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永烈先生走了,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奉献给了写作。
他是我们熟悉的科普大家与科幻大师,许多读者是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作品而认识他的,殊不知他还是《科学24小时》杂志的创刊人之一。
从20岁就开始写作的他,一生出版的作品逾3500万字,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倾注了叶老对写作、对科普的无限热爱......
叶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一点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且“有求必应”。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还没有网络和微信。如果没重头稿件了,我就会打电话去向他索稿,而他总是有求必应,完稿后立刻跑到邮局去给我邮寄稿件。
转为撰写报告文学后,他也一直与《科学24小时》保持密切联系。报告文学《爱,在这片土地上》,采写的是安徽省副省长兼科学家于一身的杨纪珂的事迹;报告文学《曹氏四兄妹》,采写的是被英国圣三一学院破格选为院士,并且是第一位中国籍院士曹天予四兄妹人生努力奋斗的故事;报告文学《八十春秋赤子路》,采写的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汪猷的科研事迹.....所有这些作品在《科学24小时》上发表后,都获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青睐。
更有甚者,他还热情地帮助我约来英籍世界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在中国大西北采写的重大稿件《中国的水土问题》。当叶老师把《科学24小时》递给她并告诉她杂志的发行量是16万册时,韩素音立马说,好,就这家。于是,叶老师便亲自代撰“编者按”,连同正文刊载在了《科学24小时》1988年第2期,发表后即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注意。
......
从办刊角度说,有无名人支持、有无名家作品,是衡量一个刊物在社会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的重大标志。许多杂志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名人效应至关重要。《科学24小时》凝聚着叶永烈老师的热情和心血!
——谢昭光
作为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叶永烈先生待人接物低调随和,但言语和思想里透出的却都是让人受益一生的新观点和新理念。2009年《科学24小时》进行了一次全面改版,叶先生欣然提笔为全面改版撰写了专题文章《科学与我如影随形》,用轻松写意的笔调,将杂志贴近百姓生活、贴近读者的改版方向诠释得淋漓尽致。大改版后《科学24小时》的日全食科普系列活动引发了公众对日全食的极大关注,引爆了社会对于重大科学事件的极大热情。
在叶永烈先生的感召之下,我整整在杂志社坚守了8年。这8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叶老为三十周年刊庆撰文《坚持就是胜利》的切切深意,更让我时时以叶老的激励告诫自己必须坚持创新,不落人后,才能引领时代步伐,迎来新生。
从“让科学流行”,到“让科学精彩”,再到“让创新成为常态”,叶先生不仅为《科学24小时》指引了方向,催生了创新,更是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让我怀抱初心,拥抱梦想,去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愿叶先生在天堂让科学继续流行,我们将秉承期望、不负韶华,像叶永烈那样去科普,用奋进去感恩,让创新真正成为常态!
他是我们熟悉的科普大家与科幻大师,许多读者是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作品而认识他的,殊不知他还是《科学24小时》杂志的创刊人之一。
从20岁就开始写作的他,一生出版的作品逾3500万字,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倾注了叶老对写作、对科普的无限热爱......
叶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一点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且“有求必应”。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还没有网络和微信。如果没重头稿件了,我就会打电话去向他索稿,而他总是有求必应,完稿后立刻跑到邮局去给我邮寄稿件。
转为撰写报告文学后,他也一直与《科学24小时》保持密切联系。报告文学《爱,在这片土地上》,采写的是安徽省副省长兼科学家于一身的杨纪珂的事迹;报告文学《曹氏四兄妹》,采写的是被英国圣三一学院破格选为院士,并且是第一位中国籍院士曹天予四兄妹人生努力奋斗的故事;报告文学《八十春秋赤子路》,采写的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汪猷的科研事迹.....所有这些作品在《科学24小时》上发表后,都获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青睐。
更有甚者,他还热情地帮助我约来英籍世界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在中国大西北采写的重大稿件《中国的水土问题》。当叶老师把《科学24小时》递给她并告诉她杂志的发行量是16万册时,韩素音立马说,好,就这家。于是,叶老师便亲自代撰“编者按”,连同正文刊载在了《科学24小时》1988年第2期,发表后即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注意。
......
从办刊角度说,有无名人支持、有无名家作品,是衡量一个刊物在社会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的重大标志。许多杂志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名人效应至关重要。《科学24小时》凝聚着叶永烈老师的热情和心血!
——谢昭光
作为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叶永烈先生待人接物低调随和,但言语和思想里透出的却都是让人受益一生的新观点和新理念。2009年《科学24小时》进行了一次全面改版,叶先生欣然提笔为全面改版撰写了专题文章《科学与我如影随形》,用轻松写意的笔调,将杂志贴近百姓生活、贴近读者的改版方向诠释得淋漓尽致。大改版后《科学24小时》的日全食科普系列活动引发了公众对日全食的极大关注,引爆了社会对于重大科学事件的极大热情。
在叶永烈先生的感召之下,我整整在杂志社坚守了8年。这8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叶老为三十周年刊庆撰文《坚持就是胜利》的切切深意,更让我时时以叶老的激励告诫自己必须坚持创新,不落人后,才能引领时代步伐,迎来新生。
从“让科学流行”,到“让科学精彩”,再到“让创新成为常态”,叶先生不仅为《科学24小时》指引了方向,催生了创新,更是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让我怀抱初心,拥抱梦想,去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愿叶先生在天堂让科学继续流行,我们将秉承期望、不负韶华,像叶永烈那样去科普,用奋进去感恩,让创新真正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