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学生的思维由写真人真事的再现性的形象思维向具有文学性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由初级的形象逻辑思维向高级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这两者的发展是随着从记叙文、说明文向文学作品、议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
  关键词:语文 思维 教育
  
  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这是未来社会向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维教育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应该主动地适应时代的这种新要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实施思维教育
  首先,应该全面理解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要理解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应该考虑构成一个语文综合素质所包含的基本方面。一个人语文的综合素质是由其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这三方面基本的素质构成。我们知道,在大脑思考的时候,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彼此交流思想的时候,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抓好语言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但语言总和思维密切联系着,二者的关系如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就会失去凭借,思想也就没有物质的载体;然而没有思维,思想就无从产生,也就不可能有彼此的交际。语言和思维的这种密切关系又决定了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密切相关。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语文学科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该是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教育的统一。
  其次,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对学生的思维教育。因为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特殊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学生学习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从思维科学的探究可看出,人的思维可有不同的参照,比如音乐家需要参照旋律来思考,美术家需要参照色彩和线条来思考,但无论怎样,人类主要是参照语言来进行思考的。中小学设立语文学科,就是要学生掌握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接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学生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了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以语言为工具表达思维结果的本领,才能学好其他学科,因此我们说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叫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发展学生参照语言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
  语言学科的特殊功能,又表现为它有比其他学科进行思维教育更有利的条件。首先,语言学科反映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传承人类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说是中小学各学科共同的责任,而且语文学科涵盖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这些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分析思维、知觉思维、再现思维、创造性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反映是最全面的。其次,语文学科反映了中外最优秀的思维经验。教科书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而且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学生学习语文,就好象在这座人类智慧的百花园中尽情享受着智慧的沐浴。因此,语文学科在思维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有着更有利的条件,也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思维教育的方法
  第一,要做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并把这种训练放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语文的思维是凭借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思维的内容有必须凭借语言这工具来表达,所以思维的训练应和语言的训练相结合。它们结合的方式就是听说读写,同时听说读写又是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凭借,即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达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要善于把听说读写的过程作为语言和思维相结合训练的过程,又善于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结合性训练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二,要把握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把握基本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思维的科学培养和有效的训练。比如观察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培养,二是通过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来培养,三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培养,四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来培养。只有把握了这些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的方法,思维教育的任务才能 落到实处。
  第三,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文体的联系来安排思维训练的顺序。在语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学生的思维由写真人真事的再现性的形象思维向具有文学性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由初级的形象逻辑思维向高级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这两者的发展是随着从记叙文、说明文向文学作品、议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训练的顺序,即“对观察对象的分析综合→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对理性材料的分析综合”三级训练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由直观到形象再到理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抓住矛盾与问题,抓住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展示作者写作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理清正確解决矛盾与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使学生渐渐地掌握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抽象,实践环节众多,学生理解较困难的专业。通常由于教学经费有限和教学资源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开展足够的实验课程。而对于技校学生来讲基础相对薄弱,对知识理解方面还具有很大欠缺。如果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就会缺乏主动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修改教学计划;适当降低本专业理论教学难度,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有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又有一定实践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全国推广的课改,让每一个困惑中的语文教师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希望之光。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极为频繁,具有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除要注意钻研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抓住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外,还应注意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观念 科目    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有好几年了,除每学期总结教学经验之外,工作当中产生的有些想法及思考的一些问题一直在脑海里翻滚,却一
期刊
面对美术课堂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美术课应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回顾从事美术教学生涯的这几年,无论在教材的探究,教学方法的尝试,课堂纪律的把握,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都深有体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标的推行从理论到目标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仍没有达到课改效果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一个理念,力求两大转变,突出三项重点,避免四种误区。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理念 转变 重点 误区    长期的语文教学让本人对高中语文教学颇有体会。随之推行的新课改更加深了本人对高中语文课改的感触。以下本
期刊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应是一种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化的数学,情趣化的数学,问题化的数学,实用化的数学。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现行的小学数学呢?我有以下的几点
期刊
摘 要: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學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作文 情境 兴趣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
期刊
毛泽东曾说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既具有青年的一般特点,更有自己的优势。他们以绝对的优势在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属于变革现实的新生力量。因此,现在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反思教学法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探究的性质.在反思中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本文就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反思
期刊
摘 要: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交流。  关键词:数学 情境 模型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