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米歇尔·奥巴马演讲中的及物性的批评话语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2014年3月访华时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的演讲为语料,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韩礼德关于语言概念功能之一的及物性系统对这次演讲进行分析。本文旨在发现米歇尔在中国大学演讲的语言特征,分析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在其演讲中的比例分布情况及规律,探求这些过程是如何加强其演讲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以此来揭示其话语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使读者实现批评阅读。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米歇尔·奥巴马中国演讲;及物性;权力;意识形态
  1. 引言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近些年来的快速崛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在各个领域加强同中国的联系,其中,国家领导人间的互访便成为了加强两国联系的主要方式。同时,国外领导人多倾向于在中国的大学发表演讲,以期获得学生的支持,在其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2014年3月20日到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邀请对北京、西安、成都进行访问,这是米歇尔·奥巴马首次访华,也是美国第一夫人历史上第一次单独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本次访华主题为“交流中美两国教育”。经过研究发现,学者多从人际意义和隐喻理论等视角来分析外国首脑在中国大学的演讲,有极少是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分析演讲中的及物性的,而且本文的语料较新,希望能够为解读政治语篇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期望通过分析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2014年3月访华时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来揭示她演讲语篇中包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她是如何为美国留学“代言”,如何树立美国超级大国的形象的。
  2. 理论依据
  2.1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旨在研究语言是如何调节和表征不同的观点对世界的看法,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廖益清,1999)。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et al在《语言和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10年以后,Fairclough 出版了深具影响的《语言和权势》,并于1995年出版了《批评性话语分析》,阐释了语言、权势、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也是社会控制和权力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段,并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的构成。语言使用建立在一般常识的基础上,而社会权力关系则能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常识形成过程。
  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语言中的权势关系和不平等,探索话语和社会文化形态之间隐藏的权势关系,揭露话语中的不平等、意识形态、不公正、歧视和偏见等”(纪玉华,2007,p.35)。
  Van Dijk (1993)指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是社会不平等现象,就是要通过批评性分析文本将那些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和意识形态还原并瓦解,从而使社会大众可能得到更多的益处。
  2.2 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各种经验分成若干个“过程”。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的基本框架除了“过程”本身,还有“参与者”和“环境”。及物性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作者或说话者选择哪一种过程,怎样安排参与者环境成分的位置,选择何种表达方式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选择哪类过程来表达一个真正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Fairclough, 1992)。
  通过对及物性的分析,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在小句中如何传达意义,作者或讲话者如何传达他们对现实所持的态度,以及如何解释他们对内部及外部世界的经验。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2014年3月访华时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的演讲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我们将探讨以下3个问题:
  1)米歇尔这篇演讲中包含了及物性系统中的哪些过程?其语言特征是什么?各个过程出现频率以及在语篇中其比例分布有什么规律?
  2)米歇尔是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中的六个过程来达到其演講的理想效果的?
  3) 这篇演讲对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形象的理解有何影响?
  本文综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的语料为米歇尔·奥巴马在2014年3月访华时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的公眾演讲。作者从韩礼德关于语言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的角度,对米歇尔演讲中及物性的六种过程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分析米歇尔演讲的语言特征,进而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4. 米歇尔·奥巴马演讲分析
  米歇尔的演讲中采用多种及物性过程以此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米歇尔的演讲来找出在她的演讲中有多少种过程,它们各自属于哪种类型以及每种过程在语篇分布上的规律性特征。
  4.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是“做”的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动作者”和“目标”。参与者可以是人、无生命的实体或是抽象的实体,目标可以是人或是无生命的实体。物质过程具有客观性,能够给听众或是读者再现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场景。
  We’re sending high school, colleg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here…we’re inviting teachers from China to teach Mandarin in American schools...we’re providing free online advising for students in China…and the U.S.-China Fulbright program is still going strong …   在这个例子中,米歇尔用了“send”“invite”“provide”“go strong”这几个动词来展现中美两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这将使两国学生获益。通过采用这一物质过程,米歇尔意在向中国学生传递这样一种想法:中美应该继续加强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这就肯定了美国政府有关教育的政策,从而成功实现为美国留学“代言”的目的,此外,米歇尔的这几句话也试图向中国大学生展示美国为加强同中国的教育交流所作的努力,以此来树立一个具有亲和力、负责任的美国国家形象。
  4.2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是表示“是”的过程,反映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此过程又可分为“修饰的”和“认同的”,前者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后者指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是统一的。
  Because getting ahead in today’s workplaces isn’t just about getting good grades or test scores in school…it’s also about having real experience with the world beyond your borders…
  在此例中,米歇尔使用了两个关系过程,阐述为了走在职场的前沿,优异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相关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立足。米歇尔把留学与就业这一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出国留学去体验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他们将来的职场生涯是大有裨益的。因此,米歇尔说明了出国留学的重要性,更加客观地说服了大学生听众。
  4.3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可以说是“感觉”的过程,表示心理活动,反映出一个人的感觉、反应和认知。它一般有两个参与者:心理活动的主体“感觉者”和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
  But when it comes to expressing yourself freely, and worshipping as you choose…we believe those are universal rights that are the birthright of every person on this planet. We believe that all people deserve the opportunity to fulfill their highest potential as I was able to do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此例中,米歇尔用“express”“worship”和“believe”这三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来表达心理过程。她急切地想使中国学生意识到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受教育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句话也蕴含着:在中国,人们的言论自由权、信仰自由权以及受教育权这些最基本的人权并没能够像美国那样得到切实保障。米歇尔的内心深处的这种感觉意在向中国学生展现美国的价值观: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这也充分展现了美国的大国形象。米歇尔这一番话意在提醒中国学生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人权,包括到国外留学的受教育权也应得到保障。
  4.4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讲述”的过程,“讲述”泛指信息的交流。这一过程往往只有一个参与者——“说话者”。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It is better to 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 than to read ten thousand books.”
  這一部分属于互文引语,米歇尔通过引用中国的谚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引起中国学生的注意,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引起学生对她的认可。然而,米歇尔此处并不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语的完全对等翻译,在她看来,行万里路优于读万卷书,而这句谚语原本的意思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显然,米歇尔通过这种方式意在鼓励中国大学生走出国界,留学美国。这便折射出米歇尔的演讲中潜藏着向中国大学生推荐去美国留学的意图。
  4.5 行為过程
  行为过程被用来表示生理和心理行为,如呼吸、咳嗽、哭笑、做梦、瞪视、叹息等。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
  We have seen that countries are stronger and more prosperous when the voices and opinions of all their citizens can be heard.
  “see”和“hear”表示感觉,意在说明:当所有公民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得到倾听之时,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这一行为过程表明了美国高度重视人权,也强调了尊重人权对国家强大繁荣的重要性,米歇尔意图在国际交流中宣传本国文化,让中国学生认同乃至接受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
  4.6 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是表示事物存在或发生的过程。在每个存在过程小句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
  And then there’s Philmon Hail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hose family came to the U.S. as refugee from Eritrea when he was a child.
  “there’s”旨在引出米歇尔接下来要介绍的曾留学中国的人物,以此来证明留学的重要性,从而鼓励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起到宣传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我们对米歇尔的这篇演讲中各个过程的分布规律总结如下:   米歇尔的演讲在对全球化机遇的叙述,对美国教育政策的说明,对出国留学的好处的阐释等方面,主要通过物质过程来实现,占43%。物质过程主要用来叙述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并不涉及个人的情感等主观因素,具有客观性。因此,在演讲中大量地选择物质过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米歇尔在语篇中用关系过程阐释了国与国间的关系,留学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等。同时,在对留学的价值进行评判和对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时,她也选择了关系过程,占27%。关系过程表示两个实体间的关系,具有客观性。通过这种方式,米歇尔让学生意识到了留学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
  该语篇中心理过程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占14%。心理过程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米歇尔在该演讲中,在与学生互动时,或是在肯定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时,在演讲开始和结尾处表示感谢以及在向学生表示期盼和寄予希望时,往往采用心理过程。此外,,米歇尔也采用这一过程。使用心理过程能够使听众更好地参与到演讲中,同时也能够加深听众的印象,使听众更易于接受演讲者的价值观,是一种有效的演讲策略。
  在该语篇中,言语过程所占比例较小,占11%。米歇尔的这篇演讲多引用美国名人的话语,或是引用中国的谚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能够获得听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能够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米歇尔的这篇演讲中,也有极少数的行为过程,只有3.6%。表示切身的感觉和体会。行为过程形象具体,能够使听众更好地参与到演讲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易与听众产生共鸣,从而使听众清楚地知道她的观点,紧跟其演讲的节奏。
  此外,米歇尔的演讲中也有两个存在过程,仅有1.4%。存在过程主要是为了引入一个曾留学中国的名人的例子,通過现身说法,来证明出国留学在增长见识,提高交际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名人”切实谈经验来为出国留学“代言”。
  5. 結语
  本文围绕上文提出的三个问题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了米歇尔·奥巴马在北京大学演讲中的及物性现象。
  总之,米歇尔在演讲中综合运用及物性的六种过程,采用多种语言策略,旨在说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议中美应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功地实现了为美国留学“代言”的目的,同时也构建了美国高度重视人权和自由的超级大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窦卫霖、陈丹红,对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中的互文性现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
  [2]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
  纪玉华,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廖益清,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J],外语教学,2008(29)
  [4]刘立华,批评话语分析概览[J],外语学刊,2008(3)
  作者简介:付芳(1992-),女,山西晋中,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基础结构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在大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拓展视野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但同时,它的负面因素所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伦理道德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互联网;教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
期刊
【摘要】: 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鼓励同学们更好的在户外创作优秀写生作品,以及拓展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此,笔者以专业课教师的身份两次带领学生去河南安阳太行山大峡谷写生的切身教学体会为例,探索如何将鼓励式教学法运用到户外写生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鼓励式教学法、艺术设计专业、户外写生教学  一、概述  (一)鼓励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鼓励式教育法也称赏识教育法,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
期刊
【摘要】: 钢琴作为当今世界最为普及的乐器之一,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同时,钢琴教学是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基础学科之一,其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不能有效地将钢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影响了钢琴教育中教与学的互动性。为了拓展现今钢琴教学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积极对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法律角度研究了法国私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办学条件、招生自主权、收费自主权及专业自主权。  【关键词】:法国;私立教育制度;私立高校办学  民办高校,也称私立高校,一直是各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私立高校制度则历史悠久,本文将通过对其办学自主权的分析,给予中国民办高校教育制度一定的启示。  1.法国私立高校的定义及种类  法国的教育源于宗教,中世纪时教会学校是唯
期刊
【摘要】: 词语多义现象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语多义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是成为了一个热点。在词语的多义研究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而对于“高/低”和“high/low”的多义现象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从原型范畴理论和认知隐喻角度,分析了这两组字词的语义发展特征,发现它们在语言使用中的特点和文化中的认知特征;另外,本研究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这组词在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词义。  【
期刊
【摘要】: 本文章中展示了师范院校中未来音乐老师的培训中的技能的意义。作者提炼出了这些技能:系统整合技能,知识导向技能,操作和调节技能,启发-开发技能,校正和预测技能。  【关键词】:技能;职业培训;未来的音乐老师  组织师范学院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入创新的教育技术。这样,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专业发展创造条件的教育必须性问题和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对创新教育技术的研究不足的问题之间的冲突。  有
期刊
【摘要】: 本篇论文运用“囚徒困境”理论对我国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过量布置"的现象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双输”局面:每位教师在追求所教学科教学效果最优的过程中与其它学科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进行博弈, 过量的作业不仅让学生疲惫不堪,失去了学习兴趣,也让教师在面对学生日益低下的学习成绩时,对学生失去信心。  【关键词】:囚徒困境理论;家庭作业  一.囚徒困境理论  “囚徒困境”理论为
期刊
【摘要】: 实施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情境教学的开展不仅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有益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学习迁移的能力。本文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主线,通过情境引入、情境展开、情境创设关键点这三个环节,阐述情境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意义与运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情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化学学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
期刊
【Abstract】: Matteo Ricci is one of the Catholic missionary pioneers in China and he is also the western scholar who is the first person to read and study Chinese literature. He has a hand in spreading
期刊
【摘要】: “宅”在近年来的高校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3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宅”现象的特点、产生因素和看法。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宅”有一定的认识度且对其带来的后果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心;大学生有破除“宅”的愿望并有一定的实现其愿望途径的想法;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宅”现象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假期;“宅”现象  一、引言  互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