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蔬菜生产施肥新方法,以期对当前的蔬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蔬菜 施肥 新方法
1.蔬菜缺肥的症状表现
1.1缺少氮肥 最初叶片呈淡绿色或黄色,不久茎秆也出现同样的变化,通常是从老叶片开始,而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簇。如甘蓝缺氮时呈桔红色;瓜类会出现藤蔓顶部开花早的现象;番茄缺氮时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叶片狭小。
1.2 缺少磷肥 磷肥是蔬菜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肥料,无论是细胞分裂、糖分的合成,还是生根、开花、结实,都需要磷肥。缺乏磷肥的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呈褪绿病斑,茎细长,富含木质,叶片较小。
1.3 缺少钾肥 钾肥是蔬菜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施用钾肥可增强蔬菜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蔬菜缺钾时,叶片边缘发黄枯焦,茎秆细弱,易倒伏。
2.蔬菜植株施肥要“四看”
2.1看蔬菜种类 蔬菜种类不同,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白菜、菠菜等叶菜类需氮较多;西红柿、黄瓜等果类除需要一定量氮肥外,对磷、钾肥的需求量也较高;生长期长的蔬菜需肥多,除施足底肥外,生育期各阶段还要追肥。
2.2看蔬菜发育阶段 同一种蔬菜,不同发育阶段,施肥方法、数量也不同。苗期施肥量宜少,浓度也较低;盛果期施肥量宜多、浓度可高些;果菜类应在采收结束前30~40天施肥,生长期的果菜生长和结果高峰需2次重点施肥。叶菜的生长盛期在生育中后期,采收前20~30天重点施肥。
2.3看土壤情况蔬菜栽培多采用随水追肥,土壤较干时,浓度宜低,数量要多;土壤湿润时,浓度宜高,数量要少;砂性土壤保肥较差,要“少食多餐”;粘性土壤保肥性能好,施肥次数要少,数量适当多些。
2.4 看气温高低情况气温高时,施肥浓度要低些,以防止烧根,反之则要高些。追施氨肥时,要离菜根10cm远为宜,以免烧根。
3.保护地蔬菜施肥“四注意”
3.1追肥时禁用挥发性化肥保护地多为密封设施,尤其是塑料薄膜气密性强,而保护地生产季节正是外界的寒冷时期,放风量小,一些易挥发的肥料施入后挥发出的气体会在内部形成很高的浓度,为害作物。
3.2不能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饼肥、鸡粪、人粪尿,这些肥料在保护地高温条件下易放出大量的氨气,对蔬菜为害极大。
3.3 化肥施用要点尽量少施或不施副成分高的化肥(如氯化钾)以及易形成浓度障碍的肥料(如硝酸钾等)。
3.1 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超量施用化肥容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多施有机肥,营养是慢慢释放的,不易发生浓度障碍;有机肥料养分齐全,许多养分可以被蔬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多数保护地的采光覆盖材料气密性好,保护地接近封闭或半封闭的设施,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且不易外逸,成为供给光合作用原料的重要来源,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且病害轻、产量高。
4.蔬菜巧施肥
4.1根据气候条件施肥 为了提高地温,可在冬春季节施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夏秋季节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防烧根。如果雨水较多时,土壤过湿,化肥可开穴深施。
4.2根据土壤特征施肥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施肥,保水保肥差的砂质土在施用速效肥时,必须轻浇勤施;易板结的粘质土,需施用砂质河泥、堆厩肥,以便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蔬菜根系的发育。
4.3根据蔬菜的种类施肥 由于蔬菜种类不同,不同时期产品器官的形成也不同,从而对肥料的要求也不同。根菜类和茎菜类蔬菜先进行营养生长,再进行生殖生长,因此,必须多施基肥,狠抓早期追肥,促进茎叶早发,扩大叶面积,才能取得高产;茄果类、瓜菜类蔬菜,前期是完全营养生长阶段,直到开花、座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必须多施基肥,适时追肥,加强后期施肥,使之早发稳长,以防后期脱肥早衰;生长期较短的绿叶菜类,以食用嫩叶为主,完全是营养生长,应注重施用速效性氮肥;对于留种菜田,必须注意增施磷、钾肥,保证蔬菜种子的饱满成熟度。
5.科学施肥
5.1开展测土施肥,全面合理供应养分 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之差作为施肥依据。
5.2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肥效长而缓。化肥养分含量高而单一,肥效快而短。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起到缓急相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充分发挥肥效的作用。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应以施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以充分发挥潜在肥力的作用。在肥力较低的地块上,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提高和培肥地力。
5.3根据肥料特性,确定施用种类和方式硝态氮肥不能被土壤吸附,易被还原变成气态氮,引起氮的损失。因此,在肥料的分配使用上,硝铵用在旱田上,氢硫铵用在水田上。
【关键词】 蔬菜 施肥 新方法
1.蔬菜缺肥的症状表现
1.1缺少氮肥 最初叶片呈淡绿色或黄色,不久茎秆也出现同样的变化,通常是从老叶片开始,而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簇。如甘蓝缺氮时呈桔红色;瓜类会出现藤蔓顶部开花早的现象;番茄缺氮时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叶片狭小。
1.2 缺少磷肥 磷肥是蔬菜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肥料,无论是细胞分裂、糖分的合成,还是生根、开花、结实,都需要磷肥。缺乏磷肥的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呈褪绿病斑,茎细长,富含木质,叶片较小。
1.3 缺少钾肥 钾肥是蔬菜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施用钾肥可增强蔬菜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蔬菜缺钾时,叶片边缘发黄枯焦,茎秆细弱,易倒伏。
2.蔬菜植株施肥要“四看”
2.1看蔬菜种类 蔬菜种类不同,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白菜、菠菜等叶菜类需氮较多;西红柿、黄瓜等果类除需要一定量氮肥外,对磷、钾肥的需求量也较高;生长期长的蔬菜需肥多,除施足底肥外,生育期各阶段还要追肥。
2.2看蔬菜发育阶段 同一种蔬菜,不同发育阶段,施肥方法、数量也不同。苗期施肥量宜少,浓度也较低;盛果期施肥量宜多、浓度可高些;果菜类应在采收结束前30~40天施肥,生长期的果菜生长和结果高峰需2次重点施肥。叶菜的生长盛期在生育中后期,采收前20~30天重点施肥。
2.3看土壤情况蔬菜栽培多采用随水追肥,土壤较干时,浓度宜低,数量要多;土壤湿润时,浓度宜高,数量要少;砂性土壤保肥较差,要“少食多餐”;粘性土壤保肥性能好,施肥次数要少,数量适当多些。
2.4 看气温高低情况气温高时,施肥浓度要低些,以防止烧根,反之则要高些。追施氨肥时,要离菜根10cm远为宜,以免烧根。
3.保护地蔬菜施肥“四注意”
3.1追肥时禁用挥发性化肥保护地多为密封设施,尤其是塑料薄膜气密性强,而保护地生产季节正是外界的寒冷时期,放风量小,一些易挥发的肥料施入后挥发出的气体会在内部形成很高的浓度,为害作物。
3.2不能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饼肥、鸡粪、人粪尿,这些肥料在保护地高温条件下易放出大量的氨气,对蔬菜为害极大。
3.3 化肥施用要点尽量少施或不施副成分高的化肥(如氯化钾)以及易形成浓度障碍的肥料(如硝酸钾等)。
3.1 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超量施用化肥容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多施有机肥,营养是慢慢释放的,不易发生浓度障碍;有机肥料养分齐全,许多养分可以被蔬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多数保护地的采光覆盖材料气密性好,保护地接近封闭或半封闭的设施,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且不易外逸,成为供给光合作用原料的重要来源,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且病害轻、产量高。
4.蔬菜巧施肥
4.1根据气候条件施肥 为了提高地温,可在冬春季节施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夏秋季节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防烧根。如果雨水较多时,土壤过湿,化肥可开穴深施。
4.2根据土壤特征施肥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施肥,保水保肥差的砂质土在施用速效肥时,必须轻浇勤施;易板结的粘质土,需施用砂质河泥、堆厩肥,以便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蔬菜根系的发育。
4.3根据蔬菜的种类施肥 由于蔬菜种类不同,不同时期产品器官的形成也不同,从而对肥料的要求也不同。根菜类和茎菜类蔬菜先进行营养生长,再进行生殖生长,因此,必须多施基肥,狠抓早期追肥,促进茎叶早发,扩大叶面积,才能取得高产;茄果类、瓜菜类蔬菜,前期是完全营养生长阶段,直到开花、座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必须多施基肥,适时追肥,加强后期施肥,使之早发稳长,以防后期脱肥早衰;生长期较短的绿叶菜类,以食用嫩叶为主,完全是营养生长,应注重施用速效性氮肥;对于留种菜田,必须注意增施磷、钾肥,保证蔬菜种子的饱满成熟度。
5.科学施肥
5.1开展测土施肥,全面合理供应养分 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之差作为施肥依据。
5.2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肥效长而缓。化肥养分含量高而单一,肥效快而短。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起到缓急相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充分发挥肥效的作用。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应以施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以充分发挥潜在肥力的作用。在肥力较低的地块上,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提高和培肥地力。
5.3根据肥料特性,确定施用种类和方式硝态氮肥不能被土壤吸附,易被还原变成气态氮,引起氮的损失。因此,在肥料的分配使用上,硝铵用在旱田上,氢硫铵用在水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