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不保护下来就没有展示可言
赵益被任命为神木县石峁遗址管理处副主任,是在2015年的圣诞节。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他,此前的7年时间是“在现代城市里搞城市规划、市政建设”。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以为“副职”就是“下乡开会,喝酒先醉”,可自打来到此地,“我觉得这个遗址很重要,要先把420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和周边的整体风貌保护下来。”
虽然对于以后如何展示利用,赵益还没有理清思路,但首先“不能让它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掉。遗址不保护下来就没有展示可言。”
赵益走在通往石峁遗址东门址的栈道上,眉头始终难以舒展开来。
抵抗自然的侵蚀
石峁遗址东门址的城墙四周是光秃的土坡,此前为保护还未被详细勘探过的地下文物。2016年起,柠条、苜蓿等根深达0.5~1米的植物被逐步清除,裸露的黄土一刮风漫天黄沙,“啥也看不见了。”赵益说。
光是遗址上插着的石峁遗址考古队的旗子,1年至少两次被风撕裂。
在遗址区走过若干遍后,赵益发现了地椒草——蓝紫色小花成丛,长相委婉,花香浅淡,耐旱适种,最重要的是根系最深仅20厘米,既能护住地表,又不至于破坏更深层次的地下文物。
惊喜之余,却没有育苗,买不到种子。他便发动十来个老百姓,在遗址周围拉着牛车四处寻地椒草,花了十几天的工夫,终于从荒山野坡里挖回了近1000平方米,想通过这种方法找到当地适生的浅根植被。
这只是石峁遗址保护工作的小小一隅。
常年暴晒、极寒天气、暴雨、毛细水、各种化学性腐蚀,几年观测下来,石峁遗址土质悄然改变,尤其是冬天。
每年冬天,都要对石峁遗址采取临时保护——地膜覆盖后再加盖草帘子,生怕雪水渗入,因为第二年夏天冰雪冻融,黄土马上剥离。同时还面临暴雨冲刷的危险,一场暴雨冲出一条沟,东门址西面的沟壑便是如此形成。
如何保护让大家头疼得很。2012年,主管县长急三火四带队外出考察两次,走到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时,发现了“最新科技”气模大棚,用部分混凝土筑基,石方块搭起基子,其上钢索拉引成棚,抗风抗雨,使用寿命50年以上。
“都是用的高科技的东西,比秦始皇兵马俑好得多,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紫外线照射强对遗址本体破坏大的问题。”神木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屈凤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神木县立刻准备方案,欲拨款4500万元“试试这个工程”。动工之际,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员赴石峁遗址调研,“感觉遗址很震撼,然而我们把建设的工程一汇报,不行。”
立刻叫停的原因是,“东门址是制高点上的一个孤立的外城,气模大棚突然建在整个黄土高原上面,很现代,对整个石峁的整体风貌环境都是有影响的。”屈凤鸣说。
争执不下,于是大家决定出去看看。
2015年,石峁遗址考古队去过秘鲁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遗址就裸展于山顶崖巅,“对于墙体的加固和修复很先进,比如留下的古墙只有三四十公分高,但通过修复可以盖到2米多高,甚至盖上屋顶,对于中国考古来说非常大胆,但也是启发。”考古队副队长邵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也是我们下定决心让外城东门裸展的原因。”
“我们以前老怕修复的尺度拿捏不好而被批评,但是你看石峁到现在已经非常保守了,大部分没有做过修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墙在一天天风化,雨水一天天强力渗入,墙一天天倾斜、坍塌。”邵晶说。
更让大家紧张的,是人
2015年,《平凡的世界》的开播,让作为取景拍摄地的高家堡古镇一夜成名。而高家堡为石峁遗址分流了至少三分之一游客。
屈凤鸣时任石峁文管所主任,在考古现场值班的他从简易办公室走出,向山下望去,陡然紧张起来,“游客上山必须坐车,3天下来五六万人,车从山顶排到山下。这把县委、县政府搞得太被动了。”
除了东门址本身的讲解员以外,县里又紧急抽调义务讲解员,共计10人。讲解员分流游客,引导其沿环形游览线路行进,不许回头走。
对于游客带来的影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孙周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摊了摊手,“石峁的陶片原来满地都可以捡到,我们现在已经捡不到了。”
正说着,城墙另一头有参观人员撇开栈道,踏着土石往城墙上走,邵晶立马慌了:“小心塌下来!”他忙不迭地冲过去制止,“4000年前走的路,踩着都心疼。”
“现在还不具备对公众开放的条件。”孙周勇说,“一般公众可以在护栏外面看。兵马俑的发掘现场,现在除非国家重大接待才可以下到坑里头,我们这儿和那个是一回事儿。”
“我们积极和各方面协调,能不能真正搞成一个接近于欧美、日本的先进展示。”邵晶设想了很多方式,比如借鉴日本,穿着和服去参观古遗址可以免门票,通过各种活动宣传自己的文明;或网上答题,若能答对3道有关石峁的科普题,就会受到热情接待。
邵晶希望找到更有组织的方式,提升公众考古的兴趣,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门儿敞开了”。
“还没到热闹的时候,该热闹的时候再热闹。”孙周勇说。
修坟,盖房,栽树苗
“新闻满天飞,获了这么多奖,一会儿又说是黄帝都邑什么的。”孙周勇告诉本刊记者,当地老百姓一听这些新闻,比外来人更兴奋,可能才迁居此处两代,立刻纷纷回村“寻祖”。
“2012年一听说石峁遗址开发,要搬迁赔款,石峁村突然冒出来3000多人。”邵晶说。
赵益被任命为神木县石峁遗址管理处副主任,是在2015年的圣诞节。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他,此前的7年时间是“在现代城市里搞城市规划、市政建设”。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以为“副职”就是“下乡开会,喝酒先醉”,可自打来到此地,“我觉得这个遗址很重要,要先把420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和周边的整体风貌保护下来。”
虽然对于以后如何展示利用,赵益还没有理清思路,但首先“不能让它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掉。遗址不保护下来就没有展示可言。”
赵益走在通往石峁遗址东门址的栈道上,眉头始终难以舒展开来。
抵抗自然的侵蚀
石峁遗址东门址的城墙四周是光秃的土坡,此前为保护还未被详细勘探过的地下文物。2016年起,柠条、苜蓿等根深达0.5~1米的植物被逐步清除,裸露的黄土一刮风漫天黄沙,“啥也看不见了。”赵益说。
光是遗址上插着的石峁遗址考古队的旗子,1年至少两次被风撕裂。
在遗址区走过若干遍后,赵益发现了地椒草——蓝紫色小花成丛,长相委婉,花香浅淡,耐旱适种,最重要的是根系最深仅20厘米,既能护住地表,又不至于破坏更深层次的地下文物。
惊喜之余,却没有育苗,买不到种子。他便发动十来个老百姓,在遗址周围拉着牛车四处寻地椒草,花了十几天的工夫,终于从荒山野坡里挖回了近1000平方米,想通过这种方法找到当地适生的浅根植被。
这只是石峁遗址保护工作的小小一隅。
常年暴晒、极寒天气、暴雨、毛细水、各种化学性腐蚀,几年观测下来,石峁遗址土质悄然改变,尤其是冬天。
每年冬天,都要对石峁遗址采取临时保护——地膜覆盖后再加盖草帘子,生怕雪水渗入,因为第二年夏天冰雪冻融,黄土马上剥离。同时还面临暴雨冲刷的危险,一场暴雨冲出一条沟,东门址西面的沟壑便是如此形成。
如何保护让大家头疼得很。2012年,主管县长急三火四带队外出考察两次,走到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时,发现了“最新科技”气模大棚,用部分混凝土筑基,石方块搭起基子,其上钢索拉引成棚,抗风抗雨,使用寿命50年以上。
“都是用的高科技的东西,比秦始皇兵马俑好得多,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紫外线照射强对遗址本体破坏大的问题。”神木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屈凤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神木县立刻准备方案,欲拨款4500万元“试试这个工程”。动工之际,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员赴石峁遗址调研,“感觉遗址很震撼,然而我们把建设的工程一汇报,不行。”
立刻叫停的原因是,“东门址是制高点上的一个孤立的外城,气模大棚突然建在整个黄土高原上面,很现代,对整个石峁的整体风貌环境都是有影响的。”屈凤鸣说。
争执不下,于是大家决定出去看看。
2015年,石峁遗址考古队去过秘鲁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遗址就裸展于山顶崖巅,“对于墙体的加固和修复很先进,比如留下的古墙只有三四十公分高,但通过修复可以盖到2米多高,甚至盖上屋顶,对于中国考古来说非常大胆,但也是启发。”考古队副队长邵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也是我们下定决心让外城东门裸展的原因。”
“我们以前老怕修复的尺度拿捏不好而被批评,但是你看石峁到现在已经非常保守了,大部分没有做过修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墙在一天天风化,雨水一天天强力渗入,墙一天天倾斜、坍塌。”邵晶说。
更让大家紧张的,是人
2015年,《平凡的世界》的开播,让作为取景拍摄地的高家堡古镇一夜成名。而高家堡为石峁遗址分流了至少三分之一游客。
屈凤鸣时任石峁文管所主任,在考古现场值班的他从简易办公室走出,向山下望去,陡然紧张起来,“游客上山必须坐车,3天下来五六万人,车从山顶排到山下。这把县委、县政府搞得太被动了。”
除了东门址本身的讲解员以外,县里又紧急抽调义务讲解员,共计10人。讲解员分流游客,引导其沿环形游览线路行进,不许回头走。
对于游客带来的影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孙周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摊了摊手,“石峁的陶片原来满地都可以捡到,我们现在已经捡不到了。”
正说着,城墙另一头有参观人员撇开栈道,踏着土石往城墙上走,邵晶立马慌了:“小心塌下来!”他忙不迭地冲过去制止,“4000年前走的路,踩着都心疼。”
“现在还不具备对公众开放的条件。”孙周勇说,“一般公众可以在护栏外面看。兵马俑的发掘现场,现在除非国家重大接待才可以下到坑里头,我们这儿和那个是一回事儿。”
“我们积极和各方面协调,能不能真正搞成一个接近于欧美、日本的先进展示。”邵晶设想了很多方式,比如借鉴日本,穿着和服去参观古遗址可以免门票,通过各种活动宣传自己的文明;或网上答题,若能答对3道有关石峁的科普题,就会受到热情接待。
邵晶希望找到更有组织的方式,提升公众考古的兴趣,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门儿敞开了”。
“还没到热闹的时候,该热闹的时候再热闹。”孙周勇说。
修坟,盖房,栽树苗
“新闻满天飞,获了这么多奖,一会儿又说是黄帝都邑什么的。”孙周勇告诉本刊记者,当地老百姓一听这些新闻,比外来人更兴奋,可能才迁居此处两代,立刻纷纷回村“寻祖”。
“2012年一听说石峁遗址开发,要搬迁赔款,石峁村突然冒出来3000多人。”邵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