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穗强 文字间的生命智慧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穗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
  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总编辑
  香港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
  香港书评家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和统会香港总会理事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
  香港张氏宗亲总会常务理事
  香港河源社团总会会董
  香港知青联谊会顾问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省海口市11、12届港区政协常委
  内地多个省市的港区海外联谊会理事
  知青岁月走来的文化人
  对於一位作家而言,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並不足夠,只有经历刻骨铭心的岁月,留下丰富广博的积淀,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篇章。笔耕数十载,张穗强先生的作品能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於细微之处打动读者,缘自他用双脚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人生路。胶林岁月的熏陶,香江风云的洗礼,大江南北的足跡,世界各地的见闻,使他将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融入笔耕园地。离开职场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难忘动人的生命年华。
  张穗强先生1950年出生於广州,父母均是大学教师。深厚底蕴的文化古城,淳朴传统的教育世家,似乎给了他天生的文学灵气,积聚了他纯良温厚的人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学时期,文化大革命浪潮席捲而来,张穗强先生也参与其中,1968年底的一股上山下乡浪潮,把它带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6师14团 (现海南省琼中县加钗农场),在那里度过一段知青岁月,那年他仅18岁。
  上山下乡对广大知青都是一段磋砣岁月。在那里,多少人耗尽宝贵青春,多少人经历悲欢离合,张穗强先生心中从没抹去万顷胶林的印记。在那里,他经历了南疆垦荒的磨练,感受到人生岁月的艰辛;在那里,他面对过无数的彷徨和打击,得到了朋友家人的关怀激励;在那里,他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铭刻下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反省……。
  然而无论经历过什麽,张穗强先生都将知青岁月视为上天赐予他的精神财富,不忘用尚且羞涩的笔杆记录下来,成就了今天一篇又一篇的佳作问世。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反映海南农垦知青的感悟文集《走出胶林》,正是他用文字唤起这段沧桑岁月的回顾,展示自己走过的风雨拼搏路程,向读者展示自己不断反思、寻梦的理想之路。张先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告诉人们,唯有不断奋斗,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命运才能掌握自己手中。今天人们阅读《走出胶林》,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代知青从那个特殊时代走过来的痛苦、挣扎、精彩和辉煌。
  事实上,张先生自1975年走出胶林回到城市,从未停止过风雨征途的拼搏。他奋力考入中山大学,完成迟来的学业。毕业後他曾在高校倾注教学研究,积累一定学术基础。1990年来港定居後,他担任过《大公报》财经记者,在新闻圈奔走打滚,初露头角;後又成为香港经贸商会的总幹事,致力服务商界,广结人缘,为爱国爱港事业不遗餘力。新闻记者的敏锐触角,社团工作的广泛交际,令他在香江舞台大展拳脚,积淀人生新经历,迎接岁月新挑战,为其笔耕生涯带来了巨大精神财富。
  从“为人作嫁”到出版专著
  上山下乡的洗礼,校园生活的熏陶,香江风云的锤炼,使张穗强先生的生命变得丰硕充实。“知青精神”赋予他对社会发展的深层审视,时代变迁激励他对国家民族的更大承担,促使他早早喜欢上“爬格子”,令笔耕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从业餘写作爱好者,到新闻记者,专栏作家,到出版一部部个人著作,张穗强先生走过几经艰辛的写作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十年笔耕大多是“为人製作嫁衣”,但“为人作嫁”的同时,也俨然将自己锻就成文坛骄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穗强先生就为《澳门论坛周报》撰稿,後来成《讯报》特聘作者並一直坚持下来,成为优秀专栏作家。20多年来,不论是为报社撰写新闻报道,还是为商会发表政策文件,他都注重实践中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丰富人生,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多年来张穗强先生正是这样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学习,享受写作的快乐,在实现理想追求的笔耕生涯中,比别人多一分虔诚,多一分投入。
  纵观张穗强先生出版的几部作品,不难感受到一位资深媒体人的敏锐触角,如何把富有时代思想的篇章传递给读者。上世纪90年代内地掀起一股“地产热”时,他先後在香港澳门出版了《中国房地产投资纵横》、《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与前景》两部著作,深刻的专业剖析曾引起地产界关注。他退休後出版的《走出胶林》文集,除凝聚知青感悟和岁月情怀外,还收录他近年在港澳台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对香港、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热点进行分析研究,不少至今仍在社会引发讨论,备受社会关注。
  自然风光 与人生感悟
  最能体现张穗强先生写作风格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当属香港出版的《遊览与探究》一书。张先生退休後除致力文化研究及写作外,这些年参观遊览了国内外不少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以敏锐触角观察当地历史文化,深入反省思考,回来後创作了一批旅遊景观与历史人文融汇的遊记散文,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融入众多反省思考中。2012年7月,张先生来到俄罗斯参观遊览,被俄罗斯奇特神秘的社会风貌所感染,回港後一连撰写了6篇的遊俄探究散文在澳门发表,马上在读者中引起反响,有读者致电鼓励他多写这类有社会意义的遊记散文,令他深受鼓舞。之後,张先生将遊俄观感扩充至10篇,与其它遊记散文汇集成《遊览与探究》一书,於2014年6月在香港出版面世。
  《遊览与探究》包括俄罗斯、江西、台湾、越南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篇文稿和300多张照片,共25万字,由多位作家和媒体人作序,图文並茂,印刷精美,颇具可读性。记者读後除被书中的动人情节吸引外,更为张先生的视野、学识、才气所折服。该书思路严谨,文笔流畅,既像潺潺小溪给人以清新自然之美,又如浩瀚江河令人心胸开阔,充分展示当代旅遊文学的魅力。一处处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在他笔下都表现得那麽生动感人,拨动思绪琴弦,读後备感睿智深厚。
  “当我来到涅瓦河畔,站在这艘早已成为历史文物的巡洋舰旁,久久凝视古老而斑旧的舰炮,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无限唏嘘,一片慨叹。”张穗强先生的文字,总是那麽富有生命力,让读者的心随之跳跃,与之相融,这大概就是一个作家笔下的生命智慧。正如广州知青作家冯国慈先生在序文中言:“人们阅後不再如评弹少女那样低唱‘晓风残月’,卻可象关东大汉去高歌‘大江东去’”。阅读《遊览与探究》,确实让人感受这样一份襟怀。来到波罗的海瞭望历史的大洋;登上庐山之巅感受岁月的沧桑;站在日月潭畔观赏醉人的美景;穿越湄河丛林探索远离的硝煙……,张穗强先生用笔让读者一次又一次感受历史的厚重,表白自己衷情旅遊,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张穗强先生的写作人生是由酒到茶的过程。酒是浓的,犹如他年轻时代对蹉跎岁月的无悔与执著,汗水化把浓鬰烈酒化作人生积淀,令他在沉醉中不断反省思索;茶是淡的,好比往事回首带来的坦然与满足,笑容化为甘醇清茶留香唇齿,让他对夕阳岁月更加珍惜向往。退休後的他就是这样不断用文字写出酒和茶的品味,不断在沉淀浓郁和清淡芳香中,展示自己的人生体悟和生命智慧!
其他文献
作为香港年轻一代的新青年,  七零後的邓咏骏先生更是积极关心社会。  他关注时政,放眼世界;  他凝聚青年,议政论政,  带头召集了新青年论坛,  鼓励青年认真掌握社会现况,  做理性、客观、明辩、独立思考之新青年!  邓咏骏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观塘区议员  观塘区议会属下社会服务委员会主席  中央政策组特邀顾问  香港电台节目顾问团成员  自置居所津贴上诉委员会委员  新论坛副召集人  青年新
期刊
【本刊讯】8月29日,香港大中华中小企业商会假龙堡国际酒店胡应湘厅举行周年会庆暨就职典礼。创会会长云海洪先生、创会常务副会长赵万强先生、筹委会主席吴承海博士等出席。是日,嘉宾云集,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郭亨斌,审计署署长孙德基,惩教署署长单日坚,入境处副处长曾国卫,立法会议员谢伟俊、陈恒镔、锺国斌,生产力促进局总裁麦邓碧仪,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袁武,观塘工商联创会会长蔡德河,医科大学香港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9月6日,“港湘携手行,共圆中国梦”香港岛各界庆祝国庆65周年湖南专列参访团来到韶山开展“红色之旅”,参访团荣誉顾问、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林武参加活动,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湘潭市领导陈三新、严华以及韶山市领导向敏、段伟长、韩波、成小林、彭湘等陪同。  敬献花篮 缅怀伟人  香港岛各界湖南专列参观访问团由香港中联办组织,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
期刊
人世间,有那麽多感动,  源自那些潛心服务社区基层之人。  退休後立志做服务的陈长有先生  即是这样一位用心服务的带头人。  他创办义工团,扶老助幼,  将居民们的琐事都一一记掛在心。  多年来,他穿梭在居民之间,  以一身正气,抒写人间豪情。  陈长有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2013年获颁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状  大埔乡事委员会第廿届执行委员总务副主任  义工团团长、下黄宜坳居民代表  广东省梅州市
期刊
如果孩子们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那麽丁健华先生就是那可敬的园丁。  在他所创办的SBM校本五常,  及以音乐为导向的奥福教学法的引导之下,  香港五百多家幼儿园的孩子们,  正在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的氛围裏  探索、创造、认知、成长……  在未来,他欲将这份孩子们的“养分”  带到内地的每个城市、每个角落,  让中华民族的所有孩子  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生长、灿烂绽放。  丁健华先生主要职
期刊
真实总是存在,  不大可能被遮掩。  只是,真实不一定是甜美的东西,  秉持这份执念,唯有内心的宽容、放下和坦然,  才能一直走下去。  因为唯有追求真实,  才有可能最终回归真实的自我。  这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内心最大的执念。  何威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纪录片导演、摄影师、编剧、影评人  国际创意及科技总会副会长  曾任香港影评人协会会长,现为荣誉会长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属下“创意香港”
期刊
他是心怀梦想、两手空空离家来港的追梦人,  勤劳的双手、吃苦的毅力、真诚的态度、坚守的信念,  一点点累积经验和财富,一步步靠近理想;  他是心怀责任、善良诚挚创办协会的领头人,  包容的情怀、朴实的理论、热闹的场景、温馨的画面,  在不知不觉中携手校友会走过了二十年美好时光;  他是人在香港、心繫桑梓不忘家乡的参政者,  建言献策、直言不畏、脚踏实地、冥思苦想,  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乡厦门。
期刊
生命的色彩,  因为有了爱而更加美丽;  生命的长度,  因为有了善而更加延绵。  在他人困境之时,  你恰好伸出了援手,你是美丽的;  在他人痛苦之时,  你借出了自己的臂膀,你是温暖的。  叶青山先生,一位金融公司高管,  不但事业有成,  更致力於世界亲善、和平,  生命因爱与善而变得闪亮、富有意义……  叶青山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海通国际创富理财有限公司财富管理高级副总裁  国际扶轮34
期刊
南区有什麽?  热爱这一方土地的冯仕耕先生微笑道:  海滩、豪宅、 海洋公园……  还有很多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由他带头举行,  希望以此创造一个市民安居乐业,  环境清静优美、旅遊资源丰富的社区。  犹如他推广港澳美食的事业,  色香味俱全,琳琅满目!  冯仕耕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饮食杂誌 (书刊及网上) WOM guide创办人及董事 (2003年-现在)  邦瀚斯 1793拍卖行顾问
期刊
天安门广场花坛“祝福祖国”亮相  9月25日,多辆高矮不一的吊车代替了纤纤素手,将今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篮中的鲜花佈置得圆圆满满,两条“长臂”将满载着祝福和祈愿的花盘托起,实现了花篮的完整合龙。随後的花坛摆放,是伴随着夜色和朝雾进行的;24个小时的施工冲刺,确保当天清晨6时起,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及花坛完整亮相。24日19时51分,在众多人士忙碌而紧张的筹备中,花篮起吊。直径15米、重达60多吨的花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