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救灾外交险象环生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援助,提供方和接收方的关系,远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对一国的灾害援助,并不能改变外交关系的基本框架。但是对于促进国民间的感情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日本驻联合国前次席大使北冈伸一说。然而,在这次的救援外交中,日本是否抓住了促进国民间感情的机会?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日本今年的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支出排名世界第三,东日本大地震后,由于接受了世界各国的援助,日本成为仅次于苏丹的第二受援大国。
  
  1来自超级盟国的疑虑
  “紧急情况!日本大地震!” 地震发生三个多小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被首席秘书从床上叫起来告知地震消息。在之后与菅直人的通话中,奥巴马虽然只听到了“目前没有找到核泄漏的证据”,但还是马上命令能源部长,按日本的核电站安全系统破损的最坏设想做好准备。
   当天,美国派遣两名技术人员到日,要求常驻首相官邸。16日,遣日技术人员达11人。
  同时,美军以“朋友作战”为称号,动员约一万三千兵力,投入了包括航母、U2侦察机,以至无人飞机和美国自己的高性能放射性测定装置,还动用了驻日美军参加救灾和灾情检测。
  美国对福岛核事故的重大关心,有种种特殊的原因:在美国与福岛一核同型的炉子就有23个在运转中,福岛一核的1号炉就是从通用公司购入的;为了挽回中期选举失利,得以连任,奥巴马刚刚提出恢复美国核电计划,以“清洁能源”作为竞选纲领之一。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对于日方公布有关信息的不信任。
  此前,美国国会上的证言是福岛一核某号炉的核废料冷却池“已经没水了”,但那时日方的见解是“还有水”;驻日大使要求在日美国人“从福岛一核退避50英里”、五角大楼命令驻日美军不得允许不得进入50英里范围相当于80公里,而日本政府却表示“20公里处的民众撤离、30公里采取屋内退避”。
  尽管后来美方建议在日美国人听从日本政府的决定,但是大家看到的是,美国驻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地震后迅速撤离到了韩国和台湾地区。
  有专家认为,这次日美两国在公布核泄漏信息、处理核危机上的不同做法本身,就可视为日本政府外交上的“险情”——没有及时和最重要的盟友进行信息共享,不仅让同盟国担心、失望,同时也让本国百姓困惑不已。“该听谁的?美国有过三厘岛的经验。而日本没有。”东京一位便利店老板对记者说。
  此间媒体基本上都称赞“朋友作战”加强深化了日美同盟关系。但也有人认为,除了狭义的救灾,日本政府对是否接受美国的援助,一直是犹豫不定。
  这是因为,接受与否,牵涉到面子问题。日本政府一直以“日本核电安全神话”来推进内外的核电建设。这次神话破灭了,但还是要尽可能留下一些面子。比如,从轻估计事故和影响的规模,不愿人们将这次事故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相提并论。就算是美国的支援,也让日方感到可能加重负面影响。
  其实,正是由于这种“面子”作祟,导致日方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事故可能的后果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以至一再“贻误战机”,直至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就连由日本人担任总干事的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要求日本主动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2军事基地“挡”住了中国救援队
   “此次非常感谢!”“说哪儿去了!”
  当中日之间就接受中国15名救援队达成协议后,两方负责人之间有这样的对话。这听起来是极为平常的寒暄。而表示感谢的一方是中国,回应的是日本。中方感谢日本接受了中国救援队。但是整个过程,并不轻松。
  3月13日,中国派出了15人救援队奔赴日本。为什么是15人?“中国人为何如此小气?”日本一些网民对此表示愤慨。
  但《朝日新闻》独家披露:不是中国不愿派,而是日本只接受15人。
  原来,中国地震局在11日当天,就通过联合国属下的世界灾害对应国际搜索救助慰问组织(INSARAG)表示,可以向日本灾区派出援救人员。救援队已经处于两三小时即可出发的态势。
  但日方对于接受国际援助的先后是有级别的,是按照和各国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来设定的。美国救援队被日本列入第1梯队,而中国则被排到了第4级。后来,在外务省负责对华政策负责人的强烈要求下,中国的档位才被提升到“3.5级”。
  为什么日方对接受中国援助如此踌躇?当局的回答很简单:“三泽。”
  三泽机场曾是朝鲜战争时美军的重要后方基地。是目前日本惟一的自卫队、驻日美军和民间三者共用的机场。而这次大震后,灾区近边机场只有三泽还保持起降功能。作为日美共同管理的具有军事意义的机场,对于接受中国军人还是“有所抗拒”。
  因此,尽管中方态度积极,当初表示可以派遣80至100人的救援队。但与日方商讨过程中,减到20人。最后接受日方的意向:15人。中国救援队经由东京的羽田空港,换乘日本自卫队调遣的飞机,飞岩手县花岗空港赴灾区。
  救灾的路程,有时并不因为灾情的发展而延长,但却因为心理距离和战略的不信任而平添曲折。
  除了控制中国救援队人数之外,日方此前还挽拒了中方提出的可以派遣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号”的建议。“船”这个字,从去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后,在中日外交领域就是敏感词汇。
  “政府拒绝近在咫尺中国的医疗队,而接受远在中东以色列的60人医疗队到灾区,这很奇怪。”面对日本网络上类似的不理解,日本外交大臣该如何出面解释?
  日本外交用消极、保守来回应中方的积极,或许正是中日间深层次矛盾的一种体现。
  
  3教科书令韩国人寒了心
  地震后,日本接受的第一支救援队,是韩国。此次,韩国共派出107名救援人员和两条救援犬协助救援。“日本政府这样做,是考虑到了此前的外交关系。而且,受灾群众中,肯定也有不少韩国人。”日本媒体如此分析。
  3月19日,在中日韩三国外相会晤,中韩激励日方救灾,各自都避谈外交敏感问题。但就在30日,日本文科省对中学教科书的检定结果面世:“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被明记其中。
  虽然有专家认为,教科书内容的审定,在地震之前就已完成,这次只不过是对外发布。但这还是让积极救援的韩国人着实寒了心。
  “这是明确的挑衅行为。本来,两国以救灾为契机,国民间信赖得到了恢复。但这一行动有可能给这份信赖带来莫大伤害。”4月5日,韩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日本删除教科书检定结果中有关争议领土的言辞。
  4月6日,韩国中部的忠清北道槐山郡中止了为日本地震募捐的活动。“日本对韩国的领土侵害,冷却了韩日友好关系。对于日本政府的做法,我们无法理解。”
  该地区把此前募捐上的450万韩元(约合2.7万人民币)还给了捐赠人。
  但是,更多的地区依然决定将援日进行到底。李明博对此大加夸赞,“这正是我们可以在所有层面上超越日本的自信心的有力表现。”
  4月1日,日本外务省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外交蓝皮书》,对日韩关系的定位是,“韩国是日本最重要的邻国,日本将加强面向未来的日韩关系。”但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领土问题也将持续不断地如影随形。
  在日本与其它国家的领土纷争中,占实际控制地位的不光有韩国,还有俄罗斯。《蓝皮书》中写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极其令人遗憾。日本在解决北方四岛问题基础上缔结日俄和平条约的方针没有变化,日本将以法律和正义的原则为基础,致力于解决领土问题。”
  而在这次救援中,俄罗斯派出了156人的大型救援队,是所有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截至到3月26日,在日本接受的17个国家和地区中,俄罗斯被接受的次序是倒数第6位。
  
  4何日走出黑暗隧道
  有人说,福岛核爆炸,在一定意义上毁掉了三分之一个日本。只有一年半执政经验的民主党,几乎到了丧失国家统制能力的边缘。尤其是对于核灾难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有力的措施。对内对外,对关于核辐射的危害程度和范围,及其预后的信息,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语焉不详、吞吞吐吐,以至危害渐次扩大,国际信誉丧失殆尽。
  这样的拙、险外交,日本还要持续多久?
  纵观日本外交史,的确有过“弄拙成巧”的重生。
  幕府末期,美国黑船来袭。最终日本只好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签订城下之盟的“日美和亲条约”。但结果这又成为打开国门,迎接西方文明,推翻幕府,维新改革,进入“明治盛世”的契机。
  二战,先是首鼠与徳苏两端,又与明知不可战胜的美国开战。但战败后,奉行彻底的“败战国”外交,不但匍匐与敌国脚下,且结为军事同盟,卧薪尝胆四十年,创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神话”。结果几与旧日敌国分享世界经济头把交椅。
  但是,今日日本的救援外交,还远没有走出死板、僵硬的黑暗隧道。
   “日本东北部海域地震是日本战后最大的国家危机,将为了实现灾后重建而全力开展外交工作。”这是日本外相松本刚明在《蓝皮书》卷首词中的一句。而这份在灾难期间发表的白皮书仍然给日本外交提出了“入常”的要求。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4日,日本未和诸邻国打任何招呼,就宣布将1.15万吨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惹得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公开表示了强烈不满。不少人质疑,以“不得已而为之”为自己向公海倾泻污水辩白的国家,如何能为国际社会负起责任。
  重建还未开始,日本外交已经险情迭起。这场旷世灾难过后,对日本外交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据《国际先驱导报》马挺 郭一娜/文)
其他文献
她十年前离婚,那会儿,儿子刚读小学,她也想过再婚,可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合适的,直到8年前遇上了一个丧妻、且比她大10岁的男人,男人做的生意虽然不大,但家境颇好,两人对彼此也都很中意,谈了不久,就本着住在一起,相互照顾起来方便的原则同居了。  只是,无论她付出多少温暖,就是暖不热男人正读中学的儿子,他动辄就以不需要后妈、斥责她是看上了他爸爸的钱而让她和她的儿子滚蛋。她虽然伤心,可又觉得可能是孩子暂
期刊
我在一家照相馆上班。一天中午,在我们附近捡破烂的那位老人进来了。  她有点儿紧张地说:“我要照相。”然后径直走到镜子前,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整理她的衣服。良久,她终于弄完了。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准备照相。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样子很是紧张。我举着相机,正准备摁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说道:“等一下,我差点儿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说着,她把手伸进衣袋,拿出一副眼镜,小心翼翼地戴起来。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
期刊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雷洁琼是近年来继吕正操、钱学森、季羡林、巴金等长寿老人之后,逝世的又一位长寿老人。对她106岁的高寿,坊间百姓颇多议论,有人认为她一定有许多养生秘籍。其实不然,雷洁琼的养生方法也没一点儿玄机。她之所以能够长寿,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无药”养生。“无药”养生并非像一些歪理邪说理论的鼓吹者所说的那样,有病不看病,不吃药。不管疾病多么严重,多么危险,完全靠所谓练功,所谓信念
期刊
作为刘少奇患难与共、恩爱相知的妻子,王光美亲眼目睹了在那光荣的时刻刘少奇所体现出的为国为民的高度的责任感;不久又感受了刘少奇在庐山会议上既要维护党的团结、又希望纠正“左”的错误的复杂心态——    1朱德提议少奇任国家主席    早在党的八大召开前,毛主席就提出他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并且到适当时候不当党的主席。所以八大通过的党章里面有一个条款,说:“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
期刊
又参加了一次“妻子控诉会”,这一次耗时漫长,话题有趣。主诉的妻子是一聪明知性的女人,但仍良好地继承发扬了女人爱唠叨的传统,把改不掉丈夫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讲到了三更半夜。  她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难道这样不对吗?”“我想让他讲卫生不对吗?”“我想让他穿得体面好看不对吗?”那位曾爱她爱到发狂的男士,在她一番长篇大论后开始反驳:“连我的老婆都不欣赏我,我还指望谁来欣赏?”于是,讲事实、摆道理的答辩会上升
期刊
情感的战场上,男人和女人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大体来说,跟男人较劲儿,失败的常常是女人,因为女人输不起,而男人磨得起。人到中年的女子,再怎么打扮,眼角的鱼尾纹也清晰可见。岁月无情,青春短暂,女人拿时光没有办法。而男人则正好相同,越老越有味道。成熟,优雅,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也就是到了这个阶段,一路奔忙、奋力打拼的男人,才能够放缓脚步,欣赏人生的风景。有钱又有闲,一不小心再来点气质,那对女人更具杀伤
期刊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和她都觉得相聚恨晚,意犹未尽。于是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相约有机会再聊一聊。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在QQ上找到了她,她也很高兴地把他加入到好友名单。此后每个周末吃完晚饭以后,两个人都要聊上一两个小时。  他是一名机关干部,她是一名小学教师,都已30多岁。开始的时候,两人聊当年学校的生活,接下来聊现在每个同学的状况,后来聊各自的兴趣爱好。越聊共同语言越多,越聊越觉得对方是自己真正的知音
期刊
那时候,小城内刚流行起三轮摩的。每个星期五下午,那个开摩的的小伙子都会出现在她的办公楼下,等她下班,送她回家,收的车钱也极为便宜。  后来,她有了男朋友,依然常常一同坐他的摩的。恋爱半年后,她和男朋友坐在他的摩的上,相约去吃晚餐。只听“砰”的一声,她被甩出了车厢,惶恐中,她呼喊男朋友的名字,却听不到回声,她在一瞬间慌乱起来,便大哭起来,这时,毫发未伤的男朋友过来了,训斥道:“哭什么哭?就知道哭,我
期刊
热恋中,男孩对女孩说:“我爱你,我永远只爱你一个人。”女孩的心很甜蜜。结婚三年后,男孩变了心,爱上了别的女孩。女孩哭着说:“你不是发誓只爱我一个人吗?”男孩无语。  那些过来人,总是笑话热恋中的情侣,说他们动不动就发誓,他们认为那些甜言蜜语太虚伪,太矫情。可是他们忘记了,他们在热恋时,也曾有过这样热烈的表白,也曾以誓言宣告他们爱得忠贞。  我从来不认为恋爱中的誓言有多虚伪,誓言就是誓言,我相信它是
期刊
素黑在《放下爱》里说:观照自己的感情,有多少是豁达的,纯粹的,不问得失,悠然自得的爱,又有多少是自我迷执,不肯放过自己的孽缘?放得下,爱才真正活出来。而此时的静,终于感悟到这句话的真理。   静和军的交往,当初在周围人眼里,无疑是他高攀了她。而当时的静也是这么想的。军比静大六岁,人不特别出众,对如花似玉的静来说,军不是她最好的选择。但是军稳重宽容的性格还是打动了静的心。   静家离单位不过几百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