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深化改革框架以及层次的确定,对经济领域改革任务以及要点,有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社会政策的重视程度较高,重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政策的出台,因此延迟退休成为了时下探讨的重点。基于即将新出台的延迟退休政策,各界声音不同,有声音称退休年龄要富有弹性,因此加强对延迟退休的影响进行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养老保险;延迟退休;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一、延迟退休政策研究现状
延迟退休政策主要是针对于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就业压力问题等,所提出的缓解对策。针对延迟退休政策备受争议,就2016公共服务蓝皮书指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支持率偏低,根据2016年课题组对延迟退休政策支持度评价调查结果来看,被访者中38.69%表示不赞成,而30.26%的被访者表示赞成,其中31.04%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蓝皮书指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需要细化的思考问题,制定差异化政策,落实细化规则等问题。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必然趋势,而如何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对政策的影响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分析
(一)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市场而言,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缓解人才荒问题。目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关键岗位竞争较为激烈,专业技术支撑人员以及技术等级人员需求量较大,但是供给不足,若能够延迟退休,则能够增加人才培养实践,进而缓解高级人才紧缺问题,促进就业市场稳定发展与完善。2)降低就业市场流动频率。基于我国现在就业市场情况来看,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年轻毕业生,若延迟退休则能够延长就业岗位占据时间,单位的招聘率也将会有所降低,减少就业的市场流动性,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如下:1)对年轻人就业造成挤压效应。我国年增加的劳动力基数较大,但是新增岗位较少,造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若延迟退休,则会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造成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领域与科技领域等,延迟退休,则会造成挤出效应。2)影响养老金收入支出。延迟退休对于养金收入支出的影响,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业内专家,专家称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比如实行65岁退休政策,能否确保人们领回企业与自己所缴纳的全部费用,仍旧是个未知数。2)约束老年人再就业。基于众多因素,多数老年人退休后,选择再就业,就业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年纪越大,则就业压力越大,延迟退休将会增加老年人再就业压力。3)减缓劳动力更新速度。就劳动力条件分析,年轻人缺乏技能经验以及创新精神,而老年人则缺乏活力与创新力,延迟退休将会使得劳动力更新速度减慢,使得劳动力队伍缺乏活力[1]。
(二)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
延迟退休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如下:1)能够提高中高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机械加工行业也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可以说资历越深的人员利用价值越高,若能够延迟退休,则能够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人才培养的时间。2)缓解机械加工行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紧缺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现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以及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化机械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较高,对于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加之人员流动性较大,若延迟退休,则能够极大程度上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消极影响如下:机械加工行业人员构成中的体力劳动人员若延迟退休,从某些角度而言欠缺公平性,而且年龄越大体力劳动能力越差,工作效率降低;而对于技能型人才而言,延迟退休难以为年轻人提供发展空间;减缓劳动力更新速度等。
三、延迟退休影响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若实行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政策,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还造成众多消极影响,若依旧按照年龄来作为延迟退休政策实行指标,则会影响部分人员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同时也不利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基于此则需要选择弹性的政策,将特定年龄作为养老金领取的底线,根据当事人的终身财务平衡,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合理的选择,则能够确保社保长期平衡,同时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自信,同时延迟退休能够增加老年人收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有专家称弹性实施,给老年人选择退休或者延迟退休的机会,或许能提高退休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政策推行的效果。给予老年人更多选择,或许会提高延迟退休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论证政策可行性,则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既然实施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那么需要更多的社会配套政策的支持,提供多样化选择,渐进的延退,或许更加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或许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延退政策的落实:1)局部調整女性退休政策。打破身份限制,规范女性退休年龄;提高高学历女医师退休年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2)灵活调高退休年龄上限,采纳当事人意愿,基于劳动性质调整。3)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4)采取渐进式延退模式,逐步的落实延迟退休政策[2]。
参考文献:
[1]李琴,彭浩然.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5.
[2]刘琛.打破悖论: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
[3]牛天明.延迟退休年龄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6.
关键词:养老保险;延迟退休;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一、延迟退休政策研究现状
延迟退休政策主要是针对于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就业压力问题等,所提出的缓解对策。针对延迟退休政策备受争议,就2016公共服务蓝皮书指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支持率偏低,根据2016年课题组对延迟退休政策支持度评价调查结果来看,被访者中38.69%表示不赞成,而30.26%的被访者表示赞成,其中31.04%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蓝皮书指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需要细化的思考问题,制定差异化政策,落实细化规则等问题。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必然趋势,而如何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对政策的影响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分析
(一)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市场而言,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缓解人才荒问题。目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关键岗位竞争较为激烈,专业技术支撑人员以及技术等级人员需求量较大,但是供给不足,若能够延迟退休,则能够增加人才培养实践,进而缓解高级人才紧缺问题,促进就业市场稳定发展与完善。2)降低就业市场流动频率。基于我国现在就业市场情况来看,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年轻毕业生,若延迟退休则能够延长就业岗位占据时间,单位的招聘率也将会有所降低,减少就业的市场流动性,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如下:1)对年轻人就业造成挤压效应。我国年增加的劳动力基数较大,但是新增岗位较少,造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若延迟退休,则会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造成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领域与科技领域等,延迟退休,则会造成挤出效应。2)影响养老金收入支出。延迟退休对于养金收入支出的影响,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业内专家,专家称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比如实行65岁退休政策,能否确保人们领回企业与自己所缴纳的全部费用,仍旧是个未知数。2)约束老年人再就业。基于众多因素,多数老年人退休后,选择再就业,就业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年纪越大,则就业压力越大,延迟退休将会增加老年人再就业压力。3)减缓劳动力更新速度。就劳动力条件分析,年轻人缺乏技能经验以及创新精神,而老年人则缺乏活力与创新力,延迟退休将会使得劳动力更新速度减慢,使得劳动力队伍缺乏活力[1]。
(二)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
延迟退休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如下:1)能够提高中高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机械加工行业也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可以说资历越深的人员利用价值越高,若能够延迟退休,则能够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人才培养的时间。2)缓解机械加工行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紧缺问题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现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以及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化机械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较高,对于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加之人员流动性较大,若延迟退休,则能够极大程度上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消极影响如下:机械加工行业人员构成中的体力劳动人员若延迟退休,从某些角度而言欠缺公平性,而且年龄越大体力劳动能力越差,工作效率降低;而对于技能型人才而言,延迟退休难以为年轻人提供发展空间;减缓劳动力更新速度等。
三、延迟退休影响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若实行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政策,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还造成众多消极影响,若依旧按照年龄来作为延迟退休政策实行指标,则会影响部分人员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同时也不利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基于此则需要选择弹性的政策,将特定年龄作为养老金领取的底线,根据当事人的终身财务平衡,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合理的选择,则能够确保社保长期平衡,同时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自信,同时延迟退休能够增加老年人收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有专家称弹性实施,给老年人选择退休或者延迟退休的机会,或许能提高退休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政策推行的效果。给予老年人更多选择,或许会提高延迟退休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论证政策可行性,则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既然实施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那么需要更多的社会配套政策的支持,提供多样化选择,渐进的延退,或许更加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或许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延退政策的落实:1)局部調整女性退休政策。打破身份限制,规范女性退休年龄;提高高学历女医师退休年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2)灵活调高退休年龄上限,采纳当事人意愿,基于劳动性质调整。3)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4)采取渐进式延退模式,逐步的落实延迟退休政策[2]。
参考文献:
[1]李琴,彭浩然.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5.
[2]刘琛.打破悖论: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
[3]牛天明.延迟退休年龄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