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情怀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于1930年冬出生在北京一个教育之家。父亲爱好音乐,母亲喜欢古典文学和绘画。耳濡目染,我自幼酷爱美术,除了常照母亲阅读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插图描绘外,还用积攒起来的早点钱,买来《芥子园画传》和《十竹斋笺谱》,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有时有小画友同去玻璃厂字画店,观赏古文物或临摹名家真迹。就读于北京师大附小和附中时,美术老师都很喜欢我,早期良好的启蒙美术教育和恩师对我的关怀与培养,引领我走上艺术道路,使我终生难忘。

  因迷于画画,我早年即考入京华美院国画系,受教于邱石冥、蒋兆和、李若禅、娄师白等先生。解放初,几所艺术院校都在京招考。我被东北鲁艺和中央美院同时录取,我选择了中央美院。徐悲鸿院长在作报告时曾说:“中央美术学院就是为党和人民培养新中国美术家的最高学府”。我的素描导师有韦启美、董希文、吴冠中先生,国画导师有刘凌沧、田世光、陆鸿年先生,工艺美术导师有张光宇、张仃、周令钊等先生。夏国光先生讲色彩学、透视学和艺用解剖学,王逊和蔡仪先生讲美术史和艺术论,王朝闻先生讲创作方法。在名师指导和培育下,我受到严格、系统的专业美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




  1953年我于中央美院毕业,即服从分配进入邮电部,开始了专业邮票美术设计工作。50年代初,百废待兴,许多人对邮票不了解,仅把邮票看成与印花税票、火花甚至袜子商标一样的东西;这当然无法与今日的“集邮热”同日而语。好心的朋友曾劝我:搞邮票能有多大出息,不如去出版社搞封面、画插图;就是在学校教美术,也比画邮票强!可我觉得,解放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当时急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邮票虽小,但它却是邮政通讯发展所必须的,是祖国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所以面对好心人的多次劝告,我始终都未曾有过动摇。

  当我进一步了解到,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不少邮票需由洋人设计、刻版和承印时,真难以相信!本属主权国家、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中国,在漫长岁月里,竟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设计、雕刻、印制出我们自己的邮票来?仔细研读战争年代解放区发行的邮票我心中注入一股清泉,深感这些邮票是在火与血的洗礼中诞生。虽因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所限,但设计得主题鲜明、造型纯朴,充分表达了苏维埃革命政权的无限生命力;虽纸张粗糙、印制简单(有的采用木刻及油印),但它却生动地铭刻着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取得全国胜利的光辉历程!这些珍贵的邮票,已成为革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中受到了革命传统美学的教育。

  解放后,党和国家对中国邮票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视,新中国的邮票事业如旭日东升,并取得后来的蓬勃发展。起步之初,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从那时起,我便和邮票结下不解之缘。

  我设计的《蝴蝶》、《奔马》和《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等7套邮票均获得了建国30周年最佳邮票奖;《古桥》首日封获新中国最佳首日封奖;《京剧脸谱》和《白暨豚》在日本被评为1980年中国最佳邮票;《集邮联一大》首日封获1982年最佳首日封;《西厢记》获1983年最佳设计邮票奖(在日本也被评为中国最佳邮票);《宋庆龄逝世一周年》(合作)获1983年最佳首日封奖;《航天》获1986年最佳邮票设计奖(在日本也被评为中国最佳邮票)。

  我曾应邀访问美国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辽代彩塑》邮票在美国的首发式,并与美国画家和邮票设计家进行了学术交流。我们取得了共识:一般绘画创作,可由画家自由选题,作品完成后即可直接与观者见面;但邮票系命题作品,必须按命题作画,还必须经过印刷复制、缩小后,才能看出成败优劣。在这一点上,有无实践经验显得十分重要。邮票既是代表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又是精美的小型艺术品。这就要求画家和邮票设计家要懂得邮票原图与印刷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若想设计出好的邮票,作者必须加强“设计意识”,在运用装饰和设计的艺术语言时,一定要使绘画、装饰、面值、国名和文字等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才能使小小邮票产生出感人的艺术魅力。那种只顾画画、忽视印刷,只顾大画好看、不顾缩小效果,只顾画面、忽视面值、国名和文字的邮票,是经不起时间和邮人考验的……

  在方寸世界里,我默默耕耘了40年,设计邮票近70套,经历了邮票设计队伍的开创、起步、发展的难忘岁月。这使我逐步认识了邮票设计的特点与规律,深深体会到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其质量高低和优劣,绝不仅仅代表个人,它首先代表国家,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声誉,这是须臾不容忽视的。

  退休后,我除继续关注邮票参与有关邮事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多用在艺术创作上水彩、国画、版画、藏书票皆我所爱,而且每年都收到邀请函,参加国际展览。近年来我的作品中,藏书票较多一些,因为藏书票与邮票在国外常被称为“姊妹艺术”,众多集藏家(者)也多为“邮票、藏书票兼藏者”。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既收藏我设计的藏书票,又喜欢集藏我设计的邮票。在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英国、捷克、波兰、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的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均有我的作品参展、发表,并被爱好者收藏。我已不仅把这种艺术活动看成个人私事,而是代表了中国!因为外国的艺术家、收藏家通过我的作品(当然包括我国其他美术家),可以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了解和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作为一个老邮票设计工作者,虽然我已远离邮票设计岗位,但作为美术家,却有很多任务需要我去完成,我将更加努力付出自己“老有所用”的微薄奉献。

  不久前,我应邀寄送参展作品给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中国香港特区,参加在当地于今年和明年举行的“国际藏书票展”;并应台湾省之邀,寄送我的国画近作《伯乐相马》,于2000年11月4日至24日在台湾举行的《公元二千年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上展出。2001年我的艺术活动将更加频繁。

  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版协藏书票艺委会委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荣誉会员、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高级工艺美术师兼编辑室主任。名字和小传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日本)、《国际名人传记词典》、《国际名人传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录》(美国)、《亚洲有成就者男人和女人名人录》(印度)等多种名人录。现任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滇池书画院名誉院长、铁人书画院名誉院长和铁人美术馆名誉馆长。

  因退离岗位,疏于通问,谨借《集邮》一隅,向邮友概括介绍我的经历及近况,并祝新年好!
其他文献
二、非洲的世界自然遗产    本刊今年前两期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公布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介绍了非洲的文化遗产。200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公布了最新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新增了60项世界遗产。这样,世界遗产总计690项,其中文化遗产529项,自然遗产13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项。非洲新增了3项世界遗产,分别为: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Saint-Louis)岛
期刊
澳门原定2000年5月20日发行的《文学与人物——西游记》邮票6枚、小型张1枚,因误将第6枚主题文字“佛祖镇悟空”的“佛”字印成“”,已印就的75万套邮票全部销毁,发行日期延迟。此前,内地及海外、当地的邮人纷纷给澳门邮电局上书,指出已公布的邮票及小型张图案中尚有三处不足:1原第2枚主题为“大圣闹天宫”,与小型张的主题重复;2票、张的主题只表现到《西游记》原著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
期刊
红宝石和蓝宝石在矿物学中都属于刚玉矿物(图①),英文名称分别是Ruby和Sapphire(意为鲜红色和天蓝色),俗称“姐妹宝石”。化学成分均为三氧化二铝(AlO),属三方晶系,晶体多呈六边形的柱状(图②)、桶状(图③)或板状形态,晶面上常有横纹。摩氏硬度为9,仅次于钻石,坚韧性好;比重398—402,折光率176—177;透明至半透明,化学性质稳定,多色性明显。红宝石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显得格
期刊
一位著名的集邮家说过:“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集邮者若想在集邮上取得进步,离不开集邮图书的指导与帮助。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出版集邮图书的权威出版社,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开展集邮图书市场的问卷调查,请广大集邮者出谋划策。  1您的年龄、职业、集邮时限。  2请您就目前集邮图书的出版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3您和您身边的集邮朋友目前急需哪方面的集邮图书(集邮工具书、目录、集邮基础知识读物、集邮
期刊
2001年第一期《集邮》杂志上,刊登了“读者意见调查”。广大读者对此反映强烈,纷纷寄来评刊意见,对我们掌握读者阅读动态、拓宽办刊思路、改进编辑工作大有裨益,在此我们向踊跃参与这一活动的读者表示由衷的感谢!现摘登部分读者对第一期杂志的意见及选题建议。    今天是元旦,欣逢新世纪。买到第一期《集邮》杂志,真是很高兴,因为它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封面清新爽朗,有一种新世纪的新气象;刊登“读者调查”、增设
期刊
作为20世纪中国邮品拍卖的压轴戏,世界两大专业邮票拍卖行——高林菲勒拍卖行和斯宾客拍卖行的秋季中国邮品拍卖会,分别于2000年11月16日、11月25日至26日在香港举行。在国内邮市正处于低靡的时候,这两场拍卖会的成功举行对于21世纪的中国邮市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两场拍卖会的成交总额都超过了千万港币,其中斯宾客拍卖行的成交金额为10636580港元,高林菲勒拍卖行的成交金额为11435370港元。
期刊
《集邮》杂志2000年第11期发表了王福臣先生翻译的《用中近期邮品,编组高奖邮集》一文,介绍了美国沃而夫·斯皮勒船长的一框专题邮集《今天就上船》,为大家介绍了一部高水平的一框专题邮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王福臣先生的译文中,有一处错误:在“大型豪华超级客船中”提到“无与伦比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这里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应为“伊丽莎白女王2号”。  该船英文船名为“Queen Elizab
期刊
寒来暑往,龙辞蛇临。盛世迎蛇年,神州大地尽欢腾。  大自然中的蛇,是人们憎恨、惧怕、厌恶之物;而在人的十二生肖属相中,蛇却紧接龙后,位居第六,排在马、羊、猴、鸡、狗、猪之上,其位不低,千万不要小看哉!古人为何尊蛇,给予它如此高位呢?追根求源,不难看到,蛇有着光辉高贵的历史。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曾有一段“人蛇合一”的时代。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是兄妹也是夫妻,是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楚辞·天问》中说:
期刊
辛巳年的生肖票又是呼振源设计的!这是我在接受采访呼振源的任务之时,脑海里的闪现的第一个念头。  对他——邮票设计家呼振源,我早有耳闻。打开记忆的搜索,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的名字与生肖邮票牢牢地联系在一起。翻开邮票目录,1984年的鼠票、1986年的虎票、1989年的蛇票……1999年的兔票,他参与雕刻和设计的生肖邮票居然这么多,看来称他为“生肖专业户”真是名实相符。  在2000年11月的一个冬日
期刊
《集邮》杂志信息网络特约记者总站2000年度表彰总结会议于2000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佳维,《集邮》杂志主编蒋礼以及《集邮》杂志信息网络特约记者总站江苏站的全体记者和远道而来的黑龙江站的记者代表出席了会议。表彰会由《集邮》杂志信息网络特约记者总站站长李玲主持。  表彰会上,刘佳维副秘书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评价了《集邮》杂志为宣传中国集邮、推动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