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之我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乐学、好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良好品质,是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纲要》要求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所在。
  
   一、科学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而又多彩的。不论是大环境,还是各自小环境,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事和物刺激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令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而孩子也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以他们特有的敏感的眼睛和心灵收集着这些信息,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于是,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就会从他们的嘴里源源不断地流露出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作为这样一个倾听者,只要仔细辨别,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以此来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幼儿感兴趣的且熟悉的活动内容。
  
   二、创设主动探索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探索
   1、提供多样化的可操作性、探索的材料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对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可操作、探索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中,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科学的启蒙及科学经验和技能。如:在《有趣的邮票》的探索活动中,首先为幼儿提供许多不同的、精美别致的单张邮票,引导他们在观察、相互议论中了解了邮票不同的形状、结构,对花花绿绿的邮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同时,在整套邮票中幼儿又发现了邮票之间有小孔,又引起了议论:有的说“是为了区分一张张的”,有的说“好看”……,为了使幼儿能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又提供了两张不同的手工纸,一张有折痕、一张有小孔,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得出了“有小孔的手工纸能整齐地撕开”的结论,自己解开了“邮票有齿孔”的秘密,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不仅获得了科学道理,而且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2、创设民主的氛围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当是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科学活动民主化包括师幼、幼儿之间两方面。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其次,幼儿间关系民主化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它能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创造欲望。
   3、探索活动中保护孩子的“破坏”行为
   孩子介入环境时,“破坏”行为常伴随出现,如:土豆到底长了没有,于是他们就会扒开土看;有的孩子为了想看看植物是怎么喝水的,而拔出根来观察;有的呢索性摘掉植物的头看看它会不会死掉。诸如此类行为,用成人的眼光去看不易理解,但这正是孩子好奇所在,对于这些我们积极加以鼓励,并参与他们共同研究、寻找大答案。
  
   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1、魔术法:如《神奇的图画》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也没有后,举起喷雾器,朝画上一喷,奇迹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只蓝色的可爱的小兔。幼儿十分惊讶:“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这时,老师神秘地说:“这个小魔术很简单,每个小朋友都会变,不信你们自己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2、惊险法:如科技系列活动《圆的本领》活动前设一个“踩鸡蛋”表演,教师慢慢走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结果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这种强烈的反差激起幼儿非探究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求知欲望,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后面的操作尝试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全神投入,寻找科学的奥秘。
   3、设疑操作法:如《沉浮》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尝试,把这些东西-一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在水面?在幼儿获得初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沉得东西能变浮?浮的东西能变沉吗?”幼儿带着新问题,继续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自信心。
  
   四、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技巧
   1、提问的语言应有吸引力
   如在的科学活动《有趣的水》中,比较牛奶和水的不同从而使幼儿理解水是透明、无色的这一特征,如果仅仅说:“请你们看看比比,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那么有的幼儿的注意力就不会马上集中过来,有的也仅仅是迫于教师的指令而看而想。如果换一种说法:“牛奶宝宝和水宝宝都躲在玻璃瓶里,想请小朋友来看看,它们两位有什么不同”。拟人化的语言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两位“宝宝”解决问题的愿望产生了,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2、提问要有层次性
   如在活动《影子》的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寻找答案:物体不动,光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都会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这活动,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伸学习,一步步加深学习,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步步深入,扩展了幼儿的充分想象,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一个个提问由易到难,一个个环节紧紧相扣,一个个层次清晰明了,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
  总之,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昆山市绣衣幼儿园江苏215300】
其他文献
以2006年出版的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为蓝本,简单梳理了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公共政策的演变和西方规划思潮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方规划转型带给我
列车定位技术是地铁列车运行的关键技术,在信号控制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杭州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中列车定位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情况,介绍杭州地铁一号线采用的几
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仅需要学生有强健的体格,而且还需要有理想、有思维、有较强的审美观,也需要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欣赏课是随着科技的提高和教师对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问题,融合频谱的连续可用概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配模型,并基于频谱分配问题的NP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值优化的启发式智能求解算法。仿真实
小学生处于成长初期,自身潜能和创造力尚需了解,个性不够突出,心理年龄也不够成熟,这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运用先进、科学、适宜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和运动项目的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高度重视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健康的新定义,将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都纳入健康标准,改
本文结合公路工程地质工作实例,介绍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广清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流溪河大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其作出总结,以期为今后岩溶区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提