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院《十年规划》32651工程,结合南昌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我们深切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观念和风格。
一、用好制高点,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市场定学科的特色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制高点。南昌理工学院早在2003年就首开数码设计专业,深受考生和社会欢迎;2008年针对新能源开发的需要,学院又组建了“太阳能光电工程学院”,加大了太阳能光伏材料专业及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引进全国高校第一台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并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签订了“赛维班”的订单教育合同。今年,南昌理工学院正应对江西崛起新跨越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制造和现代服务等领域,获准开设中药制药技术、市场营销(药业)、机械设计制造等一大批新专业,着力培育发展我省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符合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动力源泉。
目前,学院按学科群的要求建成了9个中心实验室,开设了89个本、专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实验教育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点、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二、选准切入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如何推动民办高校办出特色,提升质量,我们认为,首先要根据学校自身实际选准切入点。南昌理工学院是企业办学,为此,学校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把“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的切入点,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院将继续以企业为依托,抓住这个连接点,以工科为主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实验及实训设备的投入,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目前我校已建成八大技能培训基地。特别是拨款近千万元,组建了大学生科研实训基地、企业科研所4个,为学生学习、实习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加上多证教学,职业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目前,学校有6位同学获得“中国优秀特长生”称号,学校被评为“十大最受企业欢迎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制造信息化培训中心颁发的“优秀教育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三、做强闪光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因材施教的育人特色
特色就是品牌,就是优势,就是效益,就是生存力,就是竞争力。多年来,南昌理工学院致力于因材施教、特色办学。一是“职业技能培训”。这可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佳绩优势,学生毕业时,除毕业证外,还可拿到2~3个职业技能证书。二是“订单教育”。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模式,学院与企业、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成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好途径,学生“未出校门,已进厂门”,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五满意”。三是“军魂育人。国防教育”成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鲜明亮点。我院注重以军魂培育学生,广泛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2006年被团中央推荐为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典型,并推出我校《军魂育人》纪录片作为典型实录。2007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我校为“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学校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指导,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全校有57个社团组织,让同学们有新的平台各展其长,各显其能,不拘一格,努力成才。学校社团组织“1015航天爱好者协会”,其代表队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江西赛区一等奖,在亚洲举办的“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四、创建新亮点,提高科研水平,在创新中培育新特色
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只有创建新亮点,才能取得新成绩,夺得新胜利。
近年来,我院承担省级以上立项课题126项,有的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打破了民办高校零记录。我校教师发表教改、科研论文589篇,出版教材著作69部。我校师生荣获国家专利21项,不少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内奖励。南昌航天科技集团、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华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一流的科研力量,研发出新一代太阳能新能源高效率产品,如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台灯、太阳能庭院灯、LED灯具等科研成果,也在中博会上一展风采,广受好评。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我院提出了“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目标,决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每年增长不少于5%,加大对科研基地的建设,制定奖励在科研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等相关制度。我院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力争在5年内实现硕士生的招收和培养。
为加强学术科研交流,南昌理工学院多年来,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逐渐与国际教育接轨,先后与英国的卡恩多尼亚大学、新加坡的博文学院、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以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许多著名大学达成联合办学意向,先后送出一批批学生外出留学。
南昌理工学院办学实践证明,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是高等民办教育发展的指路明灯。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量体求特,做特做强,不断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努力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一、用好制高点,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市场定学科的特色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制高点。南昌理工学院早在2003年就首开数码设计专业,深受考生和社会欢迎;2008年针对新能源开发的需要,学院又组建了“太阳能光电工程学院”,加大了太阳能光伏材料专业及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引进全国高校第一台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并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签订了“赛维班”的订单教育合同。今年,南昌理工学院正应对江西崛起新跨越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制造和现代服务等领域,获准开设中药制药技术、市场营销(药业)、机械设计制造等一大批新专业,着力培育发展我省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符合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动力源泉。
目前,学院按学科群的要求建成了9个中心实验室,开设了89个本、专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实验教育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点、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二、选准切入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如何推动民办高校办出特色,提升质量,我们认为,首先要根据学校自身实际选准切入点。南昌理工学院是企业办学,为此,学校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把“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的切入点,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院将继续以企业为依托,抓住这个连接点,以工科为主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实验及实训设备的投入,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目前我校已建成八大技能培训基地。特别是拨款近千万元,组建了大学生科研实训基地、企业科研所4个,为学生学习、实习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加上多证教学,职业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目前,学校有6位同学获得“中国优秀特长生”称号,学校被评为“十大最受企业欢迎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制造信息化培训中心颁发的“优秀教育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三、做强闪光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因材施教的育人特色
特色就是品牌,就是优势,就是效益,就是生存力,就是竞争力。多年来,南昌理工学院致力于因材施教、特色办学。一是“职业技能培训”。这可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佳绩优势,学生毕业时,除毕业证外,还可拿到2~3个职业技能证书。二是“订单教育”。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模式,学院与企业、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成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好途径,学生“未出校门,已进厂门”,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五满意”。三是“军魂育人。国防教育”成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鲜明亮点。我院注重以军魂培育学生,广泛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2006年被团中央推荐为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典型,并推出我校《军魂育人》纪录片作为典型实录。2007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我校为“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学校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指导,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全校有57个社团组织,让同学们有新的平台各展其长,各显其能,不拘一格,努力成才。学校社团组织“1015航天爱好者协会”,其代表队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江西赛区一等奖,在亚洲举办的“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四、创建新亮点,提高科研水平,在创新中培育新特色
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只有创建新亮点,才能取得新成绩,夺得新胜利。
近年来,我院承担省级以上立项课题126项,有的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打破了民办高校零记录。我校教师发表教改、科研论文589篇,出版教材著作69部。我校师生荣获国家专利21项,不少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内奖励。南昌航天科技集团、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华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一流的科研力量,研发出新一代太阳能新能源高效率产品,如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台灯、太阳能庭院灯、LED灯具等科研成果,也在中博会上一展风采,广受好评。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我院提出了“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目标,决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每年增长不少于5%,加大对科研基地的建设,制定奖励在科研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等相关制度。我院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力争在5年内实现硕士生的招收和培养。
为加强学术科研交流,南昌理工学院多年来,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逐渐与国际教育接轨,先后与英国的卡恩多尼亚大学、新加坡的博文学院、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以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许多著名大学达成联合办学意向,先后送出一批批学生外出留学。
南昌理工学院办学实践证明,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是高等民办教育发展的指路明灯。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量体求特,做特做强,不断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努力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