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践行“三色文化”助力企地共赢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期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助力“三大攻坚战”为使命,以实现绿色转型为着力点,全面完成了“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持续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坚决扛起奉献社会的央企重任。
  “三色文化”融入责任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华能秉承“三色公司”企业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践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态文明,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能源电力的“绿色”公司;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的“蓝色”公司),切实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品牌项目稳步推进,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完善。中国华能将“三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责任”,发布可持续发展宣言,努力做“五个表率”,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构建具有华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社会责任品牌项目积极推进。努力探索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思路,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精准扶贫等社会责任活动,“红色行动计划”“绿色行动计划”“百千万工程”“直过民族帮扶”等已成为中国华能履行社会责任的品牌项目,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沟通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华能创新沟通方式,拓展沟通渠道,完善“日常、定期、专项”的“三位一体”沟通体系。与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共同开展“国企开放日”观摩推进活动,承担国资委社会责任价值课题研究任务,连续14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国内发电企业中唯一连续9年获得五星级评价。
  秉承“三色公司”企业使命,助力企地共赢可持续发展
  中国华能坚持把履行企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企地共赢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中国华能聚焦能源电力主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装机规模从1.62亿千瓦增长至近2亿千瓦,增长21.6%;发电量从6 578亿千瓦时增长至7 000亿千瓦时,增长6.4%;供热面积突破8.4亿平方米,供热量突破4亿吉焦,双双实现翻番;煤炭产能略有提升,达到8 500万吨/年;资产总额从9 807亿元提升至1.18万亿元,增长20.3%;资产负债率从82.6%降至70%以内;电力基层企业全口径用工效率由0.76人/兆瓦提高到0.61人/兆瓦,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积极顺应电力体制改革,深度参与市场交易,“十三五”期间平均电价下降超过8%,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作出了重要贡献。关闭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煤矿8处,退出产能1 244万吨/年,超额完成去产能目标,煤炭去产能、调结构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业务不断扩大,经营能力显著增强,风控能力持续提升,如: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煤电项目、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英国斯伯丁燃气机组项目顺利投产,开工建设欧洲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英国门迪100兆瓦储能项目和新加坡裕廊岛海水淡化项目;境外装机规模达到944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430亿元,分布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缅甸、英国、柬埔寨和巴基斯坦6个国家,自2017年起连续4年实现盈利,2020年贡献利润近15亿元人民币。发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办作用,搭建国际标准交流合作平台,完成2项国际标准立项,实现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坚持以转型谋未来。中国华能率先提出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两线”“两化”战略布局,将风电、光伏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出路,坚定不移地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转型迈出更大步伐。“十三五”期间,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增加近3 000万千瓦,达到7 192万千瓦,比重从28.8%提升至36.5%,提高7.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风电装机2 530万千瓦,较2015年新增1 022万千瓦,增幅67.8%;光伏装机645万千瓦,较2015年新增528万千瓦,增幅451.3%。“十三五”期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占到全部新增装机的42%,特别是2019年以来,绿色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清洁能源投资在全部电力投资中比重超过了90%。海南昌江二期核电项目获得核准,中国华能成为我国第4家具备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项目资质的发电集团;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顺利完成双堆冷试并启动了双堆热试;山东石岛湾压水堆项目建议书、福建霞浦压水堆明确技术路线申请已分别上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三大核电基地”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坚持以绿色筑根基。中国华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持续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全面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落实废水治理、煤场及灰场治理等各项污染防治任务。“十三五”期间,建成国内首批1 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和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48.4万千瓦,热电联产和30万千瓦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煤电机组比重达到91.8%。2020年年底,中国华能供电煤耗完成295.3克/千瓦时,厂用电率达到3.8%,较“十三五”初期分别下降10.4克/千瓦时和0.15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华能超低排放机组容量占比达到97%,完成“十三五”国家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的11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三项污染物排放绩效分别为0.072克/千瓦时、0.138克/千瓦时、0.010克/千瓦时,分别降低73%、52%、84%。华能莱芜电厂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效率、供电煤耗均刷新世界最好纪录,获得2018年度亚洲电力金奖。   坚持以创新添动力。中国华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前沿,积极探索和研发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清洁高效煤电技术、储能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及能源互联网等跨领域融合技术,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贡献度不断提升。世界首创水力式升船机、国际首台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承担5项国务院国资委专项任务;牵头6项、参与1项国家能源领域补短板项目,牵头数量行业最多。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化DCS系统(分散控制系統)——华能睿渥,在福州、玉环电厂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煤电领域核心控制设备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重型燃机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两机专项”支持,进入国内第一梯队。研制出我国首套相变型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示范装置,捕集能耗国际领先。完成华能原创、世界原创COAP(低温氧化吸附工艺) 技术的中试验证,可实现烟气污染物近零排放。率先建成我国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津IGCC示范电站,并创造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00℃高温合金超超临界发电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2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污泥发电技术路线,并在岳阳、杨柳青等地示范应用。
  坚持以履责保民生。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华能党组闻令而动、及时部署,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全面落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产保供和复工复产工作,在湖北、武汉主战场,华能华中分公司和阳逻电厂逆行出征、抗疫保供,守住了城市“生命线”。中国华能秉承“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社会责任理念,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为目标,在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的贫困地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50.5亿元,选派621名干部奔赴扶贫一线,实施扶贫项目988个,资助贫困学生1.3万人,帮助26.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总部帮扶的3个贫困县(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助力云南“直过民族”拉祜族、佤族22万人实现整族脱贫。聚焦短板弱项,建设西藏派墨公路和澜沧江475公里“沿江一纵”公路,“百县万村活动”解决陕北革命老区2万多人缺水缺电缺路问题,同舟工程资助特殊贫困人口减轻就医负担,栋梁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开展教师培训和特色教学活动。发挥行业优势,建成西藏最大水电站、新疆单体最大扶贫惠民工程和山东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投资开发澜沧江12座水电站,推动25个市县经济发展;帮助西藏墨脱彻底解决4 033户、1.5万人用电问题;发行11亿元“惠农贷”资产支持证券,为近10万家农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撑。突出产业扶贫,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阿合奇县沙棘产业发展,转化科研成果在澜沧县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种植示范,“品牌扶贫”推动“陕北横山羊肉”产值增加1.68亿元,消费扶贫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13 856万元、3 466万元。中国华能驻新疆阿合奇县别迭里村“访惠聚”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华能获得我国慈善领域最高荣誉“中华慈善奖”,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点扶贫考核最优等级“好”的评价。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发展引领新责任。未来,中国华能将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重大使命,牢牢把握“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加快能源转型这一发展大势,牢牢把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全力实现科技创新新领先、绿色转型新领先、效益效率新领先、国际化发展新领先、公司治理新领先、党建质量新领先,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华能力量!
  (本文执笔人:李冬雪)
其他文献
2020年,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为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相匹配的“强总部”,切实解决困扰集团总部人才结构问题,破除“纺锤形”年龄结构下总部后生动力不足的束缚,创新探索与实践了以“四验三观”与“三课两践”为导向,涵盖公平选才、学习铸才、实践砺才等专项工作的人才选育机制。通过这次探索与实践,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18人,使集团公司总部的人才结构、学历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油气勘探开发主战
期刊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与品牌建设历程,中国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品牌建设是实现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是弘扬中华
期刊
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以下简称“汕头供电局”)是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属下的供电企业,供电面积2 199平方公里,供电客户213万户,最高负荷405万千瓦。汕头电网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市级电网,南方电网公司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首台160千伏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直流限流器等世界级先进技术及设备落地于此。2019年汕头供电局供电量达到201.89
期刊
他的名字,与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紧紧联系在一起,与追求光明的民主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图强求富的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战争年代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他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奉献给了招商局的事业。  他就是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  斯人已去,精神永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今天,这位有着77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光辉事迹、传
期刊
百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在国企人手中绘就。  百年峥嵘,初心如磐。国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这早已不是责任,而是本能。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那些国企人的精神风骨、那些国企发展历程中的苦乐更迭,总是会在某个特殊时刻大放异彩。  历史总是让人震撼。国企人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赓续红色血脉,在一次次披荆斩棘中续写国企辉煌……  (一)  国企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这个荣誉称呼的背后,是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有企业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光辉论断蕴含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史证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也将走过完整的70年征程。7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哈电集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近年来,哈电集团通过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仅自身实力、竞争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也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现“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的跨越  70年奋
期刊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武汉总部开足马力生产、配送医用氧气,液态医用氧产量提高4倍,为全市56家医院供应医用氧。从2020年1月1日起到当年4月30日24时,累计供应液态医用氧5 295立方米,折合气态423万立方米,送氧槽车510车,保障了全市一半以上医院“救命氧”的供应。此外,提供一个大型体育中心改建为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519名;提供一家四星级宾
期刊
“1953年11月,鞍钢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的一段送给毛泽东。”  “1953年12月,鞍钢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的一段送给朱德。”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两段文字介绍。  在这座最高级别的国家博物馆里,收藏与陈列着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鞍钢”)全体职工敬献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新中国第一根重型钢轨与第一根无缝钢管。这两件藏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一段永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