、金融、卫生等11个系统共建了预防职务犯罪组织。
“我们检察长带头,每年都要亲自到各职能部门去讲课,每一次,他都准备得很充分,口才好,深入浅出,又生动,结合案例,听课的反响热烈,他们非常欢迎这样的预防教育形式。”
反贪局副局长徐成福说,由于院领导带头,各部门都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当作自己分内的事,经常会抽出人员深入基层开课宣讲,反贪部门的干警因为更是办案一线人员,接触案例多,以案释法,而受到欢迎。
陈修荣是双阜镇检察室的主任,他告诉记者,双阜镇年终工作总结时,他带着2名检察员去讲课,内容就是怎么避免村干部犯罪。“我们都是在第一线的,手上都有几个案子,所以,现场效果特别好,掌声特别响。”
那次,30多个村的100多名干部参加了听课,陈主任讲:“我从头到尾讲了十多个案子,涉及农村干部贪污受贿等七个方面的犯罪,因为有些案子的当事人都是下面听课者熟悉的人,或是朋友,或是远亲近邻,所以,警示作用非常大。”
太和县人大的一份报告这样写道:太和县检察院充分发挥犯罪预防工作整体效能。一是结合办案,深入推进个案预防,加强行业预防,探索社会预防。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加快预防情报信息库建设。
二是加强与监察、审计、发改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对不同群体、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职务犯罪,特别是针对相关部门职务犯罪高发易发环节、重点部位进行分类分析,寻找案件线索。
三是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发案原因和特点,把握规律,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带有全局性、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的对策,拓展和延伸办案的社会警示效果,积极构筑检察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检察品牌的树立没有过硬的内功是不行的。太和县人民检察院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先进,有其厚积薄发的功力,这既表现在勇破大案的战斗力上,也表现在勤织预防职务犯罪网络的责任心上,更表现在管好自己,以正示人的清廉形象上。
据记者了解,在管好自己的方式上,太和县检察院有一套“真经”。
如“四表管三圈”制度:利用八小时以外干警活动情况监督申报表、家访登记表、谈心谈话登记表、干警离开住地外出活动登记表等四表,来管好干警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
另外,结合上述制度,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加强对干警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使之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提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效果,实现了干警违法违纪情况零举报。
离开太和县,有种记忆却一直感动着记者,那就是“实在”。当“先进”是做出来而非评出来时,太和检察院的标杆意义便凸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