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方向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宽口径、适应范围广的专业,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定位,实施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方向培养学生的探索。
  关键词:专业方向;认知;基础平台;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42-03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簡介:冯小劳(1968-),女,广东湛江机电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广东 湛江/524094)
  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涉及面广、就业岗位群多、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在这种大背景下,需要对中职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进行科学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功效,因此我校的机电专业建设项目组探索在专业培养中实施“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培养。
  一、对机电专业分方向教学的认知
  分方向培养教学是一种针对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方向不同情况,施行有针对性训练的培养手段。我校机电专业建设项目组成员对粤西本地和珠三角进行的机电人才需求调研和本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中可知,中职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机电产品加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职业岗位工作,而且不同的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同。目前我校实施的是2 1培养模式,期望学生在校二年时间内掌握机电的全部技能和岗位能力不太现实,而且课程设置过多,针对性不强,反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如果能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具体知识技能要求,可使学生在具备机电专业通用能力的同时也具备某些专项能力,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对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意义重大。
  二、机电专业分方向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机电专业的培养方向
  按照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宗旨,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机电待业的岗位需求,本专业定位于培养机电技术相关岗位的“技术蓝领”,即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加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职业岗位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由于中职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小,尚未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提出“基础平台 方向化发展”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能力,考核选择“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发展或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发展。以便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就业的对口率,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确定职业方向能力培养要求
  在企业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共同讨论,确定“机电产品维修”方向的主要岗位群是机电产品生产操作工、机电设备维保与维修技术工人;“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的主要岗位群是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技术工人。接着召开由在企业工作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通过对两个方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的工作情境、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提炼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岗位中提炼“机电产品维修”与“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得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明确了机电专门化方向的岗位能力需求,并把它们融合进各课程的教学任务中(见表1、表2)。
  (三)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机电专业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如果设置的课程过多,将会影响到学习的针对性。应当以机电专业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标准以及从业能力为依据,坚持必需和够用原则,确定 “基础平台 方向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包括了本专业的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保证专业的共性要求;“方向化发展” 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工作能力为重点。为了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我校机电专业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审定工作,确定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见表3),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专业课程内容
  与职业活动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凸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四)做好学生的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安排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
  学生刚入学时,尚未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在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年半专业课程学习中,不断地介绍宣传各专业方向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要求,帮助其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定下个人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平台学习,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差异和兴趣基本已能体现出来;在第三学期结束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能力,通过一定的能力测试,选择“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发展或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发展。并在第四学期的教学中,平行开班,小班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避免大而不当。 采用这种分流细化的教育教学及实践管理方法,不仅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基础间的矛盾,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效地发挥其自身优势,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表3 机电专业“基础平台” “方向化发展”课程体系
  三、分方向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前我校机电专业方向化培养模式已实施了11、12级中试行,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发挥自己成才的主动性、自觉性,整体学风明显提升;其次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也推进了专业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由于按照方向重新分班管理,对原班级的管理的一定的困难。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行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也便于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发展;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针,加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从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勇刚.机电专业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电子世界,2014(16).
  [2]陈旭辉,张荣胜.中职机电类“平台 专门化方向”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其他文献
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改革与实践情况。通过明确中心的目标定位,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制订实验教学的建设方案,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
一、经济法是一种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经济法现象及其理论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一百年的历史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兴旺发达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后进国赶超先进国的历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生存的保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进入新经济时代后,企业发展靠的不是固定资产的大小,而是拥有人才的多少和人才水平的高低.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在快速发展,教育者的教育环境也随之更迭。准确、得当地运用信息时代中的微动力,能够有效地解决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种种难题,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快、准、狠的有效管理。笔者将以自身管理经验出发,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微空间;班级管理;网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41-03  收稿日期:2014
本文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科技人才基本状况的对比分析,考察江苏、浙江科技人才管理政策,以期为改革广东科技人才管理机制、提高广东科技人才管理水平和推动广东科技创新
该文阐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目前开展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种可供参考的合作建议,并对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