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方面存在的误区及思路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动物疾病预防的有效开展,对于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频率,保障肉制品质量,提高养殖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基层动物疾病预防工作依旧存在许多误区,而这对于其应有作用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基层动物疾病预防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思路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疫病预防;误区;思路
   动物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疫病日益呈高发态势,而一旦发生动物疫病,轻则会降低养殖效益,重则甚至会危害公众卫生安全,而这对于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基层畜牧兽医站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从当前动物疾病预防的误区着手,不断提高动物疾病预防效果,切实降低辖区动物疾病发生概率,以此来更好的促进辖区动物养殖业发展。
  1 存在的误区
  1.1 重视疫苗免疫,不重视其他方面配合
   ①基层养殖户普遍存在"注射疫苗就能防病"的思想观念,但是对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及免疫时效缺乏考量;②受机构改革影响,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大都实行合并处理,人员编制相对较少,导致基层动物疾病预防主要依靠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由于专业素养相对缺乏,年龄相对偏大,所以在对动物疾病预防时采用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疫苗注射为主;③上级主管部门在对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情况检查时,主要以抗体合格率为主要检查依据,而对于其他动物疾病预防措施未进行深入检查。基层动物疾病预防除了要做好疫苗注射、抗体检测工作外,还应做好普查登记、日常监管、档案创立、消毒灭源、封闭式管理、疾病检疫等多方面工作,只有多方面工作相互配合,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动物疾病预防效果。但是如果依靠疫苗注射,却不重视其他方面配合,必然会使动物疾病预防效果大大折扣,甚至由此暴发重大动物疫情[1]。
  1.2 重视集中免疫,不重视程序化免疫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于春秋集中免疫,而这也是上级主管部门监查的关键。春秋集中免疫的开展,对于预防重大动物疾病,保障辖区动物养殖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春秋季节时间紧张、免疫任务繁重、动物流动频繁,导致动物免疫工作极易存在盲区;②动物日龄不同、免疫条件不同,如果实行突击式免疫,极易导致动物抗体水平具有较大差异;③妊娠期、哺乳期、产蛋期动物注射疫苗后,极易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而这必然会导致养殖户对免疫工作产生反感情绪;④突击式免疫,极易导致疫病人为传播,而这对于动物疾病预防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春季两季集中免疫为主,以其他时间补免为辅,根据辖区动物养殖档案登记,对免疫时间加以合理安排,切勿忙闲不均,有序开展免疫工作,以此来切实提高辖区动物疾病免疫效果,使动物体内抗体稳步加固、提升。
  1.3 重视免疫证明物件,不重视免疫效果
   检疫合格证明、检疫耳标是动物检疫合格后发放的证明,可以为动物疾病预防及交易流通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防疫人员防疫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从而导致为了检疫而检疫,为了收费而检疫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检疫过程中,未进行消毒就为其出具消毒证明;现场悬挂耳标、注射疫苗;一车动物只有一张免疫合格证明等。上述种种现象的出现,导致检疫、免疫丧失了其应有效果,无法为输入地动物疾病预防提供有用依据,极易导致输入地因此暴发重大动物疾病。据相关调查显示,输入动物一周到一月之内,疾病发生率特别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运输占一部分,检疫、免疫不规范也占一部分[2]。
  1.4 重视药物防治,不重视环境改善
   为了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率,保障动物健康生产,养殖户通常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大量的保健药、激素药、抗病毒药、抗生素药,而这不仅会使动物体内产生抗药性,影响动物自身免疫功能,而且会极易造成药物残留,对动物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客观方面,养殖户思想观念落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兽医经销人员夸大宣传,基层防疫宣传不到位等;主观方面,养殖户缺乏长远眼光,只计较眼前利益得失,对养殖环境、养殖设施对动物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缺乏了解,而这一现象在基层散养户或中小规模养殖户中普遍存在。
  1.5 重视内部防控,不重视外部输入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对内部防控工作抓得很紧,会定期对内部的人员、车辆、场所进行清理消毒,但是外部疾病输入却缺乏必要重视。例如,鸡蛋周转箱会在鸡场、超市、贩卖点各地周转,但是养鸡场很少会对其定期消毒;运载动物、贩卖动物的人员、车辆都是比较危险的传染源,但是在这些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时,养殖场很少会对其全面加以消毒;粪污管道、车辆养殖场一般多家共用,但是及时进行清理、消毒的却并不多见。上述种种现象的存在,都极易导致动物疾病大规模流行、暴发[3]。
  2 具体的思路
  2.1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大部分都合并到乡镇农资服务中心,而这也导致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大幅缩减,在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主要以属地为单位开展,但是以现在的机构组织形式开展动物疾病预防工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虽然当前各区市都成立了疾控中心,也随之建立了基层监督站,但是基层监督站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其工作主要以指导、监督、管理为主,而具体的防控任务还是主要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因此,在此背景下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可以从外引进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员统筹负责乡镇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对辖区养殖户、村级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及知识宣传,以此来切实提高辖区养殖户及村级防疫员的防疫意识及防疫能力,确保上级制定的动物疾病防控任务得以有效落实[4]。
  2.2 加大兽医卫生执法力度
   对于贩卖、加工、运输病死动物,滥用激素、药物、检疫不规范的组织或个人加强处罚力度。同时,创设举报电话,并设立相应的举报奖金,以此来更好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辖区动物疾病预防效果。
  2.3 倡导绿色生态养殖
   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并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辖区大、中、小型养殖场积极转变自身养殖模式,向绿色生态养殖转变。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辖区养殖场加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污染严重、防疫条件不达标的养殖场,要坚决对其加以取缔。
  3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疾病预防工作的有效開展,对于降低动物疾病发生,保障肉制品质量,提高动物养殖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加强重视,从当前动物疾病预防的误区着手,通过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大兽医卫生执法力度、倡导绿色生态养殖等举措,切实提高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正平.浅析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方面存在的误区及思路[J].山东畜牧兽医,2014(6):64.
  [2] 苏琦敏.基层动物预防存在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18-19.
  [3] 袁安洁.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20(9):132.
  [4] 张秋桐,张斌.基层动物疫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8):58.
其他文献
摘要:近日在牧场走访中发现犊牛出现腹泻带血,通过现场临床症状诊断,结合实验检测结果确诊为犊牛球虫病,从趋势上分析犊牛球虫病已呈现普遍性发展。本文就防控犊牛球虫病提出几点建议,帮助牧场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犊牛;球虫病;防控   球虫病是犊牛比较易感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感染后肠道黏膜会被破坏,肠管发炎且上皮细胞崩解,临床生产中主要可见感染犊牛以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为患病特征,球虫病的流行常具
摘要:家禽的肌胃和腺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家禽采食饲料后在腺胃和肌胃内经过机械磨碎后与酶类充分混合,能够帮助家禽更好的消化饲料,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体重增长速度和家禽生产性能。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现象,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成绩,所以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禽处于健康状况。  关
摘要:近年来,羊养殖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为养殖场户带来了理想的效益,但疫病也呈现出高发趋势,不利于羊群健康生长及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在此情形下,规模化羊场如何有效防控疫病成为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现存问题;其次着重探讨了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防控对策。  关键词: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现状;对策   当前,部分规模化羊场在养殖管理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宠物饲养量逐年增加,动物诊疗行业随之迅速发展,同时动物医疗废弃物也相应地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动物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太原市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方案实施后,动物医疗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为动物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检疫;诊疗机
摘要:肉羊养殖在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榆林是全国最大的农牧交错带养殖地市,肉羊养殖是该农牧交错地区的主导养殖产业,随着榆林市羊“双千万”工程的实施,全市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也不断增加,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而以羊为宿主的寄生虫感染概率也随之增加。基于此,本文就陕北农牧交错区肉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摘要: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禽以腹泻、发热、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和和炎性出血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死率极高,损害了经济效益,给禽类健康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对近期山东地区禽霍乱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等进行了简要概况,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禽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霍乱;巴氏杆菌;流行情况;防治措施   山东省作为禽类养殖大省,禽肉和禽蛋加工
摘要:牛隐性乳房炎做为奶牛常见疾病,中草药治疗效果显著。随着我国畜牧业总体经济的发展,奶牛等偶蹄类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牲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应该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绿色养殖得到提倡,故中草药治疗牛隐性乳房炎逐步流行,本文针对性讨论中草药治疗牛腹泻疾病的治疗方法,为应对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牛隐性乳房炎
摘要:为了验证阴道整复配合“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治疗羊阴道垂脱的效果,笔者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运用上述方法治疗了9例羊阴道垂脱,结果证明通过阴道整复配合“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能够使阴道脱垂的母羊痊愈,该方法疗效显著,为临床上治疗母畜引道垂脱提供参考。  关键词:阴道垂脱;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   阴道垂脱为家畜多发的产科疾病,常发生于妊娠后期,但产后易于发生。
2020年11月,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进行布鲁氏菌病常规监测时发现,某牛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随即湘西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联合凤凰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问询、查阅档案和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该养殖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来源,评估扩散风险。综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可能是由不规范引种造成的,因养殖人员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不了解,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导致疫情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随后通过采取严格的疫情处置措施和持续的流行病学监测,使疫情得到有
摘要:基层兽医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病监测诊断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本文就目前当地基层兽医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问题;建议   基层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更积极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兽医实验室建设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