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缺”到“过剩”的中国经济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圖:某地冶炼企业。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很多行业的供求关系就像钢铁产能一样,从“短缺“走向”过剩”。

  春节后在家办公,陈年的粽子、大米、坚果、食用油一点点见少,看着橱柜从拥挤变清爽,竟吃出了一种成就感,颇能体会工厂清理积压库存的喜悦。
  当今中国,消费品过剩早已是常态,以至于全民尝试“断舍离”,学着去整理“过剩”、清理“淤积”;正常消费已满足,新增消费靠“剁手”,零售企业不得不在下沉市场、模式创新、社交营销中刺激消费、发掘商机。
  新冠肺炎疫情,则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体会“短缺”的短暂窗口,在这个短暂的“短缺”状态中,不知你想到了什么?

“短缺”的由来


  历史很长,人生很短。回顾历史,我国脱贫致富不过是三十多年的事,可对80后、90后来讲,这三十多年,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旅程:与GDP高速增长相伴,对消费品过剩习以为常。
  而60后、70后,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却是短缺,他们的童年,在改革开放前。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林毅夫教授在《解读中国经济》一书中做过总结点评:“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直接目的而言,应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为此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最为严重的就是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到了70年代末期,新中国成立30年以后,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温饱线的边缘。”
  在林毅夫教授看来,生活物资的普遍短缺,与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有关。
  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设备依赖进口,需大量消耗外汇,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不具有比较优势。为实现重工业“赶超”战略,需人为干预市场:压低利率,降低资金成本;高估本币汇率,降低设备进口所需外汇;压低人力、原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盈余。
  对要素价格的干预,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驾护航。如压低利率,会降低储蓄、刺激投资,加剧资金短缺,为确保有限资金支持重工业,需采取计划手段调配资金;压低工资后,为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要,需压低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而低价格降低生产积极性导致供给不足,不得不采取配给制。
  这套组合拳下来,生活物资的短缺便成为常态。于是,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发展成为硬道理。不过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一直处于“短缺经济”的状态,这种普遍性短缺也为大众创业提供了机遇窗口。
  短缺经济是企业盈利的黄金时代,“卖方市场”下,企业产什么卖什么,卖什么都赚钱;如果产品合格,做做营销推广就能成为著名品牌。对此,张维迎教授做过形象比喻,称此时市场上到处都是无人的山洞,企业随便找个洞就能当“菩萨”,自有人来进贡,赚钱很容易。
  机会无处不在,于是,就有了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描述的1987年盛景,“每个人都在打听赚钱的门道和机会,在沿海一带,搞‘第二职业’成为一个新的时尚”。
  “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是对那个“遍地都是商业机会”的时代的最好注脚。

从短缺到过剩


  1979年至今,中国经济保持了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堪称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奇迹背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在不同阶段交替发挥主导作用,对应着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供需结构的深层次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
  以1997年为界,在此之前,虽然投资偶发性过热,但消费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年均贡献高达64%。这一阶段,仍具有典型的“短缺经济”特征,需求大于供给,消费为第一驱动力;投资的增长,主要用于缓解供给“瓶颈”(交通运输、资源和原材料紧张),形成的产能很快会被需求消化掉。资源瓶颈和通货膨胀,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烦恼;日用品和家电厂商,是这一阶段最大的受益者。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外部形势严峻,内部需求不振。1997年,国内95%的工业品供大于求,供给“过剩”第一次成为迫切问题。长期受困于员工冗余、职能冗余、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国有企业成为矛盾集中点。
  数据显示,1997年,全国1.6万户国有工业企业中39%处于亏损状态,全部企业盈亏相抵后仍净亏损380亿元。受此拖累,有学者估计国有银行隐形不良率超过40%。
  为此,国家明确“国企三年脱困”计划,一手抓国企改制夯实内功,一手抓住房改革刺激内需,叠加贷款放松,效果显著,需求很快起来了。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一举打开外部市场。自此,需求再也不是问题。2002-2008年,国内制造业某种意义上再次经历“短缺”经济的美好时光——生产的东西不愁卖,就怕你产能不足。全中国开足马力生产,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一时期,投资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达到49%,成为第一驱动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口遭遇急刹车,庞大的制造能力无处释放,似乎突然间,我们就进入消费品过剩时代。
  消费品全面过剩,为电商崛起插上翅膀。自此,多平台比价和常态化大促,成为消费“新常态”,互联网,借此完成了从信息中介向交易中介的蜕变,并顺便揭开金融线上化转型的序幕。
  消费者,终于成了企业的“上帝”,得用户者得天下。为争夺消费者,企业用尽浑身解数;在风险资本支持下,创业者尝试各种风口: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从婴幼市场到银发经济,从社交拼购到直播带货,从现金贷款到场景分期……

在“过剩”市场生活


  过剩市场,是典型的充分竞争市场。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里经营,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做不到这两点,必然陷入同质化的红海。破局之路也只有两条:要么拼命压降成本,要么拼命研发实现差异化。
  很多微观层面的问题,要用宏观视角寻找答案。从宏观视角看,上述二选一里的两个选择似乎都是“逆势而行”——降成本难,创新也难。
  先看成本问题,宏观层面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市场营销费用等都是易升难降。
  人力成本不会降。提高劳动者报酬,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型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红利,享受过三十年,已经够了。
  土地成本很难降。土地供给有限,就那么多,但经济总量翻了几番还一直在增长,怎能指望地价下降。
  市场营销费用难降。从短缺市场到过剩市场,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推广费用也很难下降。电商崛起后,工厂直达消费者,释放过一波“免差价”红利,但也只是一次性红利,很快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再看创新问题,宏观层面从赶超型经济向引领型经济转变,创新难度快速提升。
  创新需要研发支持,在会计核算中,研发支出有两个选择:费用化或资本化。若研发失败,则归结为成本费用;只有研发成功,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变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无形资产。
  在赶超经济阶段,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方向明确,研发创新的成功率高;而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更多原创型技术,无人区里探索,失败率大幅提升。
  这个阶段,虽然研发支出大幅提升,但能够资本化的成果却不会多,“一将功成万骨枯”。
  既然是二选一,总要选一个。相比在无人区里创新,现实中,多數企业会先尝试降成本。成本项就那么多,一项一项压缩总会有点效果。但实践证明,降成本的结果,往往变成竞相降价,并未有效转化为利润。
  以国产智能手机为例,2015年之前,大家都走“性价比”路线。A厂商,营销成本更低;B厂商,供应链成本更低。看似都有盈利空间,可为了做大份额,一家率先降价,迫使另一家跟进降价。结果,除了摊薄利润,谁的份额也没升。
  于是,变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都不降价对大家都好,可结果是都会降价,两败俱伤。最终的结果是,行业成本管理越来越先进,行业利润却越来越薄。
  原因在于,在消费者眼中,那个时候的国产手机是无差异的过剩消费品,降价是提高甚至维持市场份额的唯一手段。2015年之后,当大家开始追求差异化创新和产品中高端定位时,整个行业才步入良性循环。
  站在全球竞争的视角,中国制造业继续追求成本领先的空间已经不大。毕竟,人力成本在不可逆地上升时,通过管理降成本,再努力也比不上把生产线设在东南亚。所以,能做的,其实只有一条路,通过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契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中国科技芯片

创新制胜


  人力、土地、资本都是有限的,只有技术创新是无止境的。给定一个时间段,人力、土地、资本变化缓慢,也只有技术创新才是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
  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曾公布一组数据:“18世纪以前的一两千年,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年人均收入增速仅为0.05%,1400年翻一番;工业革命之后,人均增速提升至1%,70年翻一番;20世纪提升至2%,35年翻一番。”
  从1400年到35年的跨越,靠的是技术进步。林毅夫教授认为,工业革命前后,技术发明方式出现重大变革,从经验型发明变成实验型发明。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一年的实验次数,可能是几千个工人和农民一辈子尝试改变的总和,创新密度大幅增加,技术进步指数级提升,推动经济跨越式增长。
  所以,创新很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既是一种外部环境供给,比如人才素质、科研环境、专利保护等;也是一种内源性努力,如战略导向、研发投入、人才结构等。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层面正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如严查学术不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等;企业层面,也终于在持续的经济下行环境下,逐渐抛却“追风口”的浮躁,回归本业、科技制胜。
  但是,创新真的很难,我们需要借助困境的助力。组织和人都有惰性和惯性,很多时候,只有危机才是改变的推动力。所以,丘吉尔才说,“不要浪费一次好危机”。
  疫情在继续,生活在继续,挑战也在继续。我们能做的,只有更努力。
其他文献
于佳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区块链专家,火币大学校长(区块链教育机构,隶属于香港上市公司火币科技 01611.HK)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区块链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工委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联盟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工信部信息
期刊
物价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中国2月CPI同比增长5.2%,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9%。而1月份CPI达到5.4%,是8年多以来首次“破5”。 2月份的CPI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破5,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受到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那么,疫情是如何具体影响物价的?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2月物价上涨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下疫情是如何导致了2月份继续高涨的物价。2月份物价主要呈现了两个特征:食品
期刊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体现,旅游数字经济不仅是对传统旅游产业生态的重构,还会催生独特的产品产销及盈利模式,是旅游新业态的孵化器。从实践来看,旅游数字经济涉及存量优化与增量创新两大部分。对于旅游数字经济来说,数据安全是前提,互联共享是基础,挖掘利用是关键,经济增量是重点,商业模式是难点,技术创新是保障。  近年来,在旅游信息化、旅游+互联网、智慧旅游和旅游大數据基础上孕育的旅游
期刊
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我开始思考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2003年我就跟当时花旗的同事韩龙(Don Hanna)一起写过一篇关于非典经济影响的论文。我最初的猜测是,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会使得这次疫情的经济影响与非典不同,一是线上经济可以部分缓解疫情的冲击;二是更高的人员流动性可能会令病毒传播更快更广。即便如此,我仍然没有觉得新冠肺炎会是盖茨曾经预言的那个病毒。  最近两周,病毒在全球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与非典
期刊
疫情挡不住赏花人  阳春三月,是属于樱花的季节,也是武汉一年当中最美丽的季节。关于武汉的春天,在我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樱花”,而武汉最有名的樱花观赏地无疑是武大。但除了武大,武汉还有一处“樱花胜地”:东湖磨山樱园。每年的3月下旬-4月中旬,是武汉樱花盛开期,花开的时候,人流如织。然而,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武汉大学和东湖樱花园却游客稀少。  武汉东湖磨山景区是亚洲最大的樱花园之一,占
期刊
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疫情期间,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我国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在疫情防控要求之下,人们自觉居家,减少出门。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全民“宅家”使得人们外出消费骤减,对餐饮、旅游、房地产以及线下文娱等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人们的一些新的消费习惯。“宅经济”爆发线上消费增多  出于疫
期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第110个“国际妇女节”来得有些特殊。很多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女神”们,在国家有难、共克时艰的号角下,她们英勇地向病毒宣战,她们把劳作当成了过节,她们奔赴战场,她们面对生死义不容辞!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像鲜花一样灿烂,像情诗一般芬芳,像春天一样温暖。她们或奋斗在战疫一线,或奔波在救援途中,或坚守在各自的岗位,成为这场不能输的战“疫”中的中流砥柱。在此,我们向疫情中许许多多伟大
期刊
河南西平举办的第十一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  阳春三月,走进河南西平,满城绿荫、百花竞艳,阡陌田园、硕果盈枝。从县城到农村,无论是项目建设一线、企业生产车间还是建筑工地、乡间田野,干部群众抓项目、搞建设、谋发展的热潮滚滚而来,一个个工业项目、民生工程、致富产业加快推进,为繁荣幸福、和谐安居建设奏响了激越、高昂的乐章。  近年来,西平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全国生
期刊
国家数字图书馆线上服务正常开展,读者可畅享海量数字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系统内疫情防控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纾解疫情防控时期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各省也相继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然而,困难时期的文化产业想要复苏,还是要靠自救。从疫情开始以来,电影院线、综艺节目、实体书店,纷纷“上云触网”,以求减少损失。新的呈现形式让让人耳目一新,也催生了文化产业深层次的转变。故宫博
期刊
山东莱州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示范村智能蔬菜大棚项目  山东省莱州市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列为2019年农村党建“一号工程”,坚持“积极务实、精准集约”主基调,聚焦政治引领功能、经济引领功能“双提升”,精准建社、聚力兴社,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莱州实践”。2019年以来,该市先后接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委党校等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观摩考察60多批次。  凝聚共识+前置规范——“下好先手”。从解开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