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中间上弯两端略垂的褐黄色扁担,犹如一位老得驼了背的战士,蛰伏在黯淡的角落里静静待命,未争未吵,不躲不显,冷不丁闯入视野。
在乡下,扁担是游走在生活边缘的一个苦行僧。
它总是在最忙碌的季节受命,日复一日在乡亲们的肩上负重修行。扁担是可以在僻静的角落里孤独地存在的,属于那种十天半月、三年五载都不发一言不懂抗议的物件。
被大风刮起的沙尘蒙住脸面了,让弃逃的蜘蛛扯满蛛丝了,它依然处之淡然,忙时一颤一颤地按摩着人们双肩上肌肉的酸痛,闲时则兀自去咀嚼和丈量光阴的长短。识趣的扁担,竖起在墙角处,已经用了很多年,扁担上累出了一条裂痕。
这是一条刺槐做成的扁担,中间的位置,表面滑溜如玻璃。用手轻轻一擦,抹去表层的那些浮尘,马上泛起一层薄薄的亮光。这层亮光很养眼,散发着体温,像扁担上涂的一层蜡油,是重物作用于扁担,反复摩擦肩膀得来的。
一辈辈,一年年,等待在墙角的扁担,说不清是我家的第几条了。我不知道,父母不知道,恐怕连扁担自己也不知道。村庄的一切,以肩挑为主。扁担是连接重物与肩膀的一条捷径。爷爷用了几条扁担,传下来几条扁担,父母用坏了几条扁担,剩了几条扁担,还得用几条扁担,我会不会继续用扁担,这一连串的疑问,本身就是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用的时候把扁担从犄角旮旯找出来,用完了找个避雨的地方一扔,只要不烂掉,谁都不去管它。
扁担在被主人的呼来喝去中,练出了宠辱不惊的能耐,给它随便选一个地方,就能毫无怨言地安身。我家的扁担,搁置最多的地方是门后侧,还有过道和敞篷内。扁担留给我的印象,琐碎而深刻,断续而清晰。
地瓜地里,父亲双手握住镢把,抡起镢头,把地瓜从泥土里勾拽出来。鼓胀的地瓜从泥地里打个滚儿翻上来,被父亲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条筐。装满两个筐,拿出扁担插到筐系下,用筐绳胡乱一缠一绕,弯下腰挑起来就走。片刻前还直挺挺的扁担,在父亲起身的一刹那放弃了抵抗,像一个学会了妥协的智者,适度弯下两端。倔强的扁担,在父亲迈步前行时,改掉了惯有的坏脾气,随着肩膀的耸动一起一伏地屈伸着,给身下的肩膀争取到一松一緊的呼吸机会。
一条好扁担,即使负重时,也不太压肩膀。它用恰当的颤动,顺滑的表面,抵消掉相当的压力。扁担的材质和打磨格外讲究。山村适合做扁担的木材,只有刺槐、桑木和家槐。但最好的,首选刺槐。
那天,外面点点飘雨。父亲用锯子、砍刀、刨子和手锛,把一根两米多长的干刺槐段从中间纵开两半。刺槐是在遮阳的地方阴干过的。晒干的刺槐木易开裂,做不成扁担。分开两半的木块,像厚厚的木板。先断去木板两端瑕疵,根据主人的身高,留长到一米七或一米八左右。再用砍刀砍薄两侧宽边,削薄木板的厚度。
砍修成型的木板,只是个雏形,还算不得扁担。只有用刨子刨平,砂纸打磨光,才可能成为扁担。父亲用砍刀、手锛一阵拾掇,再用刨子贴着木板一下下前推。若力度拿捏得好,每一次推出刨子,都能在刨顶中央的凹槽内开出一朵散发着木香的卷花。
一根阴干的刺槐木,在刀锛锯刨的雕琢裁剪下,用一天的斟酌和尝试,升级为与世无争的两条扁担。不同的扁担,在不同年月,闯入不同的家庭。我家的扁担,不管哪一条,都不是花瓶那样的摆设,都是响当当的负重者。一条好扁担,可以分担肩膀的重压,可以驱赶切肤之痛。
父亲一米六左右,长得精瘦。挑柴草、黄梨、山楂、地瓜、花生、肥料等,山上有的,不管在哪,他都能用扁担挑行。我四五岁前,父母去山上干农活,还常常把我、妹妹和茶饭放在两边的筐里,挑来挑去。村里的山路窄、滑、陡、斜,上了肩的扁担,中途找不到歇息的地方。乡亲们在挑山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个换肩的诀窍:一手轻托,一手引勾,让扁担在两侧肩膀上绕着脖颈后部平滑过渡。只一旋,压力就轻轻柔柔转移了位置。要完成左右换肩的动作,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扁担的质量。一条粗糙、破旧、笨拙、张嘴的扁担,是轻易换不成肩的。硬换,肩膀定会被啃伤。
忙碌与清闲,上岗或下岗,扁担身不由己。它的使命是负重。它不能挑起山村的历史和阴晴,却能像绣花针那样,以磨损生命为代价,缝补生活中一个个破碎的压力。扁担常被冷落,却不怨憎,像个苦行僧那样,以负重的形式,留下行进的身影。
角落里那条扁担,只是家里极其普通的一条,与村里其他人家的没什么不同。闲置起来的它们,身上绘满了蛛网和尘埃。轻轻一吹,薄尘即乱了阵脚,慌得乱七八糟的,重的呼啦啦流泻,轻的寻着光线升腾。可扁担从来不惧惊扰,纹丝不动地候在那里,不温不火、不卑不亢的,正在恭迎下一次负重。
在乡下,扁担是游走在生活边缘的一个苦行僧。
它总是在最忙碌的季节受命,日复一日在乡亲们的肩上负重修行。扁担是可以在僻静的角落里孤独地存在的,属于那种十天半月、三年五载都不发一言不懂抗议的物件。
被大风刮起的沙尘蒙住脸面了,让弃逃的蜘蛛扯满蛛丝了,它依然处之淡然,忙时一颤一颤地按摩着人们双肩上肌肉的酸痛,闲时则兀自去咀嚼和丈量光阴的长短。识趣的扁担,竖起在墙角处,已经用了很多年,扁担上累出了一条裂痕。
这是一条刺槐做成的扁担,中间的位置,表面滑溜如玻璃。用手轻轻一擦,抹去表层的那些浮尘,马上泛起一层薄薄的亮光。这层亮光很养眼,散发着体温,像扁担上涂的一层蜡油,是重物作用于扁担,反复摩擦肩膀得来的。
一辈辈,一年年,等待在墙角的扁担,说不清是我家的第几条了。我不知道,父母不知道,恐怕连扁担自己也不知道。村庄的一切,以肩挑为主。扁担是连接重物与肩膀的一条捷径。爷爷用了几条扁担,传下来几条扁担,父母用坏了几条扁担,剩了几条扁担,还得用几条扁担,我会不会继续用扁担,这一连串的疑问,本身就是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用的时候把扁担从犄角旮旯找出来,用完了找个避雨的地方一扔,只要不烂掉,谁都不去管它。
扁担在被主人的呼来喝去中,练出了宠辱不惊的能耐,给它随便选一个地方,就能毫无怨言地安身。我家的扁担,搁置最多的地方是门后侧,还有过道和敞篷内。扁担留给我的印象,琐碎而深刻,断续而清晰。
地瓜地里,父亲双手握住镢把,抡起镢头,把地瓜从泥土里勾拽出来。鼓胀的地瓜从泥地里打个滚儿翻上来,被父亲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条筐。装满两个筐,拿出扁担插到筐系下,用筐绳胡乱一缠一绕,弯下腰挑起来就走。片刻前还直挺挺的扁担,在父亲起身的一刹那放弃了抵抗,像一个学会了妥协的智者,适度弯下两端。倔强的扁担,在父亲迈步前行时,改掉了惯有的坏脾气,随着肩膀的耸动一起一伏地屈伸着,给身下的肩膀争取到一松一緊的呼吸机会。
一条好扁担,即使负重时,也不太压肩膀。它用恰当的颤动,顺滑的表面,抵消掉相当的压力。扁担的材质和打磨格外讲究。山村适合做扁担的木材,只有刺槐、桑木和家槐。但最好的,首选刺槐。
那天,外面点点飘雨。父亲用锯子、砍刀、刨子和手锛,把一根两米多长的干刺槐段从中间纵开两半。刺槐是在遮阳的地方阴干过的。晒干的刺槐木易开裂,做不成扁担。分开两半的木块,像厚厚的木板。先断去木板两端瑕疵,根据主人的身高,留长到一米七或一米八左右。再用砍刀砍薄两侧宽边,削薄木板的厚度。
砍修成型的木板,只是个雏形,还算不得扁担。只有用刨子刨平,砂纸打磨光,才可能成为扁担。父亲用砍刀、手锛一阵拾掇,再用刨子贴着木板一下下前推。若力度拿捏得好,每一次推出刨子,都能在刨顶中央的凹槽内开出一朵散发着木香的卷花。
一根阴干的刺槐木,在刀锛锯刨的雕琢裁剪下,用一天的斟酌和尝试,升级为与世无争的两条扁担。不同的扁担,在不同年月,闯入不同的家庭。我家的扁担,不管哪一条,都不是花瓶那样的摆设,都是响当当的负重者。一条好扁担,可以分担肩膀的重压,可以驱赶切肤之痛。
父亲一米六左右,长得精瘦。挑柴草、黄梨、山楂、地瓜、花生、肥料等,山上有的,不管在哪,他都能用扁担挑行。我四五岁前,父母去山上干农活,还常常把我、妹妹和茶饭放在两边的筐里,挑来挑去。村里的山路窄、滑、陡、斜,上了肩的扁担,中途找不到歇息的地方。乡亲们在挑山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个换肩的诀窍:一手轻托,一手引勾,让扁担在两侧肩膀上绕着脖颈后部平滑过渡。只一旋,压力就轻轻柔柔转移了位置。要完成左右换肩的动作,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扁担的质量。一条粗糙、破旧、笨拙、张嘴的扁担,是轻易换不成肩的。硬换,肩膀定会被啃伤。
忙碌与清闲,上岗或下岗,扁担身不由己。它的使命是负重。它不能挑起山村的历史和阴晴,却能像绣花针那样,以磨损生命为代价,缝补生活中一个个破碎的压力。扁担常被冷落,却不怨憎,像个苦行僧那样,以负重的形式,留下行进的身影。
角落里那条扁担,只是家里极其普通的一条,与村里其他人家的没什么不同。闲置起来的它们,身上绘满了蛛网和尘埃。轻轻一吹,薄尘即乱了阵脚,慌得乱七八糟的,重的呼啦啦流泻,轻的寻着光线升腾。可扁担从来不惧惊扰,纹丝不动地候在那里,不温不火、不卑不亢的,正在恭迎下一次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