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写作呢?
年少时会有很多梦想,很多朋友,很多故事,为了把它们装点和铭记,我们学会了用文字记录它的华光。
为什么要投稿呢?
是因为喜悦么,那一份铅字装载的喜悦和伙伴们的艳羡;是因为理想么,那样太过沉重和神圣。其实,投稿不过是想让自己的这些感悟能为人所知,能得到共鸣,能让年少的梦永不褪色。那么,即使不会发表也没有关系吧?我们可以把自己写过的故事珍藏在某个角落,某个橱柜的顶端,等到长大时再来翻看。看看那时候我们写过的被篮球砸中的小女生,看看那时候我们写过的有点帅又有点呆的小男生,也许你会笑话自己当时引以为傲的“作品”。但我想,你更想念的将是那段充满幻想的年华,想念那些陪你走过的人。
第一版块投稿须知
编辑的审稿流程
常常有小作者在投完稿的第二天就打来电话问稿件能否发表,让小编彻底无语。要知道,编稿审稿是一件环节很多的事,不是简简单单看两眼就能决定的。下面苗与姐姐就将我们的行业“秘密”大致描述一下,想投稿的你,看仔细!
A 如果你的投稿地址正确,我们将会在数日内(视地域远近而定)或当日(电子稿)收到,每篇稿子都会有专人审阅,只要稿子进入我们的用稿范畴,编辑们都会认真地编辑、改动,为其顺利发表铺平道路。
B每篇最终发表的稿件都要按照严格的三级审核制,责任编辑负责初审,主编负责复审,总编负责终审,所以往往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决定稿件采用与否。
C稿件在定稿后还有相应的美术设计、校对通读、改样核红、制版印刷、发行邮寄等工作程序,然后才能送到你的手中,所以投稿时要预留充分的时间,比如,你想在母亲节发表稿件,那么5月份再投稿是肯定来不及的,建议你在3月份就投稿。
D 由于稿件众多,编辑无法一一回复退稿,所以投稿的同学一定要自留底稿,给自己这份用心写就的“作品”做好备份。
如果你说小编“有眼不识泰山”
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稿,总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可为什么就是不能发表呢?导致文章没能发表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原因:
A 最常见的原因自然是文采不够,文笔还有待提高。别不服,写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心中有万言,落笔却表达不出,再好的创意、故事、情感也只能被舍弃。
B 无论是杂志还是报刊,都有自己的风格定位,投稿前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文章的载体。比如,一篇应试作文投给《作文与考试》就比投给《中学生博览》发表机会大得多。
C 题材太过雷同也会令你的稿件丢分。虽然中学生的生活很相似,但脱离生活的凭空描写很容易落入雷同的窠臼,而且题材相似就意味着竞争激烈,这样的稿件刊登的几率不太大。
D 文章过长不易刊载,要将文章的长度控制在我们所要求的范围内,目前的要求是不要超过5000字,要求变动我们会另行通知。
E 如果你是为个别栏目投稿,就要了解这个栏目的风格要求,有的放矢,量体裁衣。比如“自由论坛”和“男声女声”两个栏目都是简短的学生自由来稿,但用文风格却截然不同。
第二版块永不言败
请你明白,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不是写作的全部。有勇气寄来文稿,已是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何况,往往就是在这写写投投之间,写作的水准不断地提升,文笔之花不知不觉间悄然绽放。
A 不要在退稿后失去信心,我们很多小作者都是从退稿的阴影里走上写作的康庄大道的。
B 请你先明白自己的文字是写给谁看的。收到稿件,编辑会成为你的第一个读者,在某种意义上,你的文章已经有了读者。一篇文章,有自己的心情记录,有编辑的细心阅读,有年少时无悔的梦想,发不发表,已不是那么重要。
C 如果你对编辑的审稿流程很不放心,可以在投稿后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方式询问,稿子编到哪一程序,一问便知。
D 关于编辑的联系方式和方法。如果你注意看版权页,在目录的上方,你能找到每个编辑的电话、博客、电子信箱以及统一的收信地址。
第三版块 小作者经验谈——第一次发表文章
季义锋(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一中学)
第一次发文章的时候,心情应该是自豪而又骄傲的,即使那是一个愚钝的故事,却感动到自己忍不住落泪。我想,这一份快乐,是其他事物所比拟不了的吧。那是我们成长路上,折叠给青春的纸飞机,是一颗年轻的心最悸动的华年,最纯真的纪念。
鬼小小(陕西省城固县中学)
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中学生博览》上,2006年,还拿了三百块钱稿费(稿酬之高出乎我的意料),心情除了兴奋还有激动。当时还给编辑写了邮件要QQ,因为那时候我刚学会上网。后来在网上认识了当时在《中学生博览》的嘉琳姐姐,后来又认识了怡明姐姐、苗与姐姐、鹏修哥哥。这些熟悉的名字和《中学生博览》一起伴随着我,除了温暖还有感动。
卓满(河南省南阳油田高级中学)
站在15岁的尾巴上絮絮叨叨,以为那些字迹会像灰尘一般散落天涯,哪料它们变成了一个个铅字,盛满我缝缝补补的心事。我不会慨叹岁月流逝无声,不仅因我正处在最好的年岁,还因我无法忘记苗与姐那云朵般质感的嗓音和好脾气的回应。每每想起,心中顿生温暖。文字是我的钟爱,是盘根错节在血管中的梦想,要记住,我们不会再有十五六岁,但《中学生博览》会帮我们守候着,因为她永远年轻。
黄志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洪新中学)
第一次发表作文是在六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已经连续投了一年的稿,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在那封信寄出后,我依然一直期待着回音。一个月、两个月……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却看到那篇作文被刊登了,还是以获奖的形式登出!看着自己的文字终于变成了铅字,我激动了好几天,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快。
从那时开始,我重新找回了写作的梦想,并在以后的日子收获了不少成果。
流萤回雪(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那个高二的夏天,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传达室的黑板上,一瞬间既兴奋又焦虑。后来知道,果真是自己的文章被《中学生博览》刊登了,而在这之前我从没有过这样的好运。于是,我仿佛经历了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一周内每晚入睡之前都是不由自主地满含笑意。
左岸倒映(原广东省吴川市第三中学)
老实说,第一次上稿的时候我是挺后知后觉的。先不说我是收到编辑寄的样刊后才知道自己上稿的,就连同桌拿着本样刊摇晃着我的肩膀大喊“啊啊,你上稿了呀”,我也只是敷衍地笑了笑。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我正专心玩着扑克。可同桌的大嗓门已经引来班里同学的注意了,于是在称赞声和羡慕的目光中我的小驕傲开始抬头了。我想那时即使我脸上的笑容再矜持也掩盖不住满脸的得意之色吧。
后来回到家里才有机会好好地看一看那本杂志,一个人在台灯下慢慢翻阅,这时才感觉到有巨大的喜悦自心底汹涌而出,连翻着纸张的手指也是微微颤抖着的,脸上的温度更是居高不下。翻来覆去地看着自己写的文章,前一秒觉得还不赖的文字后一秒却觉得太稚嫩了。直至两年后的今天我再次翻阅以前的文章时还是会有这种感觉。
明言(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二月的明媚日子,因住校被困在全封闭学校里半月有余的我怀着“解放了”的心情飞奔回家,空无一人的家中一个灰色信封静静地躺在茶几上等待着我。本以为又是广告信件,拆开后却是一本崭新的《中学生博览》。怀着惊讶和不解的心情一页页翻下去,然后看见了自己的名字和文字。这是我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难以言喻的激动心情冲刷着我的理智,兴奋得不能自已,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一“事件”。颤抖的手指出卖了内心的想法!也许在别人眼中不算什么,但那足以让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直到前些日子还有同学在路上拽住我:“哎,我在《中学生博览》上看见一篇文章,是不是你写的?”那时候内心满满的骄傲和自豪便化成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呐!”
感谢《中学生博览》,是你为我对文字的梦想点上了一盏闪烁明灯。
左晴(广东省信宜市信宜中学)
那是写手们最原始最美丽的梦——把他们的作品印成铅字,去打动每一个读者。说起来,还是《中学生博览》孵化了我的文学梦——我的作品第一次发表,就是在这里。不太有信心地向《中学生博览》投出稿子后不久,我竟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样刊!我颤抖着双手地从信封中抽出那本崭新的《中学生博览》,几乎不敢相信我的作品竟也被印成铅字了,而此刻正被我捧在手上!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读者了……那是真真切切的吗!我等这句话太久了——“你被认可了”。我还开玩笑地将那天订为“写手日”呢。想起来温暖而且美好。
结束语
写出美好的文稿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如果你还坚持着这个梦,如果你没有被那些退稿消息所压倒的话,那么,恭喜你的坚韧,请你坚持自己的梦想,多多看书,多多练笔,细致地观察生活,把你的文字再精进一点儿,那样你离发表文章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也许亲爱的你说得对,发表者的文字并不比你更优秀,那么请你带着自信坚持下去,是金子总有发亮的一天。即使最后没有通过杂志来体现,这些可爱而真挚的文字也是你写给青春的最美丽的纪念。
年少时会有很多梦想,很多朋友,很多故事,为了把它们装点和铭记,我们学会了用文字记录它的华光。
为什么要投稿呢?
是因为喜悦么,那一份铅字装载的喜悦和伙伴们的艳羡;是因为理想么,那样太过沉重和神圣。其实,投稿不过是想让自己的这些感悟能为人所知,能得到共鸣,能让年少的梦永不褪色。那么,即使不会发表也没有关系吧?我们可以把自己写过的故事珍藏在某个角落,某个橱柜的顶端,等到长大时再来翻看。看看那时候我们写过的被篮球砸中的小女生,看看那时候我们写过的有点帅又有点呆的小男生,也许你会笑话自己当时引以为傲的“作品”。但我想,你更想念的将是那段充满幻想的年华,想念那些陪你走过的人。
第一版块投稿须知
编辑的审稿流程
常常有小作者在投完稿的第二天就打来电话问稿件能否发表,让小编彻底无语。要知道,编稿审稿是一件环节很多的事,不是简简单单看两眼就能决定的。下面苗与姐姐就将我们的行业“秘密”大致描述一下,想投稿的你,看仔细!
A 如果你的投稿地址正确,我们将会在数日内(视地域远近而定)或当日(电子稿)收到,每篇稿子都会有专人审阅,只要稿子进入我们的用稿范畴,编辑们都会认真地编辑、改动,为其顺利发表铺平道路。
B每篇最终发表的稿件都要按照严格的三级审核制,责任编辑负责初审,主编负责复审,总编负责终审,所以往往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决定稿件采用与否。
C稿件在定稿后还有相应的美术设计、校对通读、改样核红、制版印刷、发行邮寄等工作程序,然后才能送到你的手中,所以投稿时要预留充分的时间,比如,你想在母亲节发表稿件,那么5月份再投稿是肯定来不及的,建议你在3月份就投稿。
D 由于稿件众多,编辑无法一一回复退稿,所以投稿的同学一定要自留底稿,给自己这份用心写就的“作品”做好备份。
如果你说小编“有眼不识泰山”
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稿,总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可为什么就是不能发表呢?导致文章没能发表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原因:
A 最常见的原因自然是文采不够,文笔还有待提高。别不服,写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心中有万言,落笔却表达不出,再好的创意、故事、情感也只能被舍弃。
B 无论是杂志还是报刊,都有自己的风格定位,投稿前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文章的载体。比如,一篇应试作文投给《作文与考试》就比投给《中学生博览》发表机会大得多。
C 题材太过雷同也会令你的稿件丢分。虽然中学生的生活很相似,但脱离生活的凭空描写很容易落入雷同的窠臼,而且题材相似就意味着竞争激烈,这样的稿件刊登的几率不太大。
D 文章过长不易刊载,要将文章的长度控制在我们所要求的范围内,目前的要求是不要超过5000字,要求变动我们会另行通知。
E 如果你是为个别栏目投稿,就要了解这个栏目的风格要求,有的放矢,量体裁衣。比如“自由论坛”和“男声女声”两个栏目都是简短的学生自由来稿,但用文风格却截然不同。
第二版块永不言败
请你明白,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不是写作的全部。有勇气寄来文稿,已是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何况,往往就是在这写写投投之间,写作的水准不断地提升,文笔之花不知不觉间悄然绽放。
A 不要在退稿后失去信心,我们很多小作者都是从退稿的阴影里走上写作的康庄大道的。
B 请你先明白自己的文字是写给谁看的。收到稿件,编辑会成为你的第一个读者,在某种意义上,你的文章已经有了读者。一篇文章,有自己的心情记录,有编辑的细心阅读,有年少时无悔的梦想,发不发表,已不是那么重要。
C 如果你对编辑的审稿流程很不放心,可以在投稿后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方式询问,稿子编到哪一程序,一问便知。
D 关于编辑的联系方式和方法。如果你注意看版权页,在目录的上方,你能找到每个编辑的电话、博客、电子信箱以及统一的收信地址。
第三版块 小作者经验谈——第一次发表文章
季义锋(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一中学)
第一次发文章的时候,心情应该是自豪而又骄傲的,即使那是一个愚钝的故事,却感动到自己忍不住落泪。我想,这一份快乐,是其他事物所比拟不了的吧。那是我们成长路上,折叠给青春的纸飞机,是一颗年轻的心最悸动的华年,最纯真的纪念。
鬼小小(陕西省城固县中学)
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中学生博览》上,2006年,还拿了三百块钱稿费(稿酬之高出乎我的意料),心情除了兴奋还有激动。当时还给编辑写了邮件要QQ,因为那时候我刚学会上网。后来在网上认识了当时在《中学生博览》的嘉琳姐姐,后来又认识了怡明姐姐、苗与姐姐、鹏修哥哥。这些熟悉的名字和《中学生博览》一起伴随着我,除了温暖还有感动。
卓满(河南省南阳油田高级中学)
站在15岁的尾巴上絮絮叨叨,以为那些字迹会像灰尘一般散落天涯,哪料它们变成了一个个铅字,盛满我缝缝补补的心事。我不会慨叹岁月流逝无声,不仅因我正处在最好的年岁,还因我无法忘记苗与姐那云朵般质感的嗓音和好脾气的回应。每每想起,心中顿生温暖。文字是我的钟爱,是盘根错节在血管中的梦想,要记住,我们不会再有十五六岁,但《中学生博览》会帮我们守候着,因为她永远年轻。
黄志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洪新中学)
第一次发表作文是在六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已经连续投了一年的稿,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在那封信寄出后,我依然一直期待着回音。一个月、两个月……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却看到那篇作文被刊登了,还是以获奖的形式登出!看着自己的文字终于变成了铅字,我激动了好几天,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快。
从那时开始,我重新找回了写作的梦想,并在以后的日子收获了不少成果。
流萤回雪(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那个高二的夏天,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传达室的黑板上,一瞬间既兴奋又焦虑。后来知道,果真是自己的文章被《中学生博览》刊登了,而在这之前我从没有过这样的好运。于是,我仿佛经历了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一周内每晚入睡之前都是不由自主地满含笑意。
左岸倒映(原广东省吴川市第三中学)
老实说,第一次上稿的时候我是挺后知后觉的。先不说我是收到编辑寄的样刊后才知道自己上稿的,就连同桌拿着本样刊摇晃着我的肩膀大喊“啊啊,你上稿了呀”,我也只是敷衍地笑了笑。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我正专心玩着扑克。可同桌的大嗓门已经引来班里同学的注意了,于是在称赞声和羡慕的目光中我的小驕傲开始抬头了。我想那时即使我脸上的笑容再矜持也掩盖不住满脸的得意之色吧。
后来回到家里才有机会好好地看一看那本杂志,一个人在台灯下慢慢翻阅,这时才感觉到有巨大的喜悦自心底汹涌而出,连翻着纸张的手指也是微微颤抖着的,脸上的温度更是居高不下。翻来覆去地看着自己写的文章,前一秒觉得还不赖的文字后一秒却觉得太稚嫩了。直至两年后的今天我再次翻阅以前的文章时还是会有这种感觉。
明言(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二月的明媚日子,因住校被困在全封闭学校里半月有余的我怀着“解放了”的心情飞奔回家,空无一人的家中一个灰色信封静静地躺在茶几上等待着我。本以为又是广告信件,拆开后却是一本崭新的《中学生博览》。怀着惊讶和不解的心情一页页翻下去,然后看见了自己的名字和文字。这是我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难以言喻的激动心情冲刷着我的理智,兴奋得不能自已,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一“事件”。颤抖的手指出卖了内心的想法!也许在别人眼中不算什么,但那足以让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直到前些日子还有同学在路上拽住我:“哎,我在《中学生博览》上看见一篇文章,是不是你写的?”那时候内心满满的骄傲和自豪便化成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呐!”
感谢《中学生博览》,是你为我对文字的梦想点上了一盏闪烁明灯。
左晴(广东省信宜市信宜中学)
那是写手们最原始最美丽的梦——把他们的作品印成铅字,去打动每一个读者。说起来,还是《中学生博览》孵化了我的文学梦——我的作品第一次发表,就是在这里。不太有信心地向《中学生博览》投出稿子后不久,我竟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样刊!我颤抖着双手地从信封中抽出那本崭新的《中学生博览》,几乎不敢相信我的作品竟也被印成铅字了,而此刻正被我捧在手上!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读者了……那是真真切切的吗!我等这句话太久了——“你被认可了”。我还开玩笑地将那天订为“写手日”呢。想起来温暖而且美好。
结束语
写出美好的文稿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如果你还坚持着这个梦,如果你没有被那些退稿消息所压倒的话,那么,恭喜你的坚韧,请你坚持自己的梦想,多多看书,多多练笔,细致地观察生活,把你的文字再精进一点儿,那样你离发表文章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也许亲爱的你说得对,发表者的文字并不比你更优秀,那么请你带着自信坚持下去,是金子总有发亮的一天。即使最后没有通过杂志来体现,这些可爱而真挚的文字也是你写给青春的最美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