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穗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
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总编辑
香港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
香港书评家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和统会香港总会理事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
香港张氏宗亲总会常务理事
香港河源社团总会会董
香港知青联谊会顾问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省海口市11、12届港区政协常委
内地多个省市的港区海外联谊会理事
知青岁月走来的文化人
对於一位作家而言,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並不足夠,只有经历刻骨铭心的岁月,留下丰富广博的积淀,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篇章。笔耕数十载,张穗强先生的作品能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於细微之处打动读者,缘自他用双脚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人生路。胶林岁月的熏陶,香江风云的洗礼,大江南北的足跡,世界各地的见闻,使他将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融入笔耕园地。离开职场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难忘动人的生命年华。
张穗强先生1950年出生於广州,父母均是大学教师。深厚底蕴的文化古城,淳朴传统的教育世家,似乎给了他天生的文学灵气,积聚了他纯良温厚的人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学时期,文化大革命浪潮席捲而来,张穗强先生也参与其中,1968年底的一股上山下乡浪潮,把它带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6师14团 (现海南省琼中县加钗农场),在那里度过一段知青岁月,那年他仅18岁。
上山下乡对广大知青都是一段磋砣岁月。在那里,多少人耗尽宝贵青春,多少人经历悲欢离合,张穗强先生心中从没抹去万顷胶林的印记。在那里,他经历了南疆垦荒的磨练,感受到人生岁月的艰辛;在那里,他面对过无数的彷徨和打击,得到了朋友家人的关怀激励;在那里,他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铭刻下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反省……。
然而无论经历过什麽,张穗强先生都将知青岁月视为上天赐予他的精神财富,不忘用尚且羞涩的笔杆记录下来,成就了今天一篇又一篇的佳作问世。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反映海南农垦知青的感悟文集《走出胶林》,正是他用文字唤起这段沧桑岁月的回顾,展示自己走过的风雨拼搏路程,向读者展示自己不断反思、寻梦的理想之路。张先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告诉人们,唯有不断奋斗,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命运才能掌握自己手中。今天人们阅读《走出胶林》,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代知青从那个特殊时代走过来的痛苦、挣扎、精彩和辉煌。
事实上,张先生自1975年走出胶林回到城市,从未停止过风雨征途的拼搏。他奋力考入中山大学,完成迟来的学业。毕业後他曾在高校倾注教学研究,积累一定学术基础。1990年来港定居後,他担任过《大公报》财经记者,在新闻圈奔走打滚,初露头角;後又成为香港经贸商会的总幹事,致力服务商界,广结人缘,为爱国爱港事业不遗餘力。新闻记者的敏锐触角,社团工作的广泛交际,令他在香江舞台大展拳脚,积淀人生新经历,迎接岁月新挑战,为其笔耕生涯带来了巨大精神财富。
从“为人作嫁”到出版专著
上山下乡的洗礼,校园生活的熏陶,香江风云的锤炼,使张穗强先生的生命变得丰硕充实。“知青精神”赋予他对社会发展的深层审视,时代变迁激励他对国家民族的更大承担,促使他早早喜欢上“爬格子”,令笔耕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从业餘写作爱好者,到新闻记者,专栏作家,到出版一部部个人著作,张穗强先生走过几经艰辛的写作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十年笔耕大多是“为人製作嫁衣”,但“为人作嫁”的同时,也俨然将自己锻就成文坛骄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穗强先生就为《澳门论坛周报》撰稿,後来成《讯报》特聘作者並一直坚持下来,成为优秀专栏作家。20多年来,不论是为报社撰写新闻报道,还是为商会发表政策文件,他都注重实践中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丰富人生,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多年来张穗强先生正是这样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学习,享受写作的快乐,在实现理想追求的笔耕生涯中,比别人多一分虔诚,多一分投入。
纵观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几部作品,不难感受到一位资深媒体人的敏锐触角,如何把富有时代思想的篇章传递给读者。上世纪90年代内地掀起一股“地产热”时,他先後在香港澳门出版了《中国房地产投资纵横》、《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与前景》两部著作,深刻的专业剖析曾引起地产界关注。他退休後出版的《走出胶林》文集,除凝聚知青感悟和岁月情怀外,还收录他近年在港澳台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对香港、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热点进行分析研究,不少至今仍在社会引发讨论,备受社会关注。
自然风光 与人生感悟
最能体现张穗强先生写作风格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当属香港出版的《遊览与探究》一书。张先生退休後除致力文化研究及写作外,这些年参观遊览了国内外不少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以敏锐触角观察当地历史文化,深入反省思考,回来後创作了一批旅遊景观与历史人文融汇的遊记散文,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融入众多反省思考中。2012年7月,张先生来到俄罗斯参观遊览,被俄罗斯奇特神秘的社会风貌所感染,回港後一连撰写了6篇的遊俄探究散文在澳门发表,马上在读者中引起反响,有读者致电鼓励他多写这类有社会意义的遊记散文,令他深受鼓舞。之後,张先生将遊俄观感扩充至10篇,与其它遊记散文汇集成《遊览与探究》一书,於2014年6月在香港出版面世。
《遊览与探究》包括俄罗斯、江西、台湾、越南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篇文稿和300多张照片,共25万字,由多位作家和媒体人作序,图文並茂,印刷精美,颇具可读性。记者读後除被书中的动人情节吸引外,更为张先生的视野、学识、才气所折服。该书思路严谨,文笔流畅,既像潺潺小溪给人以清新自然之美,又如浩瀚江河令人心胸开阔,充分展示当代旅遊文学的魅力。一处处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在他笔下都表现得那麽生动感人,拨动思绪琴弦,读後备感睿智深厚。
“当我来到涅瓦河畔,站在这艘早已成为历史文物的巡洋舰旁,久久凝视古老而斑旧的舰炮,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无限唏嘘,一片慨叹。”张穗强先生的文字,总是那麽富有生命力,让读者的心随之跳跃,与之相融,这大概就是一个作家笔下的生命智慧。正如广州知青作家冯国慈先生在序文中言:“人们阅後不再如评弹少女那样低唱‘晓风残月’,卻可象关东大汉去高歌‘大江东去’”。阅读《遊览与探究》,确实让人感受这样一份襟怀。来到波罗的海瞭望历史的大洋;登上庐山之巅感受岁月的沧桑;站在日月潭畔观赏醉人的美景;穿越湄河丛林探索远离的硝煙……,张穗强先生用笔让读者一次又一次感受历史的厚重,表白自己衷情旅遊,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张穗强先生的写作人生是由酒到茶的过程。酒是浓的,犹如他年轻时代对蹉跎岁月的无悔与执著,汗水化把浓鬰烈酒化作人生积淀,令他在沉醉中不断反省思索;茶是淡的,好比往事回首带来的坦然与满足,笑容化为甘醇清茶留香唇齿,让他对夕阳岁月更加珍惜向往。退休後的他就是这样不断用文字写出酒和茶的品味,不断在沉淀浓郁和清淡芳香中,展示自己的人生体悟和生命智慧!
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
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总编辑
香港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
香港书评家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和统会香港总会理事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
香港张氏宗亲总会常务理事
香港河源社团总会会董
香港知青联谊会顾问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省海口市11、12届港区政协常委
内地多个省市的港区海外联谊会理事
知青岁月走来的文化人
对於一位作家而言,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並不足夠,只有经历刻骨铭心的岁月,留下丰富广博的积淀,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篇章。笔耕数十载,张穗强先生的作品能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於细微之处打动读者,缘自他用双脚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人生路。胶林岁月的熏陶,香江风云的洗礼,大江南北的足跡,世界各地的见闻,使他将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融入笔耕园地。离开职场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难忘动人的生命年华。
张穗强先生1950年出生於广州,父母均是大学教师。深厚底蕴的文化古城,淳朴传统的教育世家,似乎给了他天生的文学灵气,积聚了他纯良温厚的人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学时期,文化大革命浪潮席捲而来,张穗强先生也参与其中,1968年底的一股上山下乡浪潮,把它带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6师14团 (现海南省琼中县加钗农场),在那里度过一段知青岁月,那年他仅18岁。
上山下乡对广大知青都是一段磋砣岁月。在那里,多少人耗尽宝贵青春,多少人经历悲欢离合,张穗强先生心中从没抹去万顷胶林的印记。在那里,他经历了南疆垦荒的磨练,感受到人生岁月的艰辛;在那里,他面对过无数的彷徨和打击,得到了朋友家人的关怀激励;在那里,他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铭刻下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反省……。
然而无论经历过什麽,张穗强先生都将知青岁月视为上天赐予他的精神财富,不忘用尚且羞涩的笔杆记录下来,成就了今天一篇又一篇的佳作问世。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反映海南农垦知青的感悟文集《走出胶林》,正是他用文字唤起这段沧桑岁月的回顾,展示自己走过的风雨拼搏路程,向读者展示自己不断反思、寻梦的理想之路。张先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告诉人们,唯有不断奋斗,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命运才能掌握自己手中。今天人们阅读《走出胶林》,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代知青从那个特殊时代走过来的痛苦、挣扎、精彩和辉煌。
事实上,张先生自1975年走出胶林回到城市,从未停止过风雨征途的拼搏。他奋力考入中山大学,完成迟来的学业。毕业後他曾在高校倾注教学研究,积累一定学术基础。1990年来港定居後,他担任过《大公报》财经记者,在新闻圈奔走打滚,初露头角;後又成为香港经贸商会的总幹事,致力服务商界,广结人缘,为爱国爱港事业不遗餘力。新闻记者的敏锐触角,社团工作的广泛交际,令他在香江舞台大展拳脚,积淀人生新经历,迎接岁月新挑战,为其笔耕生涯带来了巨大精神财富。
从“为人作嫁”到出版专著
上山下乡的洗礼,校园生活的熏陶,香江风云的锤炼,使张穗强先生的生命变得丰硕充实。“知青精神”赋予他对社会发展的深层审视,时代变迁激励他对国家民族的更大承担,促使他早早喜欢上“爬格子”,令笔耕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从业餘写作爱好者,到新闻记者,专栏作家,到出版一部部个人著作,张穗强先生走过几经艰辛的写作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十年笔耕大多是“为人製作嫁衣”,但“为人作嫁”的同时,也俨然将自己锻就成文坛骄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穗强先生就为《澳门论坛周报》撰稿,後来成《讯报》特聘作者並一直坚持下来,成为优秀专栏作家。20多年来,不论是为报社撰写新闻报道,还是为商会发表政策文件,他都注重实践中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丰富人生,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多年来张穗强先生正是这样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学习,享受写作的快乐,在实现理想追求的笔耕生涯中,比别人多一分虔诚,多一分投入。
纵观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几部作品,不难感受到一位资深媒体人的敏锐触角,如何把富有时代思想的篇章传递给读者。上世纪90年代内地掀起一股“地产热”时,他先後在香港澳门出版了《中国房地产投资纵横》、《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与前景》两部著作,深刻的专业剖析曾引起地产界关注。他退休後出版的《走出胶林》文集,除凝聚知青感悟和岁月情怀外,还收录他近年在港澳台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对香港、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热点进行分析研究,不少至今仍在社会引发讨论,备受社会关注。
自然风光 与人生感悟
最能体现张穗强先生写作风格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当属香港出版的《遊览与探究》一书。张先生退休後除致力文化研究及写作外,这些年参观遊览了国内外不少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以敏锐触角观察当地历史文化,深入反省思考,回来後创作了一批旅遊景观与历史人文融汇的遊记散文,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融入众多反省思考中。2012年7月,张先生来到俄罗斯参观遊览,被俄罗斯奇特神秘的社会风貌所感染,回港後一连撰写了6篇的遊俄探究散文在澳门发表,马上在读者中引起反响,有读者致电鼓励他多写这类有社会意义的遊记散文,令他深受鼓舞。之後,张先生将遊俄观感扩充至10篇,与其它遊记散文汇集成《遊览与探究》一书,於2014年6月在香港出版面世。
《遊览与探究》包括俄罗斯、江西、台湾、越南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篇文稿和300多张照片,共25万字,由多位作家和媒体人作序,图文並茂,印刷精美,颇具可读性。记者读後除被书中的动人情节吸引外,更为张先生的视野、学识、才气所折服。该书思路严谨,文笔流畅,既像潺潺小溪给人以清新自然之美,又如浩瀚江河令人心胸开阔,充分展示当代旅遊文学的魅力。一处处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在他笔下都表现得那麽生动感人,拨动思绪琴弦,读後备感睿智深厚。
“当我来到涅瓦河畔,站在这艘早已成为历史文物的巡洋舰旁,久久凝视古老而斑旧的舰炮,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无限唏嘘,一片慨叹。”张穗强先生的文字,总是那麽富有生命力,让读者的心随之跳跃,与之相融,这大概就是一个作家笔下的生命智慧。正如广州知青作家冯国慈先生在序文中言:“人们阅後不再如评弹少女那样低唱‘晓风残月’,卻可象关东大汉去高歌‘大江东去’”。阅读《遊览与探究》,确实让人感受这样一份襟怀。来到波罗的海瞭望历史的大洋;登上庐山之巅感受岁月的沧桑;站在日月潭畔观赏醉人的美景;穿越湄河丛林探索远离的硝煙……,张穗强先生用笔让读者一次又一次感受历史的厚重,表白自己衷情旅遊,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张穗强先生的写作人生是由酒到茶的过程。酒是浓的,犹如他年轻时代对蹉跎岁月的无悔与执著,汗水化把浓鬰烈酒化作人生积淀,令他在沉醉中不断反省思索;茶是淡的,好比往事回首带来的坦然与满足,笑容化为甘醇清茶留香唇齿,让他对夕阳岁月更加珍惜向往。退休後的他就是这样不断用文字写出酒和茶的品味,不断在沉淀浓郁和清淡芳香中,展示自己的人生体悟和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